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 探讨原发性腹膜后肿瘤(PRT)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57例PRT患者的诊断方法和手术治疗效果。肿瘤完整切除53例,其中联合器官切除8例;部分切除2例;未切除活检2例。复发再手术6例。结果手术死亡2例(3.51%)。恶性肿瘤组5年 生存率为29.03%(9/31).良性肿瘤组5年生存率为69.23%(18/26)。结论 CT是最重要的诊断方法,手术完全切除是治疗的关键,对复发性肿瘤应争取再手术治疗。充分的术前准备可以提高PRT切除率。  相似文献   

2.
徐捷 《中国医师杂志》2004,6(4):538-538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PRT)不包括来自胰腺、肾、肾上腺和大血管等腹膜后器官的肿瘤,较少见.约占全身肿瘤0.07%~0.2%,国外报道恶性肿瘤约占80%,我院1991-07~2002-09经外科手术和病理证实的腹膜的肿瘤40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原发性腹膜后肿瘤(PRT)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57例PRT患者的诊断方法和手术治疗效果。肿瘤完整切除53例,其中联合器官切除8例;部分切除2例;未切除活检2例。复发再手术6例。结果手术死亡2例(3.51%)。恶性肿瘤组5年生存率为29.03%(9/31),良性肿瘤组5年生存率为69.23%(18/26)。结论CT是最重要的诊断方法,手术完全切除是治疗的关键,对复发性肿瘤应争取再手术治疗。充分的术前准备可以提高PRT切除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原发性腹膜后肿瘤(PRT)的诊断方法和手术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1987年1月至2006年12月经手术治疗的153例PRT患者,分析总结其影像学特点、病理学类型、手术治疗等临床资料.结果 良性肿瘤49例,恶性肿瘤104例,均经手术治疗且病理证实.良性肿瘤完整切除45例(91.8%),部分切除3例,探查活检1例:恶性肿瘤完整切除64例(61.5%),部分切除17例,探查活检23例;手术中联合脏器切除共23例,其中良性肿瘤2例,恶性肿瘤21例.本组无手术死亡病例.结论 影像学检查对PRT术前诊断和手术切除范围有重要意义,完整切除肿瘤是治疗的关键因素.再次手术仍是治疗PRT的有效手段.良好的术前准备和受累器官的联合切除可以提高PRT切除率和治愈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原发性腹膜后肿瘤 (PRT)手术中大出血预防与处理的方法。方法 分析 1981- 2 0 0 3年经手术治疗及病理证实的 14 8例PRT手术中发生大出血的临床资料。结果 手术中大出血 12例 ,发生率 8.1%。 12例中平均出血量 12 33ml,术中输血量平均 10 6 6ml,伴出血性休克 4例 ,无因出血而死亡。结论 骶前纱块填塞是简单有效的止血方法。采取有效地防治手术中大出血的措施与方法 ,可提高PRT手术切除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总结小儿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诊治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7例小儿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27例患儿中,除3例放弃治疗以外均行手术治疗,16例肿瘤完整切除,4例肿瘤大部分切除,仅行肿块活检4例.在上述病例中,有1例为第二次手术切除,1例行联合脏器切除.出院后随访6个月至2年,15例健在,5例死亡,4例失访.结论 早期诊断及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有助于提高治愈率;腹膜后肿瘤的良恶性以及手术是否能够完整切除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诊断、治疗和总结其手术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手术治疗的26例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 13例良性肿瘤和10例恶性肿瘤均能完整切除,只有3例恶性肿瘤行非完整性切除,其中1例两周内复发于术后28d死亡。结论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IVP、BUS、CT和MR检查对手术前的准备和受累器官的正确估计非常重要,对复发性肿瘤再次或多次手术可以提高治愈率甚至治愈。  相似文献   

8.
张志波  张斌乾  罗兵  于京洋  陶勇  蔡宏 《中国保健》2008,16(11):465-467
目的:探讨和总结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手术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983年1月~2007年10月经手术治疗的170例原发性腹膜后肿瘤,分析总结其病理学类型、影像学检查、外科手术治疗等临床资料.结果:良性肿瘤66例,恶性肿瘤102例,交界性肿瘤2例.均经手术治疗且病理证实.良性肿瘤完整切除62例(93.94%),恶性肿瘤完整切除78例(76.47%),2例交界性肿瘤行完整切除.手术中联合脏器切除共22例.结论:影像学检查对术前诊断和制定手术方案有重要意义,完整切除肿瘤是治疗的关键因素,再次手术是治疗复发性腹膜后肿瘤的手段.  相似文献   

9.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4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990~2001年术前有影像学资料经手术治疗病理学证实的原发性腹膜后肿瘤46例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46例中恶性31例,恶性肿瘤病程短平均仅3.6个月,瘤体较大平均直径为13cm,完整切除率51.6%,5年生存率41%;良性15例,良性肿瘤病程长平均达16个月,瘤体直径平均7cm,完整切除率91%.结论 BUS及CT对术前评估有较大作用,手术完整切除是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梅仕云 《现代预防医学》2006,33(8):1481-1482
目的:探讨原发性腹膜后肿瘤手术切除的方法,以提高肿瘤切除率。方法:回顾我院1993-2003年收治的62例原发性腹膜后肿瘤,就其手术处理与经验教训进行讨论。结果:第1次手术行肿瘤全切除45例,占73%,其中良性肿瘤全切除率为86%,恶性肿瘤全切除率为66%,术后1~2年生存率分别为67.2%和54.7%,而姑息切除和探查活检者均在1年内死亡。结论:术野开阔,层次清晰,是腹膜后肿瘤手术应具备的基本条件。原则上应作肿瘤完整切除,肿瘤与受累脏器应联合切除。对术后复发的肿瘤,完整切除是提高生存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原发性腹膜后肿瘤及肿瘤样病变多层螺旋CT(MSCT)表现,提高MSCT对腹膜后肿瘤诊断能力.方法:观察385例原发性腹膜后肿瘤MSCT图像特点,对照病理结果分析腹膜后肿瘤的临床常见类型及好发部位,并行Fishers或x2检验.结果:经手术或活检病理证实的385例原发性腹膜后肿瘤中良性149例(神经源性肿瘤占3...  相似文献   

12.
原发性腹膜后脂肪肉瘤的诊断及外科治疗(附19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原发性腹膜后脂肪肉瘤的诊断及外科治疗方法。方法 对1990年1月-2006年10月收治的19例原发性腹膜后脂肪肉瘤患者,就其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及外科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7例患者行手术治疗,其中11例行肿瘤完全切除术,肿瘤完全切除率为64.7%,8例复发,复发时间为5.0—93.0个月,再手术7例,3例完全切除;6例行肿瘤部分切除术,全部复发,复发时间为1.5-11.0个月,2例发生远处转移。结论 影像学检查尤其是B超及CT是诊断本病的主要手段,手术完全切除肿瘤(包括联合脏器切除)是治疗的主要方法,对复发肿瘤亦应争取再次手术。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结肠癌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cME)的临床治疗效果,为CME的进一步开展提供理论参考依据。方法选择92例结肠癌患者,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CME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分别给予CME和传统结肠癌根治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床时间、排气时间、首次进食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下床时间、排气时间、首次进食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中出血量为(367.8±41.2)ml,明显多于CME组的(269.7±32.5)ml,对照组淋巴结清扫数目为(13.6±3.4)枚,明显少于CME组的(19.7±4.2)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肠癌CME临床疗效好,并不影响患者的术后恢复及术后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张少忠 《中国保健营养》2012,(10):1367-1368
目的结合原发性十二指肠肿瘤的治疗经验和临床试验结果,探析原发性十二指肠肿瘤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对从我院随机选取的20例原发性十二指肠肿瘤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能有效治疗原发性十二指肠肿瘤的手术疗效。结果 20例病患中有16例进行恶性肿瘤行根治切除术;证实为晚期局部转移、浸润者有4例,对其行姑息性旁路手术;腺癌术后,有18例患者存活7个月到5年,有2例患者存活5年以上。结论依据患者临床试验反映出的情况,结合原发性十二指肠肿瘤肿瘤生长的位置、病发的特性、病变的范畴等因素,有选择性的对患者实施根治切除或者肿瘤切除等手术措施,基本能有满意疗效;晚期原发性十二指肠肿瘤并且条件特殊的患者,无法实施根除性手术,为了提高5年存活率以及保证日常生活需求,应该对患者进行旁路手术。  相似文献   

15.
陈红玲 《现代保健》2011,(15):103-104
方法回顾性总结52例腹腔镜胃肠道肿瘤切除术的护理体会.目的 提出腹腔镜胃肠道手术术前的心理护理、肠道准备,术后病情观察、伤口及造瘘口的护理,以及营养支持的方法.结果 解除患者的思想顾虑,良好的术前准备保证了手术的成功,合理的术后病情观察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了患者的康复.结论 良好的护理是腹腔镜下胃肠道肿瘤切除术后患者顺利康复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原发性小肠肿瘤的临床特点、诊断与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86~2003年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16例原发性小肠肿瘤临床资料。结果原发性小肠肿瘤的常见临床表现为腹痛(15例)、腹块(10例)、肠梗阻(8例)、消化道出血(6例),术前确诊仅7例(44.4%),手术切除率恶性肿瘤为75%(9/12),良性肿瘤为100%(4/4)。结论原发性小肠肿瘤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多数患者术前确诊困难,手术切除是主要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腹腔镜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治疗右半结肠癌的相关解剖要点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普通外科2011年1月-2014年1月腹腔镜下CME治疗右半结肠癌的30例患者,对其解剖要点及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30例患者中28例完成腹腔镜手术,中转率为6.7%,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7.1%,平均手术时间(142.4±34.4)min,平均术中出血量(80.5±25.2)mL,平均清扫淋巴结(15.8±6.6)枚,平均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3.3±1.5)d,平均下床活动时间(2.1±1.2)d,平均住院时间(12.5±2.7)d;在血管解剖中,回结肠动脉位于回结肠静脉前方5例(17.9%)、前上方13例(46.4%)、前下3例(10.7%)、后方2例(7.1%)、后上3例(10.7%)、后下2例(7.1%)。有结肠动脉独立起自肠系膜上动脉者占43%(12/28),与中结肠动脉共干29%(8/28),与回结肠动脉共干者占18%(5/28),缺如者占10%(3/28)。胃结肠干出现率75.0%(21/28),其中包含右结肠静脉/上右结肠静脉的胃结肠干为89.3%(25/28)。结论:腹腔镜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治疗右半结肠癌是安全可行的,正确的解剖间隙、解剖标志及血管定位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经直肠前括约肌途径治疗直肠良性肿瘤的安全性和价值。[方法]采用经直肠前括约肌途径,对8例直肠良性肿瘤行局部手术切除。[结果]8例患者均成功地保留排便控制功能,无术后并发症,随访无复发。[结论]经直肠前括约肌途径手术切除直肠良性肿瘤安全可行,是有价值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临床生化检验中改良终点法和原终点法的作用进行对比分析。方法临床对两种检验方法进行使用,对比分析改良终点法和原终点法之间的相关性以及线性浓度。结果在检测结果差异对比中,两种方法差异不明显,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终点在正常浓度下的批内CV和总CV测定要高于原终点法,在异常情况下低于原终点法,两者之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终点法在高浓度测量下其线性浓度测定范围要大于原终点法,两者之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生化高浓度检验中,改良终点法应用优势明显高于原终点法,因此可以对改良终点法进行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