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探讨经尿道膀胱输尿管口袖状电切联合后腹腔镜肾、输尿管全段切除治疗上尿路移行细胞癌的优势和技术要点。 方法: 13例上尿路移行细胞癌患者采用后腹腔镜行肾、输尿管全段切除联合膀胱输尿管口袖状电切,男4例,女9例,年龄52~78岁,平均62.3岁,肾盂癌7例,左侧3例,右侧4例,输尿管癌6例,左侧5例,右侧1例。同时伴发膀胱癌2例。手术气管插管全麻下经尿道距输尿管口约1cm环形切透膀胱,电凝止血,不做膀胱冲洗。应用腹腔镜(0°或30°),建立后腹腔间隙,行根治性肾切除及完全游离输尿管。 结果: 13例手术均获一次成功,术后无并发症,手术总时间150~330min,平均216min,经尿道输尿管口袖状电切时间20~50min,平均30min,出血约:50~600ml,平均135ml。术后常规行膀胱灌注,预防肿瘤复发;病理诊断均为上尿路移行细胞癌Ⅱ~Ⅲ级,病理分期为T1N0M0或T2N0M0;随访2~30个月,平均15个月。1例术后出现原发部位以外的膀胱癌复发,余患者无穿刺点、切口及后腹膜腔种植、复发。 结论: 经尿道膀胱输尿管口袖状电切联合后腹腔镜肾输尿管全切治疗上尿路移行细胞癌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切除完整等优势,不增加肿瘤种植的风险,取得满意的无瘤生存率和肿瘤特异生存率。  相似文献   

2.
Qiu ZL  Wu CL  Zhao YR  Liu CY  Xu Y  Sun G  Han RF 《中华肿瘤杂志》2007,29(6):464-466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手术联合经尿道电切治疗肾盂癌的手术方法及其临床效果。方法18例肾孟癌患者采用后腹腔镜联合经尿道电切,行肾输尿管全切加膀胱输尿管口袖套状切除。手术应用Olympus腹腔镜(30°或0°),气管插管全麻。切口位于腋中线与髂嵴上缘2 cm相交处,长10 mm。以自制水囊(充水250~300 ml)撑开腹膜后间隙,然后取出水囊,注入CO2气体,建立气腹,插入腹腔镜进行操作。术中电凝止血,不做膀胱冲洗。18例患者病理诊断均为肾盂移行细胞癌Ⅱ~Ⅲ级,病理分期为T1N0M0~T2N0M0。结果18例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150~190 min,平均160 min。住院时间7~10 d,术后无并发症。术后随访1~19个月,无肿瘤复发及转移,无切口肿瘤种植。结论后腹腔镜手术联合经尿道电切治疗肾盂癌具有创伤小,解剖清晰,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肾盂癌根治术联合经尿道电切治疗肾盂癌的手术方法及其临床效果。方法:实施肾盂癌根治术联合经尿道电切手术22例(男13例,女9 例;年龄46~80岁),随访5~56个月,平均31.3 个月。首先结扎输尿管下段,插入输尿管导管,行肾癌根治术、中上段输尿管切除,从输尿管断端向膀胱插入输尿管导管,并在输尿管断端缝一针丝线穿过输尿管导管并结扎固定,换截石位,经尿道将输尿管套入膀胱后,电切镜切除输尿管壁内段及袖口状切除周围1cm膀胱壁,止血后保留尿管。结果:22例手术均获一次成功,平均手术时间105min,平均出血量110mL,无并发症,平均随访31.3 个月,5 例复发膀胱肿瘤(占22.7%),无肾窝及远处转移。结论:肾盂癌根治术联合经尿道电切治疗肾盂癌是一种安全、简单、根本有效的手术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经尿道钬激光联合后腹腔镜在肾盂癌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对28例肾盂癌患者,采用经尿道膀胱输尿管口袖状钬激光切除联合后腹腔镜下行肾、输尿管全段切除,气管插管全麻下经尿道距输尿管口约1em处以钬激光环形切透膀胱。应用腹腔镜建立腹膜后腔隙,行根治性肾切除并完全游离输尿管。结果28例患者手术均一次性成功,术后无并发症发生,手术总时间为200~320min,平均252min,经尿道输尿管口袖状切除时间30~60min,平均38min,出血量为100~800ml,平均282ml。术后常规行膀胱灌注,预防肿瘤复发;随访3~60个月,平均28个月。3例术后出现原发部位以外的膀胱癌复发,余患者无穿刺点、切口及后腹膜腔种植、复发。结论经尿道钬激光联合后腹腔镜治疗肾盂癌,创伤小、患者恢复快、并发症少、切除完整,不增加肿瘤种植的风险,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5.
后腹腔镜手术联合下腹部斜切口治疗输尿管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联合下腹部斜切口治疗输尿管癌的手术方法及其临床效果。方法:本组患者均采用气管插管麻醉。首先,采用下腹部斜切口将输尿管下段和膀胱壁段输尿管及膀胱内输尿管开口周围1cm的膀胱全层切除(膀胱袖口状切除),再将患者改为健侧卧位(同肾切除术体位),在腹腔镜下行患肾切除术。将切除之肾脏放入标本袋,拆除下腹切口的缝线,自原下腹斜切口将患肾取出。结果:手术时间为150~180min,平均为140min;术中出血量为10~60ml,平均为20ml。肠道恢复时间为术后1~3天,平均为1.5天。术后2~4天开始进食。手术后7~10天痊愈出院。手术后病理报告:12例均为输尿管移行细胞癌Ⅰ~Ⅱ级,侵及固有膜。术中和术后均未发生并发症。术后随访1~19个月,一般状况均良好,无肿瘤复发及转移。结论:后腹腔镜手术联合下腹斜切口治疗输尿管癌,具有创伤小、解剖清晰、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经膀胱远输尿管切除术在治疗肾盂,输尿管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肾切除后,从远端输尿管放置输尿管导管入膀胱,然后经膀胱将输尿管内翻套叠于膀胱。用电刀切除远端输尿管及输尿管口周围部分膀胱壁,采用此法治疗9例肾盂癌。结果:9例术后无感染,尿瘘等并发症。谱无明显出血,经平均18.6个月随访,未发现环切口肿瘤种植,亦未发现膀胱和其他部位发生肿瘤。结论:此手术方法操作简单,易于掌握,无需特殊设备,且并发症少,效果好,是治疗肾盂及上段输尿管肿瘤的有效手术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7.
背景与目的:根治性肾盂输尿管癌手术方式多种多样,每种手术方式各有优缺点,选择何种手术方式进行治疗仍有争议,该研究选择了6种根治性肾盂输尿管癌的手术方式,探讨不同术式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2013年10月吉林省延吉市延边大学医院收治的135例肾盂及输尿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6种手术方式的各项指标,包括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术后再发膀胱癌概率和术后生活质量评分差异等情况。结果:A、B组均顺利完成手术,C组5例因输尿管残端未能完全拖出而更改为A组手术方式,D组2例因输尿管残端未能完全拖出而更改为A组手术方式,E组因术区黏连或术中出血,3例更改为D组手术方式,1例更改为A组手术方式,F组1例因术中出血更改为A组手术方式,各种手术方式术后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6种治疗肾盂输尿管癌的手术方式均安全有效,但各有优缺点,临床上需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不同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腹腔镜和开放根治性肾输尿管膀胱切除术治疗输尿管癌合并膀胱混合癌患者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1例单侧输尿管癌并浸润性膀胱混合癌,腹腔镜下行根治性肾输尿管膀胱切除术及开放尿流改道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随访分析。结果:术前经B超、CT、膀胱镜、输尿管镜和静脉肾盂造影等检查证实为左输尿管癌并浸润性多发膀胱癌,行腹腔镜肾输尿管膀胱切除术及开放尿道切除术和右侧输尿管皮肤造口术,手术时间480min,术中出血量约560ml,无输血。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为3d,下床活动时间4d。术后未出现并发症。术后病理结果为膀胱高级别泌尿上皮癌伴浸润性鳞状细胞癌侵及全层。左输尿管癌高级别泌尿上皮癌侵及全层。输尿管癌分期分级为T2N0M0,膀胱癌为T2N0M0。术后随访10月,患者无瘤生存至今。结论:单侧输尿管癌合并膀胱混合癌可行一期根治性肾输尿管膀胱切除术,腹腔镜下行该手术是可行及安全的。较开放手术创伤小,恢复快。膀胱混合癌很难早期确诊,为了使膀胱混合癌得到早期诊断和治疗,提高患者生存率,行膀胱镜检查时,应多位点取材。  相似文献   

9.
 目的 比较经尿道输尿管口袖口状电切联合后腹腔镜肾切除与后腹双切口开放手术在肾盂癌治疗中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1年7月至2009年7月42例经尿道输尿管口袖口状电切联合后腹腔镜肾切除(微创手术组)与20例后腹双切口开放手术(开放手术组)进行肾盂癌根治术患者的资料,通过对手术时间、出血量、中转开放情况、术中及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术后肿瘤复发及转移例数等数据的统计,对两种术式的操作步骤及手术经验进行比较。结果 微创手术组与开放手术组比较,手术时间[(147.34±39.16)和(158.88±42.12)min]、下地活动时间[(3.58±0.79)和(5.67±1.24)d]、住院时间[(9.15±2.19)和(11.64±3.71)d]明显缩短(t值分别为3.3167、2.0587、8.0494,P值均<0.05),术中出血量[(70.64±27.33)和(118.17±44.65)ml]明显降低(t=5.1777,P<0.05)。但在手术初期,微创手术组有4例患者腹腔镜手术中转开放手术。术后随访8~48个月,微创手术组与开放手术组远处转移率分别为2.4 %(1/42)和5.0 %(1/20),局部复发率为4.8 %(2/42)和5.0 %(1/20),术中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4.8 %(2/42)和5.0 %(1/20),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为0,2组患者远处转移及局部复发率、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后腹腔镜联合经尿道输尿管口袖状电切治疗肾盂癌与开放手术相比具有创伤小、解剖层次清晰、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等特点,治疗效果及术后肿瘤复发等情况与开放手术相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肾盂癌有效的诊断及治疗方法。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从2003年1月至2009年l月收治的92例肾盂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本组均行手术治疗,开放性肾、输尿管全段及膀胱袖口状切除术73例(79.3%),其中T1~2患者20例(A组);后腹腔镜联合经尿道电切肾盂癌根治性切除术19例(20.7%)(B组),均为T1~2患者。 结果连续三次尿脱落细胞学检查,有一次阳性者68例(73.9%),三次均阳性者29例(31.5%),IVU、B超和CT对肾盂癌确诊率分别为38.6%(32/83)、78.4%(69/88)、84.6%(66/78)。术后病理移行细胞癌82例,移行细胞并鳞状细胞癌10例。WHO分级:G1 15例、G2 56例、G3 21例。TNM分期:T1 55例、T2 7例、T3 22例、T4 8例。术后获得随访92例,随访率100%,随访时间3~60月,平均38.5月。T1~2患者的3、5年生存率分别为77.4%和54.8%,T3~4患者的3、5年生存率分别为26.7%和13.3%。T1~2和T3~4患者的3、5年生存率分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比较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肿瘤大小、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血尿是肾盂癌最常见的症状,尿脱落细胞学检查、IVU、B超检查应作为常规检查,上尿路逆行造影可以作为IVU检查的补充检查方法,CT检查对本病诊断率高,可以作为进一步检查措施。肾盂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对患者的长期生存至关重要。肾、输尿管全段及膀胱袖口状切除是治疗本病的首选方法,与传统的开放性肾盂癌根治性切除术相比,后腹腔镜联合经尿道电切肾盂癌根治性切除术虽然技术难度大,但其具有微创、恢复快等优点并且对T1~2患者的治疗,临床疗效相同。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在高手术难度直肠癌及腹膜后肿瘤术中联合膀胱镜下输尿管支架置入预防泌尿系并发症的临床价值。方法9例高手术难度直肠癌及腹膜后肿瘤患者手术前均在膀胱镜下行单侧或双侧输尿管支架置入,复发性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后直肠癌、后腹膜肿瘤均行R0或R1切除,晚期直肠癌伴梗阻行R2切除。术后3个月门诊膀胱镜下取出支架。结果术中均未发生输尿管切断、损伤、误扎,膀胱损伤,术后均未发生尿瘘、输尿管狭窄等并发症。结论高手术难度直肠癌及腹膜后肿瘤术中先行膀胱镜下输尿管支架置入简单易行,且对于预防泌尿系并发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经腹膜后与经腹行腹腔镜下肾输尿管全切除术治疗上尿路尿路上皮癌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85例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采用经腹膜后与经腹行腹腔镜下肾输尿管全切除术治疗上尿路尿路上皮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A组49例、B组36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伤口引流时间、尿管留置时间、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局部复发、远处转移等指标。  结果  8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A组的手术时间为(126.9±11.6)min、B组为(109.9±14.7)min,A组的术中出血量为(108.5±24.1)mL、B组为(95.1±19.9)mL,A组的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为(1.8±0.5)d、B组为(2.3±0.4)d,A、B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其余指标的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经腹膜后与经腹行腹腔镜下肾输尿管全切除术均为治疗上尿路尿路上皮癌安全有效的微创治疗。   相似文献   

13.
输尿管癌术后再发尿路上皮癌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Kong C  Ci J  Liu T 《中华肿瘤杂志》1998,20(6):465-467
目的为防治输尿管癌术后再发尿路上皮癌,对其再发因素及特点进行探讨。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对35例输尿管癌进行随访总结。结果肾输尿管膀胱部分切除的32例中,再发膀胱癌16例,占50.0%。同时发生尿路上皮多器官癌14例,再发膀胱癌10例,占71.4%;输尿管单处癌18例,再发膀胱癌6例,占33.3%,其中5例为输尿管下段癌术后再发。细胞分级:G1级4例,无一例再发;G2~G3级28例,再发膀胱癌16例,占57.1%。分期:T1期6例,2年内再发膀胱癌1例;T2~T3期26例,2年内再发膀胱癌10例,2年后再发5例均为Ⅰ~Ⅱ期。3例肿瘤局部切除术后再发上尿路癌2例。再发时间为术后3个月~6.5年(平均1.86年)。16例术后再发尿路上皮癌生存超过3年者3例,8例非再发尿路上皮癌生存超过3年者6例。结论输尿管下段癌同时发生尿路上皮多器官癌和肿瘤细胞分化不良、分期高的浸润性肿瘤术后膀胱癌再发率高,术后应定期做膀胱镜检查。再发尿路上皮癌生存率低,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4.
Sixty-nine patients who underwent nephroureterectomy for upper urinary tract transitional cell carcinoma were included in the study. The following data were collected for each patient: grade and stage of renal/ureteral tumor, tumor location, timing of tumor appearance and recurrence in the bladder, grade and stage of each of the recurrent tumors, and number of recurrences. Follow-up ranged between 2 and 15 years. Thirty-three patients (47.8%) developed metachronous bladder tumors. The appearance of the bladder tumors was related to tumor grade and multifocality of the upper urinary tract TCC. Of the 33 patients, 19 had 1 tumor appearance in the bladder, 6 had 2 recurrences, and 8 had 3 recurrences. The 5-year survival rate for patients with no subsequent bladder tumors was 57% compared to 22% for those who had subsequent tumors.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appearance of bladder tumors following nephroureterectomy characterizes a group of patients with biologically more active disease with unfavorable prognosis. © 1994 Wiley-Liss, inc.  相似文献   

15.
鼻咽癌咽旁间隙受侵不同照射野放射治疗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评价鼻咽癌咽旁间隙受侵不同照射野放射治疗的疗效。方法 :收集 1993年 1月— 1995年 12月经病理确诊、CT扫描证实有咽旁侵犯的鼻咽癌 34 8例 ,按放射治疗设野不同分为面颈联合野组和耳前野组 ,对 5年生存率、局控率、无远处转移生存率和急慢性放射损伤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 :面颈联合野组 5年生存率高于耳前野组 (P<0 .0 5 ) ,面颈联合野组 5年局控率明显高于耳前野组 (P<0 .0 1) ,咽旁后间隙受侵面颈联合野组 5年生存率高于耳前野组 (P<0 .0 5 ) ,咽旁前间隙受侵 5年生存率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 (P>0 .0 5 ) ,面颈联合野组发生放射性咽炎、口干反应明显高于耳前野组 (P<0 .0 1) ,放射性脊髓炎、放射性脑病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0 .0 5 )。结论 :鼻咽癌咽旁后间隙受侵应选用面颈联合野放射治疗  相似文献   

16.
鼻咽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综合治疗的远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鼻咽癌放化疗配合颈部淋巴结微波热疗的远期疗效.方法 154例初治N2~N3期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78例)和热疗组(76例).对照组用氟尿嘧啶+顺铂化疗1~2周期(21 d为1周期)后原发灶常规放疗DT 70~78 Gy分35~39次,颈淋巴结转移灶DT 68~72 Gy分34~36次.热疗组放化疗方法同对照组,颈淋巴结于放疗第1周开始配合局部热疗,每次加温45min,2次/周,共8~14次.结果 热疗组、对照组5年颈淋巴结局部控制率分别为97%和77%(X2=14.24,P<0.01),远处转移率分别为37%、44%(X2=0.73,P>0.05),无瘤生存率分别为51%、21%(X2=15.91,P<0.01),总生存率分别为59%、41%(X2=5.09,P<0.05).结论 对N2、N3期鼻咽癌放化疗配合颈淋巴结微波热疗的5年颈淋巴结局部控制率、无瘤生存率和总生存率均优于单纯放化疗组.  相似文献   

17.
微波固化治疗肝癌抗肿瘤再生长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郑云  吕明德  陈俊伟  李锦清  张亚奇 《癌症》2000,19(7):646-648
探讨微波固化治疗肝癌对肿瘤再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制作 H22鼠肝癌皮下移植模型,对肿瘤分别进行微波固化(A组)、手术切除(B组)及不治疗(C组)3种处理,然后对3组动物分别再次皮下接种不 量的H22癌细胞。观察再接种癌灶的发癌情况。结果:再接种癌细胞后两个月内发癌率依再接种癌细胞数量而不同。接种10^7细胞的A、B、C组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