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全身γ刀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原发性大肝癌的临床可行性及疗效。方法:采用超级γ刀(SGS-I型)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原发性大肝癌163例,根据肿瘤的位置、临床靶体积、病人的身体状况与治疗目的,制定放射治疗计划及调整剂量分布。肿瘤体积56.9-2697.0cm3,等剂量曲线50%-60%,周边照射总剂量33-40Gy,分割处方剂量3.3-5.0Gy,重复治疗8-12次,5次/周。结果:治疗前肝区胀痛不适等98例,治疗结束后1-3个月,症状完全消失59例(60.20%),部分缓解30例(30.61%),9例无效(9.18%),症状改善有效率为90.82%;163例病人治疗后2-3个月复查CT或MR,肿瘤CR 17例(10.43%),PR 79例(48.47%),NC57例(34.97%),PD 10例(6.13%),总有效率93.87%。6个月和1年生存率分别为71.17%和58.90%。结论:全身γ刀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原发性大肝癌临床效果确切,副反应较轻。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肾上腺转移癌的临床可行性与近期疗效。方法采用OUR-QGD型立体定向体部伽玛射线放射治疗系统,治疗肾上腺转移癌43例,根据肿瘤的位置、临床靶体积、患者的身体状况与治疗目的,制定放疗计划及调整剂量分布。肿瘤体积7~1362 cm3,等剂量曲线50%~80%,周边照射总剂量3100~3600 cGy,分割处方剂量400~600 cGy,重复治疗6~9次,隔日治疗。结果治疗前腰背部疼痛28例,治疗结束后1~6个月,症状完全消失16例(57.1%),部分缓解10例(35.7%),2例无效(7.1%),疼痛缓解有效率为92.9%;43例肾上腺转移癌,共53个治疗病灶,治疗后3个月复查CT、MR或PET,肿瘤消失17例(32.1%),缩小27例(50.9%),无变化7例(13.2%),增大2例(3.8%),总有效率96.2%。结论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肾上腺转移癌临床效果确切,不良反应较轻。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全身γ刀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原发性大肝癌的临床可行性及疗效。方法:采用超级γ刀(SGS-I型)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原发性大肝癌163例,根据肿瘤的位置、临床靶体积、病人的身体状况与治疗目的,制定放射治疗计划及调整剂量分布。肿瘤体积56.9-2697.0cm3,等剂量曲线50%-60%,周边照射总剂量33-40Gy,分割处方剂量3.3-5.0Gy,重复治疗8-12次,5次/周。结果:治疗前肝区胀痛不适等98例,治疗结束后1-3个月,症状完全消失59例(60.20%),部分缓解30例(30.61%),9例无效(9.18%),症状改善有效率为90.82%;163例病人治疗后2-3个月复查CT或MR,肿瘤CR 17例(10.43%),PR 79例(48.47%),NC57例(34.97%),PD 10例(6.13%),总有效率93.87%。6个月和1年生存率分别为71.17%和58.90%。结论:全身γ刀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原发性大肝癌临床效果确切,副反应较轻。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后程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癌的疗效。方法 选择 2 9例消化道恶性肿瘤所致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癌病人 ,包括食管中、下段鳞癌放疗后转移的 13例 ,胃腺癌术后转移的 6例 ,胃未分化癌术后转移的 4例 ,结肠低分化腺癌术后转移的 6例。先给予常规外照射DT 3 5~ 5 0Gy ,4~ 5周 ,休息 7天后行后程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补量治疗 ,分次治疗方法为DT 5~ 8Gy/次 ,隔日 1次 ,4~ 8次为 1个疗程 ,平均补量为DT 3 5Gy( 2 5~ 45Gy)。结果 治疗后 3~ 6个月 ,CT及MRI复查示 :CR 3 4 5 %、PR5 1 7%,总有效率为 86 2 %。所有病例KPS评分均提高 ,未出现明显放疗并发症。结论 后程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补量治疗消化道肿瘤所致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癌疗效肯定 ,可作为临床上首选的—种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梁昉  梁军  赵品婷 《现代肿瘤医学》2007,15(9):1298-1299
目的:观察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对腹主动脉旁转移瘤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腹主动脉旁转移瘤患者31例,γ射线立体定向放射治疗(γ-刀)20例,X射线立体定向放射治疗(X-刀)11例。γ-刀选择50%剂量曲线DT2.8~4.5Gy,3f/w,8~10f。X-刀选择90%剂量曲线,DT3.0~4.5Gy,3f/W,8~10f。结果:治疗后1年CT瘤体缩小率占62.6%。治疗后腹痛不同程度减轻,治疗1周后减轻19例,占61.29%,治疗后2~3周疼痛症状减轻27例,占87.09%。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OFI)肿块周边未见明显血流信号10例,占32.25%,血供减少或散在血流信号者17例,占54.83%,仍有丰富血流信号4例,占12.90%。所有病人治疗过程顺利,无血压下降及休克发生。结论: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腹主动脉旁转移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超级γ刀对全身肿瘤治疗的临床可行性及近期疗效。方法采用超级γ刀(SGS-I型)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全身肿瘤患者536例,2.8~5.0Gy/次,1次/天,5次/周,计划靶区边缘(50%~80%等剂量线处)总剂量28~40Gy。分析其疗效并阐述其工作原理和创新特点。结果99例颅脑肿瘤治疗的有效率为90.9%;304例体部肿瘤治疗后3月复查CT、MRI或PET,肿瘤消失48例(15.8%),缩小188例(61.8%),无变化44例(14.5%),增大24例(7.9%),总有效率为92.1%,不良反应较轻。结论超级γ刀治疗肿瘤的适用范围广,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对腹主动脉旁转移瘤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腹主动脉旁转移瘤患者31例,γ射线立体定向放射治疗(γ-刀)20例,X射线立体定向放射治疗(X-刀)11例。γ-刀选择50%剂量曲线DT2.8-4.5Gy,3f/w,8-10f。X-刀选择90%剂量曲线,DT3.0-4.5Gy,3f/W,8-10f。结果:治疗后1年CT瘤体缩小率占62.6%。治疗后腹痛不同程度减轻,治疗1周后减轻19例,占61.29%,治疗后2-3周疼痛症状减轻27例,占87.09%。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OFI)肿块周边未见明显血流信号10例,占32.25%,血供减少或散在血流信号者17例,占54.83%,仍有丰富血流信号4例,占12.90%。所有病人治疗过程顺利,无血压下降及休克发生。结论: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腹主动脉旁转移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3089例全身肿瘤的立体定向放射(伽玛刀/X刀)治疗效果   总被引:4,自引:6,他引:4  
目的:回顾性分析恶性肿瘤的立体定向放射治疗(γ刀/X刀)和疗效。方法:2001年6月~2006年8月,应用γ刀/X刀治疗全身肿瘤4030例。随访了2005年8月前满1年的3089例,治疗前随机分组,γ刀组1935例,肿瘤病灶2903个,剂量分割采用36~45Gy/6-12f;X刀组1154例,肿瘤病灶1616个,剂量分割为36~45Gy/8~15f。结果:总的1年局部控制率(CR PR)达91.7%;临床获益率(CBR)90.9%;γ刀组和X刀组之间局控率和CBR无显著差异。两组患者各部位肿瘤在放疗期间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白细胞、血小板下降;头颈、胸部肿瘤部分出现咳嗽、咽痛、进食不适;部分腹部肿瘤出现轻度恶心、呕吐,无严重肝功能损伤;放射性肺炎8.1%(132/1639)、放射性食道炎1.2%(19/1639)、放射性肠炎5.0%(39/782),两组放疗反应无明显差异,经过对症支持治疗大多数患者均能完成放射治疗。结论:全身γ刀和X刀治疗恶性肿瘤,局控率高,复发率低,并发症和不良反应少,两组之间疗效无显著差异。对早期肿瘤能达到根治,对中、晚期恶性肿瘤可减轻痛苦,延长生命。  相似文献   

9.
后程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癌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后程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癌的疗效。方法选择29例消化道恶性肿瘤所致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癌病人,包括食管中、下段鳞癌放疗后转移的13例,胃腺癌术后转移的6例,胃未分化癌术后转移的4例,结肠低分化腺癌术后转移的6例。先给予常规外照射DT35~50Gy,4~5周,休息7天后行后程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补量治疗,分次治疗方法为DT5~8Gy/次,隔日1次,4~8次为1个疗程,平均补量为DT35Gy(25~45Gy)。结果治疗后3~6个月,CT及MRI复查示:CR34.5%、PR51.7%,总有效率为86.2%。所有病例KPS评分均提高,未出现明显放疗并发症。结论后程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补量治疗消化道肿瘤所致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癌疗效肯定,可作为临床上首选的一种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后程X线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后程大分割X线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在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放射治疗中的作用。方法106例初治局部晚期(Ⅲa、Ⅲb期)非小细胞肺癌病例随机分为单纯常规放射治疗组(CRT)和后程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组(LCHSRT),完成治疗并且资料完整者共91例,CRT组43例,LCHSRT组48例。CRT组常规剂量分割大野对穿照射至43.5Gy后对原发肿瘤和转移淋巴结缩野加量至65.2Gy。LCHSRT组常规剂量分割大野对穿照射至44.4Gy后对原发肿瘤和转移淋巴结行大分割立体定向放射治疗,LCHSRT照射方式为圆形准直器非共面弧形照射,计划靶区体积边缘处方剂量4~7Gy/次,隔日1次,总剂量(22.8±5.5)Gy。结果CRT组和LCHSRT组放射性肺炎的发生率分别为11.6%和14.6%。放射治疗结束后3个月CT检查CRT与LCHSRT组局部肿瘤全消率分别为30.2%和63.5%(P<0.01);1年局部控制率分别为62.0%和86.5%(P>0.05);1年生存率分别为55.8%和79.2%(P<0.05)。两组急慢性放射性肺损伤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χ2值分别为0.68和2.90,P值均>0.05)。结论圆形准直器非共面弧形照射后程大分割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提高了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局部肿瘤全消率和局部控制率,但其适形性和靶区内剂量均匀性不够理想,而且当照射剂量≥25Gy时放射性肺纤维化发生率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1.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therapeutic effects of stereotactic radiotherapy for retroperitoneal metastatic tumor. Methods: From August 1997 to October 2004, 44 patients with retroperitoneal metastatic tumors were treated with stereotactic radiotherapy. The planning target volume was encompassed by 90%-95% isodose line. Fractional dose was from 6 Gy to 8 Gy, and they were treated 2-3 times per-week and 4-8 times in all. The total radiation doses of PTV were from 32 Gy to 48 Gy. Results: After the radiotherapy, the pain was obviously relieved in 81.8% patients. Three months after completion of radiotherapy passed and then, abdominal CT was performed to evaluate the results. The whole effective rate was 81.8% [CR 27.7% (12/44) and PR 54.5% (24/44)], and six months after radiotherapy, CR was 27.7% (12/44) and PR was 59.1% (26/44). The middle survival time was 12 months. Conclusion: It is suggested that stereotactic radiotherapy for retroperitoneal metastatic tumor is a safe and effective method.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立体定向体部放射治疗联合射频热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21 例患者均采用少分次、大分割的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肿瘤直径<3cm者,70%~80% 等剂量线覆盖靶区,单次周边剂量7~9Gy,总剂量36~42Gy,分5~6次;肿瘤直径3~5cm者,60%~70%等剂量线覆盖靶区,单次周边剂量5~8Gy,总剂量40Gy,分5~8次;肿瘤直径>5cm者,50%~60%等剂量线覆盖靶区,单次周边剂量4~6Gy,总剂量40~42Gy,分7~10次。隔日治疗,总时间不超过2周。疗程中同步行射频热疗,在放疗前或后45min内实施,时间为60min,每周1~2次,次间间隔72h以上,共6~8次。结果:治疗后2~3个月所有患者得到随访。其中完全缓解率为19.0%(4/21),部分缓解率为71.4%(15/21),总有效率为90.5%(19/21)。骨髓抑制为主要并发症,发生率为61.9%(13/21)。结论:立体定向体部放射治疗联合射频热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近期疗效好,毒副反应轻可耐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射波刀治疗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癌的疗效和不良反应。 方法 81例恶性肿瘤术后出现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的患者,其中 33例伴腹痛或腰背部疼痛,7例伴一侧肾积水、输尿管扩张,8例伴单侧或双侧下肢肿胀。采用射波刀立体定向精确放疗,DT33~45 Gy分 3~6次,观察患者症状的改善情况、肿瘤客观反应率和放射不良反应。 结果 所有患者治疗后4周,疼痛、下肢肿胀症状完全缓解,肾积水完全消失;每隔 2~3个月行增强CT或MRI复查1次,随访至6个月时,完全缓解率为 77%(62/81),部分缓解率为21%(17/81),稳定率为3%(2/81),无进展病例,有效率98%。不良反应主要为肠道损伤,1级16%(13/81),2级9%(7/81)。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完全缓解率与原发肿瘤类型、肿瘤大小无关(P>0.05),而与肿瘤和肠管间距离>0.5 cm、肿瘤生物等效剂量(α/β=10)>70 Gy相关(P<0.01);不良反应发生率与肿瘤最大径>5 cm、肿瘤与肠管间距离<0.5 cm相关(P<0.01)。 结论 射波刀治疗恶性肿瘤术后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疗效显著,不良反应轻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脑转移瘤放疗疗效及预后因素。方法:从2000年5月~2002年5月对28例脑转移瘤进行放射治疗。采用6MV-X线,两侧平行相对野作全脑照射,(1.8~2)Gy/次,(36~40)Gy后缩野针对转移灶加量(14~20)Gy。结果:影像学有效率64.3%。中位生存期5.6个月,6个月生存率46.4%,1年生存率21.4%。结论:影响预后的因素主要有:KPS评分、脑转移数目、颅外有无转移和原发灶是否控制。  相似文献   

15.
背景与目的:体部立体定向放射疗法(stereotactic body radiation therapy,SBRT)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具有较好的疗效,但对局部晚期NSCLC的治疗报道相对较少。该研究旨在探讨全身γ刀SBRT治疗高龄局部晚期NSCLC的疗效、不良反应及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方法:采用超级γ刀(SGS-Ⅰ型)治疗高龄局部晚期NSCLC患者68例,根据肿瘤的位置、临床靶体积、患者的身体状况与治疗目的,制定放射治疗计划。肿瘤体积56.9~1 097.0 cm3,等剂量曲线50%~60%,周边照射总剂量35~45 Gy,分割处方剂量3.5~5.0 Gy,重复治疗8~12次,每周5次。治疗前按定位时体位复位,再次CT扫描离线体位验证及调整计划靶体积(planned target volume,PTV)剂量分布。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局部控制率和生存率。结果:68例患者治疗后中位随访18个月,随访率为100%。治疗结束后2~3个月经过CT复查,24例(35.29%)肿瘤消失,42例(60.29%)肿瘤缩小,2例(4.41%)无变化,总有效率为95.59%。1年局部控制率分别为61.76%。1、2、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2.35%、34.04%和20.69%。2级放射性肺炎及食管炎发生率分别为16.18%和19.12%,无2级以上放射性肺炎、食管炎的发生。PTV和验证靶区适形指数分别为0.41±0.08和0.39±0.12(t=0.09,P>0.05)。结论:全身γ刀SBRT治疗局部晚期NSCLC高龄患者临床疗效确切,不良反应较轻。  相似文献   

16.
放疗加化疗治疗直肠癌术后复发58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后程适形放疗加化疗治疗术后复发直肠癌的疗效.方法 58例术后复发直肠癌随机分为后程适形放疗加化疗组(适形组)29例,普放加化疗组(对照组)29例.前程采用三野等中心照射40GY,后予适形推量至65~70GY,对照组后程用两斜野照射推量至DT55~60GY,两组均于放疗第一周予FP方案(5-Fu 500mg/m2 d1~5;DDP 30mg/m2 d1~3)化疗一周期,放疗结束后再化疗3~5周期.结果适形组和对照组3年局部控制率分别为65.5%、48.3%(P〈0.05),适形组和对照组1、3年生存率分别为89.3%、58.6%和82.8%、41.3%(P〈0.05),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30和21个月.毒副反应两组无统计学差异,患者均可耐受.结论后程适形放疗加化疗治疗术后复发直肠癌有较好疗效,毒副反应可耐受,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后程立体定向适形放疗加化疗治疗食管癌的疗效。方法从2001年4月~2002年4月我科对46例住院的食管癌患者进行后程立体定向放疗加化疗,即先常规放疗前后野垂直照射40Gy后,改立体定向适形放疗加量20~30Gy/6~7周,并在整个放疗过程的前、中、后各化疗(PF方案)1周期,共3周期(治疗组);同期全院共常规放疗106例(对照组),即先常规照射(前后两垂直野)放疗40Gy后,改等中心(避开脊髓)照射加量20~30Gy/6~7周,6~15MV-X线照射。结果治疗组、对照组近期有效率分别为88.8%、78.3%,1、3年局控率、生存率分别为73.3%、57.8,62.5%、43.2和73.3%、51.1%,61.5%、38.4%。(P>0.05)治疗组消化道反应及骨髓抑制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经对症支持治疗后能完成治疗。结论后程立体定向适形放疗加化疗能提高中晚期食管癌的有效率、生存率,毒副反应能耐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