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桥脑小脑角区肿瘤的显微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 我院自1988年11月~2001年11月共收治桥小脑角区肿瘤59例,均应用显微技术进行手术,在肿瘤切除效果及面神经、听神经保留方面,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59例中男30例,女29例,年龄3~60岁。其中20岁以下5例,21~30岁8例,31~40岁12例,41~50岁20例,51~60岁14例。临床表现:以耳鸣、听力下降、伴头痛、头晕为主要症状者36例,单纯头痛9例,单纯听力下降或耳鸣37例,面部感觉异常4例,面瘫及共济失调为主要症状者3例。  相似文献   

2.
我科自1990年1月至2004年6月通过显微手术治疗小脑桥脑角肿瘤29例,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29例,男12例,女17例,年龄23~65岁,平均41岁。病程2个月至6年,平均3.2年。临床主要表现为小脑桥脑角征候群和颅内压增高症,其首发症状随肿瘤性质的不同而不同。听神经瘤多以耳鸣、一侧听力下降、头昏、眩晕起病。脑膜瘤多数以头痛、面部麻木、面肌抽搐起病。表皮样囊肿以三叉神经痛及面瘫起病,同时伴有走路不稳。晚期大多出现其他后组颅神经症状、小脑症状及颅内高压症状及体征。辅助检查:所有病例均行CT及MRI扫描。听神经瘤CT表现为圆…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弥漫性脑肿胀 (DBS)的机理并探讨其诊断和治疗。方法 按Zimmerman的CT诊断标准对急诊 46例弥漫性脑肿胀 (DBS)患者临床资料进行研究 ,并对其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和预后进行分析。结果 DBS多发生于交通肇事 ,后即刻意识障碍 ,呈持续性昏迷 ,CT表现双侧大脑弥漫性肿胀 ,中线附近散在点状高密度灶。结论 DBS损伤机制与病理诊断的弥漫性轴索损伤 (DAI)是一致的 ,其致死、致残率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大型(直径≥3cm)桥小脑角肿瘤的小骨窗显微手术切除方法及神经功能保护。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乙状窦后入路小骨窗显微手术切除的32例大型桥小脑角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肿瘤全切除28例(87.5%),次全切除4例(12.5%)。结果本组无手术死亡病例。面神经解剖保留率为93.8%(30/32),面神经功能(House—BrackmannI、Ⅱ级)保留率为78.1%(25/32),听神经解剖保留率为87.5%(28/32),听力保留率68.8%(22/32)。结论采用乙状窦后入路小骨窗显微手术切除大型桥小脑角肿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在保留神经功能完整性的前提下应尽量切除肿瘤。  相似文献   

5.
显微外科手术治疗桥脑小脑角脑膜瘤25例陆顺兴,张宁远桥脑小脑角(CPA)脑膜瘤位置较深,手术难度较大,死亡率达15.7% ̄[1]。我院于1988年~1993年10月采用显微外科手术切除25例,无1例手术死亡,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般资料:25例中,女性...  相似文献   

6.
小脑桥脑角膜膜瘤位置深,术野狭窄,手术切除难度大,手术全切除率低。我院于1989~1999年应用显微外科手术切除小脑桥脑角脑膜瘤38例,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38例患者中男16例,女22例,年龄14~66岁,平均年龄45.6岁,病程2个月~6年,平均2.2年。1.2 症状与体征 头痛28例,24例为首发症状,听力减退10  相似文献   

7.
岩静脉在桥脑小脑角肿瘤显微手术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探讨岩静脉在桥脑小脑角肿瘤显微手术中的临床意义。方法以2004年12月至2006年3月进行的桥脑小脑角肿瘤显微手术33例为观察对象,其中2例手术中岩静脉撕裂被电凝处理,31例保护良好。结果31例岩静脉保护好的手术后没有发生小脑出血性梗塞,2例电凝处理岩静脉的术后都发生小脑出血性梗塞并水肿,其中1例死亡,1例恢复良好。结论岩静脉在桥脑小脑角显微手术中应尽可能保护良好,若被处理则需在手术后做好再次后颅窝减压手术的准备。  相似文献   

8.
肾结石并发肾盂肿瘤的诊断(附22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提高肾结石并发肾盂肿瘤术前诊断率,回顾性总结11年来诊治的22例肾结石并发肾盂肿瘤患者,占同期肾结石手术1123例的1.9%,占肾盂肿瘤103例的21.3%。肾盂肿瘤的术前漏诊率达91.0%。肾结石及其并发症的存在常干扰肾盂肿瘤的临床和影像学表现。术前应高度重视临床资料中各种有提示意义的迹象,逆行插管或穿刺吸取肾盂尿液进行脱落细胞学检查可提高其阳性率。术中应注意仔细探查,遇有可疑肿瘤时应及时取样行病理检查,以便采取正确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9.
小脑桥脑角肿瘤病人术中面神经监测的护理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春 《护理学杂志》2002,17(8):593-594
随着显微外科技术的普及和手术经验的积累 ,小脑桥脑角区肿瘤的手术病死率显著下降 ,但面神经损伤仍然是常见并发症之一 ,尤其在听神经瘤术中[1] 。对于大型听神经瘤 ,面神经常被肿瘤推挤移位、拉长变薄 ,甚至发生炎性变 ,与蛛网膜粘连 ,有时被包裹于肿瘤中 ,难于鉴别和分离保护。如何在术中探测定位面神经并判断其功能状态 ,成为医学工作者不断探索的课题之一。我院神经外科 1996年6月至 2 0 0 0年 6月 ,对 4 5例小脑桥脑角肿瘤病人应用面神经监测器进行了术中面神经监测 (Intraop erativefacialnervemonit…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经腹腹腔镜手术治疗肾上腺间质性肿瘤的适应证和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7例肾上腺间质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行B超,CT或MRI等影像学检查,术前诊断为肾上腺囊肿10例,肾上极囊肿2例,髓性脂肪瘤7例,神经鞘瘤3例,嗜铬细胞瘤2例,肾上腺占位3例(其中错构瘤1例)。27例均行经腹腔途径腹腔镜下肾上腺肿瘤切除术,术中采用超声刀游离瘤体及肾上腺组织,行肾上腺切除时采用Hem-o-lock结扎中央静脉。结果:27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开放手术。术中2例血压出现波动,最高升至178/118mmHg(1mmHg=0.133kPa),降压处理后恢复正常。平均手术时间75(50~110)min,平均术中出血量20(10~50)ml。术后1~3d肠功能恢复,2~3d拔除引流管,无明显外科并发症,术后平均7d出院。切除肿瘤2.0cm×2.0cm×2.5cm~10.0cm×10.0cm×13.0cm,病理诊断为肾上腺囊肿12例,髓性脂肪瘤9例,神经鞘瘤5例,错构瘤1例。25例术后随访0.5~4年,复查彩超和CT未见肿瘤复发及恶性变。结论:腹腔镜手术切除肾上腺间质性肿瘤安全可靠,且创伤小、恢复快,为治疗本病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分析行腹腔镜手术切除巨大(直径6cm)肾上腺肿瘤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8年6月~2013年6月采取经腹腔或腹膜后途径腹腔镜下切除术治疗15例巨大肾上腺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5例患者手术均成功,其中采取经腹腔途径6例,采取经腹膜后途径9例,均无需中转开放手术。平均手术时间136(100~210)min,平均术中出血量134(30~500)ml,术后住院时间平均6.4(5~9)d;出现并发症1例,为下腔静脉损伤;术后病理证实为肾上腺皮质腺瘤8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5例,髓样脂肪瘤1例,肾上腺皮质腺癌1例;失访1例,余14例获随访3~63个月,临床症状均消失,术前有高血压者血压均恢复正常,均未发现肿瘤复发或转移。结论:对于经验丰富且具有娴熟腹腔镜手术操作技巧的术者,腹腔镜手术切除巨大肾上腺肿瘤切实可行、安全有效,肿瘤大小并不是决定手术方式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后腹腔镜手术切除肾上腺肿瘤(附80例报告)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探讨应用后腹腔镜术切除肾上腺肿瘤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应用后腹腔镜手术切除肾上腺肿瘤80例:功能性肾上腺肿瘤56例,非功能性肾上腺肿瘤24例.用自制的气囊扩张后腹腔,腰部3个Trocar穿刺入路,超声刀将肿瘤切除,用自制的标本袋取出肿瘤.结果:80例中73例完全由腹腔镜手术完成,7例因术中粘连、出血等改开放手术.术中出血量10~500 ml,平均70 ml.患者均未输血.76例随访3~48个月,平均8个月,未见肿瘤复发和转移,血电解质、儿茶酚胺、醛固酮、皮质醇等肾上腺内分泌检查均恢复正常;但12例仍有高血压.结论:应用后腹腔镜术切除肾上腺肿瘤安全、创伤小、恢复快,对肾上腺恶性肿瘤主张行开放手术.  相似文献   

13.
前列腺肉瘤(附七例报告)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 提高前列腺肉瘤的诊治水平。 方法  7例前列腺肉瘤患者 ,2例行全膀胱前列腺切除、去带盲升结肠可控膀胱术 ;1例行前列腺摘除术 ,术后辅以化疗 ;3例行放疗 ;1例仅行前列腺穿刺活检。 结果  2例行全膀胱前列腺切除者 ,1例存活 5年至今 ,1例术后 9个月死于肿瘤肺转移 ;余 5例均在 13个月内死亡。 结论 早期诊断并行根治性切除术可提高前列腺肉瘤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减少胰十二指肠手术切除的死亡率和并发症的方法。方法:总结分析了我院20年来因胰十二指肠切除手术死亡的10例患者,分析其死亡原因,结果:发现应激性溃疡在和胰兼是手术死亡的主要因素,结论:术后如何防止应激性溃疡出血,如何进行良好的胰肠吻合,是减少手术死亡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经尿道钬激光切除膀胱肿瘤(附20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尿道钬激光膀胱肿瘤切除术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20例膀胱肿瘤(Ta~T2a期)经尿道钬激光膀胱肿瘤切除,其中17例为初发肿瘤,3例为复发肿瘤。激光功率15~40W。小的肿瘤(直径〈1.0cm,窄蒂)直接汽化,大的肿瘤(直径〉1.0cm,宽带)自瘤体基底部切除,再将其周围1~2cm正常组织汽化、烧灼。结果20例膀胱肿瘤均一次切除,手术时间10~70min(直径〉1.0cm,宽蒂),平均30min。术中无闭孔神经反射、膀胱穿孔及水中毒发生,无输血。术后保留导尿时间1~5d,平均3d。16例随访3个月,4例随访半年,平均3.6月,均未见肿瘤复发。结论经尿道钬激光膀胱肿瘤切除疗效确切、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6.
汪阳  洪涛  李东海 《中华外科杂志》2006,44(14):989-990
血管母细胞瘤是后颅窝较常见的良性肿瘤,多数以囊为主体,实质性血管母细胞瘤常误诊,由于血供丰富,手术全切困难.随着影像诊断水平和显微技术提高,近年来实质性血管母细胞瘤诊疗水平有很大提高,但对小脑桥脑角血管母细胞瘤的认识仍不足,易误诊.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我科1994年1月-2004年12月间收治的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小脑桥脑角血管母细胞瘤9例,并结合文献,对该病的诊断和治疗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7.
肾移植术后并发尿路上皮肿瘤(附25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肾移植术后并发尿路上皮肿瘤的临床特点及其诊治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8年~2006年间肾移植术后发生尿路上皮肿瘤的临床资料25例.就患者性别、移植时年龄、导致肾功能不全的原发病、移植后肿瘤发生的时间、临床症状、肿瘤发生部位及转归等项目进行临床分析.所有病例移植前均排除肿瘤.肿瘤均经影像学和膀胱镜等检查方法诊断.22例患者行手术治疗,术后所有患者免疫抑制剂用量减少1/3并辅以局部灌注化疗.结果 本组25例患者中男4例,女21例;移植时患者平均年龄55.1岁;原发病为慢性间质性肾炎的患者19例;术后发生肿瘤的时间距肾移植时间平均26个月;临床表现为肉眼血尿或镜下血尿25例,反复泌尿系感染10例,肾盂输尿管积水者12例;肿瘤为多发者22例;移植肾同侧有上尿路肿瘤者16例;3例行姑息性治疗的晚期肿瘤患者分别于发现肿瘤5个月、6个月及8个月后死亡,22例手术治疗患者已随访2~7年,18例肿瘤复发,再行手术治疗;所有患者在免疫抑制剂减量期间均未出现急性排斥,肾功能正常.结论 本组显示慢性间质性肾炎导致肾功能衰竭的肾移植患者和女性肾移植患者易发生移植后尿路上皮肿瘤;血尿、泌尿系感染和肾盂积水是常见的症状,多发性和易复发性是另一临床特点;移植肾同侧上尿路较对侧好发肿瘤.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桥小脑角区肿瘤的显微外科手术治疗方式、方法及预后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65例桥小脑角区肿瘤显微外科手术方式、方法及预后.结果 本组肿瘤全切除58例,面神经解剖保留51例,随访1~3 a,面瘫恢复30例,部分恢复8例,无肿瘤复发.结论 娴熟的显微镜下手术技巧及熟熟练掌握相关解剖知识,在切除肿瘤的同时,能最大限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降低睾丸扭转导致的失睾率的有效方法.方法 回顾性总结13例睾丸扭转患者的诊治资料,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 本组中有10例扭转时间>24h且扭转角度>360.,其中9例术前证实无生机,直接切除睾丸;1例因家属拒绝睾丸切除而予以睾丸复位且固定,术后3个月随访发现患睾明显萎缩.本组另3例中,1例扭转时间>24h,但仅扭转270°,2例扭转时间<24h,这3例均术中复位,判断血供恢复良好予以睾丸固定,经随访患侧睾丸与健侧睾丸基本对称,发育正常.患侧睾丸萎缩或切除致失睾率为76.9%(10/13).结论 睾丸扭转后存活的关键因素是首诊时间、及时诊断和处理;扭转度数也是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胆石性肠梗阻是胆石症的一种少见并发症,国内有关本病的报道较少,我院自1981年3月致1992年12月共收治7例,其中男性3例,女性4例,年龄30岁~68岁,平均55岁,均有明显的胆道疾病发作史和机械性肠梗阻的临床表现.手术治疗5例,其中单纯肠切开取石术3例,一期胆囊切除,内瘘修补和肠切开取石术2例。另外2例经服大承气汤,自粪便中排出胆结石后症状消失.7例均痊愈出院,取(排)出的胆结石直径2.5~6.0c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