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氨酚待因2号片(PC-2)对术后疼痛、癌痛、神经痛等中度疼痛的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各类疼痛病人52例(男性30例,女性22例,年龄52±s14a),其中手术后伤口疼痛25例,非手术癌致痛24例,坐骨神经痛1例,牙痛2例。口服PC-2,1片,tid×(3~7d)。结果:病人均在服药后30min~1h起效,镇痛维持3h以上,以2~3h效果最佳,总显效率(特效+显效)75%,有效11例,无效2例。不良反应有头晕、思睡、恶心、呕吐。结论:PC-2对常见中度疼痛有满意镇痛效果。  相似文献   

2.
吲哚美辛栓对晚期癌痛154例的镇痛疗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吲哚美辛栓对晚期癌痛的疗效。方法:晚期癌痛病人154例(男性89例,女性65例,年龄52±s11a)用吲哚美辛栓剂100mg,肛塞,bid。结果:镇痛起效时间15±6min(10~30min),多能维持13h,特效39例,显效78例,总显效率为76.0%。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吲哚美辛栓是治疗癌性疼痛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酮咯酸与强痛定对癌痛的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62例癌痛病人(男性44例,女性18例,年龄53±s14a),中度疼痛25例,重度疼痛37例,随机分为酮咯酸组(酮咯酸30mg,im,q6h)和强痛定组(强痛定100mg,im,q6h),2组各用药3d,再交换用药3d。结果:两者对癌痛的镇痛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无差异;前者起效时间晚于后者,无痛维持时间长于后者。结论:酮咯酸与强痛定均为癌症疼痛有效药物。无痛维持时间前者优于后者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酮咯酸与强度对癌痛的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62例癌痛病人(男性44例,女性18例,年龄53±s14a),中度疼痛25例,重度疼痛37例,随机分为酮咯酸组(酮咯酸30mg,im,q6h)和强痛定组(强痛定100mg,im,q6h)2组各用药3d再交换用药3d。结果,两对癌痛的镇痛叫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无差异,前起效时间晚于后,无痛维持时间长于后,结论,酮咯酸与强痛定均为癌症疼  相似文献   

5.
采用双盲双模拟对照多中心实验,临床评价了丁丙诺啡(Bup)舌下含片(每片0.2mg)的镇痛效果,对照药为硫酸吗啡普通片。结果表明:(1)Bup用于缓解手术后急性中度疼痛0.2mg-0.4mg丁丙诺啡的临床镇痛效果与10mg吗啡相当;(2)丁丙诺啡片用于缓解中度疼痛,其一次剂量0.2mg与0.4mg的临床镇痛效果几乎无差别,提示每次应用1片即可;(3)Bup片用于缓解晚期癌症慢性中度疼痛,每次剂量0.2-0.8mg,一日三次,可使80%的疼痛患者得到中度以上缓解,临床镇痛总有效率91.67%,显效率86.11%。本试验,日剂量加大到1.2-2.4mg时,完全缓解率达到60%,中度以上缓解率达到95%,给药间隔时间可延长到6-8h,显示本药具有中长镇痛时效。可以认为,通过剂量调整能使中度癌痛患者达到无疼痛;(4)Bup的不良反应主要为头晕、恶心、呕吐,服药当天较重,分别可达30%、30%和20%左右。1wk内明显下降。少数人可有头痛、皮肤瘙痒、皮疹、排尿困难等。开放试验思睡发生率2wk内一直在20%-30%左右,明显高于对照试验丁丙诺啡组;(5)未发现丁丙诺啡对呼吸、血压、心率造成明显影响。经2wk用药观察,血?  相似文献   

6.
吗啡控释片治疗晚期癌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吗啡控释片对晚期癌症疼痛病人的镇痛效果。方法:晚期癌痛病人42例作为治疗组与42例作为对照组,2组年龄51±s13a,男性49例,女性35例。治疗组用初剂量硫酸吗啡控释片30mg,po,q12h×7d,视镇痛效果而调整剂量,日总剂量不能超过360mg;对照组用酮咯酸10mg,po,q6h或30~60mg,im,q6h×7d。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镇痛总有效率分别为95%和67%(P<0.05),镇痛起效时间比较P>0.05,治疗组药效维持时间长于对照组(P<0.01),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别。结论:吗啡控释片对晚期癌痛镇痛效果明显,作用时间长,使用方便  相似文献   

7.
对40例在硬膜外麻醉下行下腹部手术的病人随机分为四组进行超前镇痛效果观察。结果在手术时间、首次麻醉用药基本相同的情况下,予以吗啡超前镇痛的3个组第1次间隔麻醉用药时间最短组为73.04±675min,第2次最短组为64.29±6.57min,显著长于未用吗啡组的52.50±8.58min和48.26±7.68min(P<0.01);术后镇痛时间最短组为5.50±1.49h,显著长于对照组的1.65±1.56h(P<0.01);药量最多组为31.0±2.1ml,少于对照组的39.5±6.4ml;术后度冷丁用量最多组为40.2±21.2mg,显著少于对照组55.0±36.9mg(P<0.01);术后VAS法评分最高组24h为3.00±1.15、48h为0.90±0.88、72h为0,均低于对照组的6.40±1.78、3.30±1.70和0.50±0.32。结果提示,硬膜外麻醉的手术病人予以吗啡超前镇痛可以延长麻醉维持时间及术后镇痛时间,减少术中麻醉用药量及术后镇痛用药量,有利于病人康复。  相似文献   

8.
美施康定对癌症疼痛的镇痛效果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组54例重度癌痛晚期病人,给予口服美施康定30-90mg,每12h一次治疗,有效率96.3%(52/54),完全缓解率达87.0%(47/54)。治疗中同时应用化疗及放疗,从病因上消除癌症所致的疼痛,部分病人因疼痛缓解而停用美施康定。应用美施康定其主要的副作用为便秘、恶心、呕吐、嗜睡等,治疗剂量未出现呼吸抑制及成瘾性发生。美施康定对骨痛、内脏痛、软组织浸润痛的镇痛效果较好,对神经痛效果欠佳,对这类疼痛应联合使用三环类药物,抗惊厥类及皮质类固醇等治疗。美施康定口服给药后,其起效时间及作用时间存在着个体差异,应遵循个体化原则增加剂量及用药间隙时间,以达到最理想的镇痛效果  相似文献   

9.
脂必妥(60例)与辛伐他汀(30例)治疗高脂血症的比较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比较脂必妥与辛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的疗效。方法:高脂血症病人60例(男性28例,女性32列,年龄55±s8a),服用脂必妥3片(0.35g/片),po,tid连续4wk,另30例(男性14例,女性16例,年龄56±9a)用辛伐他汀1片(5mg/片),po,qd,连续4wk,结果;2组均能降低TC,TG及升高HDL-ch,脂必妥组依次下降20%,40%及HDL-ch,脂妥组依次下降20%,40%  相似文献   

10.
陈斌  黄体祥 《新药与临床》1997,16(6):375-376
目的:研究苯丙哌林在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纤支镜检查)中的作用,方法:纤支镜检查病人90例,年龄38±s9a,随机分成3组,每组30例,一组于术前0.5h口服苯丙哌林40mg,一组于术前0.5h口服可待因30mg,一组不服任何止咳药物,观察操作时间,术中2%利多卡因溶液用量,病人对操作的耐受性,结果:3组操作时间分别为8.2±1.3min,8.3±1.3min和15.3±2.4min,术中3组2%利多  相似文献   

11.
克拉维酸钾与阿莫西林治疗急性下呼吸道感染13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下呼吸道细菌感染132例(男性108例,女性24例,年龄49±s20a),用克拉维酸钾与阿莫西林1.2g,bid-q8h,iv或静脉滴注(静滴)4-20d。痰培养取得病原菌52株。结果:临床治愈40例(30.3%),有效58例(43.9%),进步27例20.5%),总有效率74.2%。病原菌清除率71%。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赖氨匹林对肾绞痛的镇痛效果。方法:156例肾绞痛病人(男性114例,女性42例,年龄36±s9a),当肾绞痛发作时im赖氨匹林0.9g,30min后可再im0.9g,直至疼痛缓解。1d最大用药量3.6g。结果:显效82例,有效62例,无效12例,镇痛总有效率为92.3%。结论:赖氨匹林对肾绞痛有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13.
氯芬待因片镇痛效果临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氯芬待因片(每片含双氯芬酸25mg和磷酸可待因15mg)与氨酚待因2号片(每片含扑热息痛300mg和磷酸可待因15mg)安慰剂进行双盲对照试验,旨在考察其对手术后疼痛,癌痛,神经痛等中度疼痛患者的临床镇痛效果和不良反应,氯芬待因组303例,氨酚待因2号片组31例,安慰剂组69例,采用疼痛强度差,总疼痛强度差,疼痛缓解度中度以上疼痛缓解率等镇痛效果评价指标。结果表明:(1)氯芬待因镇痛效果明显优于对  相似文献   

14.
赖氨匹林对肾绞痛的镇痛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端卫 《新药与临床》1996,15(2):121-122
目的:观察赖氨匹林对肾绞痛的镇痛效果。方法:156例肾绞痛病人(男性114例,女性42例,年龄36±s9a),当肾绞痛发作时im赖氨匹林0.9g,30min后可再im0.9g,直至疼痛缓解。1d最大用药量3.6g。结果:显效82例,有效62例,无效12例,镇痛总有效率为92.3%。结论:赖氨匹林对肾绞痛有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15.
急性下呼吸道细菌感染132例(男性108例,女性24例,年龄49±s20a),用克拉维酸钾与阿莫西林1.29,bid-q8h,iv或静脉滴注(静滴X-20d。痰培养取得病原菌52株。结果:临床治愈40例(30.3%),有效58例(43.39%),进步27例(20.5%),总有效率74.2%。病原菌清除率71%。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苯丙哌林在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纤支镜检查)中的作用。方法:纤支镜检查病人90例,年龄38±s9a,随机分成3组,每组30例。一组于术前0.5h口服苯丙哌林40mg,一组于术前0.5h口服可待因30mg,一组不服任何止咳药物。观察操作时间,术中2%利多卡因溶液用量,病人对操作的耐受性。结果:3组操作时间分别为8.2±1.3min、8.3±1.3min和15.3±2.4min,术中3组2%利多卡因液用量为4.5±1.4mL,4.6±1.3mL和7.6±1.9mL,用药组与不服药组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苯丙哌林在纤支镜检查中具有与可待因类似的辅助作用,可缩短操作时间、减少利多卡因用量,但无可待因缺点。  相似文献   

17.
降钙素治疗骨质疏松疼痛的疗效观察及机理分析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目的:探讨鲑鱼降钙素治疗骨质疏松疼痛的临床疗效并分析其机理。方法102例骨质疏松骨痛患应用鲑鱼降钙素治疗4周,分别于治疗前,治疗1、2、3、4周及治疗后2周观察疼痛强度、疼痛缓解度。结果治疗4周、疼痛完全缓解率52.9%,明显缓解率30.4%,中度缓解率11.8%;镇痛总有效率95.1%,显效率83.3%,有效率11.8%。结论骨质疏松疼痛是多因素所致单因素改善无法根本缓解疼痛。降钙素既可能以体  相似文献   

18.
氢溴酸右美沙芬咀嚼片的药代动力学和相对生物利用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以氢溴酸右美沙芬片为对照药,氢溴酸右美沙芬咀嚼片为试验药进行人体生物利用度和药代动力学研究。方法10名志愿者随机交叉口服单剂量60mg氢溴酸右美沙芬片或咀嚼片,采用高效液相荧光法测定血浆中药物浓度。结果口服后药时曲线均符合一室模型。对照药和试验药的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如下,右美沙芬(DM)的药动学参数分别为T1/2:(275±087)h,(292±103)h;Tmax:(181±059)h,(175±065)h;Cmax:(3109±1101),(3309±1348)μg·L-1;AUC:(16912±8294),(16695±7823)μg·h-1·L-1;其相对生物利用度(F%)为(10402±1037)。主要活性代谢物去甲右美沙芬(DP)的药动学参数分别为T1/2:(309±106)h,(295±108)h;Tmax:(230±048)h,(190±070)h;Cmax:(83855±32378),(82837±31935)μg·L-1;AUC:(417743±107779),(414311±127376)μg·h-1·L-1;相对?  相似文献   

19.
术后病人疼痛是手术病人必须经历的一种症状,病人自控镇痛(PCA)能有效地控制此症状,提高了术后病人康复的质量,其特点是:病人自己控制给药,镇痛效果好,副作用少,减轻医护人员的工作量,消除病人对术后疼痛的心理负担。本院自1999年5月~2000年5月,共5000例手术病人应用了PCA术后镇痛,现就其中100例病人的临床观察要点与体会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随机选择剖宫产病人100例,术前谈话同意术后使用PCA镇痛,病人一般状况良好,无其它合并症,年龄25~35岁,1.2 方法:(1)…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脂必妥与辛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的疗效。方法:高脂血症病人60例(男性28例,女性32例,年龄55±s8a)服用脂必妥3片(0.35g/片),po,tid,连续4wk;另30例(男性14例,女性16例,年龄56±9a)用辛伐他汀1片(5mg/片),po,qd,连续4wk。结果:2组均能降低血TC,TG及升高HDL-ch,脂必妥组依次下降20%,40%及HDL-ch升高29%;辛伐他汀组为下降20%,39%,升高28%。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2组均仅有轻微不良反应。结论:脂必妥与辛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的疗效与安全性相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