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人们渴求在急危重病的发病初期就能得到及时高质高效的救治,而院前救护正好满足了这一要求;同时院前、救护又与灾害医疗救援密不可分,所以其重要性也变得更为明确,广义和普及上的院前救护是项系统工程,是与广大群众、各政府职能部门相协作的一个大的救助体系:而狭义和专业上的院前急救是急诊医疗服务体系(EMSS)的第一环节。它包含急救通讯、急救运输、急救医疗等。其中急救医疗直接决定了院前急救的质量,其理应成为院前急救的中心工作。  相似文献   

2.
院前急救是指患者发病、受伤开始到医院就诊这一阶段的救护,包括现场救护及途中救护。为进一步完善院前急救措施,提高院前抢救成功率。使院前急救这个特殊医疗环境中的护理工作适应医疗改革的步伐,本文分析了新时期市场经济条件下院前急救护理工作面临的问题并提出护理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3.
严重创伤病人在受伤的早期,迅速、准确、有效地实施救护措施。不仅能使创伤病人转危为安,为进一步救治赢得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同时,也为伤后的康复打下良好的基础。有文献报道,在创伤死亡中50%为伤后迅速死亡,30%死于早期.20%死于晚期。伤后60min是决定伤员生死的关键时间,有人称之为严重创伤急救的黄金“1小时”。因此,医护人员对此类病人应高度重视,对其进行正确、及时地院前急救是抢救成功的关键所在。近两年,我科经院前急救严重创伤病人28例。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李丽琴 《河北医学》2010,16(2):221-223
目的:探讨院前心理护理对急性创伤患者情绪的影响。方法:对观察组100例急性创伤患者在院前进行紧急救护的同时,给予心理护理,对对照组100例急性创伤患者则仅实施院前紧急救护。结果:观察组急性创伤患者的情绪较对照组的稳定,P值〈0.01,有显著的意义。结论:院前心理护理可以消除意外伤患者的不良情绪,稳定情绪。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和车辆的不断增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频率和灾难程度也在不断增大;同时,随着人民生活水平和人类文明程度不断提高,使得人们对院前紧急医疗救援服务(EMS)的需求和期望值也在不断提升,而我国目前除几个省级大城市外,院前紧急医疗救援(EMS)人员专业化程度、救援设备、救护车辆以及救援资源的组织管理与发达国家有比较大的差距,很难满足人们对院前紧急医疗救援服务(EMS)的需求。  相似文献   

6.
随着医学的进步和发展,对院前医疗救护的要求愈来愈高。现将院前急救患者1例的复苏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院外急救是对危及生命的急症、创伤、中毒、灾难事故等病人的院前救护,包括患者发生伤病现场对医疗救护的呼救、现场救护、途中监护和运送等环节。及时有效的院外急救,对于维持患者的生命、防止再损伤、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抢救成功率,减少致残率均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延大附属医院自2003—01~2004-11月开通“120”急救专线以来,共出诊2983次,在院外急救中,我深感急救护理的重要性,现浅谈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8.
重型颅脑创伤具有广泛性颅骨骨折,脑腔裂伤,脑干损伤,颅内血肿,颅内压增高,意识障碍等特点,因之发生突然,病情复杂,变化快,死亡率高,故及时间有效的院前救护措施是降低死亡率,提高抢救成功率非常重要的一环。我院于1967-1992年共随车出诊救护重型颅脑创伤患者27例,  相似文献   

9.
陈淑华 《中外医疗》2008,27(16):159-160
目的 探讨基层医院如何因地制宜实施院前救护.方法 对2007年1月至2008年1月院前救治的664例进行临床分类和分析.结果 院前救护的664例中,创伤病人364例,占54.82%,内科188例,占28.31%.儿童54饲,占8.13%,农药中毒46例,占6.93%,妇产科及其他50例,占7.53%.结论 工业、交通的发展,创伤病人有增无减;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心脑血管病成为威胁人们生命的主要因素;儿童院前救护仍占相当的比例;农药中毒在农村的院前急救中仍十分常见.  相似文献   

10.
严重多发伤早期死亡的相关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严重多发伤早期死亡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34例严重多发伤早期死亡患者的院前和来院后的临床资料。结果死于严重颅脑损伤者19例,顽固性休克11例,呼吸衰竭4例。除患者自身伤情严重外,影响抢救成功率的主要因素是当前急诊医疗体制的不完善。结论创伤是一个极其严重的医学和社会问题,应当引起全社会的关注。为适应严重创伤救治的需要,必须完善与提高急诊外科的应急水平,不断总结诊治中的经验教训,摸索救治程序。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通过对农村院前死亡的分析,探讨农村院前急救的特点及农村Ddss的建设。方法 回顾性分析151例院前死亡的病种构成,院前死亡发生的距离、时间及地点。结果 151例中,男多于女,以创伤为最多占31.8%,其次为心血管疾病、中毒、脑血管疾病、溺水。发生时间12~18时占35.8%,6~12时占29.5%,18~24时占27.8%,0~6时占7.3%。发生的距离以5~30公里为最多占69.5%,发生的地点主要在事故现场占85.4%。结论 根据农村院前死亡的特点,加强农村院前急救建设,合理配置医疗资源,提高农村院前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2.
严重创伤院前急救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2001年1月至2003年4月我院对180例严重创伤的院前救护工作。体会到:车祸的致伤比较复杂,而且车祸带来的创伤是时刻危及生命的,及时做好院前现场、急救护理在病情评估后,立即采取积极有效的救护措施,正确搬运,就可减少伤亡,为病人争取伤后抢救最初的1小时,可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3.
严重多发伤规范化院前紧急救护流程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规范化严重多发伤院前紧急救护流程。方法对2010年1~12月柳州市医疗急救指挥中心(亦称柳州市“120”急救指挥中心)接警紧急处置98例严重多发伤患者各环节流程的疏理、总结和分析。结果98例伤员经院前紧急应急反应、现场对症处置、及时转送医院抢救,91例成功救治安全转送医院后续治疗(成功率为92.86%)。结论规范化的院前紧急救护流程、及时有效的院前救护,是成功救治严重多发伤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创伤是影响公共健康的大问题。对于多发性创伤严重性的评估是早期救治的一个重要因素,它决定了院前所要采取的手段.特别是决定了将伤员转运到一个恰当的治疗机构。一个完整、快速的损伤检查的必要性就是:它使得多发性创伤的治疗能够像我们所期望的那样在具有完善的医疗设备的中心内展开.而这样一个中心是不能临时组建的,而且必须拥有一对特别有经验且训练有素的医生。有些研究指出在因创伤死亡的患者中。如果得到更好的治疗.其中30%可以避免死亡(见表1)。  相似文献   

15.
汪振云 《甘肃医药》2009,28(6):436-438
院前急救是指对各种遭受危及生命的急症、创伤、中毒、灾难性事故等患者进入医院前的紧急救护,包括患者发生伤病现场对医疗救护的呼救、现场救护、途中监护和运送等环节。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军队医院野战医疗所在非战争军事行动时医疗救护的展开效果,提高突发事件的救治能力。方法野战医疗所的10、15、50和120人的编组构成与展开流程的实践回顾。结果本组2314例伤病员中,存活2213例(96%),死亡101例(4%);伤后1h以内死亡23例(23%),24h以内死亡59例(58%);死于创伤合并症者99例(98%),中暑死亡者2例(2%)。结论军队医院野战医疗所在非战争行动时医疗救护的实践,提高了突发事件救护的快速反应能力、整体配合能力和救护水平,丰富了军队医院野战医疗所的救护经验。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院前救护对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病人预后的影响。方法:本文观察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94例,其中56例由120急救车接回并经过院前救护处理(作为救护组),其发病开始到救护时间为7~25min;另外38例由家人直接送入医院急诊科到达医院后才接受救护(作为对照组),其发病到开始救治时间为26~180min。结果:两组比较,救护组56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经及时院前救护,从发病到开始救护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由于救护组及时得到院前救护处理,昏迷和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院前救护对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具有重大意义,有效降低了病残率、死亡率,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8.
平时突发事故大批伤病员的院前急救与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平时突发事故大批伤病员院前急救疗效,提高有效的救护水平。方法在2004-01/2008-12月期间,全组经院前抢救伤病员203批次,伤病员1837例。对有关伤病员进行分类,心、肺、脑复苏,急救手术、并发症的防治和快速后送。结果本组伤病员1837例,存活1720例(94%),死亡117例(6%)。在死亡病人中,死于院前47例(40%);死于伤后24h以内73例(62%);死于创伤115例(98%),死于热射病2例(2%)。结论平时突发事故大批伤病员的主要特点是因伤多、伤病员数量多、病情重和诊断难度大的特点。快速、高效的现场急救,全面、细致、早期、准确的院前救护处理,是提高平时突发事故大批伤病员抢救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谢丽娟 《广西医学》2002,24(7):1036-1038
急诊医疗服务系统 (EmergencyMeolicalServiceSystem ,EMSS)即院前救护、急诊室诊治、重症监护治疗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急诊医疗服务系统的出现得到很多国家的认同 ,它既可以满足和平时期急诊医疗服务的需要 ,在战争或灾害出现时又可以应付紧急情况下急诊急救工作的需要 ,具有广泛的社会性。因此 ,急诊医疗各个环节的监护技术也得以迅速提高 ,本文就近年来我国急救护理的进展综述如下。1 院前救护1 1 院前急救 :院前急救包括现场救治和途中监护两个阶段 ,时间虽短 ,但往往是抢救成功的关键。据美国统…  相似文献   

20.
重型颅脑创伤的院前救护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型颅脑创伤的院前救护体会附院急诊科苏丽重型颅脑创伤具有广泛性颅骨骨折、脑挫裂伤、脑干损伤、颅内血肿、颅内压增高、意识障碍等特点,因之发生突然,病情复杂、变化快、死亡率高,故及时而有效的院前救护措施是降低死亡率、提高抢救成功率非常重要的一环。我院于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