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本文探讨及评价直视下微创减压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及手术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期间进行直视下微创减压手术的5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男32例,女24例;年龄35~67岁,平均45岁.根据MRI影像学结果L3~4节段12例,L4~5节段29例,L5~S1节段22例,多节段15例.采用腰椎间盘突出的MSU分型分析,2-B型21例(37.5%),2-AB型20例(35.71%),2-C型8例(14.29%),其他类型:7例(12.5%).术后随访10-16个月,平均12个月,分别在术前、术后2周、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和末次随访时,按照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和疼痛视觉类比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对患者的功能和疼痛程度进行评价,并依据改良MacNab标准评定对手术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56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35-60min,平均40±10min;术中出血量15~80ml,平均35±5ml,均未发生神经损伤等并发症,患者满意度高.术后不同评价时间点的功能和疼痛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不同时间点的功能和疼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直视下微创减压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可显著改善患者的功能,维持腰椎的稳定性,临床疗效满意,是一种安全、有效、微创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2.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的常见病,是腰腿痛最常见的原因,约有10%~20%的患者需接受手术治疗。自1934年Mixter和Barr报道腰椎间盘突出症以来,经过大量的实验和临床研究,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机理,临床表现,均得到较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特点和手术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30例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7例,女13例,年龄62~77岁,平均年龄69.1岁.并发高血压病8例、糖尿病7例、心脏病4例.小切口开窗髓核摘除19例,半椎板切除髓核摘除9例,多点开窗减压后路固定植骨融合术2例.采用JOA评分评价手术疗效.结果 手术均安全完成.平均随访2年1个月,术后JOA评分平均改善率69.1%.结论 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内科并存症多,多节段退变和椎管狭窄者多.正确处理内科并存症,结合症状、体征、影像学及术中探查情况恰当减压,能获得较好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TLIF)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 1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采用微创TLIF手术治疗,所有病例均为单节段椎间盘突出,其中伴有节段不稳定6例,超外侧间盘突出9例;腰3/4节段2例,腰4/5节段10例,腰5骶1节段3例.观察手术时间、出血量、创面大小、术后下地活动时间、术中的X线透视时间及并发症等.采用VAS评分评估手术前后疼痛缓解情况.结果 15例微创TLIF的手术时间平均3.4h,出血量100ml,切口长3cm,无伤口引流管,术后1d下地活动,术中X线透视时间27-38s.随访6-30个月,患者术后症状缓解,VAS评分从术前8.3分恢复到术后第3天4.7分、1周时3.8分、1个月时2.6分,与术前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1例患者出现椎弓根钉进入椎管内,出现下肢无力,再次手术重置椎弓根钉同定,术后1个月症状完全消失.结论 微创TLIF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创伤小,脊柱结构破坏少,可早期下床活动,术后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对25岁以下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对19例临床症状重,保守治疗无效的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开放或微创单纯椎板开窗减压、椎间盘髓核摘除术,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19例病例全部获随访,随访时间9个月至3.5年,平均为19个月,术后均进行腰、腿痛VAS评分,JOA、ODI评分,结果较术前改善明显,影像学结果复查满意.术后症状减轻,体征大部分消失.结论 25岁以下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症状、体征与成年患者相似.保守治疗无效后椎板开窗减压、髓核摘除术是治疗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有效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6.
经皮腰椎间盘旋切术(automated percutaneous lumber discectomy,APL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创伤小,安全系数高,术后恢复快.住院费用低等优点,已为骨科医师普遍接受.但其术后优良率仅为70%~80%.远低于传统椎管开放手术。如何提高APL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一直是临床骨科医生关注的话题。本院1996年10月至2003年10月行APLD352例,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经皮等离子消融髓核成形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适应证、方法和疗效分析。方法 对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经皮穿刺等离子消融髓核成形术治疗,并对其疗效进行观察分析。结果 60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4~20个月。按Macnab评定标准^[1],术后疗效评定:优14例,良32例,可9例,差5例,优良率76.7%,有效率为91.7%,无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 等离子消融髓核成形术操作简单、安全,痛苦少,创伤轻微,是治疗早中期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安全有效的微创手术,但需要严格掌握适应证。  相似文献   

8.
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与治疗方法 .方法 回顾分析2002年1月-2005年11月收治的12例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资料.其中9例为椎孔型,3例为椎间孔外型,L2/31例,L3/45例,L4/55例L5/S11例.手术方法 6例采用椎板间入路,3例椎板侧方入路,3例椎板间和侧方联合入路.结果 术后12例均获随访6个月-3年,平均16个月.采用中华骨科学会脊柱组腰背痛手术评定标准:优8例,良3例,可1例.结论 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CT扫描确诊率较高,一经确诊应及早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9.
腰椎间盘突出症(1umbar disc herniation,LDH)为常见病、多发病。近十余年来,脊柱内窥镜技术在治疗LDH的应用上日趋成熟,开展内窥镜下腰椎间盘手术的医院越来越多,手术效果亦得到越来越广泛的认可。  相似文献   

10.
腰椎间盘退变 ( lumbar disc degeneration,LDD ) 和腰椎脊柱旁肌疾病经常同时发生 [1].LDD 是腰痛最常见的病因之一 [2].随着人口老龄化,慢性腰痛已逐渐成为导致患者发生病态、活动受限、残疾和经济损失的主要原因之一 [3].肌肉质量和肌肉力量的逐渐下降是衰老过程的主要特点 [4],由...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改良PLIF术治疗原位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适应证和临床疗效.方法 对2005年3月至2009年9月使用改良PLIF术和传统PLIF术治疗原位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采用JOA评分、VAS评分及影像学检查评价治疗效果.结果 使用改良PLIF术62例患者,术后随访12-48个月,平均27.5个月.使用传统PLIF术30例患者,术后随访12-42个月,平均25个月.改良PLIF组和传统PLIF组JOA评分术前分别为(6.45±1.25),(6.50±1.26);术后3个月分别为(12.55±2.33),(12.55±2.30);末次随访分别为(13.03±1.90),(13.87±1.56).手术前与术后3个月和末次随访时JOA评分两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3个月与末次随访之间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VAS评分术前分别为(7.90±1.62),(7.87±1.62);术后3个月分别为(2.54±1.32),(2.53±1.28);末次随访分别为(1.09±0.27),(1.11±0.18);术前和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之间两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3个月和末次随访之间两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所有患者影像学检查内固定无松动和折断,椎间融合良好.改良组3例并发脑脊液漏,对症引流治愈.1例双下肢肌力下降患者,术后下肢肌力改善不明显,行理疗处理.传统组2例并发脑脊液漏,对症引流治愈.手术时间和出血量两组有差异性,改良组明显优于传统组;而住院时间无差异性.结论 改良PLIF术治疗原位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可以获得传统PLIF术相同的临床效果,但具有手术损伤小、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硬膜外阻滞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在病变明显压痛点的上或下一个椎间隙行硬膜外穿刺,成功后置入导管,注入15~20ml复合镇痛液,通过药物的药理作用及液体自身的物理作用,减轻椎间盘神经压迫及组织黏连,缓解水肿,从而治疗因腰椎间盘突出而引发的不良症状。结果治疗76例,治愈28例,好转48例。每人治疗1疗程(3~4次,1周1次),平均随访14个月。结论硬膜外阻滞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疗效确切、缓解率高的优点。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价2D-FIESTA cine成像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1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别行矢状位SE T1WI,快速SE(FSE)T2WI,脂肪抑制FSE T2WI(fat saturation FSE T2WI,FS-FSE T2WI)及2D-FIESTA(fast imaging employing steady-state acquisition,FIESTA)cine.回顾性分析18例经手术病理或随访证实腰椎间盘突出症的2D-FIESTA cine表现,并与其他常规序列的MR扫描时间进行比较.结果 1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共33个椎间盘受累.在SE T1WI上,病变均呈低信号,FS-FSE T2WI、FSE T2WI和FIESTA呈中等信号或低信号.2D-FIESTA cine除可动态显示突出椎间盘的情况,并可清楚显示受压的脊神经.2D-FIESTA的扫描时间仅为T2WI的13.3%;为T1WI的17.9%.2D-FIESTA的扫描时间比常规MRI扫描时间短(P<0.001).结论 2D-FIESTA cine能清楚提供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价值的表现,是常规MR检查的有效补充.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经皮内镜椎间孔入路治疗极外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 2007年12月-2009年3月,对16例确诊为极外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在C臂X线机引导下采用经皮内镜椎间孔入路直视下气化切除突出的髓核组织,减压和松解受累神经根.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术前、术后1个月及末次随访患者疼痛状况进行评分,末次随访同时采用改良MacNab标准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所有病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40~90min,平均65min;出血量20~180ml,平均40ml;随访2-12个月,平均4个月.术后1个月及末次随访时与术前比较VAS评分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按照Macnab标准评定,本组优12例,良2例,可2例.结论 经皮内镜椎间孔入路治疗极外侧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安全有效的微创手术.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双开窗手术治疗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及其远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01年6月至2005年2月期间行双开窗手术治疗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并有完整随访资料的患者42例,全部病例术前均行X线片、CT或MRI检查发现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同时出现双侧腰骶臀部症状或交替性腿部症状,且症状与影像学相符。对所有患者通过JOA腰背痛手术治疗评分、Macnab评定标准和生活质量量表进行评分。结果42例患者随访6个月至9年,平均6.2年,随访患者JOA评分为(23.58±6.35);根据Macnab疗效标准,优36例,良4例,可2例,优良率达85.71%,无同节段症状复发和腰椎失稳现象发生。结论双开窗有限手术能彻底减压并维持脊柱的稳定性,且远期疗效好,是治疗中央型椎间盘突出症有效的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引起腰腿痛的重要原因,临床上是常见病,多发病,尤其在中医正骨推拿科更为普遍.1998年7月至2010年10月期间,我院门诊非手术疗法诊治腰椎间盘突出症4500余例,其中共发现由多发性骨髓瘤、骨转移癌、腰椎结核引发的腰腿病患者16例,起病隐匿,初期均被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经皮椎间孔镜与显微镜下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近期临床疗效及对腰椎稳定性的影响,总结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8月至2011年9月期间在我科接受手术治疗的单节段LDH患者106例,其中接受经皮椎间孔镜腰椎间盘切除术(PTED)患者48例,接受显微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MSLD)患者58例.比较两种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天数及花费、恢复工作时间及返岗率、并发症、二次手术情况.手术效果按照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JOA评分(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Score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和改良MacNab标准进行评定.末次随访时通过测量比较患者术前、术后腰椎曲度(Cobb角)、椎间水平位移和角位移评估腰椎稳定性变化.结果 PTED组及MSLD组的切口长度、出血量、住院天数及花费、恢复工作时间组间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手术时间及返岗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TED组和MSLD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6.3%(3/48)和20.7%(12/58),PTED组少于MSLD组(P<0.01).3例患者行PTED失败或术后复发,择期行MSLD后症状缓解.PTED组和MSLD组患者术后随访时间平均为16.7个月和17.3个月,两组术后各随访时间点腰腿痛VAS评分、JOA评分、ODI指数较术前均明显改善(P<0.01),但MSLD组术后3个月内腰痛VAS评分均高于PTED组.PTED组和MSLD组患者末次随访时按改良Macnab标准评定优良率分别为:91.4%和92.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TED组患者术前、术后腰椎曲度无明显变化(P>0.05);MSLD组患者术后腰椎曲度较术前减小(P<0.05),两组患者术后均未出现腰椎失稳.结论 PTED与MSLD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均可取得满意的近期临床疗效.但PTED具有创伤小、出血少和恢复快等特点,对患者腰椎稳定性影响较小,是更为理想的微创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8.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常见的腰部疾病,我脊柱治疗中心自2005年3月~2007年3月以中药离子导入为主配合SEP脉冲电刺激治疗本症102例,取得良好效果,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和评价骶管阻滞与骶管阻滞+坐骨神经干阻滞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80例随机分成A、B两组,每组各40例,治疗前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变部位、病程和病情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别行骶管阻滞和骶管阻滞+坐骨神经干阻滞治疗,两组均以曲安奈得、利多卡因、维生素B12维生素B1与生理盐水混合液行神经阻滞治疗,每周1次,4次为一个疗程。结果经过一个疗程治疗后A、B两组的优良率分别为40%(16/40例)和88.2%f30/34例),两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65%(26/40例)和92.5%f37/40例),B组疗效明显高于A组(P〈0.01)。A、B两组出现下肢乏力的发生率分别12.5%(5/40例)和2.5%(1/40例)(P〈0.01)。结论骶管阻滞和和骶管阻滞+坐骨神经干阻滞均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方法,但后者比前者疗效更优,下肢乏力现象更少。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骶骨肿瘤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特征及鉴别要点,并分析误诊的原因.方法 对比骶骨肿瘤与腰椎间盘突出症在病史、临床表现、影像学结果方面的差异.结果 由于解剖学的特殊性、临床表现的的高度相似,低特异性影像学表现,导致骶骨肿瘤与腰椎间盘突出症容易混淆.造成误诊的原因主要在于对骶骨肿瘤的认识不够,而过度依赖于影像学检查,忽视了基本病史与临床特征的重要性.结论 应提高对骶骨肿瘤的认识,重视病史询问,重视查体及临床资料的分析,以提高骶骨肿瘤疾病的诊治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