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82年美国加利福利亚的Chiro Corp-oration公司鉴定了血液中引起输血后肝炎的一种因子,此因子经采用特异性强,敏感性高的方法俭测后,既非甲型肝炎病毒(HAV),也非乙型肝炎病毒(HBV),将其归为非甲非乙型肝炎病毒(NANBHV)。直到1988年经世界卫生组织肝炎专家会议将NANBH分为两种:肠道外传播的非甲非乙型肝炎或输血后非甲非乙型肝炎(PTNANB)以及肠道传播的非甲非乙型肝炎(ETNANB)。1989在日本举行的国际NANB和经血传播  相似文献   

2.
丙型肝炎病毒的发现解决了大部分非甲非乙型肝炎的病原问题 ,但仍有相当一部分 (1 0 %~ 2 0 %)输血后或散发性肝炎患者不能用现有的检测方法检出其病毒标志物。 1 995年底美国研究人员 [1] 首次从肝炎病人血清中分离出庚型肝炎病毒 ,引起了广泛的重视 ,但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 ,该病毒虽然能引起人类感染 ,但可能不是非甲~非戊型肝炎的主要病原 ,因此 ,可能还存在尚未发现的致急、慢性肝炎的其他病毒。 1 997年底 ,日本学者 [2 ] 用 RDA分析法从一名非甲~非庚型输血后肝炎病人克隆出一种新的DNA病毒 ,命名为 TT病毒。他们根据该克隆序…  相似文献   

3.
输血传播病毒(transfusion transmitted virus,TTV)与输血后不明原因的转氨酶升高有密切关系,可能是输血后患肝炎的病因之一[1].笔者于2001年2月~2003年2月对本院肿瘤科116名各型血液病患者在输血前同时抽取血样作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及丁型肝炎病毒(HDV)检测,了解患者乙、丙、丁型肝炎病毒的感染情况,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自美、日等国科学家相继发现了庚型肝炎病毒 (HGV/GBV- C)以来 [1 ,2 ] ,以往相当部分的非甲~戊型肝炎病例中 ,HGV/ GBV- C检出率并不高。如 L innen等 [3 ]对美国 38例病例进行检测 ,阳性率为 13% (5 / 38)。Fiordalisi等 [4]对意大利非甲 -戊型急性肝炎 (31例 )和慢性肝炎 (18例 )进行 PCR检测 ,阳性率分别为 35 % (11/ 31)和 39% (7/ 18) ,说明这些病例中还存在其他不明病原体。 1997年日本学者Nishizawa等 [5 ] 报道 ,从一例非甲~庚型病原不明输血后肝炎病例血清中发现一种新型肝炎病毒 ,暂起名为输血传播病毒 (Transfusion …  相似文献   

5.
δ肝炎病毒是一种缺损病毒,只有在乙型肝炎病毒存在的条件下才能复制。为搞清流行情况、传播环境以及感染δ肝炎病毒的临床重要性,作者从262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的输血后肝炎患者获取资料,同时还研究了94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携带者(他们因其他疾病曾接受过反复输血),以及103例携带乙型肝炎表面抗原的血友病患者(这些患者曾接受过各种凝血因子的输注)。患有输血后肝炎的262例患者中的9例(3.5%)发现了抗-δ肝炎病毒的抗体,  相似文献   

6.
肝炎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传染病 ,目前已发现和确认的肝炎病毒有甲、乙、丙、丁、戊五种。然而 ,在临床实践中发现 ,仍有近 3.5 %~ 15 %的输血后和散发型肝炎病人无法用已知的病毒学标准检测进行确诊 ,称之为非甲 -非戊型肝炎 (none A- E hepatitis) [1 ] 。这些患者中包括急慢性肝炎患者、重症肝炎患者、输血后肝炎患者 [2 ] ,因而 ,国内外学者基本上均认为还存在某种尚未发现的肝炎相关病毒 ,众多研究者致力于此 ,于 1995年底 ,发现了庚型肝炎病毒HGV[3] ,但进一步的研究发现 ,HGV仍不能完全解释非甲-非戊型肝炎的发生 [4 ] 。…  相似文献   

7.
输血及血液制品是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丙肝)的重要传播途径已被证实。至少有85%~90%的输血后肝炎是由丙型肝炎病毒引起。  相似文献   

8.
桂平市献血员丙型肝炎感染状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丙型肝炎病毒(HCV)主要通过输血和血液制品引起丙型肝炎。据文献报道[1],输血后肝炎90%以上是由于HCV感染引起,因此在献血、献浆者中进行抗-HCV检测是预防和减少输血后肝炎必不可少的手段。为了解桂平市献血员HCV感染状况,本文对桂平市的2454...  相似文献   

9.
HCV、HEV的发现虽解决了大部分非甲非乙型肝炎的病原问题 ,临床上仍有一些急慢性肝炎病例不能用现有的检测方法检出其病毒学标志[1~ 3] ,提示在已认识的甲、乙、丙、丁及戊型肝炎病毒之外 ,还存在其他尚未被发现的病原体 ,因此 ,多数学者认为存在其他新型肝炎病毒[1,4 ] 。 1995年发现的庚型肝炎病毒 (HGV)或GBV -C虽然能引起人类感染[5,6] ,但其致病性仍未确定 ,现有研究表明HGV/GBV -C不是非甲 -戊型肝炎的主要病原[7,8] 。 1997年 ,日本学者宣布他们的一名输血后肝炎病人血清中克隆出一株新的DNA病毒 ,由于此病…  相似文献   

10.
一个国际性研究小组已克隆了一种新的肝炎因子并命名它为庚型肝炎病毒(HGV),它是属黄病毒科的一种RNA病毒。HGV似乎与另外一种最近鉴定的肝炎病毒(GBV-C)关系密切,而与丙型肝炎病毒关系较远。 Linnen等报道了在13例已排除甲~戊型肝炎的输血后肝炎病例中,有3例为HGVRNA阳性,而这3例患者输血前HGV RNA均为阴性。其中2例得到了供血者HGVRNA阳性血清。  相似文献   

11.
在急慢性输血后肝炎、散发性肝炎、暴发性肝炎及肝硬变病例中,有相当部分病例无法用已建立的甲、乙、丙、丁、戊型肝炎的实验室诊断方法进行病原学分型.1993年国际肝炎会议上不少学者提出可能存在已型肝炎病毒(HFV)[1],但至今未能克隆出HFV的基因,该病毒是否存在目前尚有争议.1995年美国学者先后报道发现了HGV/GBV-C[2,3],但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该病毒可能不是原因不明非甲-戊型肝炎的主要病毒,可能还存在尚未发现的致急慢性肝炎的其他病毒.1997年日本学者Nishizawa[4]等在一例输血后肝炎患者血清中发现一种新的可能与输血后肝炎相关的单链的DNA病毒,由于该病毒是从一名发生输血后肝炎的日本患者血清中克隆出来,该患者名字为TT,TT也是Transfusion Transmitted(输血传播)的缩写,因此该病毒被命名为TTV.其后,英国[5]、新西兰[6]、中国[7]等也相继报道发现TTV,表明TTV感染呈全球性分布.  相似文献   

12.
丙型肝炎病毒 (HCV)通常在感染者血清中以低水平循环 ,最常见的传播途径是经输血传播。做好血源的 HCV筛查是控制输血后 HCV感染和输血后肝炎 (PTH)的关键。据报道 ,日本的 PTH发生率由 HCV筛查前的 9.8%降为筛查后的 3.7% [1 ] ,加拿大的调查也表明该筛查使 PTH发生率及输血后 HCV感染率明显下降 [2 ]。为了解 HCV在壮族献血人群中的感染情况 ,给壮族地区控制输血后丙肝 (PTHC)提供有益的资料 ,现将 7年来 2 75 18例壮族献血员的抗— HCV筛查结果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检测对象 为 1993年 1月 5日至 2 0 0 0年 3月 3…  相似文献   

13.
本文探讨了庚型肝炎病毒(HGV)在输血后肝炎和社区获得性急性肝炎中所起的作用。有人报道一组输血相关性肝炎79例,其中甲一戊型肝炎病毒标志均阴性者占13例(16%),该13例中检出HGV RNA者仅3例(占全组的4%,占13例非甲~戊型肝炎的23%),而未检出任何已知肝炎病毒(甲~庚型)标志者10例,占全组13%。检出HGVRNA的3例中,HGV感染逐渐被清除者2例,另1例HGV感染持续存在,并持续ALT  相似文献   

14.
一、非甲非乙型肝炎的存在及其研究过程1975年前后即有人推测有非甲非乙型肝炎(NANB 型肝炎)存在。HBsAg 检测方法确定后,人们用此法筛选献血员,以期不输用乙型肝炎病毒(HBV)携带者的血液使不再发生输血后肝炎,但实际上输血后肝炎从20%降至10%后却不再下降。因此有人推测尚有经输血传播的非乙型肝炎病毒存在,并命名为丙型肝炎,但当时认为此型病毒  相似文献   

15.
输血后丙型肝炎(PTH—C)是当前值得重视的一种传染病,该病与输血和血制品密切相关。据分析我国输血后肝炎(PTH)中丙型肝炎占60%左右,国外报告,PTH中丙型肝炎(HC)占78%~94%,美国约80%的慢性PTH属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日本约76%的PTH患者可检出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PTH—C是当前面临的一大医学问题,本文根据国内外文献报道,对PTH—C的发  相似文献   

16.
庚型肝炎的研究近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已知的并可以明确诊断的肝炎病毒有甲、乙、丙、丁和戊型5种。但许多对不同肝炎患者的研究发现,有相当一部分慢性肝炎和输血后肝炎患者,并没有上述这5型肝炎病毒的感染指标,这提示可能存在新型肝炎病毒。因此国内外医学界众多学者致力于探索新型肝炎病毒的研究,并于近两年取得了重大研究进展。本文综述了庚型肝炎(HG)及庚肝病毒(HGV)的有关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7.
为弄清在与乙型肝炎病毒无关的输血后肝炎的病因中的位置,作者采取32个病人的输血前和恢复期血清样本用定量的免疫粘附血凝反应测定和滴定其对甲型肝炎抗原的抗体(抗—HA),12个病人的输血前或恢复期后期均没有检出抗—HA,其余20个病人的输血前血清有抗-HA,而在恢复期其滴度没有显著变化,这次研究排除了把甲型肝炎病毒(HAV)作为导致这些输血后病例的病毒并支持了有“非甲、非乙”型肝炎病毒的存在。  相似文献   

18.
输血后肝炎主要由丙型肝炎病毒(HCV)引起,并在献血(浆)员中广泛流行,严重威胁血站的发展,直接危害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我们检测6810例献血(浆)员的抗—HCV、HBsAg 和 ALT,从而了解宿县地区献血(浆)员的丙型肝炎的流行情况,及其与HBsAg、ALT 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2020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美国的阿尔特(Alter)、英国的霍顿(Houghton)和美国的赖斯(Rice).阿尔特首先证明输血性肝炎是由一种未知肝炎病毒所引起的,它既不是甲肝病毒,也不是乙肝病毒,就称为"非甲非乙肝炎病毒",其所致肝炎就叫非甲非乙肝炎.  相似文献   

20.
近年,从原因不明的输血后肝炎患者的血中发现了新DNA病毒——TT病毒(TTV),约从半数非甲~庚型重症肝炎和慢性肝病患者中检出该病毒。据报道,在接受透析治疗患者中,输血、给予血制品或频繁验血等,可使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或庚型肝炎病毒(GBV-C/HGV)的感染率升高,但有关TTV感染的状况及其意义尚不明确。为了解透析治疗患者TTV感染的情况,作者对60例透析治疗患者检测TTV DNA,并对透析时间、有无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