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寰枢椎经椎弓根螺钉固定技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经椎弓根螺钉固定技术治疗寰枢椎不稳定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对2002年12月~2003年12月收治的13例寰枢椎不稳定患者施行经椎弓根AXIS钢板螺钉同定术,应用动力位X线片及CT检查寰枢椎稳定稃度,记录每一例患者的术中并发症及术后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未发生神经及血管损伤等术中并发症。术后随访3-15个月,平均9个月,13例患者疼痛均明显减轻,无加重患者,唯旋转功能较差。X线片复查内同定位置良好,无松动及断裂,4例已骨性融合。结论:经椎弓根钢板螺钉固定技术是治疗寰枢椎不稳定的有效方法,但技术要求高,需谨慎操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寰枢椎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寰枢椎不稳的方法与临床疗效。方法自2007年12月~2010年6月采用寰枢椎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C1、2不稳21例,其中AndersonⅡ型齿状突骨折14例(陈旧性骨折11例,新鲜骨折3例),Ⅲ型陈旧性齿状突骨折1例,先天性游离齿状突并寰枢椎不稳6例。结果 21例共置入螺钉82枚,其中有1例6岁儿童在寰椎后弓上2个挂钩。随访时间12~40个月,平均27个月,术后JOA评分14~17分,平均14.8分。无感染,未发生与螺钉相关的神经血管并发症,无内固定松动或断钉现象,21例植骨者术后随访均已达到骨性融合。结论寰枢椎椎弓根钉内固定技术是治疗寰枢椎不稳的有效方法;难复性脱位患者先行前路松解术再经后路手术可获得良好的复位与融合;小儿亦可行该术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陈旧性难复性寰枢椎前脱位后路椎弓根植骨融合内固定的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 对2004年8月~2007年7月收治的16例因陈旧性齿状突骨折导致的难复性寰枢椎前脱位患者,采用寰枢椎经椎弓根螺钉固定术行后路植骨融合.观察术后寰枢椎复位及植骨融合效果.结果 所有患者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11个月~3.8年,平均2.2年,寰枢椎脱位复位程度均达90%以上,所有患者椎间植骨均融合,无内固定断裂、移位.结论 后路寰枢椎经椎弓根螺钉固定术是治疗陈旧性难复性寰枢椎脱位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经后路寰枢椎椎弓根钉固定融合技术治疗寰枢椎失稳的手术方法、疗效。方法采用后路寰枢椎椎弓根螺钉系统,固定、融合治疗32例寰枢椎失稳患者,术中在C型臂X线机辅助下行C1、C2置钉,复位固定,取自体髂骨行椎板间植骨。术后颈托固定3个月。结果 32例128枚螺钉成功置入,复位满意,术中未发生椎动脉和脊髓损伤。患者全部获327个月定期随访,螺钉位置良好,钉棒无松动、断裂,术后36个月均获植骨融合。术前JOA评分(8.6±2.8)分;术后3个月JOA评分(14.9±1.8)分,恢复率76%92%,平均83%。结论经后路寰枢椎椎弓根钉固定融合技术具有直视下置钉、短节段固定、固定牢靠、植骨融合率高等特点,有利于稳定寰枢关节及脊髓功能的恢复,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治疗寰枢椎失稳的内固定术式。  相似文献   

5.
<正>寰枢椎脱位最常见的原因是外伤、退变及先天性畸形等所致,易引起上颈髓受压,潜在危险性大,需积极治疗,如果治疗方法选择不当,常导致严重的后果,本科于2006年1月~2010年1月,对25例寰枢椎脱位患者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进行后路内固定加植骨融合术,效果良好,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后路寰枢椎侧壁定位椎弓根螺钉置入治疗寰枢椎脱位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方法 对13例寰枢椎脱位患者根据寰枢椎椎弓根的下壁或上壁和内侧壁定位置人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结果 均成功置钉,影像学显示螺钉位置良好.术后随访所有患者症状均改善.无神经、血管损伤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术中侧壁定位椎弓根螺钉置入技术能够准确定位寰枢...  相似文献   

7.
寰枢椎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的生物力学评价   总被引:38,自引:5,他引:38  
目的:评价寰枢椎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的生物力学稳定性。方法:6具新鲜颈椎标本,按随机顺序,对每一标本先后行C1-C2椎弓根螺钉、Magerl螺钉、Brooks钢丝以及螺钉联合钢丝固定,在脊柱三维运动实验机上测量其三维运动范围。结果:Magerl螺钉或C1-C2椎弓根螺钉联合Brooks钢丝组成的固定系统的三维运动范围最小。C1-C2椎弓根螺钉固定的前后屈伸运动范围与Brooks钢丝固定无差异,但大于Magerl螺钉;其左右侧屈运动范围小于Brooks钢丝固定,大于Magerl螺钉;其轴向旋转角度明显小于Brooks钢丝固定,但与Magerl螺钉无统计学差异。结论:C1-C2椎弓根螺钉的三维稳定性与Magerl螺钉相当,联合Brooks钢丝固定可进一步提高其稳定性。  相似文献   

8.
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寰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技术.即通常所说的经寰椎后弓侧块螺钉固定技术,与寰椎侧块螺钉固定技术不是等同的概念。有很多文献将其混淆。寰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技术由Resnick等于2002年首次提出.用于治疗齿状突骨折引起的寰枢椎不稳。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技术首先由Leconte于1964年用于枢椎创伤性滑脱的治疗。近年来在寰枢椎后路内固定术中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技术发展越来越快,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估寰椎椎弓根螺钉联合经寰枢关节螺钉固定技术的力学稳定性.方法:选取成人颈椎新鲜标本6具,解剖剔除肌肉制备上颈椎完整模型(完整组),用生物力学测试及计算机视觉分析软件测量在1.5Nm力矩下前屈后伸、左右侧弯和左右旋转时C 1-C2的活动度(ROM);破坏寰椎前弓和侧块制备不稳模型(失稳组),再次测量相同力矩下各运...  相似文献   

10.
寰枢椎经椎弓根螺钉固定技术的临床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给椎弓根钢板螺钉固定技术治疗寰枢椎不稳定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对2002年12月~2003年12月收治的13例寰枢椎不稳定患者施行经椎弓根AXIS钢板螺钉固定技术,并结合动力位X线片及CT确证寰枢椎稳定程度,记录每一例的术中并发症及术后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术后随访3~15个月,平均9个月,13例病例疼痛均明显减轻,唯旋转功能较差;未发生术中并发症。结论:经椎弓根钢板螺钉固定技术是治疗寰枢椎不稳定的有效方法,安全性好,但技术要求高,需谨慎操作。  相似文献   

11.
颈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寰枢椎不稳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目的总结颈椎椎弓根螺钉技术治疗寰枢椎不稳的效果,探讨寰枢椎不稳的固定方法。方法采用颈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植骨融合治疗寰枢椎不稳8例。术前均行颅骨牵引。结果平均随访12个月。所有患者症状消失,植骨块全部融合,无内固定装置松动。结论椎弓根螺钉技术稳定性良好,具有三维固定的优点,为颈后路内固定提供了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寰枢椎椎弓根螺钉技术治疗创伤性寰枢椎不稳的临床效果。[方法]2009年9月~2017年3月,对6例创伤性寰枢椎不稳患者采用颈椎后路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技术治疗。术前均常规行颅骨牵引,椎弓根进钉点位于寰椎椎弓两侧距后结节20 mm、后弓下缘2 mm,内倾5°~10°、头倾10°~15°,置入直径3.5 mm、长22~26 mm螺钉。枢椎螺钉的进钉点位于侧块内上象限,内倾约25°,头倾约25°置入直径3.5 mm、长24~28 mm螺钉。[结果]术中无血管及神经损伤。术后随访6~36个月,患者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术后检查显示螺钉位置良好,无内置物松动、断裂。术后12个月JOA评分为11.00~17.00分。[结论]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创伤性寰枢椎不稳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技术在寰枢椎不稳中的应用疗效.方法 2004年10月2008年12月,采用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技术治疗寰枢椎不稳12例,男7例,女5例,年龄26~62岁,平均49.4岁,其中枢椎齿状凸骨折5例,均为陈旧性AdersonⅡ型骨折;寰枢椎陈旧性脱位7例.所有患者均表现为枕颈区疼痛、颈部活动障碍.4例患者合并脊髓受压,Frankel分级C级和D级各2例.术前JOA评分5~12分,平均8.5分.术前均行颅骨牵引.寰椎进钉点在后结节中点旁18~20 mm与后弓下缘以上2 mm交点处,钉道方向与冠状面垂直,矢状面上头偏约5°,枢椎进钉点为下关节突内上象限,钉道方向内斜32°,上倾28°.结果 12例患者共植入寰、枢椎左右椎弓根螺钉各24枚,无一例发生脊髓或椎动脉损伤.所有患者均获成功随访,时间为6~48个月,平均25个月,术后6月JOA评分为13.5~16.7分,平均14.9分,改善率为87.4%.结论 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技术用于寰枢椎不稳的治疗中具有稳定固定的良好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寰枢椎椎弓根螺钉治疗创伤性寰枢椎不稳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6年12月至2010年9月,采用C1-C2椎弓根螺钉治疗寰枢椎不稳13例。男9例,女4例;年龄21~52岁,平均43岁。其中寰椎侧块粉碎性骨折1例;齿状突AndersonⅡ型骨折7例,其中3例为陈旧性;寰枢椎脱位2例;联合损伤3例。结果 13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27个月,平均15.7个月。根据脊髓功能Frankel分级评价,好转8例,无改变5例,加重0例;9例骨性融合,4例齿状突骨不连,2例术后1年拆除内固定,未发现内固定断裂、松动、退钉。结论应用寰枢椎椎弓根内固定安全、牢靠,是治疗创伤性环枢椎不稳的一种很好的治疗选择。  相似文献   

15.
枢椎椎板螺钉联合寰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寰枢椎脱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价枢椎椎板螺钉联合寰椎椎弓根螺钉固定融合治疗寰枢椎脱位的临床可行性.方法 对5例枢椎椎弓根细小的寰枢椎脱位患者,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施行了枢椎椎板螺钉联合寰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术.枢椎椎板螺钉的进钉点位于棘突两侧椎板交界处,交叉置人对侧椎板内;寰椎椎弓根螺钉的进钉点位于枢椎侧块中线上,距寰椎后弓上缘最少3 mm,内斜10°,上斜5°.螺钉直径3.5 mm,枢椎椎板螺钉长26~32 mm,寰椎椎弓根螺钉长28~32 mm,结合自体髂骨植骨.结果 患者获得随访3~18个月,平均7.5个月.未发生椎动脉、脊髓损伤,术后临床症状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X线、CT复查螺钉位置良好,无松动、断钉,植骨3个月后均达到满意融合.结论 枢椎椎板螺钉联合寰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寰枢椎脱位效果满意,是又一可供选择的寰枢椎后路固定术式.  相似文献   

16.
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融合术治疗创伤性寰枢椎不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后路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融合术治疗创伤性寰枢椎不稳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2008年3月~2010年10月,采用后路椎弓根钉系统固定融合治疗创伤性寰枢椎不稳20例,男14例,女6例;平均年龄39.6岁;Jefferson骨折4例,Ⅱ型齿状突骨折5例,齿状突骨折合并寰枢椎脱位3例,Jefferson骨折合并齿状突骨折1例,寰枢椎脱位7例。采用JOA(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颈椎评分标准和VAS(visual analoguescale,VAS)评分标准评价治疗效果。[结果]手术时间(138.75±20.06)min,术中出血量(338.80±100.10)ml,术后随访12~25个月,平均随访15.56个月,所有患者均取得了骨性融合,无内固定松动断裂;VAS评分从术前(7.25±1.52)分降至末次随访(2.13±1.7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JOA评分从术前(8.65±3.49)分提高至(13.05±4.8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改善率为(58.01±20.15)%。[结论]后路椎弓根螺钉棒系统内固定融合术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治疗儿童寰枢椎脱位的可操作性和近期疗效。方法:2005年9月~2011年3月对16例儿童寰枢椎脱位患者采用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男9例,女7例;年龄5~13岁,平均9.1岁。均有枕颈部疼痛、颈部僵硬;3例有高位颈脊髓病表现,ASIA分级:D级2例,C级1例。术前均行颈椎正侧位及过伸过屈位X线片、CT和MRI检查,均诊断为寰枢椎脱位,其中寰椎横韧带断裂1例,寰枢椎骨折脱位1例,先天性齿状突畸形12例,寰枢椎固定旋转半脱位2例;颈脊髓受压5例。寰椎后弓(椎弓根)高度2.5~3.8mm,平均3.0mm;寰齿前间隙6~14mm,平均9mm。术前常规行牵引1~2周复位,完全复位7例,部分复位5例,不能复位4例。术中采用"寰椎椎弓根显露置钉法",在直视下行C1、C2置钉,复位固定,植骨融合。随访患者症状和神经功能改善情况,定期行颈椎X线片及CT复查,了解内固定及植骨融合情况。结果:16例均行双侧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过程顺利,64枚螺钉均成功置入,复位固定满意,无术中、术后神经和血管并发症。术中出血150~650ml,平均300ml;手术时间100~190min,平均130min。12例随访12~72个月,平均28.5个月,术后3~6个月寰枢椎均骨性融合;末次随访时,颈枕症状明显改善,3例术前有脊髓功能损害者均好转,2例术前ASIA分级D级者恢复到E级,1例术前ASIA分级C级者恢复到D级;未发现螺钉松动、断钉和寰枢椎再移位现象,未发现曲轴现象。结论:采用"寰椎椎弓根显露置钉法"行寰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可操作性强,置钉安全性高;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儿童寰枢椎脱位的近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8.
目的综述国内外对寰枢椎椎弓根螺钉的解剖学定义、测量参数、生物力学、临床应用等研究进展。方法检索近年来用对寰枢椎椎弓根螺钉的解剖学研究及临床应用的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分析相关研究进展。结果寰枢椎的解剖学研究及测量,为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应用于临床,提供了准确的解剖学依据,并具有科学的指导意义。结论对于上颈椎疾病的治疗,直视下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是安全有效的,并强调寰枢椎椎弓根螺钉置入的个体化操作。  相似文献   

19.
经后路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C1-2不稳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探讨经后路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寰枢椎不稳的临床疗效.方法:2003年1月至2006年12月,采用寰枢椎经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C1-2不稳患者27例,男18例,女9例,年龄17-71岁,平均43.5岁.其中AndersonⅡ型齿状突骨折16例(陈旧性骨折7例,新鲜骨折9例),Ⅲ型陈旧性齿状突骨折1例,横韧带断裂4例,上颈椎肿瘤1例,先天性游离齿状突并寰枢椎不稳5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颈枕区疼痛,活动受限;影像学均有寰枢椎半脱位或不稳,JOA评分5~12分,平均8.6分.其中3例难复性脱位患者先行前路松解术;22例同时行植骨融合,5例单纯行内固定.随访治疗效果.结果:27例患者共置入螺钉108枚,其中有3例在置入寰椎椎弓根螺钉时后弓破裂,直接将螺钉固定在寰椎侧块上.手术时间1~3h.出血量100-400ml,术中有2例在剥离寰椎后弓下缘时损伤静脉丛,成功止血.术后X线片及CT显示2例一侧枢椎椎弓根螺钉部分进入椎动脉孔,1例螺钉偏内致椎弓根内侧皮质破裂,均无神经症状,其余螺钉位置良好,寰枢关节复位满意.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42个月,平均26个月,术后JOA评分13~17分,平均14-8分.未发生与螺钉相关的神经血管并发症,无内同定松动或断钉现象,22例植骨者术后随访时均已达到骨性融合,5例未行植骨患者1年后拆除内固定,寰枢关节旋转功能良好.结论:寰枢椎后路椎弓根螺钉技术是治疗寰枢椎不稳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0.
后路侧块和椎弓根螺钉技术治疗寰枢椎不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庆  徐荣明  马维虎 《中国骨伤》2007,20(4):253-255
目的:评价寰枢椎后路侧块和椎弓根螺钉徒手置入技术(无须术中影像技术引导)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方法:应用AXIS和VERTEX内固定系统(美国枢法模公司)对17例寰枢椎不稳患者进行后路侧块(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共置入螺钉68枚。其中男11例,女6例,年龄17~71岁,平均43.5岁。AndersonⅡ型11例(陈旧性骨折4例,新鲜骨折7例),Ⅲ型5例(陈旧性骨折1例,新鲜骨折4例);上颈椎肿瘤1例。AXIS治疗15例,VERTEX治疗2例。结果:术后X线片及CT显示寰枢椎侧块和椎弓根螺钉位置良好,2枚螺钉螺纹轻微穿破寰枢椎侧块(椎弓根)外侧皮质,3枚螺钉螺纹轻微穿破寰椎后弓上侧皮质,但不影响固定强度,也未发现与螺钉相关的神经血管并发症。结论:对寰枢椎X线和CT解剖结构了解的情况下,徒手置入寰枢椎侧块(椎弓根)螺钉行内固定手术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