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消痔灵注射治疗小儿肛管直肠脱垂9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兆能 《武警医学》1996,7(4):220-220
消痔灵注射治疗小儿肛管直肠脱垂9例武警浙江总队台州支队卫生队王兆能(台州317000)关键词消痔灵肛管直肠脱垂1资料和方法1992年~1995年收治小儿肛管直肠脱垂9例,其中男6例,女3例;年龄1.5~7岁,4岁之前发病者7例;不完全脱垂7例,完全脱...  相似文献   

2.
采用四环素注射治疗内痔57例,效果满意。临床资料 57例中,男48例,女9例;年龄18~72岁。其中伴出血21例,脱垂8例;曾行其它治疗(手术,其它药物)20例。方法患者取胸膝或截石位,肛门镜下显露痔核后,局部1‰新洁尔灭消毒,用长针头吸入溶解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吻合器在痔手术中的适应证及术后并发症的处理。方法应用吻合器行痔手术,切除齿状线上直肠黏膜约2cm,部分阻断直肠黏膜血运,使痔核逐渐萎缩、消失。患者共10例,其中3~4度痔8例,混合痔伴部分直肠黏膜脱垂2例。结果所有患者术后便血及直肠黏膜脱垂症状消失,2例术后出现短时间间断性腹痛,经对症治疗后症状消失。结论吻合器痔手术是临床上治疗直肠黏膜脱垂及重度痔方法之一,较传统方法具有明显优点,应在临床实践中普及与推广。  相似文献   

4.
韩宝  史兆岐 《人民军医》1996,(12):21-22
1981~1995年,我们采用消痔灵注射两侧骨盆直肠窝、直肠与乙状结肠交界处的粘膜下层和直肠全段的粘膜下层,便直肠固定治疗完全性直肠脱垂252例,疗效满意。1临床资料.1.1一般情况本组252列,男194例,女58例。年龄25~70岁。病程4~40年,平均16年。脱出肛门外长度4~5cm74例,6~10cm162例,11~13cm16例。90%病例伴有肛门括约肌松弛、肛周肌萎缩无力和肛门关闭不紧。既往手术后复发96例。其中开腹直肠悬吊术18例,直肠粘膜维缩术58例。肛门紧缩术20例,占38%;从未治疗过156例.占62%。1.2治疗方法1.2.正适应证直肠全层脱出肛门…  相似文献   

5.
赵增虎  王丽玲 《人民军医》2000,43(4):200-201
1997年以来 ,我们采用浓维生素C局部注射治疗内痔 1 4 5例 ,疗效满意。1 临床资料1 1 一般情况 本组男 95例 ,女 50例 ;年龄 1 668岁 ,平均 4 1岁。内痔Ⅰ期 66例 ,Ⅱ期 58例 ,Ⅲ期 2 1例。1 2 治疗方法1 2 1 药物配制  4 0 %浓缩维生素C注射液 (焦作市化学制药厂生产 ) ,用 2 %利多卡因稀释成 3 3 % 3 5%溶液。1 2 2 注射方法 注射前排空大便 ,清洗肛门 ,用肛门镜暴露直肠粘膜 ,0 1 %苯扎溴铵消毒直肠粘膜。选用 6号注射针头直刺至痔核粘膜下 ,回抽无血时注药 ,以痔核充盈饱满 ,粘膜为粉红色或水泡状为宜 ,一般每个痔核注…  相似文献   

6.
自2004年1月1006年4月,我院采用5%碳酸植物油注射治疗内痔150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男114例,女36例,年龄18-75岁,平均32.4岁,按2000年4月成都会议“痔诊治暂行标准”,其中Ⅰ度62例,Ⅱ度70例,Ⅲ度18例;病程1个月-24年,平均18个月,战士49例,干部26例,农民34例,工人23例,其他18例,均无直肠、肛管瘢痕性狭窄,不伴外痔,无嵌顿或炎性痔核。  相似文献   

7.
韩宝  史兆岐 《人民军医》1999,42(10):576-577
直肠前突是女性排便障碍的主要疾病。我们曾在肛门镜下观察患者排便动作,均可发现直肠前突上方的粘膜层明显下移,此现象被称为直肠前突综合征。1996~1998年,我们采用消痔灵注射治疗直肠前突综合征44例,取得比较满意的疗效。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 44例,女性;年龄24~65岁,其中30~50岁37例(84.%)。病史5~20年,平均4年。主要症状:排便困难、便干、便后有残便感,肛门坠胀。排便时需用手压迫阴道后壁或用手挤压肛门15例(34.8%),3~7d排便1次。经排便造影检查确诊39例(88.6%)。直肠前突并有直肠内粘膜脱垂37例(84%),伴会阴下降30%(68.1%),…  相似文献   

8.
李炎明 《武警医学》1993,4(1):36-36
1986年以来,我们采用自体阔筋膜缩肛粘膜缝缩治疗直肠脱垂45例,收到较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男42例,女3例,年龄11~65岁,以15~18岁为多见。病程最短5年,最长42年,10年以上23例。本组依据全国肛肠会议制定的统一标准,45例均为Ⅱ°脱垂,直肠全层脱垂多呈宝塔状园锥形,脱落  相似文献   

9.
马艳  胡梦兰  耿协强  程辉 《西南军医》2007,9(5):127-128
痔是外科常见病,Ⅲ、Ⅳ期脱垂性内痔的治疗多采取外剥内扎术,术后肛门部位疼痛时间长,创面愈合慢,肛门失禁以及肛管狭窄等并发症发生率高。1975年Thomson首次提出“肛垫下移学说”,认为:痔是人人皆有的正常解剖结构,痔不是曲张静脉,而是肥大、下移的肛垫。针对这一新的理论和学说,1998年意大利学者Logon首次报道了通过环形切除、吻合痔上直肠粘膜及粘膜下层组织治疗Ⅲ、  相似文献   

10.
刘勇敢  高春芳 《人民军医》1999,42(5):263-264
脱肛是肛肠科常见病,多见于小儿和老人,发病率为0.5%~1.9%[1]。长期以来,对完全性脱肛的治疗方法主要是采用手术治疗[2],因创伤大而不易被患者接受,如将脱垂肠管切除,又易造成排便失禁。1989年以来,我们采用消痔灵注射液行直肠周围注射治疗完全性脱肛67例,疗效满意。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 本组男18例,女49例;年龄1.5~74岁,其中1.5~2岁3例,2~12岁19例,12~50岁11例,>50岁34例。度脱垂4例,度49例,度14例。主要临床表现为排便时肿物脱出,排便不尽感和粘液便,腰骶部坠胀及肛门失禁。1.2 治疗方法 消痔灵注射液(济南第3制药厂生产)与1…  相似文献   

11.
直肠脱垂是常见的肛肠病之一。近年来,我们在腰俞、长强穴位上行拔药罐疗法治疗直肠脱垂107例,收到满意效果。回临床资料1.1一般情况均为门诊病例,男78例,女29例。其中1~7岁48例,8~15岁30例,16~30岁7例,31~50岁8例,51岁以上14例。I度脱垂(排便时直肠粘膜或全层脱出,脱出长度2~4cm,便后自行收回)43例。D度脱垂(排便时或增加腹压时,直肠全脱出,长度达4~8cm,便后不易收回)46例。N度脱垂(肛管和直肠或部分乙状结肠全脱出,长度达8cm以上,便后必须用手还纳)18例。1.2方法(l)药罐制法:选用直径约3cm的竹子,逐节…  相似文献   

12.
排粪造影结合盆腔造影诊断直肠内脱垂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设计一种盆腔造影结合排粪造影的方法,以期区分直肠粘膜脱垂与直肠全层套叠,指导直肠内脱垂的治疗。材料与方法:82例直肠内脱垂和36例对照者行排粪造影结合盆腔造影。结果:在82例患者中,50例有直肠内脱垂征象、而盆底腹膜正常者为直肠粘膜脱垂,其中26例伴异常会阴下降;32例有直肠内脱垂征象、盆底腹膜随直肠前壁降入套叠鞘部、并构成直肠壁内疝疝囊者为直肠全层套叠,6例疝囊上口敞开者术中证实有内容物疝入,20例伴异常会阴下降。结论:排粪造影结合盆腔造影是区分粘膜脱垂与全层套叠、诊断直肠内脱垂伴发的直肠壁内疝等盆底疝等直观、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资料 :116例患者中男性 49例 ,女性 6 7例 ;年龄 17~ 77岁。病程 2 0天至 30年。外痔 12例 ;内痔 19例 ;混合痔 85例 ,其中环状混合痔 11例。方法 :患者取胸膝卧位 ,0 5 %碘伏消毒。 0 2 5 %布比卡因 2 0ml与亚甲蓝 2 0mg混匀后 ,肛管周围皮下浸润麻醉。按照痔体的自然凹陷及位置 ,以母痔点为中心划分成 4~ 5组。用功率为 10~ 15W ,光斑直径 0 3mm ,照射距离为 10 0mm的CO2 激光于钳下切除外痔 ,钳上切除内痔 ,激光凝固止血。必要时缝线结扎止血。同法逐个处理其余痔核。手术中注意保留皮肤粘膜交界处 ,防止术后肛门狭窄。…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PPH手术适应证及术后并发症的处理。方法 施行PPH手术患者共10例,其中Ⅲ-Ⅳ度痔8例,混合痔伴部分直肠黏膜脱垂2例。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便血及直肠黏膜脱垂症状消失,2例术后出现短时间间断性性腹痛,经对症治疗后症状消失。结论 PPH手术是临床上治疗直肠黏膜脱垂及重度痔方法之一,较之传统方法具有明显优点,应在临床中普及推广。  相似文献   

15.
最近10年肛管鳞癌和直肠腺癌的治疗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放疗在大部分肛管癌和选择性的直肠癌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肛管癌通常可分为鳞癌和腺癌。后者治疗同直肠癌。临床腹股沟淋巴结转移为5~20%,直肠旁和肠系膜下淋巴结转移为10~30%。痔中淋巴结也可转移但较少见。仔细的临床检查(有时需在全麻下进  相似文献   

16.
直肠脱垂,特别是Ⅲ度直肠脱垂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痛苦。2002年1—12月,我们按照肛门手术应最大限度减少对肛管解剖结构的破坏和保护肛管生理功能的治疗原则,采用直肠黏膜缝扎加肛门紧缩术治疗Ⅲ度直肠脱垂5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直肠内脱垂盆底形态研究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建立一种在手术前能区别直肠内脱垂中粘膜脱垂和全层套叠的影像学方法。材料和方法:66例直肠内脱垂和36例对照者均行排粪造影结合盆腔造影,测量肛直角、会阴位置等指标并结合手术中所见的盆腔变化。结果:41例患者在排粪中无盆底腹膜变化为直肠粘膜脱垂;25例盆底腹膜随直肠前壁下降为直肠全层套叠,伴直肠鞘部腹膜构成疝囊的直肠壁内疝。结论:本造影方法可准确区别直肠粘膜脱垂和全层套叠,并显示直肠壁内疝的疝囊,为临床治疗直肠内脱垂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我们应用折叠直肠粘膜,加肛门紧缩术治疗完全性直肠脱垂44例,现报告如下: 一、临床资料 44例中男29例,女15例,年龄最小16岁最大68岁。均为Ⅱ、Ⅲ度直肠脱垂。其中伴:  相似文献   

19.
自1974年1月~1992年1月收治肛管直肠伤32例,就平原与高原间的共性与特性总结讨论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本组32例中,男25例,女7例;年龄为3岁~58岁,以青壮年男性居多(占80%);损伤原因:戳伤6例,刺伤7例,玻璃致伤1例,砸伤3例,火器伤3例,交通事故伤12例;伤情:直肠撕裂达11cm2例,肛管括约肌完全断裂10例,腹膜返折  相似文献   

20.
我院1975~1985年对36例直肠脱垂患者用当明液肛周注射治疗,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一、临床资料 1.性别与年龄:本组男32例,女4例。年龄3~12岁6例,18~25岁27例,43~60岁3例。 2.病史:2~10年31例,11~18年5例。 3.诊断标准:按全国第一次肛肠会议制订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