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提高子宫腺肌病早期诊断率。方法:对1995-2005年间我院妇产科268例子宫切除术后病理证实子宫腺肌病患者的发病年龄、临床症状及B型超声检查进行分析。结果:发病年龄35—44岁的,占62.69%;经腹部B超确诊170例,占64.43%;子宫腺肌病合并子宫肌瘤84例,占31.34%;单纯子宫腺肌病184例中,痛经176例,占95.65%。月经紊乱104例,占56.62%。结论:临床症状、体征、B型超声检查是临床诊断子宫腺肌病的主要依据。  相似文献   

2.
子宫肌腺病又称内在性子宫内膜异位症。它以痛经、经期延长及经量增多为主要症状,该病在临床及超声表现上与子宫肌瘤有很多相似之处,故易发生误诊。为提高子宫肌腺病的超声诊断符合率,现将我院四年来经超声诊断及手术病理证实的80例子宫肌腺病做一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3.
对我们MRI诊断子宫腺肌病30例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年龄26~50(平均36)岁,其中17例伴有痛经和月经过多,10例无明显痛经但月经过多,3例无明显症状但妇检子宫增大。  相似文献   

4.
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子宫腺肌病4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子宫腺肌病为临床妇科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以进行性痛经和月经过多为主要症状,治疗目的是使患者的痛经得到明显缓解和月经量得到减少。子宫腺肌病的病理基础是子宫内膜基底层侵入子宫肌层,弥漫分布于子宫肌纤维内,传统的治疗方案不能收到较为满意的临床疗效。我们采用左炔诺孕酮宫内释放系统治疗子宫腺肌病,临床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经阴道彩超对子宫腺肌病的分型诊断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子宫腺肌病的分型诊断价值。方法:本组342例子宫腺肌病超声诊断结果均与手术病理对照。结果:超声诊断符合率94%;声像图常见类型:弥漫型87例,占25%;局限型255例,占75%(其中前壁型39例,后壁型167例;腺肌瘤型46例;宫颈型3例)。结论:经阴道彩超的分型诊断有利于对子宫腺肌病超声特征的重新识别,提高诊断率。  相似文献   

6.
子宫腺肌病的超声诊断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子宫腺肌病的声像图特征,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对术前超声诊断的154例子宫腺肌病的声像图特征、临床特点与术后病理对照进行综合性分析。结果:仔细观察子宫的大小、形态、宫壁病灶内部图像,超声诊断准确率为81.8%。结论:进一步提高子宫腺肌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7.
经阴道超声对子宫肌腺病的诊断价值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经阴道超声在子宫肌腺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52例子宫肌腺病患者均行经阴道超声检查,其中9例加做经腹部超声检查,将超声结论与手术及病理诊断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超声诊断与病理诊断符合者35例(67.3%),不符者17例(32.7%)。其中误诊7例,漏诊10例。结论 经阴道超声是临床诊断子宫肌腺病的主要依据之一,可作为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子宫腺肌病B超声像特点及超声检查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96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为子宫腺肌病的B超声像特点,并与手术对照。结果 96例子宫腺肌病B超声像特点为子宫增大、形态改变、子宫肌层厚度不均、内膜线偏移和宫肌层回声异常。超声所见肌层异常回声部位与手术所见病灶部位基本一致。结论超声检查可为子宫腺肌病的诊断提供重要的参考信息。结合 B超声像特点和临床病史,有利于提高子宫腺肌病诊断的准确率,且有利于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9.
高宏伟  王露颖 《华西医学》2009,(7):1700-1701
目的:研究子宫腺肌病局部病灶切除术的可行性,方法及手术疗效的评价。方法:对2002年3月至2006年3月97例子宫腺肌病保留子宫仅作局部病灶切除术的患者进行随访观察。结果:97例子宫腺肌病手术后痛经治愈率:轻度,100%,中度37.8%,重度36%,痛经缓解率,中度及重度分别为62.2%及64%。月经过多治愈率为100%。妊娠分娩率原发不孕57.6%,继发不孕52.9%。结论:子宫腺肌病局部病灶切除术既治愈和改善了患者的临床症状又保留生殖器官的完整性及生理生殖功能可且有助于妊娠率的提高,是值得使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子宫肌瘤和腺肌病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评价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对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40例子宫肌瘤和47例子宫腺肌病患于手术前3d内行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术后经病理组织学验证。结果 40例子宫肌瘤中7例和47例子宫腺肌病中8例二维超声显示结构异常,28例子宫肌瘤和11例子宫腺肌病RI≤0.7,30例子宫肌瘤和9例子宫腺肌病PI≤1.17,三的敏感性分别为82.5%、70.0%、75.0%,特异性分别为83.0%、76.6%、80.9%。结论 以二维超声作为诊断基础,结合彩色多普勒超声,多参数综合评价可提高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病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11.
我院从1994年到1996年经阴道超声诊断子宫腺肌病63例,并经手术、病理证实。患者年龄21~51岁,均有孕产史,其中38例伴有痛经和月经过多,13例无明显痛经但有月经增多,12例临床无明显症状但妇检子宫增大。仪器为AlokaSSD-650实时超声诊...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经腹及阴道超声联合扫查在子宫腺肌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216例子宫腺肌病患者均行TAS或TAS+TVS检查,将超声结论与手术及病理诊断进行对照分析。结果超声诊断与病理诊断对照,TAS组超声诊断符合率为12.1%,明显低于TAS+TVS组(72.1%)。结论 TVS+TAS可提高子宫腺肌病的诊断准确率,联合扫查是一种重要的检测手段。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经阴道超声(TVS)及经腹部超声(TAS)对子宫腺肌病的诊断作用。方法:应用TVS及TAS诊断子宫腺肌病。结果:25例术前TVS结果与术后病理对照,超声诊断符合率88%,48例术前TAS结果与术后病理对照,超声诊断符合率33%(P<0.001)。结论:TVS能够清晰显示子宫大小、形态、宫壁厚度、肌壁回声特点,其诊断准确率高于TAS。  相似文献   

14.
据文献报道及本院临床观察,子宫肌腺病发率不断上升,目前已成为妇科的常见病。子宫腺肌病的诊断除典型的临床症状(痛经、经期不适、月经异常、小腹坠胀、不孕)及体征外,尚有CT、MRI、腹腔镜和经腹超声检查方法。CT、MRI对子宫腺肌病的诊断正确率略高于经腹B超,但费用昂贵,现有条件下不能普遍使用,腹腔镜虽更能确切地作出诊断,但不能被所有病人所接受。而经阴道超声对腺肌病诊断率与MRI相似,由于探头频率高直接放在阴道内紧贴阴道,宫颈使子宫处于声束的近场,声像图清晰,且不需充盈膀胱,又不受肥胖限制,操作简便,重复性好,无创伤,实用经济,且子宫腺肌病的声像图有其特殊性,对其诊断分类、严重程度、手术难易及术后盆腔内复发有很大的诊断参考及实用价值。 资料和方法 我院自1996年到1998年经阴道超声诊断子宫腺肌病68例,并经手术、病理证实患者年龄25~50岁均有孕产史,其中42例伴有痛经和月经过多,14例无明显痛经但有月经增多,12例临床无明显症状,但妇检子宫增大,后壁触及小结节。  相似文献   

15.
本文就738例切除子宫标本进行回顾性研究。其中子宫体子宫内膜异位症91例。子宫内膜异位的发病率较其它子宫疾病为低。发病年龄为40 ̄50岁(占57.14%)育龄期妇女,平均年龄45岁。5.49%为绝经后妇女。根据Bird分级法将子宫内膜腺体浸润深度分为Ⅰ、Ⅱ、Ⅲ级,将浸润广度分为轻、中、重三度。研究证实浸润深度和广度与临床痛经,月经呈增多呈正相关。关于腺肌病的发病机理不清,多数认为的高汪洋雌激素是主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近年来子宫腺肌痛的发病情况、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02年12月本院收治的87例子宫腺肌痛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87例子宫腺肌痛患者占我院同期妇科住院人数的9.6%、妇科子宫切除手术的21.3%。术前痛经者58例(66.7%),月经过多者35例(40.2%),人流后急性腹疼3例(3.4%)。术前诊断为子宫腺肌病51例,诊断符合率为58.6%,B超诊断符合率为49.4%,血CA125测定阳性率为69.2%。除3例行腺肌瘤剔除术外,其余均行全子宫切除术,其中32例术前曾使用内美通、丹那唑、米非司酮、避孕1号等治疗达3个月以上,76.0%痛经明显缓解,但73.7%患者停药后第1个月经周期痛经即复发。结论:子宫腺肌病目前仍以手术治疗为主,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常用药物对子宫腺肌病痛经均有效,但停药后易复发。  相似文献   

17.
子宫腺肌病超声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提高子宫腺肌病的超声诊断率。方法:对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5例子宫腺肌病的超声图像特征进行分析。结果:45例子宫腺肌病中有7例误诊为子宫肌瘤。超声对本病诊断符合率为85%(38/45),误诊率为16%(7/45)。子宫腺肌病图像可分为四型:Ⅰ型(弥漫型)18例,Ⅱ型(后壁型)10例,Ⅲ型(前壁型)6例,Ⅳ型(局灶型)11例。结论:超声对子宫腺肌病有一定的诊断价值,但局灶型子宫腺肌病与子宫肌瘤易混淆,应予注意和鉴别。  相似文献   

18.
子宫腺肌症与子宫肌瘤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鉴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34例子宫腺肌病及40例子宫肌瘤患者的超声图像与手术病理结果作分析,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子宫腺肌病和子宫肌瘤的鉴别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9.
子宫肌腺病的超声诊断(附48例病例分析)隋龙,陈静,杨云纺,刘英棣(上海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上海200003)子宫肌腺病是妇科常见病[1].以继发性、进行性加剧之痛经为临床特征,并引起月经量增多,子宫增大。目前尚缺乏准确的诊断方法,仅依赖于术后...  相似文献   

20.
子宫腺肌病多发生于30~50岁经产妇,约有半数病人同时合并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病无特异的临床表现,术前误诊、漏诊率甚高。本文就我院1992年1月~1997年12月妇科切除的子宫标本522例中经病理确诊而术前误诊或漏诊的子宫腺肌病38例进行临床分析,以提高临床医师的术前诊断的准确率。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年龄最小39岁,最大58岁,41~50岁28例,占76.69%。病理确诊为子宫腺肌病46例,38例术前曾有误诊或漏诊,误漏诊率为82.60%。1.2 临床症状 部分病例有2种或2种以上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