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男 ,54岁 ,以无意中发现右下颌角无痛性包块 5年主诉就诊 ,查体 :右下颌角局部隆起 ,皮肤正常 ,触及大小约 2 cm× 3 cm包块 ,表面光滑 ,质韧 ,无压痛 ,活动度较差 ,咬肌收缩时包块触诊明显 ,听诊无血管杂音 ,拍片示右下颌骨未见异常 ,B超检查示右下颌角见 2 cm× 2 cm实性包块 ,界限尚清楚 ,诊断右下颌角肌纤维瘤。行肌纤维瘤切除术 ,钝性分开咬肌见约 1 .5cm× 2 .0 cm包块 ,有完整包膜 ,血运丰富 ,基底部与下颌骨骨膜相连 ,完整分离切除包块 ,术后送病检示右下颌角海绵状血管瘤 ,随访 4年无复发。血管瘤多见于婴儿和儿童 ,大部分发生在…  相似文献   

2.
男,70岁,于6年前拔下颌牙时发现下颌前部有一圆形X线透光区。医生劝其切除活检,但病人不愿接受治疗,且中断随访。3年前在下颌正中联合区出现一肿物、生长缓慢,逐渐扩展至右下颌,迫使中止戴下颌托牙。1个月前左下颌牙槽嵴粘膜出现溃疡,发展迅速。检查:左下牙糟突自正中联合至靡牙后区有2×5cm粘膜溃疡区,中心坏死。右下颌自正中联合至下颌骨体中部有3×5cm包块、质韧、光滑。左下唇轻度感觉障碍。  相似文献   

3.
康伟  范东旭 《吉林医学》2008,29(7):612-612
患者男15岁,右下颌部肿痛半年余。查体:右侧颌面部局限性突起,于右侧下颌角区可触及一大小2.5cm3.5cm的包块,表面光滑,质硬,边界不清,不能推动,无明显压痛,局部皮肤颜色如常,皮温稍高,未见静脉曲张。X线检查:右侧下颌角区类圆形低密度区,呈囊性膨胀性骨质破坏,边缘无硬化,颊侧骨皮质向外膨隆。CT检查:平扫示右侧下颌角及升支局限性骨质破坏,颊舌侧骨皮质均膨胀变薄但无中断,病变内部密度均匀呈与肌肉相似的等密度,邻近牙根无吸收,牙齿无脱落。MRI检查:平扫示上述病变大部分呈T1WI稍低信号、T2WI高信号,内部信号欠均匀,可见小片状T1WI高信号及T2WI低信号。术前印象:右下颌骨单房囊性病变,考虑牙源性角化囊肿或造釉细胞瘤。手术记录与病理:右侧下颌骨部有一大小约2.5cm×3.5cm的膨胀区,骨膜完整,其内可见少量肉芽状物及淡红色液体。病理诊断:右侧下颌骨动脉瘤样骨囊肿。  相似文献   

4.
病历资料 患者,男,42岁,7年前偶然发现右侧下颌有"黄豆"大小的肿物,肿块无活动,早期因无特殊不适未作任何治疗,7年来肿物逐渐增大,现有"鸡蛋"大小,3天前自感右下颌肿物疼痛,疼痛逐渐加重,在咀嚼吞咽时加重.专科检查:右下颌区皮下有包块,大小约5.5cm×4.7cm×3.2cm,活动性差,质韧,触压痛明显,表面光滑,肿物边界尚清晰,不随吞咽活动.彩超检查:右下颌探及5.4cm×4.8cm×3.0cm实性混合回声包块,边界清晰,包膜完整,内部回声不均匀,大部分为低回声,并可见大小不等的点状稍强回声.  相似文献   

5.
患者女性,38岁。3年前左面颊部黑痣,手术后病检示:恶性黑色素瘤。未做任何治疗。3月前发现右乳房包块,渐增大,无疼痛。查体:右乳外上象限可触及一5cm×5cm包块,质软,无压痛,右乳房及周围皮肤无异常。B超提示:囊性包块。手术见右乳房实质内5cm×5cm×3cm囊性包块,呈黑色,无明显包膜,完整切除送病检。病理巨检:灰褐囊性肿物1个,体积5cm×5cm×3cm,似有包膜,  相似文献   

6.
病人,男,22岁。下颌颏部皮肤表面出现一肿块1年。检查:颏下区正中皮肤表面有一包块,局部肿胀,包块中央表面有一瘘管,管径约1mm,压之有少量脓性分泌物从瘘口内溢出,无压痛,局部触诊感觉与下颌骨无明显粘连;B超检查报告:下颌颏部包块处多切面扫描,可见范围约2.1cm×1.2cm低至中等的异常回声,轮廓欠清晰,形态欠规整,内部回声不均匀,距皮下0.4cm;CDFI:内部及周边可见点状血流信号。  相似文献   

7.
患者男性,32岁,城镇居民。因右下颌角区发现一无痛性包块1年半入院。检查:颌面左右不对称,右腮腺区下颌角区可见一明显隆起的包块,皮肤色泽正常,质软,呈扁平状,界线清楚,轻度活动,无明显压痛。诊断为“腮腺混合瘤”。于全麻下手术切除。  相似文献   

8.
患者 ,女 ,2 7岁。双侧下颌骨无痛性包块近 2年 ,生长缓慢。查体 :一般情况可 ,心肺肝肾无异常。双侧下颌角膨隆 ,左下颌角、右下颌颏孔附近分别可扪及约 2 .0cm× 0 .5cm×0 .5cm与 3 .0cm× 2 .0cm× 2 .5cm大小包块 ,质硬 ,固定 ,无压痛 ,无乒乓球感 ,右侧病变区部分骨壁有凹陷感。表面皮肤色泽正常 ,双侧下唇皮肤感觉正常。口内无粘膜缺损 ,无松动牙。1|1唇侧倾斜移位 ,2 |2 先天性缺失 ,前牙Ⅲ度深覆盖 ,1|1咬于腭乳头 ,3 |3 中度磨耗 ,牙本质暴露 ,|7颊侧移位 ,右侧后牙深覆牙合。头颈部淋巴结无肿大。下颌骨CT示右、左…  相似文献   

9.
肖宏 《疑难病杂志》2008,7(3):179-179
患者,女,27岁,因颈部包块1个月入院。患者于1个月前左颈部不明原因出现约板栗大小包块,伴午后发热、盗汗、畏寒、寒颤,约1周后包块疼痛,在当地县医院超声示左颈部淋巴结肿大,抗生素治疗无效,约3周后右颈部出现2cm×3cm大小包块,伴消瘦,体质量减轻10kg,既往无特殊病史。查体:T37.7℃。皮肤巩膜无黄染,左颈中部扪及2cm×2cm包块,质硬、光滑、活动差、无压痛,  相似文献   

10.
卵巢甲状腺肿少见,我们遇见3例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3例,年龄21~40岁,均以下腹部包块就诊,病史2个月至2年。体检颈部均对称无肿大。左下腹肿块2例,右下腹肿块1例,肿块均表面光滑。2例无压痛,1例压痛明显。实验室检查血常规、T3、T4、TSH均正常。2例B超、1例CT检查提示左下腹(2例),右附件区(1例)囊性包块。术前分别诊断为左卵巢囊肿、左卵巢畸胎瘤、右卵巢肿瘤。治疗均以手术切除。1.2病理检查眼观例1:送检灰红结状物一个,6cm×5cm×3cm大小,表面光滑,包膜完整,切面可见大小不等囊腔,囊内为淡黄胶冻样…  相似文献   

11.
1病历摘要 女48岁,孕1产1.主因下腹部包块半年,尿频、下腹部不适20天入院.查体:下腹部可触及大小约10cm×8cm包块,质中等、活动度差.妇检:右附件区可触及大小约9cm×7cm的包块,质地中等,与子宫界限尚清,包块活动度差,轻压痛.超声检查:右附件区探及大小约9cm×8cm×7cm的囊实性肿块,形态规整,似见包膜样回声,其内回声不均,可见大小不等的不规则无回声,最大无回声区大小约6cm×5cm×5cm.  相似文献   

12.
颈动脉体瘤极为少见,国内至1977年仅发现23例,笔者于1979年治疗一例,现报告如下: 患者吕××,男,39岁。因右颈部包块两年余,于1979年6月27日入院。包块初起如豌豆,缓慢增大,本地诊为“淋巴结炎”,治疗无好转,20天前觉痛,遂来院就医。查体见包块位于右颈动脉三角胸锁乳突肌前沿,下颌角下方,约5×2.5×2cm~3,活动不明显,无压痛。除左眼外伤性白内障30余年外,未见异常。临  相似文献   

13.
例1,男,6岁,右下颌包块伴左下第2乳磨牙牙周反复出血1个月余入院。3岁时曾因左颏下外伤行清创缝合术。检查:颌面不对称,右颏下皮肤见一长约2.0cm手术疤痕。左下颌骨体及角部膨出,无压痛,左下第2乳磨牙Ⅲ度松动,牙龈稍红肿,探之易出血。X线表现(图1):左下第2乳磨牙至第1磨牙间有一囊性改变区。  相似文献   

14.
骨水泥广泛用于骨科和整形外科,由甲基丙烯酸甲酯的单体和多聚体混和配制而成,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对组织无毒性反应,为探索新的填塞材料,成都大学附属医院耳鼻喉科于2010年1月~2011年12月间将骨水泥用于颌骨缺损探讨骨水泥在颌面骨缺损中的应用,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病例1,患者男,19岁,右下颌肿胀5个月,查体右下颌骨牙槽骨外侧见约4cm×5cm质硬包块,口腔前庭可见右侧下颌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索一种简便安全有效的下颌角肥大截骨成形术。方法预先设计手术方案,口内入路对下颌角肥大患者行下颌角肥大弧形截骨整复术。结果术后伤口均愈合,开口度、口型及咀嚼功能均正常,无下齿槽神经损伤、下颌骨意外骨折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弧形截骨术操作简易,截骨方便,并发症少,同时手术无需切除部分咬肌,治疗效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下颌骨切除自体骨游离移植立即整复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1例下颌骨切除患者,用自体肋骨肋软骨及自体髂骨游离移植立即整复下颌骨,观察近远期疗效。结果31例患者成功29例,原发病治愈无复发,面形及功能恢复良好。结论自体肋骨肋软骨自体髂骨游离移植整复术是下颌骨缺损较理想的修复术式,易于推广。  相似文献   

17.
范晓娜 《现代医学》2005,33(1):49-50
患者 ,男 ,72岁。因“腹部巨大包块 5年 ,腹胀 10d”于 2 0 0 4年 7月入院。 5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下腹腹部包块 ,无明显腹痛、腹泻及大便带血等。 3年前曾因“腹痛、腹胀 3d”入院 ,行CT检查示右侧腹部包块 ,大小 18cm× 15cm× 10cm ,考虑“机械性肠梗阻 ,腹部包块待查” ,因患者拒绝手术 ,经保守治疗症状缓解出院。近 10d来 ,患者再次无诱因出现腹胀 ,逐渐加重 ,无明显腹痛、腹泻、大便带血等 ,行CT检查示右侧腹部包块为 2 5cm× 2 5cm× 15cm大小 (图 1) ,经保守治疗无明显好转入院。既往有高血压、肾功能不全、陈旧性下壁心肌梗死病…  相似文献   

18.
脂肪肉瘤伴浅表淋巴结转移自发消退极为少见。现将所遇一例报告如下。 男78岁。住院号150228。半月前发现颈、胸部多个包块,在外院行左颈部淋巴结、右背部包块针吸活检见癌细胞。于1989年2月22日入我院。查体:T37℃,P72次/分,Bp25/10.5kpa。左颈部包块5×3cm。为多个肿大淋巴结融合,表面凹凸不平,分叶状;右第七肋腋后线包块3×2cm。分叶状,边界清;左锁骨上窝有1.5×2cm、0.3×1cm的淋巴结2个;右腋下淋巴结2个,分别为2×0.5c、0.5×1cm;左腋下淋巴结3个,分别为0.2×0.5cm、1×2cm。0.7×2cm;左腹股沟淋巴结2个,分别为1×2cm,0.5×0.8cm;右腹股沟淋巴结1个,1×2cm。以上包块及肿大的淋巴结均无红肿压痛,质硬,固定。会阴部及胸腹壁皮下有  相似文献   

19.
孟刚  柳凤轩  章榕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4,26(17):1526-1526,1532
例1,患者,男,69岁,发现右乳包块1年.患者1990年发现右乳包块,质硬、界清、移动,无压痛,包块逐渐增大,入院前1月增大至3 cm×4 cm,双侧腋窝及锁骨下淋巴结未扪及.家族史、个人史无异常.人院查胸片、血常规、肝肾功无异常,于1991年3月行右乳单纯切除术.病理检查:巨检:切除右乳腺组织12 cm×8 cm×2 cm,乳头下有灰白色组织,大小2.5 cm×2cm×1.5 cm.镜检:癌细胞排列成小片状、巢状或梁索状,偶见少量腺管状,癌细胞呈多角形或椭圆形,核圆形、核膜清楚、核分裂像可见,癌组织间纤维组织分隔,部分纤维组织呈透明变性,癌细胞呈浸润性生长,浸润周围脂肪组织.病理诊断:右乳腺浸润性导管癌.  相似文献   

20.
1临床资料:患儿,男,8岁,发现全身多处肿物8年余。出生时发现右腕部及左髂部可见大小不一肿物,质硬,无明显压痛,随着年龄增长,肿物逐渐长大,右前臂畸形,右腕背侧、尺侧均可见一大小约1cm×2cm×2cm的骨性包块,左髂骨翼处可见一大小约1cm×2cm×1cm的骨性包块,包块均不可活动,无压痛,四肢各关节均活动正常,除右前臂均未见明显畸形,末梢血运感觉均正常。术后病理报告:骨软骨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