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三阴乳腺癌术后辅以剂量密集化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4年6月至2010年1月43例三阴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密集化疗组)和对照组(常规化疗组)。两组患者均采用盐酸吡柔比星(THP)50mg/ m2,d1,紫杉醇(TAX)175mg/ m2,d2。密集化疗组每14d 重复,而对照组每21d 重复。共6个周期。两组患者化疗结束后均给予患侧胸壁及同侧锁骨上放疗 DT 总=50Gy/(25f·5w)。结果:全部病例均按计划完成治疗,并随访60个月以上,随访率97.7%。密集化疗组与常规治疗组的3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60.9%和30.0%(P <0.05)。两组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78.0%和65.0%(P >0.05)。密集化疗组和常规化疗组的5年无病生存率及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13.0%、10.0%(P >0.05)和39.1%、30.0%(P >0.05)。但密集化疗组的无病生存期(DFS)为11~28个月,中位无病生存期(MDFS)为23.4个月,较常规化疗组无病生存期(10~25个月)及中位无病生存期(20.6个月)明显延长。两组在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及心脏毒性等毒副反应方面的发生率分别为47.8%、65.2%、47.8%和45.0%、55.0%、40.0%,均无显著性差异(P >0.05)。两组均无Ⅲ-Ⅳ度胃肠道反应及心脏毒性。结论:三阴乳腺癌术后辅以密集化疗能有效提高患者3年无病生存率,延长患者无病生存期,且相关毒副反应未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中医辨证治疗对乳腺癌术后复发转移高危人群的疗效,评价中医辨证治疗对乳腺癌高危患者生存率及生存期的影响。方法 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设计,将接受规范化中医辨证治疗作为暴露因素,以ⅡA~ⅢC期乳腺癌术后复发转移高危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将受试者分为中西医结合队列(中药+内分泌治疗)、中医队列(中医治疗)、西医队列(内分泌治疗)和观察队列,比较4队列累计无病生存率、总生存率及无病生存期(DFS)和总生存期(OS)情况。结果 中西医结合队列、中医队列、西医队列1、2、3年累计无病生存率均高于观察队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个队列的累计总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截至随访结束,354例受试者中共有65例乳腺癌术后高危患者发生复发转移、8例死亡,中西医结合队列、中医队列、西医队列、观察队列复发转移患者的中位DFS分别为17.00个月(95%CI:13.97~25.41个月)、16.87个月(95%CI:9.8~40.8个月)、13.93个月(95%CI:10.9~25.61个月)、12.61个月(95%CI:10.41~14.45个月),4队列复发转移患者的DF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队列中ⅢB~ⅢC期患者的累计无病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中西医结合队列、中医队列、西医队列患者的累计无病生存率均高于观察队列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队列各肿瘤分期患者累计总生存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辨证治疗可提高激素受体阴性乳腺癌术后高危患者的累计无病生存率,尤其是肿瘤分期为ⅢB~ⅢC期的高危患者。无论接受何种治疗方法,尚不能在短期内明显延长乳腺癌高危患者的DFS和OS。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VEGF、bFGF与乳腺癌的生物学行为的关系,复发转移患者血清VEGF、bFGF的表达水平与化疗疗效的关系。方法:应用ABC—ELISA方法检测乳腺癌患者血清VEGF、bFGF的表达情况。结果:术前未作放化疗的乳腺癌患者术前血清VEGF、bFGF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健康体检者、乳腺腺瘤患者(P〈0.05),也明显高于同组患者术后血清VEGF、bFGF表达水平(P〈0.05)。术前未作放化疗的乳腺癌患者术前血清VEGF、bFGF的表达水平与原发肿瘤的大小、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术前未作放化疗的乳腺癌患者术前血清VEGF与bFGF的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210,P〈0.05)。乳腺癌复发转移组化疗前血清VEGF、bF—GF的表达水平比健康体检者及无病生存组明显增高(P〈0.05)。乳腺癌复发转移组化疗后CR+PR组血清VEGF、bFGF表达水平比化疗前明显减低(P〈0.05);化疗后NC+PD组血清VEGF、bFGF表达水平比化疗前略高,但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乳腺癌复发转移组化疗后CR+PR组血清VEGF、bFGF表达水平比NC+PD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血清VEGF、bFGF的表达水平与乳腺癌生物学行为有关,而且与化疗疗效有关,提示通过检测乳腺癌患者血清VEGF、bFGF的表达水平可能对乳腺癌的诊断、客观预测肿瘤的复发转移、选择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案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63例乳腺癌脑转移的治疗及预后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评价乳腺癌脑转移3种治疗方法(放疗、化疗、放化疗)的疗效及其预后因素分析。方法:放疗20例、化疗11例、放化疗32例。结果:放疗组、化疗组和放化疗组的有效率分别为30%、27.3%、59.4%;中位生存期分别为6.2月、5.7月、8.9月:1年生存率分别为35%、36.4%、59.4%。放化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放疗组及化疗组(P<0.05);而放疗组疗效与化疗组的疗效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放化疗是治疗乳腺癌脑转移较有效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5.
Ⅰ-ⅢA期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辅助化疗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老年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术后辅助化疗的无病生存益处及耐受性。方法:收集老年组113例、非老年组192例经过肺癌根治术的Ⅰ-ⅢA期NSCLC患者的资料,对性别、年龄、病理诊断、分化程度、疾病分期、放化疗顺序、辅助化疗与否进行回顾性分析,以评估无病生存(DFS)期的预后因素。结果:两组接受术后辅助化疗后具有相似的无病生存期(P〉0.05)。老年组接受术后辅助化疗比不化疗具有延长无病生存期的趋势,其中ⅢA期患者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老年组与非老年组化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相似,均可较好耐受。结论:老年NSCLC患者术后接受辅助化疗有延长无病生存的趋势,不良反应可以耐受。  相似文献   

6.
食管癌术后复发转移9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与方法对1986-1995年收治的食管癌术后复发转移92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复发转移时间为2-56个月,平均17.8个月。淋巴结转移56例,血行转移5例,混合型转移26例,吻合口复发5例。在经不同治疗方案的中位生存期中,系统治疗组较其它治疗组,放疗+化疗组较单纯放疗或化疗者均较长,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于食管癌病例,应优先选择颈部吻合术,颈清扫术仅限于少数病例。放疗+化疗可能延长复发转移患者的生存期,较有效的化疗方案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食管癌术后复发的治疗结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食管癌术后复发患者的治疗方法、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食管癌胸段鳞癌术后复发的18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复发未治63例,单纯放疗77例,单纯化疗25例,放疗+化疗21例。结果:与未治组比较,放疗或合并化疗组复发后生存期较长,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单纯化疗组无统计学差异(P〈0.01)。COX模型分析显示: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手术方式及复发后的治疗方式是影响生存率的预  相似文献   

8.
丛明华  于雷  姚晓英  田兴松  刘奇 《癌症进展》2009,7(3):319-322,313
目的探讨三阴乳腺癌(ER、PR、Her-2均为阴性)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随机抽取山东省立医院1995年10月-2000年10月间的手术切除石蜡包埋标本116例,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053、Her-2、VEGF、EGFR蛋白表达情况,并做三阴乳腺癌与临床特征及预后相关性分析。结果116例乳腺癌患者中三阴乳腺癌22例,占19.0%。三阴乳腺癌与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数目、组织学分级、p53、EGFR蛋白均相关(P〈0.05),与年龄、月经状况、VEGF蛋白无相关性。中位随访96(32-123)个月,22例三阴乳腺癌患者中,有12例(54.5%)发生复发转移,而94例非三阴乳腺癌患者中,20例(21.3%)发生复发转移(P〈0.05)。三阴乳腺癌表达不同的患者间总生存时间(OS)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无病生存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877)。Cox模型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数、组织学分级、是否为三阴乳腺癌是预测总生存率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三阴乳腺癌通过免疫组化方法确定,有特定的临床特征,预后明显差于对照。其临床较为有效的治疗方法尚不明确,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中药方剂(乳癌术后方)抗HER2阳性乳腺癌复发转移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HER2阳性乳腺癌术后患者90例,根据术后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则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入中药方剂口服。所有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临床随访,观察两组患者淋巴结转移情况。另外,采用中医症状疗效评定方法评价乳癌术后方抗HER2阳性乳腺癌复发转移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在淋巴结转移率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两组患者中医症候量化表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6个月、9个月、12个月,研究组中医症候量化表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具体症状评分方面,两组患者治疗前神疲乏力、腰膝酸软、对侧乳房结块疼痛、质地、数目等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研究组治疗后上述症状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乳癌术后方不但可以有效改善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术后神疲乏力、腰膝酸软等临床症状,同时还对对侧乳腺增生有着较好的治疗作用,有助于预防术后复发。  相似文献   

10.
摘 要:[目的] 探讨术后复发三阴性乳腺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临床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本研究是一项基于医院的、全国多中心、3年(2012—2014年)临床流行病学回顾性研究。纳入术后复发乳腺癌患者病例资料,收集并分析其人口统计学信息、潜在危险因素、临床诊疗特点及预后信息。[结果] 共纳入术后复发TNBC患者455例,平均年龄46岁,中位无病生存时间20个月。相较非TNBC,TNBC在无病生存时间、肝转移、肺转移、骨转移、辅助化疗和分布地区上均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淋巴结转移数目大于2(OR=0.817,95%CI:0.678~0.985,P=0.034)和新辅助化疗未达病理完全缓解(OR=0.757,95%CI:0.609~0.942,P=0.012)是术后复发TNBC无病生存时间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淋巴结转移数大于2和新辅助化疗未达病理完全缓解的TNBC患者,术后应进行密切随访。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乳腺癌术后接受EC-T方案化疗患者放疗开始时间对无进展生存期(PFS)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2015年1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80例乳腺癌术后患者资料,按手术到放疗间隔时间(SRI)分为两组,A组(SRI≤6个月)31例和B组(6个月<SRI<8个月)49例,均行EC-T方案辅助化疗及术后辅助放疗。对比两组患者随访2年内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及PFS。结果  两组年龄、月经状态、肿瘤大小、靶向治疗、肿瘤数量、分子分型、淋巴结分期、化疗期间3~4级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放疗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术后2年复发率、转移率以及两组的PFS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分子分型、肿瘤大小、淋巴结分期是PFS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 乳腺癌术后EC-T化疗序贯放疗者,SRI超过6个月并不影响患者远期生存及疾病进展。    相似文献   

12.
We reported three cases of patient with triple negative skin metastasis after mastectomy of breast cancer. All three cases had received radiotherapy for skin metastasis. Radiation therapy was effective for recurrent sites, and could improve patient's QOL. After radiotherapy, 2 patients died due to a distant metastasis. Case 1 was resistant to chemotherapy. Case 2 was no indication of chemotherapy because of dementia metastases. Case 3 was the only one continued chemotherapy. It appears that a further consideration was needed for the timing of radiotherapy to be performed among the treatments of locoregional recurrence and distant metastasis of breast cancer.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放化疗联合生物靶向治疗对乳腺癌早期改良根治术后患者远期生存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乳腺癌早期改良根治术患者86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联合组,对照组患者术后行放化疗(多西紫杉醇结合顺铂化疗+三维适形放疗)辅助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生物靶向(曲妥珠单抗)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生活质量,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年、3年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生存率.结果 联合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4.65%)明显低于对照组(44.19%),差异显著(P<0.05);联合组术后生活质量各指标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1年复发率、远处转移率、生存率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联合组术后3年远处转移率、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 乳腺癌早期改良根治术后患者实施放化疗联合生物靶向治疗可有效减少并发症提高其生活质量,远期生存率较好,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应用新辅助化疗+手术+放疗治疗初诊为锁骨上淋巴结转移乳腺癌患者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1999-2013年肿瘤医院收治的65例女性乳腺癌患者的病历资料。全部患者均经初诊病理结果确诊为乳腺癌,且经病理或影像学检查证实为锁骨上淋巴结转移、无远处转移及其他第二原发癌,完整接受术前化疗+手术+术后放疗方案。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总生存(OS)、无进展生存(PFS)及锁骨上淋巴结复发(SCFR)率,Logrank法检验差异。结果 中位随访时间66个月(6~137个月)。65例患者中5例患者治疗后锁骨上淋巴结复发。全组患者5年SCFR、OS、PFS率分别为9%、72%、50%。术前化疗后锁骨上淋巴结完全缓解是影响OS因素,是否完全缓解患者5年OS率分别为81%和54%(P=0.035)。初诊锁骨上淋巴结大小 (短径≤1 cm、>1 cm)为5年SCFR(分别为0%、21%,P=0.037)和5年OS(分别为86%、56%,P=0.001)的高危因素。结论 对于初诊为锁骨上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患者,完整接受术前化疗+手术+术后放疗方案治疗后的OS率较高,锁骨上区放疗可获得良好的肿瘤局部控制。  相似文献   

15.
薛军  程晶  伍刚  吴红革 《肿瘤防治研究》2009,36(10):876-878
目的探讨不同治疗模式对局部晚期乳腺癌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78例T3~4、N0~3期乳腺癌的临床资料。其中82例患者先给予放疗,放疗后续行6周期化疗。另外196例患者均为先化疗者。在先行化疗的196例患者中,102例患者接受三明治疗法(即3周期化疗+放疗+3周期化疗),94例患者完成6周期化疗后行局部放疗。使用SPSS 10.0统计软件进行局部复发、远处转移及生存率的相关因素分析。结果3组治疗组间5年生存率无显著性差异,但化放夹心组较先化后放组局部复发率明显下降,而较先放后化组远处转移率降低,且不良反应较两者相比发生率低。结论三明治疗法可做为一种理想的乳腺癌术后辅助治疗选择。  相似文献   

16.
可手术切除Ⅱ-Ⅲa及Ⅲb(T3N2M0)期(IASLC/UICC第8版TNM分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推荐术后辅助化疗,但化疗毒性难以避免,且患者生存获益有限,仍具有较高的复发转移和死亡风险。在精准医疗时代,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EGFR-TKI)开启个体化辅助治疗的新篇章。本文将对NSCLC术后辅助化疗、放疗、EGFR-TKI靶向治疗、抗血管生成治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及中医药治疗进行综述,多元化辅助治疗模式的探索有望延缓术后复发转移,使NSCLC患者生存获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17.
乳腺癌(breast cancer,BC)是全球范围内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已对女性的身心健康构成了严重的威胁。近几年在乳腺癌的综合治疗中,中药治疗在抑制肿瘤生长,缓解术后症状和并发症,减轻放、化疗的毒副作用,抗复发转移等方面的优势显著。但也有不足之处,需充分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手段对其作用进行深入研究,充分发挥中药的优势。本文就近5年的中药防治乳腺癌的研究作一综述,为进一步提高中药防治乳腺癌的疗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三阴性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储君 《现代肿瘤医学》2011,19(5):921-924
目的:分析三阴性乳腺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其影响预后的因素,探索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案。方法:收集2000年1月至2005年9月收治的经病理组织学证实、有完整随访资料的510例可手术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108例(21.2%)患者证实为三阴乳腺癌。比较三阴乳腺癌组与非三阴乳腺癌组的临床特征、复发或远处转移、生存情况。结果:510例患者中108例患者是三阴性乳腺癌,其组织学III级、髓样癌的比例明显高于非三阴性乳腺癌(P<0.05)。三阴性乳腺癌的5年复发或远处转移率(30.8%)明显高于非三阴性(18.7%,P<0.05)。三阴性乳腺癌的5年总生存率(78.4%)明显低于非三阴性(88.1%,P<0.05)。结论:三阴性乳腺癌具有独特的临床病理特征,比非三阴性乳腺癌更易发生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