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评价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骨转移瘤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28例骨转移瘤患者共34个病灶,根据CT图像应用计算机治疗计划系统制定粒子植入计划,按计划在CT引导下进行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术后将X线片和CT扫描图像输入治疗计划系统进行质量验证.观察术后疼痛缓解情况和局部病灶的影像学变化.结果中位随访时间13.5个月(2-21个月).术后2个月对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骨转移瘤的疗效进行评价.患者疼痛评级明显降低(P<0.01),疼痛缓解率为89.2%,其中显效13例、有效12例,无效3例;局部病灶控制率为91.1%,1年局部病灶控制率为66%.所有患者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对不适合手术的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行125I粒子植入治疗可以延缓肿瘤生长、缓解疼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是一种有应用前景的方法.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尚需进一步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CT引导下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鼻咽癌肺转移瘤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5月-2004年7月对19例鼻咽癌肺转移瘤患者行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的的临床疗效。粒子植入之前采用TPS模拟布源或遵循Halarism的125I经验公式求出术中所需125 I粒子的总活度及算出治疗粒子的数量。在螺旋CT引导下将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肺转移瘤内。结果 19例患者的42个病灶在植入后2个月行CT复查评价疗效,完全缓解23个,部分缓解9个, 稳定5个,进展5个,有效率达到76.2%,有5例至今仍生存,最长者存活超过1年半,1年生存率 57.9%。全部病例术后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鼻咽癌肺转移瘤疗效高、创伤小、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125Ⅰ粒子治疗肿瘤骨转移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0例不同肿瘤来源的骨转移患者的52个病灶行125Ⅰ粒子永久植入治疗,观察骨痛缓解情况以及术后骨转移病灶的影像学变化.结果:125Ⅰ粒子永久植入治疗骨转移灶的止痛有效率为92.5%,其中显效23例、有效14例、无效3例,总缓解率为92.5%;治疗后疼痛分级较治疗前有明显降低(P<0.05).术后2个月的影像学检查结果显示,部分缓解病灶为12个、稳定32个、进展8个.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组织问永久植入125Ⅰ粒子治疗肿瘤转移灶疗效确定,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低且严重度较轻,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CT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鼻咽癌放疗后残留肿瘤病灶的疗效.方法:2007年1月-2008年1月本院25例放疗后有残留肿瘤病灶的鼻咽癌患者接受了~(125)I粒子植入治疗.采用三维治疗计划系统(treatment planning system, TPS)计算植入~(125)I粒子数量和总剂量.CT引导下将~(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残留肿瘤病灶中,并对植入的~(125)I放射性粒子剂量分布进行验证.术后3、6和12个月定期进行鼻咽内窥镜和CT检查,并评价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术后12个月时,25例患者中完全缓解20例、部分缓解2例、无变化2例、疾病进展1例,总有效率(完全缓解+部分缓解)为88.0%.所有患者于术中和术后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CT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鼻咽癌放疗后残留肿瘤病灶是一种安全而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125I粒子治疗肿瘤骨转移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0例不同肿瘤来源的骨转移患者的52个病灶行^125I粒子永久植入治疗,观察骨痛缓解情况。路及术后骨转移病灶的影像学变化。结果:^125I粒子永久植入治疗骨转移灶的止痛有效率为92.5%,其中显效23例、有效14例、无效3例,总缓解率为92.5%;治疗后疼痛分级较治疗前有明显降低(P〈0.05)。术后2个月的影像学检查结果显示,部分缓解病灶为12个、稳定32个、进展8个。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组织间永久植入^125I粒子治疗肿瘤转移灶疗效确定,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低且严重度较轻,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CT引导下经皮穿刺125I粒子及5-氟尿嘧啶(5-Fu)缓释剂植入治疗中晚期胰腺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13例经证实的中晚期胰腺癌,采用放射性粒子治疗计划系统(treatment plan system,TPS)计算布源,在CT引导下将125I粒子缓释剂植入瘤灶内,并在125I粒子间间隔植入5-Fu缓释剂.术后2个月,分别对患者进行CT检查,根据肿瘤大小变化和临床症状缓解程度对疗效进行分级.结果 7例患者疼痛完全缓解,2例部分缓解,4例无效,平均术后3d-7d疼痛缓解.6个月后CT复查,完全缓解(CR)1例;部分缓解(PR)6例;无变化(NC)4例;进展(PD)2例.总有效率(CR+PR) 53.8%.术后未见胰瘘、胰腺炎、肠出血、腹腔内脓肿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CT引导下经皮穿刺植入125I粒子及5-Fu缓释剂治疗中晚期胰腺癌创伤小,并发症少,姑息止痛效果好,是治疗中晚期胰腺癌安全,可靠,有效的方法 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植入125I放射性粒子治疗原发性肝癌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三维治疗计划系统(3D-TPS)计算48例肝癌患者51个病灶125I植入剂量,在超声显示肝脏病灶后,将125I粒子按外周密植、中间疏植的原则经皮穿刺植入肿瘤内。术后2周行超声检查,观察有无腹腔出血等并发症,术后2个月行AFP检测、彩超、CT或MR检查评价治疗效果。结果:125I放射性粒子治疗48例原发性肝癌后,12周内31例患者AFP降至正常,12例患者较术前下降一半,5例无变化,有效率为89.58%;51个病灶完全缓解23个,部分缓解21个,无变化6个,进展1个,总有效率为86.27%,无严重并发症。结论: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植入125I放射性粒子治疗肝癌创伤小,布源合理,疗效肯定,并发症少,操作简单,实用性强。  相似文献   

8.
手术联合~(125)I粒子永久性植入治疗肝癌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术中联合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原发性及继发性肝癌的安全性、疗效及剂量.方法: 48例术前评估有手术指征的肝癌患者用计算机三维治疗计划系统术前或术中制定治疗计划,术中依据所制定的剂量,应用瘤体内植入或平面插植技术将125I粒子永久性植入,平均每例26粒,肿瘤匹配周边剂量为90-120Gy,术后验证和质量评估;观察治疗前后病人血象、免疫指标、临床症状、脏器功能(ALT、AST)、肿瘤标记物(AFP、CEA)、肿瘤影像学(CT)等的变化.结果: 中位随访期23个月 ,瘤体积≤20cc者治疗有效率 75.6%,瘤体积21-64cc者有效率69.6%,1、2、3年生存率分别为72.9 %、47.9 %、25.0 %;术前、术后1周及术后3个月血象虽有显著差异,但均在正常范围,免疫指标前后变化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病人临床症状缓解率为93.2%(41/44),ALT、AST由异常降至正常水平者占80.0%(32/40),AFP、CEA降低超过原数值50%者占75.0%(15/20)、73.1%(19/26);无相关死亡,无放射相关严重并发症;术后验证和质量评估满意.结论: 术中联合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原发性及继发性肝癌疗效显著、方法简便、使用安全,采用粒子活度0.5-0.8mCi、肿瘤匹配周边剂量90-120Gy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CT引导下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恶性肿瘤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7月至2008年12月恶性肿瘤68例,均行125I粒子植入治疗。植入前用三维治疗计划系统计算术中所需125I粒子的总活度及粒子的数量,CT引导下植入病灶中,粒子活度为0.6-0.8mCi,处方剂量90-110Gy,术后验证粒子植入剂量分布。植入后复查并随访,统计有效率、局部控制率及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68例患者粒子植入均顺利完成。6个月有效率(包括完全缓解及部分缓解)88.2%。术后随访6-24个月,局部控制率为76.5%,术中4例出现气胸,经治疗好转,术后出现粒子迁移3例,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CT导向125I粒子植入治疗恶性肿瘤是一种安全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乳腺癌术后胸壁复发的临床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放射性~(125)Ⅰ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在乳腺癌术后胸壁复发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008年1月-2010年1月我院21例乳腺癌术后胸壁复发28个病灶采用放射性~(125)Ⅰ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21例病例除胸壁复发外均还伴有远处转移。胸壁复发肿瘤周边剂量设定为50-60Gy。通过放射性粒子近距离治疗TPS计划系统,对治疗靶区进行三维重建,给出三维等剂量曲线图、植入粒子数目和植入位置。借助模板定位或直接经皮穿刺技术完成粒子植入治疗。结果:21例28个病灶完全缓解(CR)21个,部分缓解(PR)6个,无变化(NC)1个。总有效率96.4%。15例病侧胸壁疼痛患者疼痛均有缓解,缓解率为100%。结论:放射性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可作为乳腺癌术后晚期胸壁复发的有效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1.
目的:软组织肿瘤复发率及转移率高,复发或转移后没有统一的治疗方案。探讨 CT 引导下经皮穿刺微波消融术联合125 I 粒子植入治疗腹腔恶性软组织肿瘤的安全性、有效性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山东省医学科学院附属医院2013-02-01-2015-03-01收治的25例腹腔恶性软组织肿瘤患者临床资料,先给予微波消融治疗,术后1周复查CT,根据 TPS 计划系统拟定125 I 粒子植入计划,并按计划植入125 I 粒子。按照1979年 WHO 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评价疗效并随访患者生存情况。结果25例患者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为5个月,疾病完全缓解(complete remission,CR)6例(24%),部分缓解(partial response,PR)10例(40%),稳定(stable disease,SD)7例(28%),疾病进展(progressive disease,PD)2例(8%),有效率(response rate,RR)为64%,疾病控制率(disease control rate,DCR)为92%。术后重度并发症为0/25(0)。生存24例,随访时间6~32个月,平均生存期14个月,死亡1例。结论 CT 引导下微波消融联合125 I 粒子植入治疗腹腔恶性软组织肿瘤微创、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2.
125I 粒子植入术治疗门静脉癌栓40例近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彭齐荣  肖必  王峥  程涛  罗鹏飞 《中国肿瘤临床》2010,37(19):1115-1118
目的:探讨CT导向下125I 粒子植入治疗门静脉癌栓的临床价值和操作流程。方法:选取40例原发性肝细胞癌伴门静脉癌栓患者,采用TPS 计算布源,在CT导向下将125I 粒子植入瘤灶内,采用(2.2~3.3)× 107Mq活度的125I 粒子多层面播植。结果:40例患者中癌栓完全缓解18例(45.0%),部分缓解22例(55.0%),总有效率100% 。所有患者均未发生手术相关严重并发症。结论:CT导向下125I 粒子植入治疗门静脉癌栓近期效果好,安全性高,创伤小,并发症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 125 I粒子植入治疗中晚期肝癌的疗效。方法:采用三维治疗计划系统(3D2TPS)对58例肝癌病人74个病灶行彩超引导下将125 I粒子植入肝肿瘤内。结果:74个可评价的病灶完全缓解(CR)30个,部分缓解(PR)32个,无变化(SD)11个,进展(PD)1个。总有效率为81.58%。结论: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植入 125 I粒子治疗中晚期肝癌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4.
超声引导下125Ⅰ粒子植入治疗中晚期肝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125Ⅰ粒子植入治疗中晚期肝癌的疗效。方法:采用三维治疗计划系统(3D2TPS)对58例肝癌病人74个病灶行彩超引导下将125I粒子植入肝肿瘤内。结果:74个可评价的病灶完全缓解(CR)30个,部分缓解(PR)32个,无变化(SD)11个,进展(PD)1个。总有效率为81.58%。结论: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植入125I粒子治疗中晚期肝癌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放射性125Ⅰ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在乳腺癌术后胸壁复发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008年1月-2010年1月我院21例乳腺癌术后胸壁复发28个病灶采用放射性125Ⅰ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21例病例除胸壁复发外均还伴有远处转移。胸壁复发肿瘤周边剂量设定为50-60Gy。通过放射性粒子近距离治疗TPS计划系统,对治疗靶区进行三维重建,给出三维等剂量曲线图、植入粒子数目和植入位置。借助模板定位或直接经皮穿刺技术完成粒子植入治疗。结果:21例28个病灶完全缓解(CR)21个,部分缓解(PR)6个,无变化(NC)1个。总有效率96.4%。15例病侧胸壁疼痛患者疼痛均有缓解,缓解率为100%。结论:放射性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可作为乳腺癌术后晚期胸壁复发的有效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放射性125 I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在乳腺癌术岳胸壁复发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008年1月-2010年1月我院21咧乳腺癌术后胸壁复发28个病灶采用放射性 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21例病例除胸壁复发外均还伴有远处转移。胸壁复发肿瘤周边剂量设定为50—60Gy。通过放射性粒子近距离治疗TPS计划系统,对治疗靶区进行三维重建,给出三维等剂量曲线图、植入粒子数目和植入位置。借助模板定位或直接经皮穿刺技术完成粒子植入治疗。结果:21例28个病灶完全缓解(CR)21个,部分缓解(PR)6个.无变化(NC)1个。总有效率96.4%。15例病侧胸壁疼痛患者疼痛均有缓解,缓解率为100%。结论:放射性125 I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可作为乳腺癌术后晚期胸壁复发的有效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7.
CT导向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晚期肿瘤转移淋巴结的近期疗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Jiang Y  Huang ZL  Wu PH  Zhang FJ  Zhao M  Huang JH  Fan WJ  Li CX  Gu YK  Zhang L  Gao F  Li W 《癌症》2008,27(10):1082-1087
背景与目的:淋巴结转移是影响恶性肿瘤分期、治疗和预后的重要因素,恶性肿瘤经过综合治疗后残留淋巴结或新出现的转移淋巴结,往往治疗比较困难.本研究旨在评价CT导向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晚期肿瘤转移淋巴结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1月至2007年4月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收治的47例经病理确诊为恶性肿瘤并接受经CT导向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的患者临床资料.转移淋巴结共计57枚,直径1.0~5.5 cm;其中直径<2 cm 20枚(35.1%),≥2 cm、<3 cm 21枚(36.8%).≥3 cm、<4 cm 10枚(17.5%),≥4 cm 6枚(10.5%).采用计算机立体定位计划系统(treatment plan system,TPS)计算布源,在CT导向下将(2.2~3.3)×107 Mq活度的125I粒子相隔1.0×1.5 cm平面播植.手术结束后1~3个月复查CT或PET-CT.结果:治疗前17例有疼痛症状的患者中13例于术后5~14 d内疼痛缓解.有效率76.5%.47例患者中淋巴结完全缓解38例(80.9%),部分缓解4例(8.5%),无变化3例(6.4%),进展2例(4.3%),总有效率89.4%.主要的并发症为少量出血7例(14.9%).结论:CT导向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恶性肿瘤转移淋巴结近期效果好,安全性高,创伤小,并发症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