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介绍一种修复拇、手指指腹缺损的满意手术方法。方法:2000年5月~2009年5月,采用拇趾腓侧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拇、手指指腹缺损伤21例。结果:21例中19例皮瓣成活良好。1例皮瓣远端部分坏死,1例供区创面愈合欠佳,其中21例获随访6个月~3年皮瓣外形满意、质地良好、两点辨别觉4—7m、患指捏持正常、供足行走自如。结论:拇趾腓侧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拇、手指指腹缺损,解剖恒定、位置表浅隐蔽、供区损伤小,疗效肯定,可基层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6种足趾皮瓣游离移植修饰性修复拇、手指皮肤缺损的疗效.方法 1998年1月~2008年6月,采用6种足趾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拇、手指皮肤缺损82例.其中,吻合血管的趾腓侧趾腹皮瓣移植修复拇、手指指腹缺损22例;吻合血管的第二趾胫侧皮瓣移植修复拇、手指指腹缺损5例;吻合血管的趾甲瓣移植修复指甲缺损6例; 拇甲瓣或第二趾趾甲皮瓣移植修复拇、手指皮肤套状撕脱伤37例;拇趾近节腓侧半月形皮瓣移植修复拇、手指近节与(或)中节皮肤环形缺损7例;拇趾末节腓侧半复合组织瓣或第二趾胫侧半复合组织瓣移植修复拇、手指末节半侧缺损5例.结果 成功81例,成功率为98.8%.术后经0.5~5.0年(平均1.5年)的随访,皮瓣血运、质地、弹性及拇、手指外形良好,修复的指腹二点辨别觉为5~8 mm,6例移植指甲外观、生长良好.结论 针对性采用6种类型的足趾皮瓣游离移植是修复拇、手指特定部位皮肤缺损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第1跖背动脉筋膜皮瓣逆行修复拇趾皮肤缺损的优点及效果。方法:根据个体化的原则,应用第1跖背动脉筋膜皮瓣逆行转移修复拇趾皮肤缺损8例,其中单纯皮肤及软组织缺损2例,合并拇趾骨骨折4例,合并部分拇趾骨缺损2例。皮瓣切取面积为2.5 cm ×3cm~5 cm ×3.5 cm,平均3 cm ×3.8cm。皮瓣蒂宽1.0~2.5cm。结果:术后所有例皮瓣均成活,6例创面1期愈合,2例远端少许坏死,经换药后2期愈合。随访6个月,所有皮瓣外观、质地、色泽和功能恢复良好。结论:第1跖背动脉筋膜皮瓣逆行修复拇趾皮肤缺损,具有创伤小、操作简单、效果可靠的优点,但对于第1跖背动脉III型者,需谨慎选择。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带隐神经足底内侧动脉蒂联合皮瓣修复对侧足底前跖区皮肤软组织缺损的可行性。方法2007年1月至2009年4月,采用带隐神经足底内侧动脉蒂联合皮瓣修复对侧足底前跖区皮肤软组织缺损12例。交腿皮瓣转移5例,游离皮瓣7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6~40岁。成人(11例)联合皮瓣切取范围12cm×7cm~13cm×10cm,儿童(1例)联合皮瓣切取范围8.5cm×6cm,供区游离植皮。交腿皮瓣3~4周断蒂。结果术后所有皮瓣全部成活,12例均获随访6~12个月,皮瓣色泽、质地、外形良好。再造前跖区两点辨别觉6~9mm。患肢活动自如,皮瓣无溃疡发生。结论带隐神经足底内侧动脉蒂联合皮瓣可修复对侧足底前跖区较大皮肤软组织缺损,切取面积大,皮瓣质地外观好,可恢复有效两点辨别觉,操作较复杂是其缺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分析拇指掌侧双V-Y推进皮瓣在拇指SⅠ、SⅡ度指端缺损修复创面、重建指腹的临床应用。方法因所有入选患者均拒绝行游离拇甲瓣移植,采用拇指掌侧双 V-Y 推进皮瓣修复创面重建指腹,瓣切取范围为(1 cm ×2 cm )~(1.5 cm×2.5 cm),供瓣区直接缝合。结果术后皮瓣全部成活,指端有保护性感觉,创面一期愈合。术后1例患者指间关节僵硬,经康复锻炼后恢复正常功能。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36个月,平均20个月。皮瓣色泽、质地良好,指腹逐渐恢复保护性感觉,手指功能恢复满意。术后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价试用标准评定手指功能:优17例,良1例。结论临床采用拇指掌侧双V-Y推进皮瓣在拇指SⅠ、SⅡ度指端缺损修复创面、重建指腹,最大程度保留手指长度及功能,皮瓣修复效果好,操作简便,血供可靠。  相似文献   

6.
尺动脉腕上穿支游离皮瓣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尺动脉腕上穿支微型游离皮瓣修复手部皮肤缺损的临床应用。方法 12例手指皮肤缺损患者,缺损面积为(1.6~2.8)cm×(3.0~4.5)cm,以尺动脉腕上支为轴心血管,切取前臂微型穿支皮瓣修复,前臂供区直接缝合。结果 12例皮瓣全部成活,2例3个月后行皮瓣整形术。术后随访2个月~2年,平均7个月,手指功能与外观均满意,皮肤饱满。结论尺动脉腕上穿支微型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手部皮肤缺损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游离双侧(足母)趾腓侧皮瓣并联修复指腹皮肤缺损的方法及效果。方法2014年2月至2015年4月,笔者对10例10指指腹皮肤缺损的患者采用双侧游离(足母)指腓侧皮瓣并联修复创面。皮瓣以腓侧趾底动脉为供血动脉,切取面积为0.5 cm×1.5 cm~1.3 cm×2.8 cm。供区均直接缝合。结果术后10例10指并联皮瓣全部成活,经6~12个月随访(平均8个月),伤指外形恢复良好,无臃肿,质地佳,两点辨别觉为6~10 mm。供区瘢痕增生不明显,隐蔽性强,行走无影响。结论游离双侧(足母)趾腓侧皮瓣并联修复指腹创面,术后外形、感觉恢复满意,供区瘢痕隐蔽性强,无须取皮植皮增加瘢痕,功能美容双兼顾。  相似文献   

8.
同指背侧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指腹缺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采用同指背侧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指及拇指指腹缺损14例.皮瓣面积为1.4cm×1.4cm~2.7cm×2.0cm.蒂部最长达2.0cm.结果:皮瓣全部成活.随访6~18个月,修复的指腹外形丰满,质地柔软,无触痛,静止两点距离辨别觉为8~10mm.  相似文献   

9.
目的:报道带指背神经的邻指皮瓣修复手指皮肤缺损的方法与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应用邻指皮瓣修复手指末节指腹缺损28例患者的预后及功能情况。结果:术后26例皮瓣完全存活,2例皮瓣部分坏死。术后随访3~6个月,平均4个月,皮瓣的血运、质地均良好。结论:带指背神经邻指皮瓣是修复手指末节指腹缺损理想皮瓣。  相似文献   

10.
腹外斜肌筋膜皮瓣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腹外斜肌筋膜皮瓣修复肘部、手掌、手背、手指、虎口的软组织缺损和再造拇指共39例。结果39例皮瓣全部成活,功能恢复满意,且腹部供皮区无不良影响。该皮瓣质地优良、切取面积大、应用范围广、手术简便、安全可靠、供区隐蔽,是修复肘部和手部软组织缺损的理想皮瓣。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指背筋膜蒂皮瓣修复手指皮肤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1年10月—2013年2月收治手指皮肤及软组织缺损患者33例(37指),男19例(22指),女14例(15指);受伤至入院时间1h15d;指腹皮肤缺损17指,甲床缺损9指,中节掌侧皮肤缺损6指,中远节掌侧皮肤缺损5指;皮瓣切取而积0.8cm×1.0cmy15d;指腹皮肤缺损17指,甲床缺损9指,中节掌侧皮肤缺损6指,中远节掌侧皮肤缺损5指;皮瓣切取而积0.8cm×1.0cmy1.9 cm×2.7 cm,应用大小为1.0cm×1.2 cm1.9 cm×2.7 cm,应用大小为1.0cm×1.2 cm2.1cm×2.9cm的指背筋膜蒂皮瓣修复创而,供区游离植皮修复。根据患指缺损形状、大小、在指背设计皮瓣,自手指近端游离皮瓣,远端设计为"泪滴"状。皮瓣与受区疏松缝合,放置引流片,供区近节指背采用全厚皮片植皮修复。术后抗炎抗痉挛等常规治疗。结果术后5例皮瓣远端出现张力性水疱,经换药后愈合;其余皮瓣及供区植皮均顺利成活,创面均Ⅰ期愈合。术后30例(34指)获随访,随访时间62.1cm×2.9cm的指背筋膜蒂皮瓣修复创而,供区游离植皮修复。根据患指缺损形状、大小、在指背设计皮瓣,自手指近端游离皮瓣,远端设计为"泪滴"状。皮瓣与受区疏松缝合,放置引流片,供区近节指背采用全厚皮片植皮修复。术后抗炎抗痉挛等常规治疗。结果术后5例皮瓣远端出现张力性水疱,经换药后愈合;其余皮瓣及供区植皮均顺利成活,创面均Ⅰ期愈合。术后30例(34指)获随访,随访时间625个月,中位数16.8个月。皮瓣质地柔软,外观饱满。术后6个月皮瓣两点辨别觉为625个月,中位数16.8个月。皮瓣质地柔软,外观饱满。术后6个月皮瓣两点辨别觉为69 mm,中位数7.7 mm。手功能按手指总主动活动度评分法评定达105°9 mm,中位数7.7 mm。手功能按手指总主动活动度评分法评定达105°230°,中位数204.6°。结论指背筋膜蒂皮瓣修复手指皮肤缺损创伤小,手术操作简单,可以早期功能锻炼;术后皮瓣厚薄、质地良好,皮瓣可恢复感觉,是一种修复手指皮肤缺损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菱形皮瓣修复面部小面积缺损的疗效。方法:应用菱形皮瓣修复面部小面积缺损30例,缺损面积为0.5 cm×0.6 cm~3.0 cm×3.0 cm,供瓣区直接拉拢缝合。结果:术后30例皮瓣均成活良好,切口一期愈合,外形满意。结论:该方法操作方便,安全可靠,术后瘢痕不明显,适用于面部面积不大但又不宜直接缝合的创面的修复,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手指掌侧固有动脉侧方带蒂岛状皮瓣转移修复指末端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3例病人14指末端软组织缺损采用指掌侧固有动脉侧方带蒂岛状皮瓣逆行转移修复,皮瓣切取面积为1.0 cm×1.5 cm~2.1cm×3.2 cm,从同侧前臂内侧取全厚皮片植皮修复供区缺损。结果:13例14指皮瓣术后全部成活,随访时间6~18个月,手指外形满意,手指功能恢复良好。结论:应用手指掌侧固有动脉侧方带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指末端软组织缺损,手术操作简单,手指外形恢复满意,是修复手指末端软组织缺损较为实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足内侧皮瓣修复足跟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从1998年至2010年应用足内侧皮瓣修复足跟部缺损9例,其中外伤4例,骨髓炎3例,肿物2例,皮瓣面积4cm×4cm~6cm×8cm。结果皮瓣及皮肤全部成活,创面一期愈合。术后随访3个月~2年。皮瓣色泽正常,质地较正常足跟组织柔软、可耐磨、外形轮廓满意。结论足内侧皮瓣修复足跟部软组织缺损的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足底内侧动脉联合皮瓣的解剖特点及用于足跟部较大皮肤软组织缺损修复的可行性.方法 取20条经动脉灌注红色乳胶的成人下肢标本,解剖观察其足底内侧动脉起源、分支、走行和分布.据此设计足底内侧动脉联合皮瓣,对10例足跟部组织缺损9 cm×7 cm~15 cm×14 cm的患者进行带蒂皮瓣转移修复.患者中男7例,女3例;年龄28~60岁;交通伤9例,足跟部黑色素瘤1例.对其中3例跟腱缺损者同时携带拇趾展肌肌腱和跖腱膜修复跟腱缺损,供区游离植皮.结果 足底内侧动脉在距起点1.0~2.0 cm处分为浅、深2支,浅支直径(1.0±0.2)mm,分出2~3条拇趾展肌肌支和3~5条皮支;深支直径(1.5±0.3)mm,在距足底内侧动脉起点2.5~5.0 cm处分为外侧深支和内侧深支,前者分出3~5条皮支,后者分出2~3条拇趾展肌肌支和1~2条皮支,长度为(8.9±0.2)cm;足内侧和跖弓区切取联合皮瓣的最大面积男性可达10.4 cm×9.2 cm,女性可达9.1 cm×8.2 cm.10例患者足跟部修复手术中切取的联合皮瓣大小为9.0 cm×7.0 cm~10.0 cm×8.0 cm,术后10块皮瓣全部存活.8例获1~18个月随访,皮瓣色泽、质地与外形良好,皮瓣植皮处的两点辨别觉与对侧足内侧区无明显差异,患肢活动自如.结论 足底内侧动脉联合皮瓣是修复足跟及其周围较大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理想皮瓣,操作较复杂是其缺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股前外侧穿支皮瓣联合阔筋膜修复足背肌腱及皮肤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12例足背肌腱及皮肤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12例患者均采用阔筋膜修复肌腱缺损,股前外侧穿支皮瓣游离移植覆盖创面。结果 12例皮瓣全部成活,患者均获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0个月,皮瓣外形及穿鞋满意。皮瓣感觉功能恢复良好,两点辨距觉10~15 mm。结论 股前外侧穿支皮瓣联合阔筋膜修复足背肌腱及皮肤缺损,具有疗程短,对供区创伤小,外形与功能满意等优势,是一种修复足背肌腱及皮肤缺损的可靠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7.
掌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在手指外伤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介绍一种手指外伤后皮肤、软组织缺损伴肌腱、神经、骨骼裸露时的修复方法。方法:2004~2008年采用带掌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32例。结果:含掌背动脉的逆行岛状皮瓣全部存活,外形满意。23例术后随访6个月~3年,皮瓣色泽基本与邻近皮肤相同,局部平坦,质软,手指与手掌功能正常。结论:以含掌背动脉的逆行岛状皮瓣是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足跟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修复法.方法 应用足底内侧血管神经皮瓣、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各种原因足跟皮肤软组织缺损17例.结果 移植皮瓣全部成活,随访6个月~5 a,外观满意,行走功能良好,供区愈合良好,足底内侧血管神经皮瓣感觉良好.结论 足底内侧血管神经皮瓣、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均为修复足跟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游离骨间背侧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手部中小面积皮肤缺损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彻底清创,设计与切取皮瓣,皮瓣切取面积2.0 cm×3.6 cm至4.0 cm×8.0 cm。端端或端侧吻合血管,供区进行直接缝合。结果:19例皮瓣全部成活。术后随访6~12个月,皮瓣质地及手部功能优良,供区仅留线状瘢痕。结论:骨间背动脉穿支皮瓣具有穿支动脉解剖学稳定、质地软、厚薄适中等特点,适合手部中小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修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