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报告了126例128次经十二指肠镜逆行胰胆造影中50例黄疸患者之造影结果,讨论了其诊断意义。逆行胰胆造影于30例(60%)肯定了胆结石,胰胆肿瘤等临床诊断并明确了其发生部位;纠正了13例(26%)临床诊断之错误。逆行胰胆造影诊断与手术病理,尸检结果之符合率为96.4%,病变部位符合率为98%,本文又讨论了临床诊断的经验与教训。  相似文献   

2.
张啸  杨德琪 《浙江医学》1993,15(4):250-251
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对阻塞性黄疸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但插管造影成功率及显影的满意程度则明显低于黄疸者。笔者就6年来297例阻塞性黄疸的ERCP检查方法及结果作一分析,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共297例,男188例,女109例。平均年龄50.4岁(16~83岁)。病人均有显性黄疸,伴上腹疼痛或胀痛263例,发热32例。黑便6例,首次发生黄疸98例,以往有黄疸史199例;66例有胆胰或胃手术史;发生黄疸持续时间最短3天,最长4年,绝大多数在半月~6个月之间;扪及腹块68例,实验室检查平均总胆红素185.0μmol/L(39.1~767.8μmol/L)、一分钟胆红素95.9μmol/L(13.6~343.7μmol/L),其比值在60%以上者166例;本组肝胆胰B超提示  相似文献   

3.
本文收集了第一军医大学南方医院和本院1959~1987年的70例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病人,就其与胆胰疾病的关系分析于下。 临床资料 70例中男36例,女34例;年龄21~75岁,平均46.2岁。X线上消化道钡透发现44例,均位于十二指肠降部内侧中段;纤维内窥镜发现26例,均在十二指肠乳头旁4cm内。伴有胆石症及胆系感染者49例(70.0%),伴发急、慢性胰腺炎者12例(17.0%),无胆胰疾病者17例(24.3%);其中同时伴有胆系感染或胆石症及胰腺炎者8例。病程最长20年,最短25天,平均4年。有腹痛者51例,黄疸15例,发热47例,不同程度贫血17例。  相似文献   

4.
老年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经验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65岁以上老年患者施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经验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总医院肝胆外科收治的39例65岁以上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7例黄疸较重、肝功能明显异常患者均行术前减轻黄疸治疗,其中1例行减轻黄疸治疗仅1 d后即接受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患者术后20 d死亡,6例术前行减轻黄疸治疗10 d以上再接受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患者术后均康复。手术后近期死亡4例,2例死于肝功能衰竭,2例死于胰漏及胆漏导致的多器官衰竭。18例发生1种或多种并发症,其中消化道出血6例,胰漏6例,胆漏3例,肠漏2例,肺部感染3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1例,腹腔感染4例,切口感染2例,经积极治疗均痊愈。术后因消化道大出血、腹腔出血和胰漏等再手术者3例,再次手术后均逐渐康复。术后1、3、5 a存活率分别为68.57%(24/35)、27.59%(8/29)、11.11%(3/27)。结论高龄患者在术前心、肺、肝、肾等主要器官功能尚可的情况下可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手术,总体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5.
应用十二指肠纤维内窥镜作逆行胰胆管造影(简称胰胆造影)已有十余年的历史,随着内窥镜的改进,造影成功率的提高,因此,该项检查技术已成为近年来诊断胰胆疾病的重要方法之一。国内有关这方面的技术资料已有一些报告,但很少提到护理上的问题。兹就我院自1979年4月以来,进行86例次的胰胆造影经验。我们认为在护理上应做的工作介绍如下: 胰胆造影的适应症及禁忌症适应症:①胆道疾患;②胆道术后综合征;③慢性胰腺疾病;④梗阻性黄疸;⑤上腹部肿块原因不明;③上腹痛原因不  相似文献   

6.
恶性梗阻性黄疸的外科诊治(附96例分析)王凤臣,陈怀仁(南京铁道医学院附属医院胆胰外科南京210009)恶性梗阻性黄疸临床上并不少见,我科自1987年1月至1992年12月共收治96例,约占同期梗阻性黄疸入院病例(404)的24%。80例经手术和病理...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在胰胆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76例患者均行ERCP。结果:胰胆管显影正常者8例,异常者64例,其中胆管结石39例,胰胆肿瘤11例。插管失败者4例,插管造影成功率94.4%。B超诊断符合率为40.5%。结论:对胰胆管疾病的诊断准确率高,并对良、恶性梗阻性黄疸的鉴别诊断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明确国人胰胆系罕见、少见疾病与其他胰胆疾病的关系,提高胰胆系疾病的检出率。方法:分析1984年5月-2001年1月间成功行逆行胰胆管造影1061例,其中先天性胆管囊性扩张症、胰胆管合流异常、乳头旁憩室等胰胆系罕少疾病160例。结果:胰胆系罕少疾病占15%(160/1061), 单病种的检出占0.09%-6.22%。胰胆系罕少疾病中约60%合并其他胰胆疾病。结论:胰胆系罕少疾病同时合并其他胰胆疾病的发病率高,应引起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9.
无黄疸性壶腹周围癌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我们收治10例无黄疸的壶腹周围癌,因症状体征不典型,从发病到手术经过1~9个月,其中8例施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其余2例施行了胆肠和/或胃空肠吻合术,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0例病人中,男4例,女6例,年龄28~71岁。入院主要症状为上腹部不适、发热、体重下降。术前曾在各级医院按照胃病、胆囊炎、胆系感染、感冒、胆系结石等进行治疗。从出现症状到手术经过1~9个月。B超检查出现胆管扩张到手术治疗经过0.5~6个月,入院后进行了CEA、CA19-9、B超、CT、ERCP、MRI、CI、十二指肠低张造影等检查,其中8例施行了胰十二指…  相似文献   

10.
内窥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是胰腺癌术前诊断的重要方法。我院自1980年4月至1984年4月共完成306例ERCP检查,其中胰腺癌61例,现将检查结果报告如下。一般资料本组61例胰腺癌,男41例,女20例。年龄42~70岁,平均54.6岁。其中除12例胰体尾癌和1例胰头癌外,其余48例均有不同程度的黄疸,黄疸指数50~240u,80u以上者46例(90.2%)病程从15天到16个月不等。胰腺癌发生部位:胰头癌43例,胰体尾癌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逆行胰胆管造影,已成为诊断胰胆疾病的重要方法之一,我院自1980年5月开展此项工作,现就45例检查结果总结分析如下。临床资料和结果我们使用Olmpus JF—B_3型纤维十二指肠镜、进行逆行胰胆管造影45例、成功30例,其中梗阻性黄疸10例;怀疑胆石症,但一般造影不能显影11例;胆道术后疼痛复发需确定原因者3例;上腹部疼痛不能确诊的4例;疑有胰腺病疾2例。性别  相似文献   

12.
ERCP和EST术的配合及护理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覃秀爱 《广西医学》2002,24(12):2119-2120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 ( ERCP)对胰胆疾病的诊断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1) ,笔者在北京协和医院进修期间 ,配合医生对 5 8例胰胆疾病患者进行 ERCP,经造影显示胆管内有结石时 ,即行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 ( EST) ,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1 .1 对象 :本组患者 5 8例 ,男 32例 ,女 2 6例 ,年龄 1 2~ 78岁 ,平均年龄 5 3.2岁 ,以上腹痛和黄疸为主要临床表现 ,术中造影发现胆总管结石 2 7例 ,均行 EST术。1 .2 方法 :利用内镜操作技术 ,将十二指肠侧视镜插入十二指肠降部 ,寻找胰胆管开口的十二指肠乳头 ,…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治疗性内镜逆行胆胰管造影(ERCP)在胆胰疾病治疗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31例胆胰疾病应用内镜乳头切开(EST)、内镜下放置鼻胆管引流(ENBD)及放置胆道内支架(ERBD)等治疗性ERCP的疗效。结果131例胆胰病人中,应用ERCP治疗成功116例,总成功率87.33%,并发症为9.16%。结论治疗性ERCP能有效安全治疗相关的胆胰疾病。  相似文献   

14.
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是一种新颖的、无创伤性的检查胰胆疾病的影像学检查手段,主要应用于阻塞性黄疸和胰胆结石的患者,早期研究显示在胰胆管扩张方面具有高准确性。为了进一步探讨MRCP在胰胆管疾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我院自1998年6月至1999年3月对110例疑为胰胆疾病的患者作了MRCP与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对照比较,现报告如下。1 材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 110例住院患者,其中男52例,女58例,年龄26~81岁,平均53.2岁。全部患者均有程度不同的右上腹部疼痛,发热56例,黄疸…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应用逆行胰胆管造影诊断胰胆系良、恶性病变及Oddis括约肌切开取石术、胆道内支架置入引流术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富士公司的EVE200电子十二指肠镜,在X线引导下对50例胆道、胰腺良恶性病患者行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并行内镜下治疗。结果:4例造影未成功,46例造影成功,成功率为92%。其中胆胰良性疾患36例,胆胰系肿瘤10例。结论:采用电子十二指肠镜逆行胰胆管造影并行内镜下治疗(如Oddis括约肌切开引流取石术、胆道内支架置入引流术)是确实有效的胰胆系疾患的诊断及微创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对 2 0例有黄疸和上腹痛等症状住院病人进行ERCP检查 ,结果为 :2 0例病人 ,18例ERCP操作插管造影成功 ,成功率为 90 %。ERCPX线诊断结果为 ,胆总管结石 6例 ,肝内胆管结石 8例 ,胰腺癌 1例 ,慢性胰腺炎 2例 ,胆道术后胆总管下段狭窄 1例 ,硬化性胆管炎 1例 ,胰胆管造影正常 1例。认为ERCP是胰胆疾病主要的有价值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诊治胰胆疾病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诊治的150例患者的疾病构成、诊治方案、基础疾病、诊疗结果及胆汁培养结果。结果:150例患者中,造影成功率为99%,治疗性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125例,占83%;治疗性ERCP病例中,行乳头括约肌切开术者占79.2%;ERCP诊治的原发病的组成中以胆囊术后综合征、胆总管结石、胆管炎为主;胆汁细菌培养阳性率为81%。结论: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是诊治各类胆胰疾病的主要手段之一,并具有创伤小、安全、有效等优点。  相似文献   

18.
陈雪  张杰  陈婧  郭子皓  李光  郝建宇 《中国医刊》2012,47(10):31-34
目的 探讨自身免疫性胰腺炎(AIP)的临床表现,血清学、影像学、组织学特征,诊断及治疗方案,以期提高对此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2012年收治的具有完整临床资料的AIP病例11例.结果 11例患者中,男7例,女4例,年龄49~77岁,平均年龄(65.2±8.9)岁,出现黄疸6例(54.5%),上腹部不适8例(72.7%),体重减轻8例(72.7%),无症状1例(9.1%).血清IgG4水平升高者10例(90.9%),CT显示胰腺弥漫肿大者8例(72.7%),胰头肿大2例(18.2%),胰腺体尾部肿大1例(9.1%),出现晕环征者7例(63.6%).6例行ERCP检查,显示主胰管不规则狭窄者6例(100%),胆管狭窄5例(83.3%),考虑为IgG4相关性胆管炎.8例行EUS-FNA,其中可见浆细胞、腺体及纤维素者3例(37.5%),见少量腺体、纤维素者4例(50%),仅见小簇状细胞者1例(12.5%).单纯激素治疗者7例(63.6%),激素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4例(36.4%),因胆管狭窄放置支架4例,手术2例,其中胆肠吻合术1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1例,经治疗后,所有患者黄疸消退,影像学显示胰腺恢复正常,9例血清IgG4恢复正常.结论 自身免疫性胰腺炎的诊断需要综合考虑,激素是首选的治疗方法,对于IgG4相关性胆管炎所致胆管狭窄,单用激素治疗效果不佳者,胆道支架植入或胆肠吻合手术可以作为减轻黄疸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改良Child术式预防胰十二指肠胆胰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改良Child术式预防胰十二指肠切除胆胰瘘的方法.方法回顾分析30例胰十二指肠术,采用改良child方式重建消化道(Child术式重建消化道加胆胰液双重外引流术加胃空肠Roux-Y吻合).结果30例术后恢复良好,黄疸明显消退,未发生胰瘘,发生胆瘘1例.结论改良Child术式在预防胰十二指肠切除胆胰瘘不失为一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0.
逆行胰胆管造影是一种介入性检查方法,笔者对248例有阻塞性黄疸和上腹部疼痛不适患者进行了造影检查,对造影X线表现进行了分析,指出造影成功的关键是插管,“枯树枝征”、“双管征”、“软藤征”、“螃蟹征”是胰胆区良性和恶性病变的重要X线征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