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赵军魁  张小平 《河北医药》2009,31(22):3134-3136
肠道屏障是指肠道能防止肠腔内的有害物质如细菌和毒素等穿过肠黏膜进入体内其他组织器官和血液循环的结构和功能的总和。它可分为肠黏膜外防止细菌易位的支持系统和肠黏膜本身两部分,包括:肠黏膜上皮、肠粘液、肠道菌群、分泌性免疫球蛋白、肠道相关淋巴组织、胆盐、激素和胃酸等。肠道屏障通常可以归纳为机械屏障、化学屏障、生物屏障、免疫屏障四大功能。临床上对肠屏障损伤治疗的需要,以及如何正确测定和评估肠道屏障功能障碍的程度,一直是医学界不懈追求的方向。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外这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幽门螺杆菌致病因子与胃黏膜屏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1正常胃及十二指肠黏膜屏障的保护作用早在1954年Hollander提出双层黏障学说,“双障”是指黏液屏障和黏膜屏障,它可使黏膜上皮免遭机械损伤和各种化学刺激,并可中和胃酸和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探讨健康皮肤表面皮肤菌群和皮肤屏障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 招募健康女性受试者100名.每个受试者选取眉间、肘窝、虎口共3个部位,分别进行水分(capacitance,CAP)、表皮失水率(transepidermal water loss,TEWL)、油脂(sebum,Seb)和pH非创检测,并进行菌群检测(S...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盐酸林可霉素对小鼠肠黏膜屏障的损伤作用。方法将24只小鼠均分为正常对照组和造模组。造模组给予盐酸林可霉素灌胃,建立小鼠肠黏膜破损及肠道菌群失调模型。检测两组小鼠肠道菌群,分析细菌易位及通透性情况[检测血浆二胺氧化酶( DAO)]。结果小鼠灌服盐酸林可霉素3 d,肠道菌群失调。正常对照组需氧菌易位率16.7%,造模组52.3%;正常对照组厌氧菌易位率8.3%,造模组68.2%。上述指标比较,造模组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正常对照组血浆 DAO(2.08±0.05) mg · mL-1,造模组(7.18±0.10)mg·mL-1,造模组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盐酸林可霉素对小鼠肠黏膜屏障有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7.
肠道是人体内最大的储菌库和内毒素库,由于肠黏膜屏障之功,阻止了细菌与毒素越出肠管进入机体。肠屏障功能受损,可引起全身系统性炎性反应以致发展成多器官功能障碍。本文就肠黏膜屏障功能的破坏与防护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周丽 《中国实用医药》2014,(17):111-112
目的:探究胃肠黏膜屏障功能障碍对患儿机体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来自本院2011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15例胃肠黏膜屏障功能障碍患儿(观察组)和15例无此功能障碍的患儿(对照组),比较两组患儿在观察期期间发生发热、感染等不良反应状况。结果患儿出现不良反应主要有发热反应、感染、脓毒症等不良反应,结果发现:观察组患儿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00%,显著高于对照组患儿(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658, P=0.031)。结论胃肠黏膜屏障功能障碍易引起患儿临床症状出现发热、感染等不良症状,在临床中应该高度警惕胃肠黏膜屏障功能障碍等有可能引起的不良症状,有效预防以便能够减少患儿的不良症状发生。  相似文献   

9.
肠黏膜屏障能够有效阻止肠内的有害物质穿过肠黏膜进入血液及其他组织,在维持机体与外环境的稳态上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机体在遭受严重应激后,易导致肠黏膜屏障功能下降。近年来,中医药的介入为肠黏膜屏障的保护开辟了一条新道路。中药可通过调控肠上皮细胞间紧密连接、调节肠道微生态平衡及激发肠道免疫应答等作用修复受损的肠黏膜屏障。本文对中药在受损肠黏膜保护及修复中的作用机制进行综述,旨在阐明中药在肠黏膜屏障保护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正>1 氧自由基及损伤作用含有一个不成对电子的分子或原子团称自由基。部分氧分子为活性氧簇(reactive oxygen spe- cies,ROS),包括过氧化氢、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羟自由基、一氧化氮黄嘌呤氧化酶(XO)自由基等。体内自由基的产生和清除应是平衡的,人体才能保持健康。如果自由基产生过多或清除自由基的能力下降,体内就会有多余的自由基(特别是氧自由基),会损伤细胞成分,导致疾病和衰老的发生。 ROS是许多疾病的特征。自由基和多种疾病有关, 包括与胃肠黏膜屏障损伤密切相关。各器官均有防御ROS形成即清除氧自由基的机制,从而可快速修复氧自由基造成的损伤。体内自由基清除体系主要包括抗氧化酶和抗氧化剂两类。自由基也涉及信号传导通路,如XO既参与传导,同时也是自由基清除剂。  相似文献   

11.
目的保湿干预对大连地区正常人群的皮肤主要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大连健康志愿者180名,根据年龄分为三组(青年组、中年组和老年组),每组又随机分为A、B两个小组,并分别进行为期3个月的相应干预-A组保湿水、B组安慰剂。在干预前后分别检测皮肤主要屏障功能(皮肤角质层含水量;皮肤表面皮脂含量)。结果经过3个月干预:①青年组皮肤主要屏障功能变化比较:A组皮肤平均角质层含水量由38.89上升到43.94,皮肤平均皮肤表面皮脂含量由6.24上升到7.83,差异均没有显著性意义(P>0.05);B组干预前后皮肤平均角质层含水量的差异和平均皮肤表面皮脂含量的差异均没有显著性意义(P>0.05)。②中年组皮肤主要屏障功能变化比较:A组皮肤平均角质层含水量由31.41上升到43.59,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皮肤平均皮肤表面皮脂含量由4.06上升到6.47,差异亦有显著性意义(P<0.05)。B组干预前后皮肤平均角质层含水量的差异和平均皮肤表面皮脂含量的差异均没有显著性意义(P>0.05)。③老年组皮肤主要屏障功能变化比较:A组皮肤平均角质层含水量由22.84上升到40.98,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皮肤平均皮肤表面皮脂含量由2.93上升到6.32,差异亦有显著性意义(P<0.01)。B组干预前后皮肤平均角质层含水量的差异和平均皮肤表面皮脂含量的差异均没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合理的保湿干预可以显著修复健康人群皮肤主要屏障功能的损伤。  相似文献   

12.
肠道屏障功能表现为允许营养、电解质、水等人体必需物质跨膜转运至血液,并防止有害物质进入人体,从而维持人体健康.肺癌是目前最多见且病死率最高的癌症.近年来的研究发现,肠道微生物与肺癌密切相关.该文介绍了肠道黏膜屏障及肠道生物屏障与肺癌的关系,并综述了在肺癌治疗过程中因肠道菌群失调而产生的胃肠道不良反应的治疗及相关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3.
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肠黏膜屏障功能障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是一种病情复杂、病死率高的消化系统疾病,可致人体多个器官受损,引起一系列并发症,病死率可达20%~30%[1].近年来,由于医疗水平及监护水平的提高,病死率已逐渐降低,但SAP时并发的肠道屏障功能受损仍未找到有效的治疗途径.由于SAP时肠道屏障功能受损可导致肠道内细菌及内毒素可经过门静脉或肠系膜淋巴结转移至腹膜、胰腺、肺、肾及脾脏等全身多个器官,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近年来关于肠黏膜屏障功能受损所致的继发感染已成为临床的研究热点,本文就SAP时肠黏膜屏障损伤的可能发生机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15.
科学研究表明.在人类的进化过程中.除了黑人天生的黑皮肤外.其他人种的肤色都倾向于朝着白的方向发展。这一研究成果与人们追求的审美标准“肤白就等于美”可以说不谋而合。可究竟什么原因导致了人体皮肤越变越白呢?[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随着经济的较快增长,大气污染日趋严重,达到一定程度,就会影响人的身体健康。根据大气污染物的来源不同,可以将空气污染粗略地分为两类,一是以SO2和TSP(颗粒物)为主要污染物的煤烟型污染;二是以氮氧化物、一氧化碳、铅为主要污染物的交通型污染。由于污染物的成分不同,其对人体的影响也不同,现将污染物对人体的影响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7.
金晓慧  王伟军 《中国药师》2012,(12):1756-1758
目的:探讨乳果糖对肝硬化患者肝功能及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64例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3例和对照组31例,对照组患者予常规保肝、利尿和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乳果糖口服液10 g,2~3次/d,根据大便次数适当调整乳果糖剂量使患者保持大便1~2次/d,连用6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和肠黏膜屏障功能变化。结果:治疗6周后,两组患者ALT、AST和血总胆红素(TBIL)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或0.01),且观察组下降幅度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治疗6周后,两组患者血浆内毒素、D-乳酸和尿乳果糖/甘露醇比值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或0.01),且观察组下降幅度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结论:乳果糖口服液能加速肝功能恢复的作用,降低肝硬化患者肠通透性,促进肠黏膜的修复,保护与改善肠黏膜屏障功能,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8.
肠道作为机体与外界相通的器官,其屏障功能对人类健康至关重要。肠黏膜屏障由物理屏障、生物屏障、化学屏障以及免疫屏障四部分组成,防止腔内有害物质侵入黏膜下组织,同时能选择性滤过营养物质和电解质。肠道的这种特性被称为肠黏膜屏障功能。肠黏膜屏障功能障碍会导致黏膜通透性增加,且与多种消化系统疾病(如炎症性肠病、乳糜泻、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等)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本文主要对肠黏膜屏障构成及肠黏膜屏障功能与消化系统疾病发生关系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9.
黏液屏障是黏膜给药系统需要应对的一大生理障碍,应对这一生理屏障,研究者开展了大量关于黏膜黏附和黏液穿透的工作,并取得一定成果。本文主要介绍了关于阳离子化、巯基化、马来酰亚胺功能化、凝集素化及儿茶酚缀合等新型黏膜黏附策略;聚乙二醇、聚乙烯醇、聚(2-烷基-2-恶唑啉)和两性离子聚合物等黏液惰性材料,以及酶功能化、还原剂预处理等增强黏液穿透能力的研究,并分析各策略存在的问题,以期为临床转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大黄对胃肠手术后大鼠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损伤组、大黄组各10只。对照组无特殊处理,其余两组行盲肠切除+胃造瘘置管手术且术后使用阿莫西林+甲硝唑,损伤组于术后给予能全力;大黄组在能全力基础上添加大黄0.25g/只。7天后,测定血浆TNF-α水平;光镜观察肠黏膜的病理改变;免疫组化测定肠黏膜紧密连接蛋白ZO-1。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损伤组血浆TNF-α增加(P<0.05),ZO-1表达减少(P<0.05);与损伤组比较,大黄组血浆TNF-α降低(P<0.05),ZO-1表达增加(P<0.05);大黄组与对照组TNF-α、ZO-1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大黄能通过增加肠黏膜上皮细胞间紧密连接蛋白ZO-1的表达、减少血浆中炎症介质TNF-α的含量,从而保护和修复肠黏膜屏障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