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后颅窝肿瘤所致扁桃体下疝继发脊髓空洞症较少报道。本文对164例后颅窝肿瘤患者的MRI进行再研究,重点注意有否扁桃体下疝和脊髓空洞。结果发现24例有扁桃体疝形成,其中听神经瘤8例,小脑星形细胞瘤6例,成血管细胞瘤4例,脑膜瘤4例,成神经管细胞瘤1例,转移瘤1例。在脊髓矢状位像上,未见扁桃体疝的140例病人颈脊髓无异常,24例伴扁桃体疝者有5例出现脊髓空洞症(脑膜瘤  相似文献   

2.
急诊后颅窝开颅术后并发颅内感染2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后颅窝手术后感染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并发症,文献报道5%~13.4%,为幕上开颅的3倍[1]。我科自1998-01~2010-03共行急诊后颅窝开颅手术157例,并发颅内感染27例(17.20%),与择期后颅窝开颅术后并发颅内感染相比明显增高,现予以报告,并结合文献加以讨论。1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3.
作者报告12例延颈髓髓内肿瘤的手术治疗,并对手术人路,手术方法和效果进行了分析。12例中男7例,女5例,年龄17~57岁,平均35岁。病程1.5~7年。临床特点主要为锥体束损害,感觉障碍和缓慢发展的球部症状。MRI是诊断本病的可靠方法,4例实质肿瘤边界清楚(室管膜瘤3例,成血管细胞瘤1例),混合信号8例(星形细胞瘤4例,室管膜瘤3例,成血管细胞瘤1例),7例有不等大小的囊肿形成(室管膜瘤3例,星形细胞瘤4例),弥漫粗大并可见边界不清的肿瘤影5例(星形细胞瘤3例,成血管细胞瘤2例)。  相似文献   

4.
嗅神经母细胞瘤(olfactoryneuroblastoma,ONB)是一种少见的神经外胚层起源的恶性肿瘤,曾命名为嗅神经上皮瘤、嗅神经细胞瘤、成感觉神经母细胞瘤。它起源于上鼻甲、鼻中隔、筛板表面的嗅上皮[1,2]。Berger于1924年首例报道,迄今世界文献仅报告500余例[3]。ONB占所有鼻腔内恶性肿瘤的2%~3%[2,4]。原发于颅内者罕见,仅有个别报导。1病理该肿瘤呈肉红色、息肉状,质脆,血管丰富。光镜下瘤细胞由大量单一形态圆细胞组成,细胞间有纤维基质,胞质少,核规则,含浓染色质,核仁不显著,部分核固染,有丝分裂相低,细胞成片状,有HomerWright结节。虽然…  相似文献   

5.
我院在1955~1972年4,234例脑瘤手术中,术后发生颅内血肿47例,约占1.1%。幕上颅内血肿27例;幕下20例,幕上肿瘤的术后血肿较幕下相对的少。从肿瘤性质上看:以血管网织细胞瘤的术后血肿最高,为3%,次为听神经瘤(2.4%);胶质瘤的术后血肿为1%;脑膜瘤为0.7%。胶质瘤中以室管膜瘤的术后血肿发生率最高(1.7%)。似乎可以认为肿瘤部  相似文献   

6.
首例侧脑室成血管细胞瘤于1935年报道。此后又有4例脑室内成血管细胞瘤报道,其中3例位于第三脑室内,另1例位于侧脑室。作者报告的1例为位于右侧侧脑室的成血管细胞瘤。患者女性,44岁,因抑郁症于1988年9月27日住院。EEG发现右颞区产病灶,CT确诊为脑瘤。神经系统检查正常。眼底镜检查左侧视网膜出血及渗出。视力左4/10,右5/10。血红蛋白12.2g/dL,红细胞压积0.4。CT示右侧脑室三角区肿瘤并枕角扩大,肿瘤明显强化,后颅窝正常。MR增强扫描示类似肿物并右颞角和枕角扩大。选择性脑血管造影右椎动脉系示右丘脑区血管性肿瘤,由增粗的脉络膜后动脉供血,右颈动脉系有类似的肿瘤染色。1988年12月2日行右颞顶开颅,后颞叶弧形切口,放出脑室内脑脊液,见脑室内肿瘤呈淡红色,血管性,直径3cm,界限清楚,但无真性包膜。肿瘤中线侧位于右丘脑上部,外侧位于海马上部。切断来自脉络膜后动脉  相似文献   

7.
作者报告7例经病理证实的小脑幕上疝并结合文献报告的45例加以叙述.当后颅窝肿块迅速增大时,常可发生小脑扁桃体疝,如果此疝没有导致病人死亡,后颅窝增加的压力就可能引起小脑幕切迹上疝.如肿块起源于小脑幕切迹附近(例如小脑蚓部肿瘤)、当侧脑室引流减轻了阻塞性脑积水和颅高压之后,在小脑幕切迹较大时都比较容易发生小脑幕切迹上疝.小脑幕切迹大小变异较大,这种变异可能影响  相似文献   

8.
外伤性后颅窝硬脑膜下积液是颅脑损伤中一种特殊类型的并发症,幕上者已有较多报告,但位于幕下后颅窝者当属少见,由于临床表现不典型,术前诊断常有一定困难,但及时正确的诊断和处理,一般效果还是良好的,本文作者分析总结了在1962~1988年收治的1537例颅脑损伤中经手术证实的外伤性后颅窝硬  相似文献   

9.
新生儿脑瘤     
2个月以下的新生儿脑瘤能确诊的得罕见,即使为良性,其处理也甚困难,因此过去认为在临床实践中无重要意义。本文报告5个病例。近来,由于小儿神经外科的发展,已发现更多病例。据文献报导,2个月以下新生儿脑瘤已有103例(包括本文5例)。其中畸胎瘤53例,髓母细胞瘤6例,室管膜瘤6例,脉络丛乳头瘤5例,颅咽管瘤4例,星形细胞瘤4例,胶质母细胞瘤3例,肉瘤3例,胶质瘤3例,其他16例。位于幕上者(64例)较幕下(15例)为多;多数位于脑深部中线区。而据Gross等报告,2岁以下小儿的脑瘤则多位于幕下。这可能与新生儿脑瘤中最多的畸胎瘤好发于幕上有关。本病的诊断较困难,仅极少数能在手术或尸检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血管生成在幕上星形细胞瘤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对71例幕上星形细胞瘤作von Willebrand因子染色,显示血管内皮细胞以检测肿瘤内微血管密度,分析微血管密度与肿瘤级别及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微血管密度与肿瘤级别密切相关(P>0.01),较高级别的肿瘤内微血管密度较高,Ⅳ级星形细胞瘤内微血管密度最高。预后分析显示微血管密度较高组的患者生存率较低(P<0.01)。结论:血管生成在肿瘤生长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微血管密度是反映幕上星形细胞瘤患者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1.
手术治疗后颅窝肿瘤4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后颅窝肿瘤特点及显微手术方法、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显微手术治疗45例后颅窝肿瘤的临床资料。结果病理结果包括:星形细胞瘤、髓母细胞瘤、室管膜瘤、血管母细胞瘤、胆脂瘤、畸胎瘤、脑膜瘤、听神经瘤、血管畸形。肿瘤全切除25例,次全切除14例,大部分切除6例,术后死亡2例。结论后颅窝结构复杂手术难度较大,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掌握手术原则,采用合理的手术技巧和术式,注意术中肿瘤切除与功能的保护,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小儿后颅窝中线肿瘤的临床特点和显微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2月至2015年2月显微手术治疗的52例小儿后颅窝中线肿瘤的临床资料。结果肿瘤全切除45例,次全切除5例,大部分切除2例。髓母细胞瘤36例(69.2%),室管膜瘤及间变性室管膜瘤7例(13.5%),星形细胞瘤7例(13.5%),少突胶质细胞瘤1例(1.9%),血管母细胞瘤1例(1.9%)。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为44.2%(23/52)。术后无并发症短期内恢复良好29例,出现并发症延迟恢复19例,昏迷自动出院或死亡4例。康复的48例出院后随访3~48个月,平均15个月;7例肿瘤复发。结论显微手术是治疗小儿后颅窝中线肿瘤最有效的方法,术中利用小脑延髓裂间隙显露切除肿瘤能有效减少脑组织损伤,加强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处理可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3.
成神经管细胞瘤和成松果体细胞瘤属神经外胚层发生的原发性肿瘤,几乎仅发生在儿童。虽有家族性成神经管细胞瘤的报告,但未见家族性成松果体瘤的报道,本文报导母女两人均患成松果体细胞瘤,并探讨了与此有关的遗传因素。病例报告。例1:12岁,女性,经常头痛、呕吐和眩晕9个月,症状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中枢神经系统脑脊膜黑色素细胞瘤(PMM)临床及病理学特征.方法 结合文献复习,回顾性分析3例中枢神经系统原发的脑脊膜黑色素细胞瘤.结果 2例肿瘤位于椎管内,1例位于小脑脑桥角.肿瘤外观呈黑色,部分肿瘤包膜完整.光镜下见瘤细胞由上皮样细胞和梭形细胞混合而成,细胞无明显异型,核仁明显.大部分瘤细胞质内含有大量黑色素颗粒.例1、例3肿瘤核分裂像无或偶见(0~1个/10 HPF),例2核分裂像较多(2~3个/10 HPF).免疫表型HMB45、MelanA和S-100蛋白呈阳性表达.例1、例2肿瘤完全切除,例3部分切除,随访均无复发.结论 原发性脑脊膜黑色素细胞瘤是一种罕见的交界性或低度恶性肿瘤,具有一定的病理学特征,可局部复发或发生恶变,需要与原发或转移的恶性黑色素瘤、黑色素性脑膜瘤及黑色素性神经鞘瘤进行鉴别.  相似文献   

15.
颅内血管外皮细胞瘤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提高对颅内血管外皮细胞瘤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8例颅内血管外皮细胞瘤的临床、病理和CT、MRI表现,并结合文献进行讨论.结果颅内血管外皮细胞瘤临床上多以头痛等症状就诊.CT和MRI表现类似脑膜瘤,但前者多具有分叶征,血管流空显著,窄基底附着硬膜,肿瘤明显强化,没有硬膜强化(硬脑膜尾征),无颅骨增生和钙化.组织学上,肿瘤组织内血管丰富,可见典型"鹿角状"血管,血管周围为短梭形肿瘤性外皮细胞,瘤细胞异形,有核分裂相.免疫组化标记示瘤细胞Vim阳性,EMA、GFAP和S-100蛋白阴性.8例均行手术治疗,肿瘤全切7例,近全切除1例.术后均行放疗.结论颅内血管外皮细胞瘤预后不良,手术切除辅以放疗是其主要治疗手段.确诊依赖于病理和免疫组化检查.  相似文献   

16.
后颅窝硬膜外血肿罕见,自1901年以来仅报告157例。作者报告了Pavia 大学神经外科自1979~1985年8例后颅窝硬膜外血肿。男6例,女2例,平均年龄27岁,多无小脑体征,仅一例有中间清醒期,一例有后组颅神经损伤表现,5例有锥体束征,均行手术治疗,死亡3例,死亡率38%。通过该组  相似文献   

17.
家族性星形细胞瘤和家族性神经胶质母细胞瘤偶有报告,而家族性少枝胶质细胞瘤,本文作者仅在文献中见过一次报告。本文作者现将自己的2例母女都患少枝胶质细胞瘤作了手术的病例报告如下: 例1女、37岁,因癫痫大发作就诊,神经系统检查正常,脑电图显示病变集中在右额后部,经右颈内动脉造影显示一无血管的占位性病变。行右额叶切除并切除肿瘤,组织病理学检查证实为实质性伴有小囊性的少枝胶质细胞瘤,无有丝分裂及新生血管。术后九年肿瘤复发,做了第二次手术,肿瘤特  相似文献   

18.
本文报告颅内血管畸形(AVM)显微手术治疗83例,这些血管畸形的位置是:硬膜3,眼眶1,硬膜下79,其中幕下14,幕上65,幕上的位置是额11,颞9、顶20,枕10、正中旁12、基底节3.硬膜3例均侵犯横窦.幕上病变左右两侧分布相等,仅一例中线旁病变侵犯胼胝体,影响两半球.本组年龄自  相似文献   

19.
颅内生殖细胞瘤(曾称异位松果体瘤)是较少见的肿瘤,文献报告较少,好发部位多见鞍区及中线附近,现将我科从1965年至1989年所收治的术后病理证实的8例颅内生殖细胞瘤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本组8例,男性5例,女性3例,年龄为7~36岁,平均年龄为15.4岁,其中有6例在15岁以下。8例中的6例肿瘤位于鞍区,2例在第三脑室旁。  相似文献   

20.
静脉性血管畸形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颅内静脉性血管畸形是脑血管畸形的一种,临床少见。本文报告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自1992年以来,经造影证实10例静脉血管畸形。男6例,女4例,年龄5~39岁,平均年龄21.4岁。病史中表现为出血3例,癫痫2例,头痛10例。病变位于幕上8例,幕下2例。本组幕下2例及1例额顶部开颅手术切除静脉畸形。随访6~36月,平均15.3月。未手术的7例病情无变化,可参加正常工作和学习。本文结合文献对本病的诊断、影像和治疗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