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6 毫秒
1.
目的 对结缔组织病 (CTD)伴间质性肺疾病 (ILD)患者进行治疗研究。方法  13例CTD伴ILD患者治疗半年后复查。结果  12例患者血沉 (ESR)下降 ,肺功能、一氧化碳弥散量 (DLCO)、PO2 有明显改善 ,且P <0 .0 5。胸片检查 :1例毛玻璃样改变和 1例斑片网格状阴影基本消失。 1例网格状阴影形成蜂窝状影。HRCT检查 :9例毛玻璃样改变中 ,7例有改善 ,2例形成索条蜂窝样改变 ;2例胸膜下结节和 2例胸膜边缘不规则消失 ;3例小叶间隔增厚消失。其余的网状、索条、蜂窝状和肺大泡基本无改变。 1例SLE患者因合并肺部感染而死亡。结论 对急性ILD早期强的松或强的松加免疫抑制剂治疗 ,对慢性ILD可不予特别治疗。对ILD合并肺部感染者 ,要严格掌握激素用量 ,同时加强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结缔组织病(CTD)伴间质性肺疾病(ILD)患者进行治疗研究.方法 13例CTD伴ILD患者治疗半年后复查.结果 12例患者血沉(ESR)下降,肺功能、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PO2有明显改善,且P<0.05.胸片检查:1例毛玻璃样改变和1例斑片网格状阴影基本消失.1例网格状阴影形成蜂窝状影.HRCT检查:9例毛玻璃样改变中,7例有改善,2例形成索条蜂窝样改变;2例胸膜下结节和2例胸膜边缘不规则消失;3例小叶间隔增厚消失.其余的网状、索条、蜂窝状和肺大泡基本无改变.1例SLE患者因合并肺部感染而死亡.结论对急性ILD早期强的松或强的松加免疫抑制剂治疗,对慢性ILD可不予特别治疗.对ILD合并肺部感染者,要严格掌握激素用量,同时加强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3.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自身免疫介导的,以免疫性炎症为突出表现的弥漫性结缔组织病.血清中出现以抗核抗体为代表的多种自身抗体和多系统受累是SLE的两个主要临床特征[1].临床上系统性红斑狼疮除特征性皮损外,还可累及多器官和组织,同时伴有明显的免疫学和血液学改变.间质性肺病(ILD)是以弥漫性肺实质、肺泡炎和间质纤维化为病理基本改变,以活动性呼吸困难、X线胸片示弥漫阴影、限制性通气障碍、弥散功能(DLCO)降低和低氧血症为临床表现的不同类疾病群构成的临床病理实体的总称.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间质纤维化(IPF—COPD)的特点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分析6年来我院发现的28例PIF-COPD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X线胸片、肺高分辫率CT(HR—CT)、血气分析和肺功能检查结果。结果PIF—COPD的临床表现介于上述两种疾病,常有长期大量吸烟史。X线胸片、HRCT兼有两种疾病的特点。其肺功能多为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多为中重度下降。血气以低氧血症为主,部分合并有二氧化碳潴留。结论COPD和IPF是两种不同疾病,但可以同时存在,其临床表现具有独特性。肺功能检查、血气分析、X线胸片和肺CT.尤其肺HR—CT可为确诊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肺弥散功能变化的情况。方法测定58例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组)的肺弥散功能,与50例健康者(对照组)比较,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的病程以及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对肺弥散功能改变的影响。具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者各计1分,总分以微血管并发症积分表示。结果糖尿病组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88±21)%]及单位肺泡容积的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VA)[(98±23)%]较对照组[分别为(102±15)%、(115±18)%]明显降低,(P〈0.05)。DLCO、DLCO/VA与2型糖尿病患者的病程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253、-0.241,P值均〈0.05)。DLCO、DLCO/VA与2型糖尿病患者的微血管并发症积分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286、-0.318,P值均〈0.05)。糖尿病病程〉10年者与〈5年者相比DLCO、DLCO/VA明显下降。2型糖尿病患者微血管并发症积分≥2分者与微血管并发症积分〈2分者相比DLCO、DLCO/VA明显下降。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明显的肺弥散功能障碍,肺脏可能也是糖尿病慢性病变的靶器官之一。2型糖尿病患者的病程长短以及有无微血管并发症对肺弥散功能的改变可能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6.
杨志萍 《现代保健》2008,(34):55-56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thematosus,SLE)是一种表现有系统性损害的慢性系统性自身免疫病,其血清具有以抗核小抗体为代表的自身抗体。有资料显示,SLE以急性狼疮性肺炎为首发表现的比较少见,仅占SLE的1%-4%,年轻女性多发,其主要发生机理为免疫复合物沉积在肺泡毛细血管壁和间质。表现为发热、干咳、气促,胸片X线可见片状浸润阴影。  相似文献   

7.
王国太  宁朝荣 《现代保健》2011,(13):193-194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侵犯皮肤和多脏器的一种全身性自身免疫病,涉及许多系统和脏器,肺部是较易累及的器官之一,易引起肺间质病变(ILD),狼疮ILD的早期诊断对于该病的治疗至关重要,但是狼疮ILD病因病机尚不清楚,可能和遗传因素、感染、激素水平、环境因素、药物等有关.本文主要探讨狼疮合并ILD的病因病机.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合并间质性肺疾病(ILD)患者的临床特征,以提高临床诊断水平.方法 收集2006年3月至2009年3月收治的pSS患者58例,其中合并ILD患者27例(ILD组),不合并ILD患者34例(非ILD组).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类风湿因子、C反应蛋白(CRP)、血蛋白电泳、补体C3、补体C4;间接免疫荧光法和免疫印迹法检测抗核抗体及亚类;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癌抗原125(CA125);魏氏法检测红细胞沉降率(ESR);肺功能仪测定肺通气功能和一氧化碳弥散功能(DLCO),放射学检查包括胸部正侧位X线片和肺部高分辨CT扫描.结果 ILD组口干、眼干、猖撅齿、气促、Velcro哕音较非ILD组更常见,ILD组较非ILD组更常出现ESR快、CRP高、CA125高及高γ球蛋白血症,ILD组肺功能主要表现为弥散功能障碍和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弥散功能障碍者18例(66.7%),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者14例(51.9%),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者6例(22.2%),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者8例(29.6%),用力肺活量、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最大呼气中段流量及DLCO占预计值百分比与非ILD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肺部高分辨CT在发现pSS合并ILD时敏感性优于普通胸部X线片.结论 pSS合并ILD的发生与原发病的活动性明显相关,肺弥散功能、肺部高分辨CT对早期诊断pSS合并ILD具有重要价值.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features of primary Sj(o)gren syndrome (pSS) with 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 (pSS-ILD) so as to raise the clinical diagnosis Level. Methods The clinical data were collected from 58 patients with pSS,who were admitted from March 2006 to March 2009. 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ILD group (27 cases) and non-ILD group (31 cases). Rheumatoid factor(RF),C-reactive protein (CRP), protein electrophoresis and complement C3, C4 in serum were measured by immunoturbidimetric methods. Antinuclear antibodies (ANA) and anti-ENA antibodies were measured by indirect immunofluorescence technique and western blot. CA125 was detected by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and 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 (ESR) was detected by WS method. Pulmonaly function tests and radiology examination were performed. Results Compared with those in non-ILD group,the percentages of dry mouth,dry eye, rampant caries and velcro crackle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ILD group,anti-SSA antibody, ESR,CRP, CA125 and title of γ-gloulin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ILD group. In ILD group,diffusion dysfunction was 18 cases (66.7%),restricted ventilation dysfunction was 14 cases (51.9%),blocked ventilation dysfunction was 6 cases (22.2%), incorporated ventilation dysfunction was 8 cases(29.6%), forced vital capacity, 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 maximum midexpiratory flow, DLCO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in ILD group than those in non-ILD group (P < 0.01). Moreover,high resolution computerized tomography (HRCT) was more sensitive than chest X-ray in the diagnosis of pSS-ILD.Conclusions The presence of pSS-ILD highly associates with the activity of pSS. Pulmonary diffusion ventilation function and HRCT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diagnosis of pSS-ILD.  相似文献   

9.
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是一种累及多系统 ,多器官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约 7%的SLE患者在病程中可出现肺部损害[1 ] ,多表现为肺间质病变 (ILD) ,急性狼疮肺炎 ,肺动脉高压等。因此 ,在临床工作中往往认为SLE患者的ILD即原发疾病的肺部表现 ,但事实与此相反 ,SLE患者长期应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治疗 ,机体防御机制低下 ,容易继发各种感染 ,而某些细菌 ,病毒 ,真菌感染 ,早期粟粒性肺结核等亦可表现为ILD。狼疮肺部损害和狼疮合并结核、感染、肿瘤的治疗原则完全不同 ,误诊将造成严重后果 ,尽早明确SLE患者ILD的性质对治疗和预后有重要…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SLE)胸部病变的X线表现,以提高对其认识.方法:回顾30例经临床确诊的SLE有胸部病变患者的胸部平片所见.结果:其中15例肺部有实变,10例表现两肺呈间质性改变,另5例表现两肺纹理增强紊乱,两肺门影增大、增浓.同时出现胸腔积液16例,心包积液6例.结论:SLE较其它结缔组织疾病更易犯胸部,胸片是分析SLE胸部病变的基础.SLE肺部病变缺乏特征性,必须与SLE合并肺部细茵感染、结核等疾病鉴别.  相似文献   

11.
六种鳞翅目昆虫的食用营养成分分析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叶兴乾  胡萃 《营养学报》1998,20(2):224-228
目的:分析6种鳞翅目昆虫的蛋白质含量和蛋白氨基酸的组成。结果:6种昆虫均含有较丰富的蛋白质,除亚洲玉米螟、棉红铃虫和米蛾的幼虫以外,其余的蛋白质含量均在41%以上,最高的达75.2%。脂肪的含量变化较大,菜粉蝶、桑蚕的含量在8.52%~15.67%之间,其余的在19.35%~49.48%之间。氨基酸含量为25%~71%;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含量的32.50%~49.76%,除5龄桑蚕外,其余的种类均在40%以上。6种昆虫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为含硫氨基酸,即蛋氨酸和胱氨酸,其氨基酸分(AAS)在31~66之间。桑蚕、菜粉蝶、亚洲玉米螟、米蛾等幼虫的第二限制性氨基酸为亮氨酸。棉红铃虫则无第二限制性氨基酸。6种昆虫均含有一定的微量元素和矿物质,其中桑蚕含有较高的钙  相似文献   

12.
北京石景山区疾病死因监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石景山区1984~1993年死亡资料分析,提示10年中全区总死亡率为401.35/10万。心脑血管病和恶性肿瘤是主要死因,位居前三位。占总死因的59.06%  相似文献   

13.
子宫腺肌症228例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子宫腺肌症的发病因素与诊治方法。方法对228例子宫腺肌症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人流史占57%,妊娠3次以上占67.5%。 B超诊断率42.5%。对于简单的子宫腺肌症,腹腔镜手术的术中出血量和术后住院天数小于开腹手术,两者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发病与多次妊娠,宫腔操作及雌激素有关。目前仍需通过病史,临床症状体征结合辅助检查如B超或阴道B超进行诊断。对于简单的子宫腺肌症,腹腔镜手术疗效好。  相似文献   

14.
某市性病流行特征及数学模型在发病趋势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广州市近5年性病疫情流行特征,为政府部门制订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近5年性病疫情报告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并对近5年性病报告发病率进行曲线拟合,运用线性模型预测未来3年广州市性病发病率。结果:广州市近五年性病报告发病率逐年下降,但AIDS/HIV、胎传梅毒及三期梅毒发病数及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性病人群中老年患者人数增加。拟合的4种数学模型均有统计学意义,其中以直线模型为佳。经预测,未来3年性病发病率仍保持下降势态。结论:根据近几年性病流行特征及未来几年发病趋势,该市应及时调整性病工作防治策略及控制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估考核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是否建立了可持续消除碘缺乏病的工作机制,掌握防治工作进程,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抽样问卷调查,以区县为单位自评,在自评基础上市级抽查。采取核实资料的方法对组织领导、碘盐管理、健康教育三项指标进行综合评分。结果:自评三项综合指标评分40个区县均在85分以上;2个碘盐生产厂合格率均达90%以上;全市36个批发企业合格率>90%者39个区县,占97.5%;居民户合格率>90%者35个区县,占87.5%;尿碘中位数均>100μg/L;儿童甲状腺肿大率<10%者11个区县,占27.5%,10%-19.9%者27个,占67.5%,>20%者2个,占5%。市级抽查20个区县,综合评分在85分以上者19个;碘盐生产厂合格率均在90%以上,20个区县有19个批发企业,合格率>90%者18个占94.74%,零售单位经均>90%,居民户合格率>90%者18个,占90%,尿碘中位数均>100μg/L;儿童甲肿率无<10%的区县,10%-19.9%者19个,>20个者1个。结论:对照消除磺缺乏病阶段目标标准判断,无实现消除碘缺乏病阶段目标的区县,实现基本消除目标的有17个区县,未实现阶段目标者23个区县。  相似文献   

16.
[目的]针对2008年初常州市麻疹流行情况及发病年龄进行分析,根据发病年龄变化的原因,对初免月龄及再免问题进行探讨. [方法]选择2008年1月1日~5月31日所有在感染科住院的麻疹患者,按年龄进行分组,对不同年龄发病情况和免疫接种状况进行分析. [结果]麻疹发病年龄呈现两极分化,小婴儿和成人发病率明显上升.[结论]提前初免,坚持原有再免,加强二次强化免疫及婚前再免,以降低麻疹发病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利用SF-36量表分析唐山市社区老年人生命质量状况,探讨影响生命质量的因素,为今后制定和改善老年人的健康保健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在唐山市区随机抽取4个街道办事处,每个街道办事处随机抽取3个居委会,对居住满30年的60岁及以上老年人登记造册,每个居委会随机抽取20~40名老年人,共抽取370人进行面对面访谈,调查生命质量及影响因素,利用t检验、方差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影响生命质量的诸多因素中,年龄、文化程度、个人收入、生活来源、生活事件、心理及健康状况等对生命质量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一些人口社会学特征影响老年人的生命质量,因此,家庭和社会应该更多地关注老年人的生活环境、医疗条件及心理卫生,提高老年人的健康水平,并且从影响生命质量的因素出发制订老年卫生保健政策,有针对性、有重点地开展社区卫生保健项目,以促进老年人生命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利用小鼠的肾功能指标和氧化损伤指标反映粮食有机污染物的潜在毒性。[方法]选取某污灌农田出产的玉米为研究对象(下称"污灌区"),地下水灌溉农田出产的玉米为对照(下称"对照区"),采用超声振荡法提取玉米中的有机污染物,对小鼠灌胃法染毒,共分为5组:对照组(用二甲亚砜染毒),对照区低剂量组、对照区高剂量组、污灌区低剂量组、污灌区高剂量组,每日染毒1次,连续染毒2周。测定肾功能指标:尿酸(UA)、肌肝(Cr)、尿素氮(UN)。肾组织的氧化损伤指标: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污灌区高剂量组的UN增高,污灌区各组肾组织的T-SOD、GSH-PX活性均降低(P﹤0.05)。与对照区相同染毒剂量组比,污灌区各剂量组T-SOD活性降低(P﹤0.05)。[结论]该污灌区玉米中有机污染物可导致小鼠肾脏损伤。  相似文献   

19.
腹腔镜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6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总结腹腔镜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治疗急性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临床经验。方法2006年6月~2009年3月64例急性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施行腹腔镜消化性溃疡穿孔修补术。结果64例中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孔48例,胃窦部溃疡穿孔16例,穿孔直径0.5~0.8cm,手术时间40~60min,手术均获成功,术后患者疼痛轻微,均未使用止痛剂。术后康复顺利,术后住院5~10d,平均6.5d,切口均甲级愈合,痊愈出院。出院后予以内科根除幽门螺杆菌、口服H2受体拮抗剂治疗。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与开腹手术同样安全有效。胃溃疡穿孔患者术中需快速病理检查,若为恶性病变应中转开腹。  相似文献   

20.
《Nutrition reviews》1989,47(11):362-364
Free lysinoalanine (LAL) is more toxic than covalently bound LAL in food proteins. This effect may be due to differences in absorption and copper-binding affinity between dietary ll and dl isomers of LA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