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目的 评价组织隔离法与机械活动法在建立兔胫骨萎缩型与肥大型骨不连模型中的作用方法将l2只体重为3~4.5kg的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成A、B两组,A组于胫骨中段截骨,两断端套接1cm硅胶管,单侧外固定器固定,保持两断端间距2mm,8周取出硅胶管,观察组织隔离法构建萎缩型骨不连模型的效果。B组于胫骨中段截骨后采用2枚1mm克氏针行髓内松动固定,被动活动断端200次/天,持续1个月,观察机械活动法构建肥大型骨不连模型的效果。结果 A组中所有动物在硅胶管取出后4周,无1例断端出现骨愈合表脱,X线片显示良好萎缩型骨不连的复制。B组中所有动物存6周内截骨端出现延迟愈合,部分伴有畸形.骨断端有人量肥大骨痂形成。结论 硅胶管组织隔离法是复制兔胫骨萎缩型骨不连模型的有效方法,而采用被动机械活动复制兔胫骨肥大型骨不连模型的方法尚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股骨干骨折髓内钉内固定术后非感染性骨不连的原因,并针对病因手术治疗该类骨不连。方法自2006-09—2012-09共诊治股骨干骨折髓内钉内固定术后非感染性骨不连15例,其中肥大型骨不连9例,萎缩型骨不连6例。肥大型骨不连根据骨折部位采用扩髓换钉治疗,萎缩型骨不连采用切开骨折端清理、植骨、扩髓换钉,部分不稳定患者加用钢板固定。结果 15例均获6-79个月随访,平均21个月。9例肥大型骨不连患者均于9个月之内达到骨性愈合标准;6例萎缩型骨不连中5例于8个月之内达到骨性愈合标准,1例在术后9个月未愈合断端仍缺损明显,拔钉后行骨搬运最终治愈。结论股骨干骨折髓内钉固定术后非感染性骨不连中固定不稳定引起肥大型骨不连,骨折端血运不良导致萎缩型骨不连。扩髓换钉是有效的治疗方法,但针对不同病因的骨不连处理方式亦应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植骨在预防四肢骨折固定术后骨不连的价值。方法对自2005年1月~2011年6月行四肢长骨骨折固定术的2 560例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骨不连的发生率、忽略植骨因素占骨不连8项因素的比例;对同期术中应植骨而未植骨者98例和应植骨而植骨者(对照组)527例进行分析,比较两组骨不连的发生率。结果总体上,骨不连的发生率为5.2%。有忽略植骨因素患者占骨不连患者的25.0%,忽略植骨因素占骨不连因素的27.8%。在应植骨而未植骨者组骨不连的发生率为30.6%,在对照组骨不连的发生率为3.4%,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植骨具有消除骨折端间隙、骨诱导、骨传导的作用,以及促进骨断端的再血管化。在骨折端有较明显间隙和骨折愈合缓慢等情况的四肢骨折固定术中,应同时植骨以促进骨折愈合、明显减少骨不连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对骨不连致因的再认识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目的:探讨医源性骨不连的发生原因。方法:对72例中的62例(86.1%)骨不连患者的X线片、骨折的类型及手术方式、内固定材料等综合分析来判断导致骨不连的原因。结果:内固定后骨折端不稳定所导致骨不连占92%,其致因有内固定物选择错误;对内固定的技术原理缺乏了解导致操作失误;对骨骼自身的生物力学知识缺乏导致了内固定物与骨骼的生物力学不相吻合。缺乏对骨折治疗“生物学固定”原则的理解(18例),缺乏手术后对患者康复的正确指导(65.5%)是导致骨不愈合的原因。结论:作者认为骨折早期处理中遵循骨折固定的基本原则和手术后正确的康复训练是预防医源性骨不连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吻合血管的骨移植治疗骨折萎缩性骨不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骨折不连接按骨折断端是否有血运可分为反应性、肥大性或非缺血性不连接(以下简称肥大性骨不连)和非反应性,萎缩性或缺血性不连接(以下简称萎缩性骨不连)[1]。骨不连的手术治疗有传统的游离骨移植和吻合血管的骨移植,哪一类骨不连用传统的游离骨移植甚至不用骨移植重新内固家就可使之愈合,哪一类骨不连须用吻合血管的骨移植才使之愈合,正确选择病例,使之得到合理有效的治疗,目前这方面的文献不多,我院在1988年8月~1997年5月治疗骨折不愈合的病例中,共用吻合血管的骨移植治疗骨折萎缩性骨不连21例,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15例,女6例,年龄2…  相似文献   

6.
62例胫骨干骨折骨不连的形成原因及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胫骨干骨折后骨不连的发生原因和临床各种不同处理方法的治疗效果。方法对1998年1月至2007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2例胫骨干骨折后骨不连病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50例,女12例;年龄平均37.4岁。AO 42-A型10例,42-B型9例,42-C型43例。开放性骨折34例,其中Gustilo型1例,型3例,A型12例,B型16例,C型2例,闭合性骨折28例。其中上1/3段5例,中1/3段14例,下1/3段43例。吸烟患者42例,非吸烟患者20例。根据骨不连类型将患者分为三组,其中肥大型骨不连组18例,萎缩型骨不连组31例,感染性骨不连组13例。采用交锁髓内钉固定34例,加压钢板内固定11例(其中1例为附加钢板固定),外固定支架16例,单纯植骨1例。采用成组秩和检验比较患者骨折的愈合时间,美国骨科学会(american academy of orthopaedic surgeons,AAOS)下肢功能评分情况。结果本组患者骨不连的原因分别为局部血供差、机械性不稳定、骨折断端接触不良、感染、吸烟及全身因素等。61例患者达到骨折临床愈合,骨折愈合时间肥大型骨不连(5.2±1.5)个月,萎缩型骨不连(6.0±2.9)个月,感染性骨不连(9.8±3.8)个月,AAOS下肢功能评分肥大型骨不连(88.7±6.6)分,萎缩型骨不连(86.1±9.2)分,感染性骨不连(78.0±11.2)分。与肥大型、萎缩型骨不连相比,感染性骨不连骨折愈合时间长,功能结果差。结论胫骨干骨折后骨不连的原因很多,要尽量避免医源性因素导致骨不连发生的情况。在术前必须要明确每例骨不连患者的个体特异性,才能选择正确的手术治疗方式。感染性骨不连骨折愈合时间长,功能效果差,要在临床上尽量避免感染性骨不连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吻合血管游离腓骨移植治疗肱骨复杂性骨不连   总被引:1,自引:5,他引:1  
肱骨骨折术后骨不连致病原因较多,其中最常见为骨折端接触不良、对合位置不佳、内固定不牢靠,以及骨折断端间存在骨性缺损[1].对肱骨复杂性骨不连,外科治疗较为困难,1998年12月~2003年5月,我们采用吻合血管腓骨移植治疗肱骨骨不连15例,取得良好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医用硫酸钙结合自体骨髓植骨治疗骨不连的效果.方法 自2003年5月~2006年9月,应用医用硫酸钙结合自体骨髓植骨治疗骨不连6例(7处),小切口暴露植骨端,清除断端间嵌顿纤维组织,刮除断端及髓腔硬化骨、打通髓腔,将硫酸钙与骨髓混合物填充于植骨间隙.结果 患者术后12周复查,均得到影像学骨愈合表现.结论 医用硫酸钙结合自体骨髓植骨治疗骨不连简单有效,临床效果与自体骨移植相当.  相似文献   

9.
目的 回顾分析非感染性骨不连的相关因素.方法 2005年1月~2007年12月共收治骨不连75例,其中非感染性骨不连59例.59例非感染性骨不连部位:锁骨1例,肱骨8例,尺桡骨7例,股骨23例,胫腓骨20例.结果 固定不可靠、骨端应力干扰为骨不连的主要原因,其他原因有:骨折复位不良、骨折间隙大、骨端血供差等.结论 医源性因素仍为骨不连的重要原因.如果治疗早期就能引起重视,大多数骨不连还是可以避免的.  相似文献   

10.
下肢骨干骨折术后骨不连的原因分析及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下肢骨干骨折术后骨不连的原因、再次手术治疗方式及临床疗效。方法自2010-01—2012-06诊治下肢骨干骨折术后骨不连41例,分析骨不连原因,选择更换内固定物或保留髓内钉附加接骨板固定,并对营养不良型和萎缩型骨不连取自体髂骨植骨。结果骨不连分型:肥大型7例,营养不良型19例,萎缩型15例。27例原骨折固定技术存在明显力学错误,14例嗜烟。再次手术后获15~34(21.7±9.3)个月随访,术后切口均一期愈合。骨折均骨性愈合,股骨干愈合时间(8.6±3.3)个月,胫骨干愈合时间(9.3±4.4)个月。临床疗效按Johner-Wruhs评分标准:股骨干优良率90.0%,胫骨干优良率90.1%。结论骨折断端的血供被破坏、骨折不稳定、嗜烟是下肢骨干骨折术后骨不连的主要原因,针对不同原因骨不连而采用恰当的手术治疗能取得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1.
对骨不连致因的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医源性骨不连的发生原因。方法 对 72例中的 6 2例 (86 1% )骨不连患者的X线片、骨折的类型及手术方式、内固定材料等综合分析来判断导致骨不连的原因。结果 内固定术后骨折端不稳定所导致骨不连占 92 % ,其致因有内固定物选择错误 ;对内固定的技术原理缺乏了解导致操作失误 ;对骨骼自身的生物力学知识缺乏导致了内固定物与骨骼的生物力学不相吻合。缺乏对骨折治疗“生物学固定”原则的理解 (18例 ) ,缺乏手术后对患者康复的正确指导 (6 5 5 % )是导致骨不愈合的原因。结论 作者认为骨折早期处理中遵循骨折固定的基本原则和手术后正确的康复训练是预防医源性骨不连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钢板辅助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髓内钉固定术后骨不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断端周围植骨、钢板辅助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髓内钉固定术后骨不连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保留原髓内固定、断端局部清理、辅助钢板固定、断端周围植骨的方法治疗股骨干骨折髓内钉固定术后骨不连的患者12例。结果12例患者经此方法治疗,随访观察8~13个月,平均11个月,10例达骨性愈合,愈合率达83.3%。结论.辅助钢板治疗股骨干骨折带锁髓内钉固定术后骨不连方法简单,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13.
骨不连(nonunion)又称骨折不愈合,指骨折经过治疗,超过一般愈合时间6个月,且延长治疗3个月仍未达到骨性愈合,临床表现为骨折处假关节活动,X线片示骨折端骨痂较少,骨端分离,骨髓腔被致密硬化的骨质封闭.经临床和X线证实骨折已停止愈合且估计不会再连接时,才能诊断为骨不连[1].骨不连的确切病因不明,但与全身因素和局部因素有关.Helfet DL等[ 2]认为不恰当的使用内固定器材是造成骨不连的主要因素.Jain AK等[3 ]认为骨折并发感染更易发生骨不连. 骨不连的治疗要求骨折端准确复位、坚强固定和充分植骨.Ecarlos RM等[4 ]认为骨折坚强固定,同时清除骨端剪力、扭转及移动等有害应力能使骨折端稳定,有利于骨端血运重建.骨不连的愈合,主要取决于骨折端固定的稳定性和生物活性[5],而骨折端血循环和成骨潜力是决定骨不连能否愈合的关键.本文就四肢长骨骨不连的常用外科疗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长管状骨骨干骨折髓内钉术后非感染性骨不连的原因,探讨有限切开植骨附加锁定钢板固定治疗这类骨不连的疗效.方法 对16例长管状骨骨干骨折髓内钉手术后并发非感染性骨不连,采用有限切开附加锁定钢板内固定、断端植骨的方法治疗,并对其疗效进行观察.结果 经11~24个月(平均15个月)的随访,所有患者获得骨性愈合,愈合率100%.无髓内钉下沉、断钉及断板等并发症发生,关节功能良好.结论 有限切开附加钢板内固定结合植骨技术是一种治疗长管状骨骨干骨折髓内钉术后非感染性骨不连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扩髓后更换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术后肥大型骨不连的效果.方法 对于35例肥大型股骨干骨不连患者行扩髓后更换交锁髓内钉治疗,术中无需植骨,不暴露骨折断端,术后不行外固定,早期活动关节.结果 术后随访7~24个月,平均13个月.35例术后均无伤口感染,主钉及锁钉均无断裂或折弯.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14~30周(平均20周),未出现明显手术并发症.结论 扩髓后更换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术后骨不连操作简便,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16.
附加钢板固定治疗下肢骨折髓内钉固定术后肥大性骨不连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附加钢板固定治疗股骨、胫骨干骨折髓内钉固定后出现肥大性骨不连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8年1月至2009年9月我科采用附加钢板固定治疗股骨、胫骨干骨折髓内钉固定后肥大性骨不连的患者12例,其中男8例,女4例;年龄24~52岁,平均36.3岁。术中钢板置于骨干外侧偏前或偏后,骨折两端各用2~4枚螺钉固定,骨折间隙较大的行自体髂骨植骨。结果 12例患者均在二次手术后12~29周(平均14周)X线显示有连续性骨痂通过,16~46周(平均28.6周)出现骨性愈合。所有病例无切口感染、无内固定物断裂及松动等并发症发生。结论采用附加钢板能解决骨折端不稳定问题,具有创伤小、操作简单、费用少,是治疗股骨、胫骨干骨折髓内钉固定后出现肥大性骨不连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骨折断端局部注射金葡素注射液(简称金葡液)或金葡液联合自体红骨髓治疗骨折术后骨不连疗效。方法 112例术后骨不连患者中,89例骨折间隙≤5 mm患者在X线下取金葡液2 ml骨折处注射,每周1次,共6次; 23例5 mm 骨折间隙≤10 mm患者取金葡液2 ml联合自体红骨髓15~20 ml骨折处注射,自体红骨髓每月1次,共1~2次,金葡液2 ml每周1次,共6次。注射结束后1个月摄X线片复查,如骨折线模糊或消失视为治疗有效,骨折间隙仍清晰视为无效。治疗有效患者,继续观察,注射结束后3、6个月分别摄X线片评估骨折愈合时间及愈合状况;无效患者需针对骨不连的原因采取不同的手术干预措施。结果112例均获得随访,时间12~36个月。95例注射结束后1个月骨折线模糊或消失,3~5个月骨愈合,治愈率84. 8%; 17例治疗无效,再次采用植骨、更换或附加钢板固定治疗,术后5~8个月骨愈合。结论严格掌握适应证,采用骨折断端局部注射金葡液或金葡液联合自体红骨髓治疗骨折术后骨不连可促进骨愈合,该方法简单,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8.
骨折后延迟愈合及骨不连的发生率高达5%~10%,目前手术是治疗骨不连的“黄金标准”,主要包括清理骨折断端、再通髓腔、自体骨移植及更换固定方式,但骨不连的手术治疗存在创伤大、感染以及二次手术取出内固定的问题。近年来,体外冲击波疗法(ESWT)因其无创、高效、低廉等优势在骨肌疾病的治疗中得到广泛应用,尤其在治疗骨折延迟愈合和骨不连方面取得良好疗效,本文就体外冲击波疗法在治疗骨折骨不连的进展做一综述,期望能够对临床工作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9.
骨折后延迟愈合及骨不连的发生率高达5%~10%,目前手术是治疗骨不连的“黄金标准”,主要包括清理骨折断端、再通髓腔、自体骨移植及更换固定方式,但骨不连的手术治疗存在创伤大、感染以及二次手术取出内固定的问题。近年来,体外冲击波疗法(ESWT)因其无创、高效、低廉等优势在骨肌疾病的治疗中得到广泛应用,尤其在治疗骨折延迟愈合和骨不连方面取得良好疗效,本文就体外冲击波疗法在治疗骨折骨不连的进展做一综述,期望能够对临床工作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0.
弹性外固定和负重治疗胫骨骨不连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李可心  孟和 《中国骨伤》1994,7(6):26-27
采用穿针外固定,配合患肢负重功能锻炼治疗胫骨骨不连22例。其中,10例增殖型,12例萎缩型。究其原因,11例为内固定不良,4例为石膏、2例为自制夹板固定而达不到固定效果,5例为骨端感染所致。治疗经过87~189天,平均103天,19例在6个月内愈合,3例效果欠佳。疗效分析认为:骨不连主要由于不良治疗过分干扰骨折自然愈合过程,骨生长能力受到限制所致,弹性外固定可改善骨折端稳定性,提供弹性和间断生理压应力,不限制功能锻炼中肌泵的供血作用,有利于骨端生长能力的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