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调查中青年乳腺癌患者配偶心理弹性水平与焦虑抑郁状态的相关性,并分析不同心理弹性水平与应对方式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8年2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93例中青年乳腺癌女性患者(25~45岁)的配偶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编调查表、心理弹性量表(CD RISC)、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简易应对方式量表(SCSQ)开展问卷调查。 结果患者配偶总心理弹性得分(5774±1544),其中坚韧维度得分(3018±786)、自强维度得分(1834±550)、乐观维度得分(922±249)。心理弹性高分组的焦虑、抑郁比例均低于心理弹性低分组(4800%比7200%,P<005)、(3200%比6800%,P<005)。在应对方式计分上,心理弹性高分组较心理弹性低分组的积极应对计分更高[(186±025)比(107±022),P<001],消极应对计分更低[(116±035)比(202±023),P<001]。心理弹性得分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与积极应对呈正相关(r=0785,0800,0747,0691),与消极应对呈负相关(r=-0667,-0696,-0622,-0566),P<001。结论中青年乳腺癌患者配偶的心理弹性水平整体偏低,心理弹性低分者较高分者有更明显的焦虑抑郁状态。心理弹性高分者能更积极地应对不良生活事件;而心理弹性低分者更倾向于消极对待。应关心患者配偶心理状态,减轻其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鼓励其采取积极应对方式,协助提高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骨肿瘤患者的心理健康状态及其与患者使用的应对方式的相关性,并探讨其对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选取恶性骨肿瘤的患者102例,对所有患者的心理状况、应对方式进行问卷调查,并于治疗间歇期进行跟踪随访,调查其生存状态,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组间差异比较,组间的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 SCL-90总分及各项因子在骨科恶性肿瘤患者得分显著高于常模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面对应对与SCL-90评分的相关性分析中,除躯体化、敌对、恐怖外,总分及其他各因子均与面对应对方式呈负相关( P<0.05);回避应对方式与除躯体化、强迫、抑郁外的总分及其他各项因子均呈一定的负相关(P<0.05);屈服应对方式与除偏执、精神病性外的其他各因素均呈一定的正相关( P<0.05)。评分PIHS<45分的患者的SCL-90总分及大部分因子(除了躯体化因子)明显低于PIHS>45分的患者(P<0.05)。与PIHS>45分的患者相比,PIHS<45分的患者面对、回避应对得分明显更高,屈服应对评分明显更低( P<0.05)。结论骨科恶性肿瘤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明显低于正常人,且与采用消极应对存在明显的相关性。负面情绪及消极应对共同作用,导致患者出现严重的心理障碍,进而导致患者的病情发展和影响治疗效果,不利于病情恢复。  相似文献   

3.
认知干预对卵巢癌患者情绪及应对方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认知干预对卵巢癌患者情绪及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将60例卵巢癌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30名。所有患者均在干预前进行基线测评,包括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抑郁量表(HRSD)、简易应对方式问卷。两组患者均接受手术、6个-8个疗程的化疗和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从手术后第一疗程化疗开始前接受认知干预,干预行为持续三个月。干预后第一个月测定两组患者情绪和应对方式。结果:干预后,干预组与对照组相比焦虑和抑郁得分减少(P〈0.05),积极应对得分增加,消极应对得分减少(P〈0.05)。结论:认知干预能明显改善卵巢癌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显著增加卵巢癌患者的积极应对方式,减少其消极应对方式。  相似文献   

4.
乳腺癌患者及其配偶的生活质量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洪立立  付炜  宓丽娟  王绍山 《肿瘤》2006,26(8):772-775
目的:描述乳腺癌家庭中患者及配偶的心理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水平,探讨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相关因素。方法:对55例乳腺癌家庭中患者和配偶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及简明健康状况调查表(SF-36)测定心理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水平,分析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结果:①SCL-90量表测量结果提示,患者组在总分、阳性项目数、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及恐惧方面因子分高于常模;配偶在总分、阳性项目数、人际关系、抑郁及焦虑方面因子分高于常模;患者在躯体化、强迫、恐惧因子分上显著高于配偶;②与常模相比较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各维度得分均显著下降,配偶在活力、社会功能、情绪角色、精神健康维度得分下降;③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因素包括年龄、教育程度、家庭收入、肿瘤分期、病程、治疗方式;患者的SCL-90总分、躯体化、焦虑、抑郁、恐惧因子分以及配偶的SCL-90总分、焦虑、抑郁因子分也与患者生活质量显著相关。结论:除了患者本人和疾病因素外,配偶存在的心理失衡也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提示针对乳腺癌家庭的心理特点制定护理措施将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终末期肾病(end stage renal disease, ERSD)合并恶性肿瘤行维持性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 MHD)患者的心理健康、生存质量和应对方式的现况,探讨三者之间的关系。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调查,选取2018 年 1 月至 2022 年 6 月在我院肾病中心行 MHD 的 ERSD 合并恶性肿瘤患者 155 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 List-90, SCL-90)、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Quality of Life with 31 Question, WHOQOL-31)和医学应对问卷(Medical Coping Modes Questionnaire, MCMQ)分别对研究对象的心理健康、应对方式和生存质量进行评价。结果:患者 SCL-90 总分为(181.92±46.18)分,平均分≥ 2.0 分的阳性维度依次为:躯体化症状、焦虑、抑郁、恐怖和人际关系敏感。患者在总体生存质量及健康状况条目得分以及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社会关系领域的维度得分均低于正常人常模(P < 0.05);而在环境领域和精神支柱与个人信仰的维度得分则高于常人常模组(P < 0.05)。患者应对方式选择中,因子平均得分从高到低依次是:面对因子、回避因子、屈服因子。患者的总体生存质量和健康状况、心理领域与 SCL-90 量表总分、屈服因子呈负相关关系,与面对因子呈正相关关系;生理领域与 SCL-90 量表总分呈负相关关系,与面对因子呈正相关关系。结论:ERSD 合并恶性肿瘤行 MHD患者存在一定的心理健康问题,生存质量较低,但多数患者仍然采取积极的方式面对疾病。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围术期正念干预对大肠癌患者术后负面情绪、自我效能感及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间榆林市第二医院收治的80例行根治性手术的大肠癌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干预,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加入正念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出院当日和出院后6个月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自我护理能力量表(ESCA)和肿瘤患者生活质量(QOL)评分差异。结果出院当日和出院后6个月,研究组HAMA和HAMD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自我效能感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自我护理能力总分及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结论围术期正念干预可减轻大肠癌患者的术后负面情绪,提升自我效能感及自我护理能力,是一种较理想的护理干预方式。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心理干预模式,研究其对恶性肿瘤患者及其配偶生活质量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大港医院住院恶性肿瘤患者及配偶共120对,随机分为干预组(64对)和对照组(56对);入院1周内两组患者均填写症状自评量表(SCL-90)及简明健康状况调查表(SF-36),以评测患者及配偶心理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水平;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6周后,对患者及配偶心理健康水平及生活质量进行重新评价,确定干预对患者及配偶的影响作用。结果:1)SCL-90量表测量结果提示,患者组在总分、阳性项目数、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及恐惧方面因子分高于常模;配偶在总分、阳性项目数、人际关系、抑郁及焦虑方面因子分高于常模;患者在躯体化、强迫、恐惧因子分上高于配偶;配偶在焦虑、抑郁因子分上高于患者。2)与常模相比较,患者生活质量各维度得分均显著下降,配偶在活力、社会功能、情绪角色和精神健康维度得分下降。3)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因素包括患者的肿瘤分期、患者的抑郁、配偶的焦虑和抑郁、患者的SCL-90总分及家庭月收入。4)6周后,干预组患者及配偶心理健康水平及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结论:恶性肿瘤患者和配偶均存在不同程度和不同维度的心理健康水平及生活质量水平的下降;患者及配偶的心理水平失衡是导致患者生活质量下降的重要因素;心理干预有利于改善恶性肿瘤患者及配偶的心理健康水平,并有利于提高其生活质量;恶性肿瘤的临床护理工作应重视患者及配偶的生活质量,把生活质量作为一个重要的医疗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8.
心理干预对恶性肿瘤患者及其配偶生活质量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建立心理干预模式,研究其对恶性肿瘤患者及其配偶生活质量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大港医院住院恶性肿瘤患者及配偶共120对,随机分为干预组(64对)和对照组(56对);入院1周内两组患者均填写症状自评量表(SCL-90)及简明健康状况调查表(SF-36),以评测患者及配偶心理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水平;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6周后,对患者及配偶心理健康水平及生活质量进行重新评价,确定干预对患者及配偶的影响作用。结果:1)SCL-90量表测量结果提示,患者组在总分、阳性项目数、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及恐惧方面因子分高于常模;配偶在总分、阳性项目数、人际关系、抑郁及焦虑方面因子分高于常模;患者在躯体化、强迫、恐惧因子分上高于配偶;配偶在焦虑、抑郁因子分上高于患者。2)与常模相比较,患者生活质量各维度得分均显著下降,配偶在活力、社会功能、情绪角色和精神健康维度得分下降。3)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因素包括患者的肿瘤分期、患者的抑郁、配偶的焦虑和抑郁、患者的SCL-90总分及家庭月收入。4)6周后,干预组患者及配偶心理健康水平及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结论:恶性肿瘤患者和配偶均存在不同程度和不同维度的心理健康水平及生活质量水平的下降;患者及配偶的心理水平失衡是导致患者生活质量下降的重要因素;心理干预有利于改善恶性肿瘤患者及配偶的心理健康水平,并有利于提高其生活质量;恶性肿瘤的临床护理工作应重视患者及配偶的生活质量,把生活质量作为一个重要的医疗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9.
王叶  李川 《现代肿瘤医学》2015,(17):2456-2458
目的:研究原发性大肝癌患者术后的生存质量。方法:以我院收治的70例原发性大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70例大肝癌患者分别在手术前、手术后1个月、手术后3个月进行自身调查,采用肝癌患者生活质量测定量表和Piper疲乏修正量表。结果:手术后1个月、3个月分别与手术前相比,患者生存质量的四个维度、QOL评分总分以及自评总分均较前提高,Piper疲乏修正量表评分四个维度均较前降低,P值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3个月和术后1个月比较,生存质量的四个维度以及QOL评分总分均有所提高,Piper疲乏修正量表评分四个维度均有所降低,P值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自评总分无明显差异。患者手术后1个月生存质量维度等级分类与治疗前相比有明显差异,8~10分的比例明显提高,0~3分的比例减少,P值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原发性大肝癌患者经过手术治疗以后能够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在临床护理中,有必要对患者术前、术后的生存质量进行评定,通过评价的结果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大肝癌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心理状况和生活质量的改善作用.方法 入组80例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0例仅进行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40例在对照组处理的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同时用SDS、SAS量表评价2组处理前后的焦虑、抑郁状况,用QOL量表评价生活质量.结果 处理前,2组SDS、SAS、QOL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处理后,观察组SDS、S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QO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给予积极的心理干预能够减轻其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改善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卵巢癌患者化疗期间焦虑抑郁情绪与应对方式的关系。方法:本研究以2016年6月至2017年12月本院收治的97例卵巢癌患者作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方法了解患者的一般资料,以及化疗初期、中期、末期患者的应对方式、焦虑抑郁情况。分析不同阶段患者应对方式与一般资料、焦虑抑郁情绪的相关性。结果:患者的HAMD和HAMA评分在化疗初期最高(P<0.05);“回避”和“屈服”两种应对方式在化疗初期分值最高(P<0.05),“面对”在化疗末期分值最高(P<0.05)。“面对”与年龄呈正相关关系(P<0.05),与文化程度呈负相关关系(P<0.05)。三个化疗时期的平均HAMD评分、平均HAMA评分分析,“屈服”与HAMD评分呈现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随着化疗的进展,卵巢癌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逐渐缓解,更趋向于采取“面对”的积极应对方式。年龄越大,文化程度越低的患者更易于采取“面对”的应对方式,可以为临床针对不同化疗阶段、不同年龄、文化背景的患者制定心理干预方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陈小燕 《中国肿瘤》2011,20(11):830-833
[目的]调查食管患者配偶的焦虑、抑郁情况,并研究其影响因素。[方法]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80例食管癌患者配偶心理状态进行调查,影响心理状态因素的差异程度经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及多重线性回归处理。[结果]食管癌患者配偶的焦虑(48.53±7.67)、抑郁程度(58.91±8.20)明显高于国内常模(37.23±12.59,41.88±10.57)(P<0.05);食管癌患者配偶的焦虑、抑郁程度在不同年龄、月收入、医疗费用的支付方式、夫妻感情的情况、食管癌的临床分期及配偶是否合并慢性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影响食管癌患者配偶焦虑程度的因素为:性别、夫妻感情的情况、年龄及食管癌的临床分期;影响食管癌患者配偶抑郁程度的因素为食管癌的临床分期。[结论]食管癌患者配偶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情况;人口学因素、疾病因素均可影响食管癌患者配偶的焦虑、抑郁程度。该研究结果对医务人员为食管癌患者配偶制定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有较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胡欢欢  修晓青  庞恒元  丛大忞 《癌症进展》2018,16(2):251-253,257
目的 探讨情景式健康教育对脑胶质瘤患者焦虑、抑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对经情景式健康教育的90例脑胶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比较情景式健康教育前后脑胶质瘤患者的血压、心率、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焦虑、抑郁、生活质量及满意度变化情况.结果 情景式健康教育后,患者的血压、心率低于情景式健康教育前,GCS和MMSE高于情景式健康教育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情景式健康教育后,患者的焦虑、抑郁症状得分均明显低于情景式健康教育前,自我护理、心理健康、社会功能、语言交流和运动功能评分明显高于情景式健康教育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情景式健康教育后患者的满意度为91.11%(82/90),高于情景式健康教育前的55.56%(50/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情景式健康教育对脑胶质瘤患者进行护理,可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等情绪,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2型糖尿病合并恶性肿瘤患者心理状况、应对方式及生存质量的现况,并探讨患者心理健康、应对方式与生存质量三者之间的关系。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选取2型糖尿病合并恶性肿瘤患者(恶性肿瘤在糖尿病之后或同时确诊)310例,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医学应对问卷(MCMQ)和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分别对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应对方式和生存质量状况进行测评。结果 T2DM合并恶性肿瘤患者SCL-90自评量表总分为(179.8 51.2)分,平均分≥2分的前5位的健康因子分别为:躯体化症状、焦虑、抑郁、恐怖、人际关系紧张。患者应对方式的三个因子得分从高到低依次为:面对、回避、和屈服因子。T2DM合并恶性肿瘤患者与常模组相比在生理、心理、独立性、社会关系和总的生存质量与健康状况得分更低(P<0.05);环境和精神支柱与个人信仰得分则高于常模组(P<0.05)。T2DM合并恶性肿瘤患者SCL-90总分与患者总体生存质量、生理领域、心理领域得分呈正相关;应对方式中,面对因子与总体生存质量和健康状况、生理领域、心理领域得分呈正相关;屈服因子与总体生存质量和健康状况、心理领域得分呈负相关。结论T2DM合并恶性肿瘤患者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躯体化症状、焦虑、抑郁、恐怖、人际关系紧张等方面,多数患者采用积极的面对方式,患者生存质量较低。  相似文献   

15.
BACKGROUND: Quality of life (QOL) and mood were investigated among women who had received intensive chemotherapy for at least 1 year for advanced gynecologic cancers. Relationships of coping styles to QOL and mood in these patients also were examined. METHODS: Twenty-four patients who had been receiving chemotherapy continuously or intermittently for at least 1 year were recruited into the study. To control for the diagnosis of cancer and for prior hysterectomy, 24 age-matched early stage gynecologic cancer patients not receiving chemotherapy and assessed 1 year following diagnosis were examined as a comparison group. All subjects completed psychosocial assessments at a clinic visit. Medical information was retrospectively abstracted from patient charts. RESULTS: Decrements in physical, emotional, and functional well-being were reported by extensively treated patients, whereas social well-being and satisfaction wit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octor and patient were close to the norms of the comparison group. Extensively treated patients reported more fatigue and less vigor, but their depression and anxiety did not differ from early stage patients. Almost all extensively treated patients reported that their treatment had been worthwhile. Patients using avoidant coping reported poorer physical and emotional well-being, along with greater anxiety, depression, fatigue, and total mood disturbance. Those using active coping reported better social well-being, better relationships with their doctors, and less overall distress. CONCLUSIONS: This study indicates that gynecologic oncology patients extensively treated with chemotherapy experienced substantial decrements to quality of life, and yet treatment still was considered worthwhile by a majority of patients. Avoidant coping may be a particular risk factor for poor QOL and greater distress.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综合性自我效能干预对肺癌化疗患者生存质量、负性情绪和自我效能感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5—7月接受化疗的肺癌患者40例为对照组;选取2016年8—10月接受化疗的肺癌患者40例为干预组.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医院用焦虑抑郁量表(HADS)、肺癌患者生存质量量表(QLICP-LU)、中文版健康促进策略问卷(SUPPH)对两组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干预后,干预组的生存质量总分为(158.00±4.72)分,高于对照组的(141.00±5.27)分(P﹤0.05);干预后,干预组患者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共性症状及不良反应、特异模块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对照组和干预组患者的焦虑抑郁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对照组患者的SUPPH评分为(76.18±16.61)分,明显低于干预组患者的(91.40±16.05)分(P﹤0.01).结论 对肺癌化疗患者实施综合性自我效能干预后,可减轻患者的焦虑抑郁程度,提高患者的自我效能感水平及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腹腔镜和开腹手术对早期卵巢癌患者术后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2012年7月至2014年6月陕西省肿瘤医院收治的早期卵巢癌患者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腹腔镜组和开腹手术组.分别于术后1个月和6个月采用卵巢癌治疗功能总体评价量表(FACT-O)、SCL-90对患者进行随访.结果:共82例患者数据被纳入研究,其中腹腔镜组患者36例,开腹手术组46例.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无显著差异.术后1个月腹腔镜组患者SCL-90评分中躯体化、抑郁、焦虑评分显著低于开腹手术组(P<0.05),术后6个月腹腔镜患者的躯体化以及抑郁评分显著低于开腹手术组(P<0.05).术后1个月腹腔镜组患者的FACT-O量表中生理状况、社会关系、机体功能以及生命质量总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的FACT-O各项评分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相对开腹手术在术后1个月和6个月的心理状态及术后1个月的生活质量具有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保乳手术与改良根治术对早期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在本院确诊住院治疗的早期乳腺癌患者276例,其中保乳手术组138例,改良根治术组138例。采用患者满意度、抑郁自评量表(SDS)及焦虑自评量表(SAS)对采用两种手术方式的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价;采用Rosenberg自尊量表、家庭亲密度适应性量表及生命质量测量表(FA CT-B)对276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分析。结果 保乳手术组患者的SAS及SDS评分均低于改良根治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保乳手术组在患者满意度方面较改良根治术组有明显提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保乳手术组患者在Rosenberg自尊量表和FA CT-B中的测定结果均优于改良根治术组(P=0.03,P=0.04);保乳手术组在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方面优于改良根治术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施保乳手术能有效提高早期乳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缓解患者心理和生理上的各种不适,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9.

Background

As a consequence of the improved survival due to the availability of several treatment option cost-effectiveness and 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 (HRQoL) issues have gained increasing attention in colorectal cancer (CRC). In the present study, we aimed to evaluate quality of life, level of anxiety and depression before and after a 6-month follow-up period in chemotherapy receiving patients with CRC.

Methods

The study was conducted in 50 patients with colon or rectal cancer. All patients were informed and educated about their disease and treatment before getting the treatment and were followed for 6 months, during which they received chemotherapy. A “Questionnaire Form” to collect patient demographic characteristics; the “EORTC QLQ-C30 Scale” and “EQ-5D Scale” to evaluate patient’s quality of life; and the “Hospital Anxiety and Depression (HAD) Scale” to evaluate the level of anxiety and depression status of patients, were used as data collecting tools.

Results

Quality of life scores in all functional fields were high in the sixth course when compared to the first according to EORTC QLQ-C30 Scale, reaching t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level in emotional function score compared to the initial ones (P<0.05). Moreover quality of life score measured in the sixth month with EQ-5D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initial.

Conclusions

These data, shows that with proper patient management, quality of life score, and the anxiety and depression levels improve during the course of treatmen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