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病例1,34岁,女性。主诉下肢冷、尿频。1993年起服用当归芍药散症状改善。1994年2月患花粉症出现流涕等症状,并用甘草末2g、干姜末1g,每日2次口服。喷嚏、流涕减轻。以后每年2~5月花粉期均并用甘草干姜汤,症状改善。 病例2,31岁,女性。1993年出现痛经、冷症、胃下垂等症,服用当归芍药散及人参汤,症状减轻。1994年出现花粉症并用甘草末2g、干姜末1g,每日2次口服。药后流涕、喷嚏减轻。以后每年花粉期均并用甘草干姜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益胃汤合芍药甘草汤治疗胃阴亏虚型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给予益胃汤合芍药甘草汤(北沙参、麦冬、生地黄、玉竹、白芍、天冬、甘草)加减治疗,水煎,1 d 1剂,分早晚2次口服。对照组给予雷尼替丁150 mg/次,2次/d;替硝唑片0.3 g/次,2次/d;阿莫西林胶囊1.0 g/次,2次/d,早餐前、睡前服用。两组均以14 d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治愈40例,有效18例,无效2例,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治愈24例,有效22例,无效14例,有效率为76.67%。两组疗效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益胃汤合芍药甘草汤治疗胃阴亏虚型慢性胃炎有确切疗效。  相似文献   

3.
赵保忠 《光明中医》2014,(9):1887-1888
目的观察芍药甘草汤加味治疗腓肠肌痉挛疗效。方法在芍药甘草汤基础上加味,每日1剂,水煎1次,分2次口服。结果 30例患者临床治愈25例,好转4例,另有1例仍有偶发。结论芍药甘草汤加味治疗腓肠肌痉挛疗效可靠,可在临床中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4.
易某,男,25岁,工人.自1989年始,每于紧张、受凉后出现呃逆,每次发病约持续1 h,每日反复发作3~4次,经针灸、热疗2~3日后可缓解,延至1997年秋凉之后,呃逆发作频繁,每次发作可持续数日,昼夜不停,严重时自觉呼吸困难,牙关紧咬,舌体僵硬,需到医院急诊肌肉注射654-2、安定方可缓解.  相似文献   

5.
张敏 《浙江中医杂志》2001,36(10):444-444
近 2年来 ,本人运用自拟芍药龙牡甘草汤治疗儿童生长痛 2 3例 ,取得满意疗效 ,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全部病例均为门诊患者 ,年龄为 4~ 1 3岁 ,其中男性 1 6例 ,女性 7例。全部患儿均有下肢关节疼痛 ,尤以膝关节明显 ,或伴小腿肌肉酸痛 ,行走时加重。疼痛多于夜间发作或加重。2 治疗方法芍药龙牡甘草汤 (白芍 3 0 g,鸡血藤、龙骨、牡蛎各 1 5g,延胡索、怀牛膝、续断各 1 0 g,三七、炙甘草各 5g,醋数滴 ) ,每日 1剂 ,分 2次煎服。加减 :烦热、夜寐不安加地骨皮、白薇或鳖甲各 1 0 g;盗汗加五味子、浮小麦各 1 0 g;纳差加鸡金 6g,麦芽 1 5…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芍药甘草汤联合西医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腹泻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40例门诊患者按抽签法简单随机分为两组。降糖、降压、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对照组20例巴氯芬,初始剂量5mg,3次/d,后逐量增加,每3d加5mg,直至90mg/d。治疗组20例芍药甘草汤(伸筋草、木瓜、生白芍各30g,地龙、川芎、甘草各10g,丹参15g,生姜、当归、桂枝各6g,大枣5枚),1剂/d,水煎200m L,早晚口服。连续治疗10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中风病灶、不良反应。连续治疗7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10例,显效5例,有效4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5.00%。对照组痊愈7例,显效6例,有效3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0.0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芍药甘草汤联合西医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乌头汤治疗风湿痹症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120例住院及门诊患者按就诊顺序编号法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来氟米特,前3d,50mg/次;3d后,10mg/次,1次/d,睡前口服。治疗组60例乌头汤(甘草、干姜、桂枝各10g,威灵仙15g,防风、清风藤各20g,制川乌9g,黄芪12g,芍药、麻黄各3g),1剂/d,水煎200mL,早晚口服。两组均连续治疗30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关节疼痛、关节功能、不良反应。治疗1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50例,显效6例,有效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8.33%。对照组治愈22例,显效3例,有效7例,无效18例,总有效率70.0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乌头汤治疗风湿痹症效果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加味芍药甘草汤治疗婴幼儿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我院收治的120例患儿将其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口服加味芍药甘草汤治疗,对照组选用西沙比利口服,治疗1周后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99%,对照组总有效率51.65%,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芍药甘草汤治疗婴幼儿便秘具有显著疗效,且安全系数较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加味芍药甘草汤联合西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60例住院及门诊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甲钴胺胶囊0.5mg,tid,口服。治疗组30例加味芍药甘草汤(白芍60g,甘草15g,当归15g,鸡血藤30g,桑枝30g,地龙10g,香附10g,川牛膝15g),浓煎,250mL/瓶,分2次服,125mL/次;西药治疗同对照组。两组均连续治疗12周为1个疗程。观测临床疗效、TCSS评分、神经传导速度、不良反应。连续治疗1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16例,有效11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0.00%。对照组显效7例,有效12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63.3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TCSS评分、神经传导速度(NCV)、安全性观察治疗组治疗后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味芍药甘草汤能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TCSS评分和神经传导速度,安全有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芍药甘草汤(SK)与当归芍药散(TS)周期性交替使用作为新疗法,不仅对重症痛经有效,而且对应用GnRHa疗法后的复发性子宫内膜异位症及子宫肌腺病也有效。 对象与方法:重症痛经患者17例,包括子宫内膜异位症7例、子宫肌腺病1例、功能性痛经4例、习惯性流产2例、无排卵(继发性闭经)3例。2~14个月间交替服用SK/TS。服用方法:月经来潮前7d左右开始给予芍药甘草汤(7.5g/d,分3次服),服至行经最后1d。疼痛剧烈时可每次服用5g芍药  相似文献   

11.
芍药甘草汤治疗老年性便秘96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便秘为老年人常见病症 ,笔者自 1 995年 1月~ 2 0 0 1年 1 2月采用芍药甘草汤治疗老年性便秘96例 ,疗效显著 ,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96例中男性 40例 ,女性 5 6例 ;年龄 60~ 81岁 ;病程 4个月~ 2 1年 ;均经纤维结肠镜检查无异常发现。治疗方法芍药甘草汤由生白芍 45 g,生甘草 1 5 g组成。每日 1剂水煎分 3次服 ,7日为 1个疗程 ,2个疗程后评定疗效。治疗效果疗效评定标准 :治愈 :大便正常 ,其他伴发症状消失 ;显效 :便秘明显改善 ,间歇时间或大便质地接近正常 ,或大便稍干而排便间歇时间 <3日 ,其他症状大部分消失 ;有效 :排便间隔时间缩短…  相似文献   

12.
钡餐X线检查前使用芍药甘草汤的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缓解钡餐X线检查前肠痉挛疼痛和改善成像效果为目的,研究了30例患者,在检查前一天服用芍药甘草汤7.5g/d,分三次服用。设对照组30例进行对比观察。结果:芍药甘草汤组在以下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3.
治疗对象为接受汉方治疗的患者50例(男性9例,女性41例,年龄22~74岁),全部病例在饭前或饭后服用汉方药3次,对于入睡困难患者,在睡前约30分钟时,给予桂枝甘草汤(桂枝末0.6g、甘草末0.3g混合,以水送服),2周后进行疗效判定。18例曾于睡前服用抗焦虑药或安眠药者,服用桂枝甘草汤时,停服上述药剂。结果:失眠改善者33  相似文献   

14.
加味芍药甘草汤治疗儿童腹型癫痫38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笔者于1994—O8~1997一O7应用加味芍药甘草汤治疗儿童腹型癫痛38例,取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38例全部为门诊患者,其中男22例.女16例;年龄6~13岁,平均92岁;病程最短3个月,最长6a。临床以腹痛为主要症状.其中1个月内发作10次以上者20例.10次以下者18例。多数患儿精神不振,形体瘦弱.面色黄白,食少纳呆.大便搪薄。腹痛发作时,多伴有畏寒肢冷.泛吐清水。38例患者均行脑电图检查,其中15例示广泛轻度异常,9例示非特异性改变.14例示有波,棘慢波。2治疗方法所有病例均给予加味芍药甘草汤口服。加味芍药甘草汤组…  相似文献   

15.
芍药甘草汤用于糖尿病神经病变所致疼痛、麻木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神经病变所致的四肢疼痛、麻木用镇痛药及济生肾气丸治疗的报道较多。本次试用芍药甘草汤也取得了良好疗效。 方法:①对象:糖尿病神经病变所致四肢疼痛、麻木患者3例。②给药方法:芍药甘草汤提取剂(7.5g/d、分3次服用)至少给予2周。如果症状未见改善,可减量1/3(58/d、分2次服用)再服2周。症状未加重者,继续减量1/2(2.5g/d、1次服用)直至症状完全消失。③其它治疗药:停用镇痛药及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小建中汤治疗脾胃虚寒型消化性溃疡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100例门诊患者按就诊顺序号方法简单随机分两组。对照组50例奥美拉唑,1粒/次,晨服。治疗组50例小建中汤(桂枝10g,白芍20g,生姜6g,饴糖15g,大枣、甘草炙各10g),1剂/d,水煎350m L,早晚口服。连续治疗1个月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溃疡状况、不良反应。连续治疗2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44例,有效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6.00%。对照组治愈30例,有效6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72.0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建中汤治疗脾胃虚寒型消化性溃疡,疗效满意,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呃逆为突发膈肌和呼吸肋间肌群的不随意收缩而引起,大多为一过性,但也有因难愈而需神经阻滞疗法治疗者,此次报道4例神经阻滞疗法并用芍药甘草汤的病例。 病例1,女性,16岁。运动时突发咳嗽,引起呃逆不止,口服樱树皮提取剂,静脉注射甲氧氯普胺无效,进行隔神经阻滞疗法。由于当  相似文献   

18.
<正> 芍药甘草汤出自《伤寒论》,由芍药、甘草组成,原为伤寒误汗伤阴,筋脉失养以致“脚挛急”等变证而设,意在养血和营、补中缓急。止痉散由全蝎、蜈蚣、僵蚕组成,有熄风止痉之效。笔者合用二方治疗某些神经科疾病效果颇佳,举例如下。癫痫小发作王某,女,5岁。1989年3月5日初诊。近1年来,经常发作性双上肢抖动,瞬时而过,偶有短暂意识丧失,日数次。曾在当地医院诊治,做脑电图检查,示有每秒3次棘慢综和波,诊为儿童癫痫小发作,给予硝基安定等药治疗,疗效不显。舌质淡红,舌苔薄白,脉缓。证属肝阴不足,筋脉失约而动,治宜滋阴熄风定痫。用芍药甘草汤合止痉散(蜈蚣、全蝎、白僵蚕各等份,共为细末,装瓶备用。下同)。处方:白芍20g,甘草6g。水煎服,日1剂,冲服止痉散2g。服药20天,发作次  相似文献   

19.
卜子藕节汤治疗顽固性膈肌痉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于1998年偶然得民间验方卜子藕节汤,用于治疗顽固性膈肌痉挛,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治疗方法白卜子50g,用砂锅炒黄,研细末。取水350ml,放入10个藕节煎取药汁200ml,用藕节汤冲服卜子粉,频服,一般1次即可治愈,重者次日可再服1剂。笔者所治病例均1次见效。典型病例李某,男,47岁。患者因生气后出现呃逆7日余,经针灸治疗无效,又予安定膈俞穴注射,效果可维持2~3小时,但仍反复发作。用上药1剂,呃逆即止,未再复发。体会膈肌痉挛表现为呃逆,其多由胃气上逆动膈而致。本方中白卜子降逆…  相似文献   

20.
张敏 《浙江中医杂志》2004,39(7):309-309
陈某某,男性,52岁.因患肝癌多脏器转移,化疗后出现连续呃逆6天,经西药、针灸等治疗无效.诊见昼夜呃逆频频,口干,咽痛,有少量痰涎,消瘦.舌质红、苔黄少津,脉虚弦.此为药毒伤胃,气虚痰阻,胃气上逆,治疗拟益胃化痰降湿,方用旋覆代赭汤加味.处方:旋覆梗、代赭石(先煎)、冬凌草各20g,制半夏、麦冬、玉竹各15g,生晒参、干姜、白蔻仁、甘草各5g.每日1剂,日服3次.2日后呃逆止.方中旋覆花消痰理气、软坚散结,代赭石重镇降逆,生姜、半夏和胃化痰,人参、甘草、大枣和脾养胃,安定中焦;又因胃津不足,而口干舌燥咽痛,宜润燥通幽,故加用麦冬、玉竹以滋阴润燥;再加白蔻仁开利胸脘,冬凌草清热解毒、活血止痛.全方与化疗所致呕吐等胃肠道反应之证正相吻合,故疗效颇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