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空蝶鞍综合征在 MRI问世之前 ,多认为此病少见 ,未能受到足够重视。 MRI无创伤可多方位扫描的优点使本病的及时诊断成为可能。检出率明显提高。现将我院收治的 75例空蝶鞍综合征患者的 MRI表现及临床资料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1992年 5月~ 2 0 0 0年 5月我院收治的空蝶鞍综合征患者 75例 ,其中男 38例 ,女 37例 ,年龄 18~ 80岁 ,平均 5 2岁。患者入院诊断均未能提示空蝶鞍综合征这一诊断,临床症状多以顽固性头疼、头晕为主要症状 ,本组有 5 2例此症状表现者 ,占 6 9% ,以视物不清就诊 5例 ,占 6 % ,以肥胖闭经就诊 …  相似文献   

2.
康传红   《中国医学工程》2012,(2):128+133-128,133
目的分析空蝶鞍的临床表现、CT及MRI征象、病因机理及临床应用,评价CT及MRI诊断SAH的意义。方法本文分析了我院37例空蝶鞍的CT及MRI征象和临床表现,并进行交互对比式归纳和总结,其中采用颅底薄层螺旋CT扫描、轴矢状位T1WI/T2WI、FLAIR、冠状位T1WI扫描。结果空蝶鞍的CT表现主要有蝶鞍扩大,垂体窝壁骨质变薄,垂体窝内为脑脊液样低密度影填充,且与鞍上池沟通,增强扫描无强化。空蝶鞍的MRI表现主要有蝶鞍扩大,鞍底下陷,鞍内脑脊样信号,垂体受压变扁紧贴于鞍底,垂体柄后移。结论 CT诊断空蝶鞍有一定局限性,但经过薄层螺旋CT扫描后二维重建后处理亦可明确诊断;MRI因其检查的多方位性、多成像方法性,故可以准确诊断空蝶鞍。因而CT为临床检查的主要筛查手段,MRI应成为其临床诊断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3.
26例空蝶鞍综合征的MRI诊断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26例空蝶鞍综合征的临床及MRI表现,认为发病机理与先天性鞍隔缺损、脑脊液压力增高、垂体肥大继之萎缩有关,多为中年女性肥胖者。垂体受压扁平至鞍底,鞍内充满脑脊液为空蝶鞍综合征的MRI特征。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空蝶鞍的MRI表现,加深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对我院作垂体MRI检查资料完整的92例空蝶鞍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蝶鞍呈球形扩大45例。鞍内呈脑脊液信号且与鞍上池相通,垂体变薄紧贴鞍底或鞍背,信号均匀,高度≤3mm 57例,≤2mm 35例。矢状位呈新月形57例,呈弧线状35例。垂体柄居中80例,轻度左偏5例,轻度右偏7例,拉长直达鞍底92例。鞍底骨质轻度变薄下陷42例。视交叉受压上抬5例。冠状位垂体左右径〈10mm,上缘平直30例,凹陷62例。视交叉与垂体距离拉长,垂体柄居中,加上压向鞍底的垂体,呈“工”字形30例,呈“锚”形62例。结论MRI检查是发现空蝶鞍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MRI诊断原发性空蝶鞍综合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分析原发性空蝶鞍综合征的 MRI影像表现 ,探讨 MRI对原发性空蝶鞍综合征的诊断价值。方法 :2 0 0 2年 1月至 2 0 0 4年 6月对 2 1例临床有症状的原发性空蝶鞍患者行颅脑 MRI检查 ,基本扫描序列为矢状面T1 WI、冠状面 T1 WI,部分病例加横断面 T1 WI、T2 WI、Flair,6例行钆对比增强扫描。结果 :原发性空蝶鞍综合征的MRI表现主要有蝶鞍增大 ,鞍底下陷 ,鞍内见典型的长 T1 、长 T2 脑脊液信号 ,垂体受压变扁紧贴于鞍底 ,冠状位呈锚状而矢状位呈线状 ,但其信号无异常改变 ,垂体柄一般无偏移。结论 :原发性空蝶鞍综合征具有典型的 MRI表现 ,MRI可准确诊断 PESS,并可鉴别原发性空蝶鞍与其他病变 ,应作为 PESS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总结20例空蝶鞍综合征患者的MRI表现,以增加对其认识。方法 20例患者全部行MRI平扫,8例行增强扫描,常规行矢状位、冠状位、轴位扫描,结合CT及临床表现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空蝶鞍综合征MRI表现为蝶鞍扩大、垂体变薄及“锚”征等,女性发病率明显高于男性。结论 空蝶鞍综合征有其特征性的MRI表现,且有其特定的性别、年龄分布特点,结合临床多可作出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7.
蝶鞍区肿瘤以其解剖位置的特点 ,常侵犯视交叉。在视交叉受压病变过程中 ,患者常诉有视功能障碍。本文报告二例蝶鞍区肿瘤 ,均以眼病首发症状 ,误诊治疗 2~ 3年 ,现做以下报告 ,以其引起同道注意。1 病例介绍例 1,男 ,49岁 ,从 1993年 6月初自觉右眼视力下降 ,到当地医院眼科检查 ,视力 :右眼 4.8、左眼 5 .1,双眼视野向心性缩小 ,诊断 :“球后视神经炎”。 1994年 5月 14日来我院检查 ,视力 :右眼 4.5、左眼 4.8、眼压Tn ,视野检查 :双颞侧偏盲 ,瞳孔等大等圆 ,右眼直接光反射存在 ,间接光反射消失 ,双眼屈光间质正常。眼底 :右眼视神…  相似文献   

8.
董松申  田峰 《中国乡村医生》2008,10(20):136-136
目的:提高对空泡蝶鞍综合征(ESS)的临床表现及MRI表现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57例ESS的临床表现及MRI所见,进一步为ESS在诊断方面提出建议。结果:ESS临床表现复杂;经产妇,中年妇女多见,应引起临床重视。MRI对ESS诊断准确,以垂体腺被压扁到鞍底,鞍内充满脑脊液为特征。  相似文献   

9.
鲁广华  赵大聪  张雪峰 《中外医疗》2011,30(10):173-174
目的 探讨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对空蝶鞍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美国GE公司Signa Profil 0.2T开放型永磁磁共振扫描仪,对到我科行颅脑检查的2200例患者均观察其鞍区垂体的情况,对可疑空蝶鞍患者加扫矢状位、冠状位T1WI.回顾性分析72例经MRI诊断空蝶鞍...  相似文献   

10.
蝶鞍区肿瘤以垂体腺瘤发病率最高 ,约占 5 4 8% ,颅咽管瘤占 35 4 % ,鞍结节脑膜瘤占 5 2 % ,其它占 4 6 % [1] 。自显微技术应用于神经外科领域以来 ,蝶鞍区肿瘤手术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并发症明显减少 ,死亡率大大降低 ,但尿崩仍是常见的并发症 ,及时发现、处理好尿崩有助于提高疗效 ,降低死亡率。现将作者工作中的经验体会报道如下 ,以兹参考。1 临床资料1 1 病例资料  2 0 0 1年 4月~ 2 0 0 1年 11月期间山东大学第二医院神经外科 15例住院患者 ,均行显微外科手术切除肿瘤 ,术后已经病理定性诊断。其中垂体腺瘤 7例 (经鼻腔…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P-VEP在蝶鞍区肿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20例蝶鞍区肿瘤患者作P-VEP检测,记录60、15min黑白方格刺激的P-VEP中N75、P100、N135振幅及潜时,结果:15minP100异常占95%,其中振幅降低占50%,潜时延长7.5%,潜时振幅均异常占37.5%。15minP100波形异常70%,其中消失波22.5%,W波或U波占47.5%,正常波占30%。结论:蝶鞍区肿瘤的P-  相似文献   

12.
蝶鞍位于颅底.是颅内肿瘤的好发部位之一.它远离腑组织和脑室系统。早期生长之肿瘤常缺乏颅内压升高和神经系统阳性体征。但可压迫视神经和视交叉,出现视力减退和视野障碍,故患一般都先就诊于眼科。如果眼科医生缺乏神经眼科学知识和经验,容易发生漏诊和误诊.延误治疗时机,导致不可逆的视力损害。现将笔所遇2例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视野缺损对蝶鞍区肿瘤诊断及治疗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视野缺损对蝶鞍区肿瘤诊断及治疗的意义。方法:对22例(44只眼)蝶鞍区肿瘤患者的视野检查结果,其中包括眼科门诊患者8例(16只眼)、住院患者14例(28只眼),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蝶鞍区肿瘤以垂体瘤居多(81.8%)。在首发症状中视力下降占大多数,为77.3%,并可伴有头痛或者其他症状如内分泌异常等。眼底检查视盘苍白者占多数(81.8%)。视野改变以垂直性偏盲为主要表现,其中典型的表现为双眼或单眼颞侧偏盲。常用手术治疗方式为经额颞幕上开颅手术及经蝶骨入路手术,术后视力、视野均有不同程度恢复。结论:蝶鞍区肿瘤中垂体瘤占大多数。视野改变可表现为垂直性偏盲、不规则视野缺损、视野向心性缩小等。  相似文献   

14.
MRI对原发性空蝶鞍综合征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对原发性空蝶鞍综合征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有头颅MRI检查并有完整临床资料的原发性空蝶鞍患者36例进行研究.采用矢状面T1WI、冠状面T1WI,横断面T1WI、T2WI,9例行钆对比增强扫描.结果原发性空蝶鞍综合征患者蝶鞍的MRI表现主要有鞍区增大、鞍底下陷、鞍内为典型的长T1、长T2脑脊液信号;垂体受压变扁紧贴于鞍底,受压垂体信号无异常改变,垂体柄延长直达鞍底.其临床表现主要有:顽固性头痛、头晕、视力障碍、内分泌紊乱等症状.结论原发性空蝶鞍综合征具有典型的MRI表现,MRI可清晰显示空蝶鞍,MRI应作为原发性空蝶鞍综合征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5.
空蝶鞍为鞍上蛛网膜经缺损的鞍隔疝入鞍内所致 ,空蝶鞍综合征可引起头痛、头晕、视力障碍、内分泌紊乱等一系列临床症状[1] 。在MRI应用之前认为此征少见 ,随着MRI的临床应用 ,其检出率上升明显 ,但文献报道不多。本文收集我院 1999年 10月— 2 0 0 3年 8月行MRI检查并有完整资料的空蝶鞍综合征 72例 ,就其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MRI征象分析讨论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 本组 72例 ,男 2 8例 ,女 4 4例 ,年龄 35~ 6 6岁 ,平均 4 8岁。临床表现 :顽固性头痛、头晕 36例 ,视力不同程度下降、视野缺损 16例 ,月经不调 12例 ,泌…  相似文献   

16.
对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2 例鞍区肿瘤,进行了常规磁共振成像(MRI) 及静脉注射钆喷酸葡胺(Gα DTPA) 后的对比增强MRI诊断。结果表明:MRI三维成像清晰显示鞍区肿瘤及其毗邻解剖结构,并可辨别肿瘤的组成成分,因此MRI为鞍区肿瘤术前定位和定性诊断及手术提供了一种重要的影像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17.
蝶鞍区生殖细胞瘤的鉴别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总结北京协和医院神经外科1991年3月至2002年1月间11例经术后病理证实为蝶鞍区生殖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2例,女性9例。平均年龄16.8岁,平均病程2.6年。临床表现为尿崩症11例,视功能障碍6例,生长发育迟缓5例,垂体功能低下5例。肿瘤最大径≤3cm8例,>3cm3例。MRI显示肿瘤为T1呈低或等信号8例。术中肿瘤呈紫红色或暗灰色。术后病理均证实为生殖细胞瘤,术后均进行放射治疗。随诊3个月至6年,肿瘤消失,术后尿崩症状改善9例,视功能障碍改善4例,但垂体功能低下和生长发育迟缓改善不明显。研究结果显示当年轻人出现尿崩症、垂体功能低下,影像检查发现蝶鞍区实质肿瘤边界不清时,应考虑蝶鞍区生殖细胞瘤,高度怀疑时采用试验性放射治疗可协助诊断。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鞍区肿瘤的MRI影像特征,评价MRI对鞍区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鞍区肿瘤20例,其中:垂体瘤12例,颅咽管瘤5例,Rathke囊肿2例,脑膜瘤1例。所有病例均行MRI平扫加增强检查。结果鞍区肿瘤有其不同的临床症状、好发部位以及好发年龄,MRI图像也有其特征及信号特点。结论 MRI的多方位(横断位、矢状位、冠状位)、多参数成像,能显示鞍区肿瘤的影像学特点,对鞍区肿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具有重要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9.
报告76例蝶鞍区肿瘤经鼻蝶窦入路手术,采用鼻小柱“V”型切开,术中保留鼻中隔软骨,将取出的筛骨垂直板及部分犁状骨骨片作为修补鞍底之材料,余下部分仍复回原位,以保持正常的生理解剖结构。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MRI对鞍区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确诊的11例垂体瘤,6例脑膜瘤,4例颅咽管瘤的MRI平扫及增强表现。结果:MRI检查,T1WI上肿瘤大多呈低、等信号或混杂信号,T2WI上呈均匀高信号或不均匀高低混杂信号。结论:MRI对鞍区肿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