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向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1999,8(4):538-539
1病例报告患者,男,60岁,于1997年5月24日入院。患者于入院前1天下午3时许做农活时出现心前区剧痛,同时伴左肩部、左上肢疼痛并麻木、大汗淋漓、胸闷、气短。既往无高血压、糖尿病、心绞痛史。查体:T35C,R3O次/min,P90次/min,Bp12/8kPa。神清,平卧位,口唇轻度紫绀,颈静脉无怒张,双肺底少许湿性罗音,心界无扩大,心尖区第一心音减弱,各瓣膜未闻及杂音。肝颈静脉返流征(一)。实验室检查:外周血WBC11.0×109/L,N0.08,L0.15,RBC312×1O9/L;肝功能、肾功能、血电解质、血糖等均在正常范围内;血GOT98u/L,… 相似文献
2.
3.
赵虹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1998,(1)
1病例介绍患者男性,74岁,主因发作性胸闷、气短、心前区疼痛4天,于1996年8月14日4:10由外院急诊转人我院。入院时T36.8℃,P40次/min,律不齐,R20次/min,BP15/8kPa,患者神志清楚,精神差,心电图示:急性下壁心肌梗塞,交界性心律、H度房室传导阻滞。立即给予吸氧、镇静、提高心率、抗心律失常等对症治疗,于人院当天早晨7:35患者出现血压下降,BP8/4kPa,心率减慢32次/min,心电图示窦性停搏,最长间歇6.27秒,立即增加一条液路,并先后给于多巴胺20mg人液静滴、654-2,5mg人壶静滴、安定10mg肌注,7:40患者突然意识丧… 相似文献
4.
1999年4月10日笔者在患者家中,用中西医结合成功地抢救了1例急性前间壁心肌梗塞,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男,现年50岁.既往曾连续2年定期体检.做血流变检查,均为全血粘度高.高脂血症。1999年4月10日晚,接到患者家属的求救电话。诉说患者因过度疲劳,突然出现心前区憋胀、疼痛.并向左肩放射.伴出汗、恶心,但未吐,神志清醒。根据其典型的心肌供血不足症状,又联想到既往有高脂血症,初步诊断:心绞痛、急性心肌梗塞。2抢救方法在电话中嘱病人平卧.立即舌下含化硝酸甘油卫片.速效救心九15粒。随后笔者赶到病人家中,经用药后… 相似文献
5.
6.
急性心肌梗塞 (AMI)是临床危急重症 ,属中医“真心痛”、“厥心痛”的范畴。由于本病来势迅急 ,早期死亡率高以及中医学自身特点 ,多少年来 ,AMI的抢救阵地一直都被现代医学占据 ,中医对于 AMI望而止步。我们曾用针灸、中药成功救治 1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 ,现报告如下。患者 ,男性 ,6 4岁 ,于 1999年 2月 2 7日晚 7时无明显诱因自觉左肩及后背不适 ,稍事活动即感背部疼痛 ,自以为“岔气”未予重视。晚 8时出现心前区及左肩、左侧背部烧灼样剧痛 ,伴有气短、烦躁 ,自服“去痛片”、“速效救心丸”均无效 ,于 8时半延至吾家。当时患者神志… 相似文献
7.
1 临床资料。患者,女,65岁,因“反复胸闷痛半年,加重半月”于2004年2月1日由外院转入我院,病历号0095398。患者于2003年7月无诱因下出现心前区翳闷不适,无胸痛,持续30分钟后自行缓解,后每用力时便觉胸闷,偶有胸痛,持续约半小时至2天不等,未系统诊治。2004年1月18日活动后突发心前区闷痛,伴心悸、气促、大汗淋漓,持续1小时不能缓解,急就诊 相似文献
8.
溶栓治疗是应用药物溶解已形成的血栓,并使其血管再通的一种疗法。在基层医院开展静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塞(AMI)有非常积极的意义。2000年10月,我科与多科合作,运用溶栓疗法,成功地抢救了1例较危重的急性心肌梗塞并发房室传导阻滞(AVB)、心源性休克患者,现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急性心肌梗塞起病急变化快,而心源性休克是急性心肌梗塞的危重并发症之一。病人多表现为胸痛、胸闷、气短、汗出、面色苍白、四肢厥冷、血压下降等濒危症状,如果抢救治疗不及时,死亡率较高。2000年6月我院CCU病室成功的为一名急性下壁、后壁心肌梗塞伴心源性休克的病人进行了静脉溶栓、抗休克等抢救治疗,使病人心肌得到再灌注、休克纠正,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正> 急性心肌梗塞发生猝死,是我们CCU病房最常见也是最危险的急症之一,我院曾收治1例急性下壁及正后壁心肌梗塞患者,在住院治疗期间心跳,呼吸骤停2次,经医护人员的及时发现与抢救,患者住院32天痊愈出院,为总结经验,提高抢救治疗效果,现介绍几点体会如下: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62岁,因心前区疼痛不适,胸闷发憋于95年3月6号晚19时急诊入院,查患者神清,面色苍白, 相似文献
11.
12.
刘某某,男,69岁,住院号37160,1996年5月3日初诊。因胸闷、气憋3年,加重1天,于1996年4月12日急诊入院。入院后经查体、心电图及化验心肌酶谱等检查后,确诊为急性前间壁、下壁心肌梗塞。经予补阳还五汤加减口服,并扩张冠状动脉、抗凝、利尿等... 相似文献
13.
1病例报告患者,男,18岁,因发热伴胸部憋闷2天于我院就诊。患者于2无前无明诱因出现周身乏力,肌肉酸痛,同时出现下胞正中闷胀不适,伴轻度恶心,休息后仍不缓解。无明显心前区疼痛、大汗、意识障碍。今日因觉发热、胸闷加重来诊。既往体健,无吸毒史,家族中无同类病史。查体:T36.6C,PgO次/min,BP14/及社Pa,咽充血,扁桃体不大。双肺呼吸音清,心尖搏动位于左锁骨中线第四肋间内2cm,触无震颤,叩心界不大,心律规整,心率9O次/min,心音低钝,未闻及心脏杂音。心电图:Vl~V6ST段抬高,RV。<RV。<RV1,v。QvRS波呈q… 相似文献
14.
郝建峰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1995,(1)
<正> 临床资料 患者×××,男,65岁。因间断发作心前区疼痛14天于1993年2月8日入院。入院前14因惊吓后感心前区憋闷,伴大汗淋漓、气短,持续15分缓解。此后症状在劳累和受凉时出现,每次持续15~30分钟,含服速效救心丸缓解。查体:BP18.6/10.6kPa,心率84次/分,律整,各瓣膜区无杂音,两肺无啰音,腹软,肝脾不大,双下肢无水肿,神经系无异常。心电图示房性早搏,Ⅰ、Ⅴ_5、Ⅴ_6导联ST段呈水平型压低1mm。入院诊断:冠心病、心绞痛,给予消心痛、速效救心丸口服,脉通及复方丹参静点。入院第9天在安静状态下出现心 相似文献
15.
16.
17.
急性心肌梗塞是目前较常见也是最危险的急症之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搭配不合理,发病率逐步上升,如果不能及时救治,将会发生碎死。我科于1997年9月成功地救治了1例急性下壁心肌梗塞的患者,现将抢救及护理体会报导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59岁,主因70分钟前劳累后心前区压榨性疼痛,大汗伴恶心未吐,神清,急来我院就诊。查体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于湿性罗音,心律整,心音低纯,无杂音,P68次/min,BP9.6/5.7kPa。心电图提示:ⅡⅢONF导联S—T段弓背抬高0.4mv,胸导S—T段明显压低达根据症状及心电图诊断为急性… 相似文献
18.
针刺对硬膜外麻醉阻滞范围的影响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针刺对硬膜外麻醉阻滞范围的影响再探讨。方法 观察三种麻醉对硬膜外阻滞范围影响。共施行胆囊切除术166例,其中针刺复合小剂量硬膜外麻醉胆囊切除组(A组)56例,穴位皮肤电极刺激复合小剂量硬膜外麻醉和囊切除组(B组)54例,单纯小剂量硬膜外麻醉胆囊切除组(C组)56例。硬膜外麻醉用药种类,浓度(1.5%利多卡因)。给药程序及辅助用药相同,对各组硬膜外麻醉用药后所阻滞麻醉范围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A,B两组减少硬膜外麻醉用药量(1.5%利多卡因)32.96%,31.41%(约1/3);A,B两组硬膜外腔注入相同局麻药量(1.5%利多卡因9ml)阻滞神经节段宽2-3个。结论:针刺或穴位皮肤电极复合硬膜外麻醉可使阻滞神经节段增宽,局麻药量减少。 相似文献
19.
吴生荣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5,14(9):1217-1217
1 病历介绍患者 ,男 ,5 3岁。劳累后心悸、气短于 2 0 0 4年 9月 18日住院治疗。检查 :一般情况好 ,颈静脉不充盈 ,颈动脉搏动不一致。甲状腺无肿大 ,听诊甲状腺无血管杂音。肺部检查无异常。心浊音界向左下扩大。心率 10 8次 /min ,心音强弱不等 ,心律绝对不齐 ,心尖部可闻及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