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陈波  霍长亮  陈静 《河南中医》2007,27(12):68-69
目的:观察补肾益气生血方配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肾性贫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肾性贫血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40例给予怡普利皮下注射,每周2次,并口服补肾益气生血方,日1剂,早晚分服;对照组40例只给予怡普利治疗。疗程均为2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有效率为82.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补肾益气生血方配合怡普利治疗肾性贫血,可明显改善患者贫血状况,对肾功能有较好的保护作用,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中药验方补肾益气生血方联合低剂量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益比奥)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RA)的疗效。方法:将47例维持性血液透析RA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5例)和对照组(22例)。对照组给予血液透析,补充铁刺、叶酸及益比奥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口服补肾益气生血方。治疗前后均检测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et)、血肌酐(Ser)、血尿素氮(BUN)并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后Hb、Het有显著上升(P〈0.01),Ser、BUN则有显著下降(P〈0.01);对照组治疗后Hb、Het有上升(P〈0.01),而Ser、BUN则无明显变化(P〉0.05)。组间比较,Hb、Hct治疗后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Sex、BUN则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肾益气生血方联合西药较单纯应用西药更能有效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RA,补肾益气生血方可节省EPO药物剂量,保护残存肾功能。  相似文献   

3.
马晓辉  李晓刚 《河北中医》2014,(1):17-18,21
目的:观察益气生血汤辅助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 rhEPO )治疗尿毒症行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临床疗效。方法将36例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尿毒症肾性贫血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18例单用rhEPO治疗,治疗组18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益气生血汤。2组均治疗8周后观察临床疗效,并观察2组治疗前后血红蛋白( Hgb)、红细胞比容( HCT)的指标变化及每周rhEPO的平均用量。结果2组治疗后Hgb、HCT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均增高(P<0.01),且治疗后治疗组Hgb、HCT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rhEPO每周平均用量较对照组少( P<0.01)。治疗组血压升高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4.44%,对照组总有效率77.7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益气生血汤辅助rhEPO治疗尿毒症行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4.
益气补肾冲剂由黄芪、生地、枸杞、大黄、丹参等7味中药组成,具有益气补肾、活血化瘀功能,主治慢性肾功能不全氮质血症,经过多年的临床应用,取得了良好疗效(1)。肾性贫血大多因气不生血,脾不统血,先天之精源泉耗竭所致。中医治疗多用健脾补肾、益气生血之剂。在临床上我们用益气补肾冲剂治疗了30例肾性贫血患者,并与促红细胞生成素及包醛氧化淀粉治疗者进行对照观察,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共观察住院病例90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30例。Ⅰ组为益气补肾冲剂组,男16例,女14例,平均年龄51.07岁。Ⅱ组…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生血颗粒治疗肾性贫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脾肾气虚型维持性血透肾性贫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治疗的同时加服铁剂、叶酸、维生素B12,并皮下注射rHuEPO(人类重组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生血颗粒,2个月为1疗程。结果:治疗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生血颗粒能够减少红细胞生成素药物剂量,明显改善肾性贫血。  相似文献   

6.
生血宁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肾性贫血76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生血宁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肾性贫血的疗效。方法:选择已确诊的肾性贫血患者76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8例,治疗组用生血宁片合rHuEPO,对照组单用rHuEPO。治疗8周为一疗程。治疗前后观察患者外周血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压积。结果:治疗8周后,两组贫血症状体征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治疗组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压积升高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血宁片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肾性贫血可提高促红细胞生成素疗效,纠正贫血提高肾病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补肾健脾化浊生血汤联合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治疗血液透析伴肾性贫血的疗效。方法:将我院2019年1月—2020年12月接收的78例血液透析伴肾性贫血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给予r-HuEPO治疗)与中医组(给予自拟方补肾健脾化浊生血汤联合r-HuEPO治疗),各39例。观察两组的铁代谢指标、血液指标,并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中医组的SF、TS、HCT、Hb及ALB水平上升幅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中医组的有效率为94.87%(37/3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92%(30/39)(P<0.05)。结论:对血液透析伴肾性贫血在常规r-HuEPO治疗同时联合补肾健脾化浊生血汤治疗,能够有效改善铁代谢指标与血液指标,纠正贫血,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
沙富兴 《河南中医》2010,30(5):473-474
目的:观察补气生血法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肾性贫血的疗效。方法:观察8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6例,对照组40例。治疗组在对照基础上口服补气生血汤药,观察治疗2个月。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红蛋白(Hgb),红细胞压积(HCT)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肌酐(Scr)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治疗后临床症状改善显著(P〈0.05)。结论:补气生血汤能改善肾性贫血患者的贫血状态、肾功能及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疗法对慢性肾衰竭肾性贫血的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30例。2组患者均给予促红细胞生成素、铁剂、叶酸、维生素B12等治疗,治疗组同时每天加服自拟益气调血补肾汤1剂。治疗8周后观察2组血压、心率、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等变化。结果治疗8周后,2组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均显著上升(P均0.05),且治疗组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上升更显著(P均0.05)。结论益气调血补肾汤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是改善肾性贫血的有效方法,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0.
霍玉芳 《陕西中医》2006,27(12):1490-1492
目的:观察益气补肾、活血降浊类中药配合西药治疗肾性贫血的疗效。方法:采用肾贫饮(黄芪、丹参、当归、生地、制首乌、枸杞子、白术、山药、鹿角胶、陈皮、半夏、生大黄)配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肾性贫血30例,并设对照组对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总有效率83.3%。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比较,P<0.05,有显著性差异。提示:本方法对本病有升高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血白蛋白,提高机体抗病力,改善肾功能的功效。  相似文献   

11.
肾性贫血是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主要并发症之一 ,属继发性贫血。主要是缺乏足够的促红细胞生成素和尿毒症毒素潴留等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 ,它严重地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加重病情的发展和变化。我科应用自拟生血方配合促进红细胞生成素 (rHuEPO)治疗肾性贫血 30例取得满意效果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临床明确诊断慢性肾功能衰竭贫血患者 6 0例 ,均来自我院住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 (自拟生血方配促红细胞生成素 )和对照组 (单用促红细胞生成素 ) ,每组各 30例。治疗组 :男 17例 ,女 13例 ,年龄 2 4~ 6 6岁 ,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当归补血汤联合重组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肾性贫血临床疗效。方法:对80例肾性贫血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研究,对照组40例用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乳酸亚铁片、叶酸治疗,中西医结合组40例在以上治疗基础上给予加味当归补血汤药物治疗。结果:用药4周后观察纠正肾性贫血总疗效,中西医结合组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当归补血汤联合重组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肾性贫血临床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13.
自拟生血方治疗肾性贫血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自拟生血方对肾性贫血大鼠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腺嘌呤诱导建立肾性贫血大鼠模型,给予自拟生血方灌胃,以当归补血汤为对照组,疗程1个月,观察该方治疗前后肾性贫血大鼠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水平及尿素氮(BUN)、肌酐(SCr)的变化.结果:经自拟生血方治疗后,肾性贫血大鼠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促红细胞生成素水平明显上升,尿素氮、肌酐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自拟生血方能明显改善肾性贫血,与提高促红细胞生成素水平及改善肾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生血宁与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肾性贫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肾性贫血患者62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1例,实验组患者采取生血宁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硫酸亚铁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转铁蛋白饱和度平均达到了(33.92±4.42)%,血清铁蛋白为(264.5±92.3)μg/L,红细胞压积(30.82±4.13)%,血红蛋白(99.3±8.6)g/L,促红细胞生成素则为(75.06±8.22)IU/kg,与对照组相应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3.55%,高于对照组的83.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生血宁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综合疗法治疗肾性贫血疗效更为显著,并且可有效改善患者血细胞及血生化指标,具有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补肾益气养血方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对化疗相关性贫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住院治疗的58例癌性贫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9例.对照组给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补肾益气养血方,治疗8周.于治疗前和治疗后测定血红蛋白(Hb)、血细胞比容(Hct),同时测定KPS评分以评价患者的生活质...  相似文献   

16.
高焕  袁捷  程小红 《河南中医》2014,(3):549-550
目的:观察当归补血汤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对肾性贫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慢性肾衰竭(CKD4、5期)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皮下注射促红细胞生成素,每次3000IU,每周2次,待血细胞比容(H)上升至30%后减量至每周1次,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当归补血汤免煎剂:黄芪(10g)2包、当归(10g)2包,冲服,每次200mL,2次/日,治疗周期为3个月。结果:治疗组的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GB)、血细胞比容(HCT)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当归补血汤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肾性贫血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观察滋肾生血方对长期血液透析患者内源性促红细胞生成素的影响,探讨其治疗肾性贫血的作用机制。方法60例肾性贫血的长期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分别采用滋肾生血方口服配合重组人类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皮下注射和仅皮下注射rHuEpo治疗,疗程8周,比较两组患者的内源性人红细胞生成素(Epo)、血红蛋白(Hgb)、红细胞压积(Hct)、残余肾功能(RRF)等。结果对照组血清Epo水平较用药前无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血清Epo水平较用药前明显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Hgb、Hct均较用药前明显上升(P0.01),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RRF较用药前均有所下降,且对照组RRF较治疗组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滋肾生血方能提高血清Epo、Hgb及Hct水平,延缓长期血液透析患者的残余肾功能的下降,改善患者的肾性贫血状态。其机制可能是在促进内源性Epo分泌的同时,减轻尿毒症毒素对红细胞生成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促红细胞生成素联合静脉铁剂治疗肾性贫血的临床意义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7年1月-2009年12月来我院肾内科肾性贫血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联用组)和对照组(常规组)各40例,6同后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症状改善情况及血红蛋白等数值。结果:观察组痊愈3例,显效28例,临床治愈率为95%;常规组痊愈1例,显效17例,临床治愈率为80%。两组比较有差异显著(P〈O.01)。结论:促红细胞生成素联合静脉铁剂治疗肾性贫血能很快使患者血红蛋白升高,改善临床症状,具有临床治疗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左卡尼汀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效果.方法:将6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均分成两组,均于血液透析后皮下注射促红细胞生成素,每周150U/kg;治疗组加用左卡尼汀1.0g,静脉注射,每周2次,3个月为1个疗程.结果:1个疗程结束时,治疗组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压积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论左卡尼汀能显著提高促红细胞生成素对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疗效,可减少促红细胞生成素的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益气补肾安胎方治疗先兆流产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8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4例。对照组给予黄体酮注射液,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中药益气补肾安胎方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74.07%,观察组有效率为90.74%,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清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升高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补肾安胎方治疗先兆流产疗效可靠,可明显提高血清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