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广州中医学院李仲守教授年已七旬,是广东省名老中医之一。对中医学术造诣较深,临床经验丰富,擅长中医内科杂病,他治病特别重视阴液的保养,对有劫阴伤阴作用的药物十分谨慎。现着重将李老运用补阴法的经验加以整理介绍。李老认为,补阴法用以治阴虚之证,五脏皆有阴虚,但主要是肾阴虚。临床上可分为滋 相似文献
2.
岭南妇科名医罗元恺教授论治崩漏特色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罗元恺教授是已故全国著名的中医学专家、教育家。他从事中医医疗、教学和科研60年,学术造诣精深,临床经验丰富。勤于著述,建树良多。也是现代岭南妇科名医。在他的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中既有中医学的普遍性学术精华,又融合了岭南温病学派的显著性学术特色,在岭南妇... 相似文献
3.
我院老中医张焕鼎,酷崇《内》《难》,擅用经方,师古不泥古,每施平淡寻常之剂,而起疑难沉痼之疴,发挥经方旨意,尤有独到之处。下面将张师所诊案例,仅就笔者所见,记录四则,以示法度。一、桂枝汤加大黄“冠心”有效张男50岁工人诊于81年8月16日主证与病史:近三月来胸闷时疼,上腹胀满,伴自汗,大便不爽。曾做心电图示:心肌损伤。在本县××医院拟诊为“冠心病”。其间更医数人,迭进“香砂养胃汤”“当归六黄 相似文献
4.
张志远教授妇科治验拾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志远老师系山东中医学院医疗系顾问,在近五十年的临床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治疗经验.兹选张老妇科治验二则报告如下.一、从淤论治慢性盆腔炎张老认为,慢性盆腔炎按中医辨证多属气滞血淤、症瘕积聚.常表现为小腹一侧或两侧经常性隐疼、坠胀,劳累、性交及行经时加重;触诊有条状、包块状症瘕且有压痛;带下色黄,腰骶酸楚,月经不调.究其成因主要是感受寒湿,余邪未除,迁延反复,日久导致冲任受损,脏腑失调,气血耗 相似文献
5.
6.
7.
李福海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9(20):5-7
跟名师、读经典、做临床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为培养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而提出的学习原则和方法,通过跟随国医大师学习体会,结合读经典和做临床,通过"治未病"、"运脾胃调升降"以及"方证相对"三方面,对路老的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8.
9.
罗颂平教授是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大妇科主任,博士研究生导师,国家级重点学科中医妇科学学科带头人,也是著名中医学家罗元恺教授学术继承人。从事中医医疗、教学及研究工作三十余年,勤于钻研,辨证灵活,用药精确。笔者有幸侍诊,获益良多。现将跟师罗教授治疗复发性流产的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许润三教授从事妇科临床50余年,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选方用药颇具特色,临床疗效甚为满意,现录4则验案如下,以飨读者。 原发性痛经 例1 张某,女,23岁。未婚。初诊日期:1995年2月10日。主诉:经行腹痛5年。患者月经16岁初潮。近5年来无明显诱因地出现经行小腹坠痛,以经行1—2天为重,喜按,经色黯红,有小血块。每次经期均需服止痛片。痛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