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研究超极化激活环核苷酸门控阳离子通道2(HCN2)在慢性内脏高敏感性(CVH)大鼠下丘脑视上核的表达及作用.方法 新生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结直肠扩张(CRD)、溶剂(Vehicle)、ZD72881 ng、ZD728810 ng和ZD7288100 ng组,每组6只.新...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对急性分离的大鼠脊髓背角神经元电压门控Na^+通道调控的电生理机制。方法 采用标准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IL-1β对急性分离的大鼠脊髓背角神经元电压门控Na^+电流的变化。结果 ①IL-1β可逆性抑制Na’电流,并呈IL-1β浓度依赖性;IL-1的受体拮抗剂阻断此种作用;②IL-1β能够轻度改变峰电流的I-V曲线,并在最大激活电流区间延缓电流开放的速度;③IL-1β加快电流失活;④IL-1β降低Na^+电流复活,尤其在复活的早期作用显著;⑤GDP可促进IL-1β对Na^+电流的抑制作用。结论 IL-1β通过IL-1R/G蛋白/Na^+通道途径调节Na^+通道的活性,通过延缓通道开放和复活,加速其失活,使得通道开放时间缩短,构成对Na^+电流的抑制,导致Na^+内流减少。这可能就是IL-1β神经保护作用的电生理学机制。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内脏高敏感的大鼠模型,比较血雌激素以及腹壁撤离反射(AWR)评分在各组大鼠间差异,探讨雌激素与大鼠内脏高敏感性的关系。方法成年雌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卵巢切除组(OVX)、雌激素注射组(分5μg/kg、10μg/kg、20μg/kg、40μg/kg4个水平)、假手术组(Sham),术后各组均腹腔注射免疫诱导剂,在雌激素注射组中和第一次注射雌激素同时进行;以上处理2w后进行肛门直肠扩张(CRD),AWR评分评价内脏的敏感性。手术前后及AWR评分后放射免疫法各测定1次血雌激素。结果卵巢切除后各组大鼠血雌激素明显下降,Sham组无明显变化;各组AWR评分后血雌激素:20μg/kg和40μg/kg组均高于其余组,Sham组高于OVX、5μg/kg组;不同扩张体积间大鼠AWR评分均存在显著差异;1ml与2.0ml扩张时OVX与其余各组大鼠在各扩张水平下评分均存在明显差异;1.5ml扩张时5μg/kg组、10μg/kg组、20μg/kg组、Sham组均与40μg/kg组存在明显差异;AWR评分与雌激素剂量正相关。结论腹腔注射免疫诱导剂建造大鼠内脏高敏感性的模型适用于研究IBS与雌激素关系;雌激素与内脏高敏感性评分呈正相关,雌激素可能是大鼠内脏高敏感性形成的重要激素之一。  相似文献   

4.
Nav1.3是电压门控钠离子通道亚型之一,由SCN3A基因编码,对河豚毒素(tetrodotoxin,TTX)敏感。Nav1.3通道电流具有快速激活、快速失活和快速由失活状态恢复维持高频放电的特征,可在慢斜坡去极化期间被激活并产生持续钠电流,放大神经元兴奋性,在神经电信号的产生及传导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研究发现Nav1.3的错义突变与部分神经损伤引起的电流变化具有共性,通过多种方式导致神经元异常放电,参与并调控痛觉过敏的发生。本文对Nav1.3参与神经病理性疼痛有关机制进行综述,探讨神经部位Nav1.3的表达变化与痛敏表型之间的关系、各种细胞因子及其受体调控Nav1.3的上下游信号及不同病理性疼痛变化差异的比较等,分析Nav1.3在神经病理性疼痛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探讨Nav1.3成为镇痛靶点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5.
雌激素对肠易激综合征模型雌鼠内脏痛觉敏感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雌激素对肠易激综合征模型雌鼠内脏痛觉敏感性的影响.方法:在大鼠新生期给予数次结直肠扩张刺激,通过观察结直肠扩张刺激下的腹壁撤退反射和腹外斜肌放电水平来评价内脏痛觉敏感性.从尾静脉采血,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雌鼠体内的雌激素水平.结果:(1)模型雌、雄大鼠的腹壁撤退反射阈值均显著低于各自的对照组.(2)模型雄鼠的腹壁撤退反射在20~60 mmHg的结直肠扩张刺激下,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雄鼠;模型雌鼠的腹壁撤退反射在20 mmHg 的结直肠扩张刺激下,评分显著高于对照雌鼠.(3)模型雌鼠在15~45 mmHg的结直肠扩张刺激下腹外斜肌放电均高于模型雄鼠.(4)模型雌鼠在各个压力的结直肠扩张刺激下,腹外斜肌放电平均幅度均与其血清雌激素水平呈正相关.结论:模型雌鼠内脏痛觉较模型雄鼠敏感,且与其血清雌激素水平正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大鼠海马脑片盲法全细胞记录技术研究CA1区锥体神经元电压门控性Ca2+通道的动力学特征,为在海马脑片上进行神经科新药开发提供依据。方法选用出生20~30d的Wistar雄性大鼠20只,断头取脑,将海马切为厚400μm的薄片,解剖镜下选CA1区锥体神经元细胞线行盲法全细胞记录。结果大鼠海马脑片CA1区锥体神经元电压门控性Ca2+通道电流具有如下特点:①激活的阈电位偏低,为(-49±9)mV,范围为-65~-30mV(n=23)。②衰减时间常数τ值较大,且变化范围大(100~700ms)(n=12),并且衰减具有Ca2+电流幅值的依赖性。③稳态失活呈现电压依赖性,半失活电压为(-55±10)mV,斜率因子为(5.3±0.9)(n=10)。④当细胞外Ca2+浓度为2.5mmol/L时,Ca2+通道的反转电位为(55±13)mV(n=10)。⑤尾电流成分较为单一,不表现电压依赖性。另外,Ca2+电流对戊脉胺及双氢吡啶类化合物硝苯地平均不敏感。结论海马脑片CA1区锥体神经元上的Ca2+通道主要以N型为主。  相似文献   

7.
新生期结肠刺激及性别对幼鼠内脏痛敏感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新生期伤害性结直肠扩张刺激(CI)对幼鼠内脏痛觉敏感性的影响及其性别差异。方法:8日龄新生SD大鼠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6只;实验组新生鼠在出生第8天开始给予CI,每日1次,连续7天;对照组则不给予CI。到6周龄时进行内脏敏感性测定。采用腹壁撤退反射(AWR)评分的测定作为不同的扩张压力下结直肠疼痛反应指标,评估肠道痛觉敏感性。结果:6周时两组大鼠体重无显著差异;两组大鼠降结肠均未见明显病理组织损伤;随着CRD压力增加,两组大鼠AWR评分逐渐增加;在控制幼鼠性别影响因素后,当CRD压力分别为20mm-Hg、40mmHg及60mmHg时,实验组AWR评分的边缘估计均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别有显著意义。在控制组别等影响因素后,当CRD压力分别为60mmHg、80mmHg时,雌性幼鼠AWR评分的边缘估计均值均高于雄性幼鼠,差别有显著意义;当CRD压力为20mmHg、40mmHg时,虽然雌性幼鼠AWR评分的边缘估计均值仍高于雄性幼鼠,但差别无显著意义。结论:在新生期进行持续的结直肠刺激能造成幼鼠痛阈下降,出现慢性内脏痛觉高敏感性,并且这种高敏感性具有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8.
目的:新生期伤害性结直肠扩张刺激(CI)建立幼鼠痛高敏感模型,探讨结肠内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表达与内脏痛敏的关系.方法:8d龄新生SD大鼠分成4组,每组8只.A组新生期给予结直肠伤害性气囊扩张刺激(CI)并在6周龄时给予结直肠扩张(CRD)刺激;B组新生期给予CI,但在6周龄时不予CRD刺激;C组新生期未接受CI,6周龄时给予CRD刺激;D组新生期未接受CI,6周龄时也未给予CRD刺激.A组和B组乳鼠在出生后8-15d,每天接受1次CI.常规喂养至6周龄,A组和C组幼鼠进行CRD刺激下内脏痛敏感性评价.采用SABC免疫组化法检测四组幼鼠结肠内CGRP表达情况.结果:随CRD压力增加,腹部收缩反射评分(AWR评分)逐渐增加,在相同CRD压力下,A组AWR评分明显高于C组(F=85.172,P<0.001);A组和C组幼鼠痛阈值分别为14.8±3.1mmHg和37.7±5.3mmHg(F=109.4,P<0.01).新生期CI和幼年期接受伤害性CRD刺激后可导致幼鼠结肠内CGRP阳性细胞数明显增加.结论:新生期持续CI会造成幼鼠内脏痛觉敏感性增高,其原因可能与结肠内CGRP表达增强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电压门控钠通道NaN/SNS2在大鼠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性损伤(chronic constrictioninjupy,CCI)14天后的变化,探讨慢性神经痛的发生机制.方法:以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半定量分析CCI后大鼠背根神经节(Dorsal root gamglion,DRG)钠通道NaN/SNS2转录物的变化,以及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CCI对急性分离大鼠背根神经节TTX-R钠电流的影响.结果:CCI术后14天,感觉神经元特异性的TIX-R钠通道转录物NaN/SNS2下调,与对照组相比,下降了大约30%,TTX-R钠电流密度明显减弱,但不影响其激活与稳态失活.其激活曲线的V1/2分别为-26.6378mV、-26.6306mV,k为6.7864mV、6.7323mV;失活曲线的V1/2分别为-35.5844mV、-37.2188mV,k为8.2792 mV、8.4647mV.结论:钠通道NaN/SNS2与慢性神经痛后初级感觉神经元过度兴奋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三叉神经节细胞河豚毒素不敏感型钠通道与颜面部痛觉产生有关,是外周镇痛药物作用的理想靶点.观察血竭总黄酮对其的干预效应,以阐明血竭产生镇痛效应的有效部位.方法实验于2004-01在中南民族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膜片钳实验室完成.选择1月龄左右的昆明种小鼠,酶解消化法急性分离小鼠三叉神经节细胞,应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在小鼠三叉神经节细胞膜上观察不同浓度(0.01,0.1,1 g/L)血竭总黄酮对河豚毒素不敏感型钠通道电流的影响.结果血竭总黄酮对河豚毒素不敏感型钠通道电流的峰值具有浓度依赖的抑制作用,质量浓度为0.01,0.1,1 g/L时其抑制率分别为(13.90±2.15)%,(31.61±3.03)%,(50.12±3.72)%,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0.921 6 g/L,且抑制作用可逆;高浓度(1 g/L)的血竭总黄酮加速该类钠通道电流的失活过程(半失活电压向超级化方向偏移11.72 mV),延迟其复活过程,而对激活过程无显著影响(半激活电压向去极化方向偏移0.99mV).结论血竭总黄酮是血竭抑制三叉神经节细胞河豚毒素不敏感型钠通道电流的有效部位,且这种抑制效应发生在通道的失活过程而非激活过程,并具有浓度依赖性.  相似文献   

11.
腰、腿痛是一种常见的,较复杂的症候群,有效疗法不多,本研究采用三种不同中频疗法治疗求病。方法120例腰腿痛患者参加本项研究,男67例,女53例,平均年龄31.5岁。随机将患者分为三组。分别采用安德森电流、动态干扰电流和音频电流进行治疗。结果用Rndit统计方法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三种方法均能减轻疼痛,缩短指一地板距离,增加腰部活动度。其中效率分别为97.6%,92.5%和86.8%,安德森电流效果最好。结论安德在电流,动态干扰电流和音频电流均指较好地治疗腰腿疼。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不同物理因子促新乌头碱(MA)透皮吸收的效果,同时测定新乌头碱透入量与作用时间的关系。方法首先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建立新乌头碱的色谱峰(Y)与含量(X,μg)的标准曲线。选取成年大鼠28只,将其随机分成4组(每组7只)。各组大鼠分别在直流电场、低频脉冲电场、超声场及自由透皮条件下进行离体鼠皮的透皮吸收实验。分离各组大鼠背部皮肤,建立离体透皮吸收模型,采用V-C渗透池,将离体鼠皮置于供药池及接受池之间,角质层面向供药池侧。以含生药3 g/ml浓度的生川乌提取液作为释放液,生理盐水作为接受液。各组分别于实验开始后10,20,30,40及50 min时从接受液中取样,根据已求得的Y-X标准曲线测定各取样液中新乌头碱的浓度以及各时间点(t,min)新乌头碱的累积渗透量(Q,μg/cm2)。通过Q-t曲线图求得新乌头碱体外透皮吸收的渗透速率(J,μg·cm-2·min-1),并以此为参数观察不同物理因子干预条件下新乌头碱的透皮吸收状况以及药物透过量与时间的关系。结果在新乌头碱体外透皮吸收实验开始后50 min内,检测到自由透皮组、超声促透组、脉冲电促透组、直流电促透组的渗透速率J分别为4.168, 6.111,12.268及12.623μg·cm-2·min-1;对各组的曲线渗透速率进行统计学分析,发现超声促透组和自由透皮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脉冲电促透组、直流电促透组分别与自由透皮组比较,发现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直流电促透组与脉冲电促透组比较,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各组新乌头碱的累积渗透量均呈持续性增长。结论在体外透皮吸收过程中,超声对新乌头碱的促透作用不大,直流电和脉冲电的促透作用较明显;直流电与脉冲电促透作用两者间比较,发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自实验开始后50 min内,其新乌头碱的透皮量均随时间延长而持续增多。  相似文献   

13.
ICU和造口专科护士现状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了解专科护士准入及工作现状,评估其能力水平,明确再认证方法,加强、完善专科护士管理。方法自制调查表,对取得专科护士资格的38名造口治疗师和39名ICU专科护士进行现状调查。结果通过对现有专科护士的调查发现,我国专科护士认证和管理存在以下问题:①以往对专科护士的准入资格证书没有严格限制。②专科护士的培训机构、培训时间、培训课程不统一。③专科护士的职责功能以及作用范围不同。④专科护士所能达到的科研能力普遍较弱。结论专科护士的重要性和发展专科护理的必要性已得到广泛认可。专科护士基本具备了国外专科护士的角色功能。专科护士能力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电兴奋电流、感应电流、低频脉冲电流、直流电流及药物离子导入、等幅中频正弦电流等与穴位相结合治疗疾病,于近些年来取得的成果,进行了综合报导,这是理疗领域内中西医结合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50kHz方法脉冲电流与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制 5 0kHz方波脉冲电疗仪 ,以建立新型药物离子导入系统。方法 采用5 0kHz方波脉冲电流 ,体外测定双氯灭痛钠药物凝胶透皮速率和累积渗透量 ,测定人体皮肤阻抗 ,观察对疼痛性疾病的镇痛作用和治疗时的电流密度 ,以直流电作对照。结果  5 0kHz方波脉冲电流与直流电在相同电流密度时 ,药物的透皮速率和累积渗透量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但人体局部皮肤阻抗值分别为 ( 6 .70± 3 .74)kΩ ,( 14.2 5± 6 .2 1)kΩ ,(P <0 .0 1) ,电流密度 (P <0 .0 1) ,镇痛作用 (P <0 .0 1) ,均显示差异有非常显著性。结论  5 0kHz方波脉冲电流可以取代传统的直流电进行离子导入 ,为药物经皮吸收提供了良好的运载电流  相似文献   

16.
The aim of this research was to establish whether interferential currents (IFC) could significantly reduce the healing time for fractures of the tibia and thereby prevent nonunion. Males between the ages of 12 and 86, who had sustained fractures of the tibiae, were entered into this double blind clinical trial. According to strict inclusion and exclusion criteria, a final sample of 227 cases (208 subjects) were entered by block randomization into two groups; an experimental group (n=41) and placebo group (n=35). A further group was entered retrospectively – control group (n=151). IFCs were applied to the experimental group via suction electrodes for 30 minutes per day for 10 days, using a beat frequency of 10 – 25 Hz and a swing mode of 6 ∫ 6. The placebo group had only suction electrodes applied, the intermittent mode produced a rhythmical massage effect; subjects in this group commented on pain relief which resulted in the addition of the control group as a check on the possible effect of intermittent suction.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no intervention. The data were analysed using analysis of covariance which resulted in a finding of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time taken to union for the three groups. This means that to date there is no reason to believe that IFCs (using the parameters of this trial) can reduce the healing time for new fractures of the tibia or prevent nonunion. However, further investigation is recommended. Copyright © 1997 Whurr Publishers Ltd.  相似文献   

17.
我国护理人员配置现状及研究进展   总被引:19,自引:8,他引:11  
针对国内护理人员配置现状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制定科学合理、人性化的配置方式提供理论依据。目前,国内护理人员普遍配置不足,结构配置不合理,对护理人员配置的相关研究比较少。提出科学合理的配置护理人员、提高其素质是护理人员管理的重要内容。各级医院应根据实际护理工作量,合理配置,科学管理,改变目前护理人员缺编现状,确保临床护理安全。  相似文献   

18.
国内外高血压病健康教育的现状与建议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高血压病是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晚期易造成心、脑、肾等靶器官损害,患者致残、致死率高。其对高血压患者健康带来的严重损害,已经引起广泛的重视。健康教育是防治高血压病的重要手段,使高血压患病率得到有效控制,在帮助患者树立健康观、改善治疗依从性、有效控制血压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消除或减轻人工流产吸宫术中孕妇的痛苦。方法:采用脉冲中频电流刺激耳穴、体穴30分钟,观察110例吸宫术中孕妇反应。结果:镇痛优良率76.3%,无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结论:证明脉冲中频电流强刺激有即时镇痛作用,对植物神经有双向调节作用,该法简便安全,无副作用。  相似文献   

20.
肿瘤科护士对死亡教育的认知及实施现状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临床护士对死亡教育相关知识的认知,死亡教育的实施及影响因素。方法以肿瘤科护士为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护士的一般信息、对死亡教育的认知、实施情况及影响因素。结果护士对死亡教育的目的、意义和作用有一定了解,但因其缺少死亡教育知识、传统死亡观、伦理观等,影响其对死亡教育的实施。结论应提高护士对死亡教育的认知水平,重视护士对死亡教育相关知识、能力、品质的培养,推进临终关怀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