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心房纤颤患者β-纤维蛋白原-148C/T(β-Fg-148C/T)基因多态性与血浆纤维蛋白原(Fg)水平及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关系。方法检测92例心房纤颤合并脑梗死患者、80例心房纤颤患者和98名健康者的β-Fg-148C/T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并测定血浆Fg水平。结果心房纤颤合并脑梗死组及心房纤颤组β-Fg-148C/T中T等位基因频率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房纤颤合并脑梗死组β-Fg-148C/T中T等位基因频率与心房纤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房纤颤合并脑梗死组及心房纤颤组血浆Fg水平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房纤颤合并脑梗死组血浆Fg水平与心房纤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等位基因携带者血浆Fg水平明显高于同组C/C基因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β-148C/T基因的T等位基因与心房纤颤合并脑梗死及心房纤颤关系密切,并且与血浆高水平的Fg有关,血浆Fg水平与心房纤颤合并脑梗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心房纤颤病人的相关因素和临床特征。方法将66例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心房纤颤病人作为心房纤颤组,56例慢性心力衰竭窦性心律病人作为窦性心律组。比较两组心房钠尿肽(BNP)、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左心房内径(LAD)、左室射血分数(LVEF)等参数。结果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心房纤颤组病人BNP水平、hs-CRP水平均高于窦性心律组病人,心房纤颤组病人的左房径大于窦性心律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房纤颤组病人的左室射血分数低于窦性心律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大于窦性心律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心房纤颤与体液、心脏结构、血流动力学、炎性反应等多种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3.
P波离散度在预测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房纤颤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P波离散度(PD)在预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房纤颤中的价值。方法观察107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据PD将其分为A组(PD≥40ms)和B组(PD<40ms),分别观察两组心房纤颤的发生率。结果A组心房纤颤的发生率(61.77%)明显高于B组(8.22%)。结论PD≥40ms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易并发心房纤颤,说明PD可作为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房纤颤的预测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4.
心房纤颤的临床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房纤颤在人群中的总发生率约0.4%,65岁以上老人心房纤颤发生率为3%~5%,60岁以后每10年发病率增加1倍,80岁发病率可达8%~10%。合并心房纤颤后心脏病病死率增加2倍,如无适当抗凝,脑卒中增加5倍。现将心房纤颤的治疗进展综述如下。1病因心血管疾病常见的有:(1)风湿性心瓣膜病;  相似文献   

5.
美国医学界有关人士就心房纤颤与缺血性卒中的相关性问题,于1968年对部分退休老人进行了检测,结合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对照及尸解数据,证实心房纤颤患者易患缺血性卒中。近几年来,又进行了心房纤颤患者卒中的一级预防(SPAFⅠ)和二级预防(SPAF Ⅱ)的实验研究,对华法令与阿司匹林在心房纤颤患者动脉血栓形成中的预防作用进行了实验对比。结果证实,华法令对减少非瓣膜性心房纤颤患者的缺血性卒中效果显著,阿司匹林的作用相对较小。作者在1987年~1989年间为研究 SPAF Ⅰ,对1330名房颤患者随机进行了阿司匹林、华法令  相似文献   

6.
心房纤颤的抗凝治疗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心房纤颤是一种常见的室上性快速性心律失常,脑卒中、栓塞和心力衰竭是心房纤颤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它所致的脑卒中,是无心房纤颤脑中风的2~7倍。风湿性心脏病心房纤颤所致的脑中风,是无心房纤颤脑中风的17倍。普通人群心房纤颤的发病率约为0.4%,60岁以下人群心房纤颤的发病率低于1%。随着年纪的增大,心房纤颤的发病率逐渐增高,80岁以上老年患者心房纤颤的患病率几乎达到10%。根据Framingham研究,60~69岁心房纤颤患者脑中风的发病率是21‰,70~79岁心房纤颤患者脑中风的发病率是49‰,80~89岁心房纤颤患者脑中风的发病率是71‰。虽…  相似文献   

7.
甲亢是心房纤颤常见的病因,在甲亢被满意控制之前,心房纤颤的治疗通常是困难的。异搏定对治疗甲状腺功能正常的心房纤颤患者有效,为此作者试图用它治疗甲亢心房纤颤。  相似文献   

8.
急性有机磷中毒致心房纤颤的机制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急性有机磷中毒致心房纤颤并非罕见 ,我院自 1992年10月至 2 0 0 0年 2月共收治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 5 82例 ,其中 32例既往无心房纤颤史 ,无器质性心脏病的病人发生心房纤颤 ,占 5 4%。为了探讨急性有机磷中毒致心房纤颤的发病机制 ,现对 32例病人进行分析 ,报告如下。1 病例与方法1.1 病例选择 根据急性有机磷中毒病人有无心房纤颤分为两组。心房纤颤组 32例 ,男 10例 ,女 2 2例 ,年龄 18~ 6 4岁 ,平均 (2 8 0± 13 6 )岁。对照组 :从急性有机磷中毒无心房纤颤的病人中随机抽取 36例作为对照组 ,男 12例 ,女 2 4例 ,年龄 16~ 6 0岁 ,…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浆脑钠肽(BNP)水平变化在经环肺静脉消融术(CPVA)后药物治疗复发心房纤颤(联合治疗)疗效的关系。方法选取36例有心房纤颤症状患者进行CPVA术,在CPVA之前以及CPVA之后测量患者BNP水平。其中17例经CPVA后复发心房纤颤患者给予抗心律失常药物,用药后3个月内随访有无心房纤颤复发。结果 CPVA术后复发患者术前BNP水平高于心房纤颤消融成功患者(治愈组)。术后复发患者经过CPVA和抗心律失常药物联合治疗后,随访3个月,10例患者心房纤颤未再复发(有效组);7例患者经联合治疗后复发心房纤颤(无效组)。在基础水平上,复发患者测定血浆BNP,3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有效组患者在CPVA术后BNP水平较无效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 CPVA术后BNP的显著下降对于预测CPVA术后心房纤颤复发患者药物疗效有显著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P波离散度(Pd)对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发生阵发性心房纤颤的预测价值.方法 62例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按是否伴有阵发性心房纤颤分为心房纤颤组(n=30)和无心房纤颤组(n=32),分别测量两组患者的心电图P波最大时限、P波最小时限并计算P波离散度.结果 心房纤颤组与无心房纤颤组患者P波离散度和P波最大时限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心房纤颤组又高于无心房纤颤组;心房纤颤组P波离散度>40ms者23例(73.3%),而无心房纤颤组4例(12.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P波离散度可作为预测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是否发生阵发性心房纤颤的一个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十二导联动态心电图对阵发性心房纤颤的监测价值,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可靠的信息.方法 分析我院2011年1月-2013年6月80例阵发性心房纤颤患者24h十二导联动态心电图,总结阵发性心房纤颤患者的动态心电图特点及定量分析心房纤颤负荷指标.结果 (1)本组80例阵发性心房纤颤患者中,发生阵发性心房纤颤平均次数:(116.0±2.3)次;阵发性心房纤颤平均发作时间:(21.0±3.7)s;心房纤颤平均负荷:(28.0±0.4)%.(2)房性期前收缩诱发占73.38%,房性心动过速诱发占17.47%,心房扑动诱发占9.15%.(3)房性心律失常诱发阵发性心房纤颤患者平均联律间期和前间期时间分别为:(371.3±41.6)ms、(812.0±21.7)ms;未诱发阵发性心房纤颤患者平均时间为:(436.0±40.4)ms、(711.0±18.5)ms.结论 十二导联动态心电图能有效地"捕捉"和监测阵发性心房纤颤患者的动态心电图特点及定量分析心房纤颤负荷指标,为临床诊断提供可靠的信息,对指导临床用药及评定治疗效果带来极大的方便,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对慢性心力衰竭伴有心房纤颤是否影响预后尚不清楚。为此,比较了慢性心力衰竭伴有心房纤颤或发展成心房纤颤患者与窦性心律者的病程经过,回答严重慢性心力衰竭伴有心房纤颤或发展成心房纤颤对预后是否有影响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湖北省阳新县目前心房纤颤的患病率、知晓率、脑卒中发病率及服药情况。方法:随机抽取阳新县城一个社区和农村一个行政村,年龄在30岁以上的常住居民2435人。以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的形式进行调查。结果:阳新县心房纤颤患者20例,患病率为0.82%、知晓率为40.0%。随着年龄的增加其患病率、知晓率增高。男性心房纤颤患病率和知晓率明显高于女性(0.91%:0.73%,45.5%:33.3%,P0.01)。心房纤颤病人中瓣膜型与非瓣膜型所占的比例分别为0.16%(4/2435)和0.66%(16/2435)。心房纤颤病人脑卒中率明显高于非心房纤颤人群(20.0%:2.2%,P0.001)。服药情况:绝大多数心房纤颤患者从不服药,在服用的药物中,阿司匹林服药率较高,占30.0%,其次为地高辛20.0%,β受体阻滞剂10.0%,华法令5.0%。结论:阳新县心房纤颤患病率较高、知晓率低、脑卒中发病率较高、服药情况十分不理想,需加强对心房纤颤的控制。  相似文献   

14.
心房纤颤住院患者32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分析心房纤颤住院患者的病因、临床特点和治疗现状。方法对湖南省衡阳冶金医院2006年1月—2009年12月320例心房纤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心房纤颤患者中阵发性、持续性和永久性心房纤颤各占10.9%、4.8%、84.3%。高血压是最常见的病因(37.33%)、其次是冠心病(34.12%)、风湿性心瓣膜病(17.1%)。永久性心房纤颤患者46.21%心功能Ⅲ~Ⅳ级,与阵发性心房纤颤相比有较大的左房内径[(45.36±8.34)mm:(32.96±6.54)mm,P〈0.05]和较低的射血分数[(56.40±10.98)%:(63.36±10.23)%,P〈0.05]。心房纤颤患者血栓栓塞事件发生率为6.8%,其中风湿性心房纤颤为非风湿性心房纤颤的4.68倍。心房纤颤患者华法令应用率仅为10%。结论血栓栓塞是心房纤颤的重要并发症。心房纤颤和慢性心力衰竭互为危险因素,两者常常合并发生。  相似文献   

15.
心房纤颤是临床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多伴有器质性心脏病。近年来药物转复心房纤颤多用胺碘酮,其疗效较好。然而临床工作中心房纤颤患者多有潜在性心功能不全或严重心功能不全。我们在使用胺碘酮转复心房纤颤时投以少量地高辛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总结我院2005-2008年间胺碘酮联用地高辛转复心房纤颤的病例资料,并对其疗效,心房纤颤转复机制和注意问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6.
老年人心房纤颤药物治疗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综述了近5年的一些药物对老年人心房纤颤治疗的进展情况,包括钙拮抗剂和β受体阴滞剂控制心房纤颤时的心室率;Ⅰa、Ⅰc及第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恢复心房纤颤的窦性心律;以及口服氟卡胺、普罗帕酮能够较好地维持心房纤颤转 复后的室性心律。并对心房纤颤的治疗原则亦做了介绍。(吴株葳摘)  相似文献   

17.
氯沙坦与阿托伐他汀联合治疗冠心病心房纤颤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氯沙坦与阿托伐他汀联合治疗冠心病心房纤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冠心病心房纤颤患者分为观察组38例及对照组22例,观察组采用氯沙坦与阿托伐他汀联合治疗,对照组采用氯沙坦治疗,比较治疗前及治疗后6个月两组患者每月阵发性心房纤颤发作频率及发作时间。结果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氯沙坦与阿托伐他汀联合治疗冠心病心房纤颤可以减少心房纤颤发作,值得临床推广适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民族地区基层医院心房纤颤抗凝治疗的现状。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1月~2014年12月间620例心房纤颤住院的患者,回顾性分析抗凝情况及脑卒中发生率。结果在民族地区基层医院中对于心房纤颤患者能受采用正规治疗的较少。本地区长期正规化口服华法林者占0.48%,长期口服阿司匹林者10.68%,脑卒中的发生率36.9%。结论民族地区基层医院心房纤颤患者抗凝治疗的现状急需改善。  相似文献   

19.
在第11届中国心房纤颤论坛(CAFS2013)上,北京安贞医院吴学思教授介绍了老年心房纤颤的药物治疗要点,并强调了要进行适宜的治疗。吴教授介绍,我国心房纤颤患者已达800万,心房纤颤的一般治疗包括病因治疗、控制心室率、预防复发、进行复律、射频消融和抗凝治疗,其中,抗凝治疗重于节律和室率控制,阵发性心房纤颤和慢性心房纤颤均应进行抗凝治疗。  相似文献   

20.
<正>2014-10-28,美国心脏学会(AHA)/美国卒中学会(ASA)联合发布了2014版《卒中一级预防指南》,并在线发表于Stroke,该指南在2011年版《卒中一级预防指南》的基础上结合最新研究证据进行了更新,强调了心房纤颤患者口服抗凝药、控制血压、饮食与营养及体力活动等在卒中一级预防中的重要性。心房纤颤:心房纤颤是卒中常见的危险因素,2014版《卒中一级预防指南》主要制定者James Meschia教授指出,该指南最重要的更新之一就是新增了非瓣膜性心房纤颤患者口服抗凝药的选择,除华法林之外,该类患者还可以选用达比加群、阿哌沙班及利伐沙班。James Meschia教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