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U波倒置,特别是不伴其它心电图改变的孤立性U波倒置(孤U倒)常见于器质性心血管疾病。近年来日益引起临床心血管医生与心电图工作者的重视,为了了解其病因与临床意义我们仅将近三年来所见到的U波倒置进行分析报告,并结合文献略加讨论。  相似文献   

2.
U波倒置40例,其中孤立性U倒16例(40%),复合性U倒24例(60%)。U波倒置常见于左心前导联V_5V_6,呈现左室肥厚及负荷加重,心电图示“左室劳损”型。U波倒置严重合并症,除心力衰竭外,还有急性心肌梗塞和室性期前收缩。笔者认为,通过本文分析,UV_5倒置对临床诊断冠心病,高血压等是有价值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经食道心房调搏负荷试验(TEAPT)对静息心电图持续性ST-T改变的临床意义。方法:观察12例持续性ST-T改变者经TEAPT的动态ST-T变化以及阳性结果者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分析经TEAPT阳性结果与冠状动脉病变和冠心病危险因素之间关系。结果:3例(25%)经TEAPT阳性中有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危险因素至少2项。9例阴性者2项危险因素2例,其中1例孤立性U波倒置,合并阳性者计4例,经冠脉造影均有1支及1支以上冠状动脉狭窄。结论:静息心电图持续性ST-T改变不是慢性心肌缺血的特异性改变。经TEAPT阳性或有孤立性U波倒置并伴有冠心病危险因素2项者应尽快作冠状动脉造影,以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4.
U波倒置是常见的心电图改变,高血压患者U波倒置的复正与血压下降有关。本文报道98例高血压患者U波倒置与血压波动的关系,并进行初步探讨。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选自1988年1月~1993年6月内科住院、门诊病人,从11289帧心电图中查得U波倒置的高血压患者98例。其中男性72例,女性26例,平均年龄60岁左右。原发性高血压81例;慢性肾炎尿毒症、肾性高血压7例。1.ZU波倒置的测量方法U波倒置极性与T波、**s波相反,在T波后0.02~o.045,宽度在0·15~0·328之间,向下双肢不对称的小圆形波,基线平稳时测定V3~V5U波倒置起点及深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后早期T波倒置与Q—T离散度的关系。方法观察65例急性心肌梗死行急诊介入治疗患者,根据其是否在介入治疗后24h内出现T波倒置,将患者分为T波倒置组45例,未倒置组20例,分别观察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Q—T离散度及预后。结果T波倒置组肌酸激酶同工酶峰值减低、达酶峰时间提前、QTd及QTcd显著缩短,随访6个月,T波倒置组较未倒置组患者心功能改善明显,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低。结论Q—T间期离散度变化和介入治疗后是否早期T波倒置均为心肌组织水平再灌注的简易临床指标,与临床预后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Q波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T波变化与心室重塑的关系。方法 选择冠心病206例Q波性前壁心梗患者进行超声检查测定左室收缩未容积(LVESV),左室舒张未容积(LVEDV),左室射血分数(LVEF)了解心室重塑情况,按T波直立和倒置分二组。结果 T波倒置组心功能差,预示不利的左室重塑。结论 本文分析发现心梗后,T波倒置组左室重塑及心功能改变与T波直立组比较严重,有显著差异性。  相似文献   

7.
U波倒置是常见的心电图改变,主要见于器质性心肌病变患者。2002年至2004年,作者观察了32例急性心肌梗死(AMI)后U波倒置患者的心功能、室性心律失常发生情况及梗死范围,并与同期30例不伴U波倒置AMI患者比较,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于雪芳 《中原医刊》2007,34(20):F0004-F0004
U波倒置是心电病理改变的一种表现,本文观察分析46例引起心室负荷增重的离血压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冠心病的心电图U波倒置情况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吴雄远 《中外医疗》2013,(28):96-97
目的探讨心电图U波倒置在心血管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自2009年8月—2012年8月于该院治疗的出现U波倒置的128例心血管疾病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该研究实验组共128例,发生U波倒置的有89例,占69.53%。提示出现U波倒置发生心血管疾病的几率增加。初始型U波倒置出现,要高度怀疑高血压病的发生;终末型U波倒置出现,提示怀疑冠心病;初始-终末型U波倒置出现,提示怀疑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结论 U波倒置提示心血管类疾病,特别是初始型U波倒置、终末型U波倒置对于临床诊断高血压、冠心病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U波倒置为常见的ECG改变,绝大多数见于器质性心脏病。有研究报道200例U波倒置的病例中,197例患者有器质性心脏病。而且最常见于冠心病、高血压病和瓣膜性心脏病(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和二尖瓣关闭不全)[1]。但关于U波产生的机理尚无定论,因而U波倒置的形成机制及影响因素都还有必要作出进一步探讨,本文拟就本院225例高血压病、冠心病中U波倒置与心室负荷、心功能及心肌缺血、心绞痛以及合并心肌梗塞的关系作一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11.
陈慧  耿海华 《医学争鸣》2009,(24):3126-3128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的心电图U波倒置形态改变与冠脉病变的关系.方法:选择2005-12/2009-05我院经冠状动脉造影(CAG)确诊的ACS患者69例,所有患者均进行心电图和CAG检查,记录CAG结果和心电图U波倒置形态改变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本组69例ACS患者中U波倒置的患者30例,无U波倒置的患者39例.U波倒置患者UA和STEMI的患病率明显低于无U波倒置患者(P〈0.05),而NSTEMI的患病率则明显高于无U波倒置患者; U波倒置患者与非U波倒置患者相比,E值下降、A值升高、E/A下降、EF值下降,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 冠脉造影结果显示,U波倒置患者与无U波倒置患者在回旋支和右冠脉的发生率相似; 左主干和左前降支的发生率比较,U波倒置患者明显高于无U波倒置患者(P〈0.05); U波倒置患者双支、三支病变发生率明显高于无U波倒置患者,单支病变发生率明显低于无U波倒置患者(P〈0.05); U波倒置患者冠脉病变狭窄程度明显高于无U波倒置患者(P〈0.05); U波倒置患者的冠脉病变表面形态以复杂病变为主,而无U波倒置患者以简单病变为主,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分析30例U波倒置的ACS患者的U波倒置深度与冠脉病变的关系显示:冠脉病变的支数和狭窄程度与U波倒置的深度密切相关(P〈0.05).结论:ACS患者的心电图U波对判断患者病情及预后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心电图U波倒置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有完整临床及心电图资料的 1 4 2例AMI患者进行分析 ,分别观察其心功能分级、室早Lown分级、异常Q波导联数及血清CPK值。结果 U波倒置组其心功能分级及室早分级均比U波非倒置组严重 ,二者有显著的差异 (P <0 0 1 )。结论 AMI后U波倒置者其心功能差 ,严重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较高 ,梗死范围较大  相似文献   

13.
吕新才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6,41(2):185-187,190
目的:分析并评价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心电图U波倒置与冠状动脉病变之间的相关性。方法:经冠状动脉造影诊断为ACS患者86例,根据心电图U波倒置与否分为U波倒置组和U波非倒置组;比较2组各冠状动脉病变指标差异。结果:38例患者存在U波倒置,48例患者无U波倒置。U波非倒置组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发生率明显高于U波倒置组(P<0.01),而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发生率低于U波倒置组(P<0.01)。U波倒置组与U波非倒置组比较,E/A比值减小,左心室射血分数值减小(P<0.01)。U波倒置组主要表现为冠状动脉中度与重度狭窄,U波非倒置组主要表现为无明显病变与轻度狭窄,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冠状动脉病变表面形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U波倒置组的左主干与左前降支两支病变发生率均高于U波非倒置组(P<0.01和P<0.05),而2组的左回旋支与右冠状动脉两支的病变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在单支、双支和多支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U波倒置深度在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及狭窄程度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在冠状动脉病变表面形态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电图U波倒置情况能够有效反映出ACS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程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U波倒置的临床意义。方法分别观察比较了40例有U波倒置(试验组)和44例无U波倒置(对照组)的透壁性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梗死后心绞痛的发生率、室性心律失常、心功能情况及冠脉造影结果。冠状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用冠状动脉病变的血管支数表示。结果试验组梗死后的心绞痛发生率为77.5%(3140),明显高于对照组34.1%(1544,P<0.01)。试验组室性心律失常较对照组更易发生[62.5%(2540)/27.3%(1244,P<0.01)],发生心功能异常的情况也高于对照组(P<0.01),同时,通过冠脉造影发现试验组冠状动脉双支和三支血管病变的患病率也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U波倒置可作为判断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一项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U波倒置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 185例冠心病患者 12导联静息心电图 ,并与临床资料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U波倒置发生率为 2 9.2 % (5 4 / 185 ) ,U波倒置与冠心病心绞痛发作密切相关 ,主要出现在左心前V3 ~V5导联 ,冠心病U波倒置者左室射血分数较无U波倒置者低。结论 :U波倒置主要与前壁心肌缺血有关 ,有助于冠心病的诊断。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心电图出现巨大倒置T波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07年2月至2010年5月收治的巨大倒置T波的住院患者67例,对其心电图的特点和心肌酶谱、超声心动图等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巨大倒置T波中,冠心病急性心肌缺血所致34例,心尖部肥厚型心肌病所致15例,高血压性心脏病所致10例,急性脑血管病所致8例。结论巨大倒置T波可见于临床多种情况,心电图诊断时要注意心电图的特征性改变并密切结合临床和心肌酶谱、超声心动图等检查,以避免误诊、漏诊。  相似文献   

17.
心绞痛发作时,心电图通常表现为ST段压低或T波倒置。有的学者曾论述过,心肌缺血时可能出现心电图伪性改善现象,但对心绞痛发作时原倒置T波转直立现象尚末提及,现将我们遇到的1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U波倒置在心电图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于120例U波倒置患者进行心电图检查。结果:U波倒置90%以上多为器质性心脏病所致,单纯性U波倒置仅9例,其余均合并异常心电图。结论:U波倒置较常见,本文分析甚少发生在正常者,除少数未出现明显心脏病外,其余多见于高血压病、缺血性心脏病及主动脉瓣和二尖瓣关闭不足,且95%伴其他心电图异常,因此应重视U波倒置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研究U波倒置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不同表现,从而进一步确定U波倒置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在2011年9~12月期间来延安市医院门诊就诊的心血管疾病患者行12导联静息心电图同步描记。结果 U波倒置的306例占85.5%,U波正常的52例占14.5%。结论 U波倒置对某些心血管疾病的发展及预后在一定程度上起到监测作用,故U波倒置在心血管疾病中存在着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0.
金枫 《中外医疗》2010,29(11):34-34
目的探讨心电图U波倒置的临床意义。方法对我院心电图U波倒置82例进行临床分析。结果U波倒置最常见于冠心病,其次为高血压病;最常伴发心肌缺血,其次为左室肥厚。结论U波倒置对某些心血管病有重要的诊断价值,应引起临床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