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WHO神经系统肿瘤分型(第三版)新内容简介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李青 《诊断病理学杂志》2001,8(4):I059-I060
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于2000年出版了WHO肿瘤分型神经系统病理和遗传学分岫,根据肿瘤的生物学行为,该书对大部分肿瘤进行了WHO分型,这次分型与1993年版相比增加了第三脑室脊索样胶质瘤、小脑脂肪神经细胞瘤、中分化松果体主质细胞肿瘤、大细胞髓母细胞瘤、神经束膜瘤、非典型畸胎瘤样/横纹肌样瘤(归在胚胎性肿瘤项下)、黑色素砂砾体型恶性外周神经鞘肿瘤和横纹肌样型脑膜瘤,去掉了极性成胶质细胞瘤(因该瘤是一种生长类型而非临床病理类型),室管膜瘤里少了上皮型,多了伸长细胞型;髓母细胞瘤直接归入胚胎性肿瘤,而不列入原始神经外胚瘤(PNET)。原来的PNET和脑、脊髓的PNET改为幕上PNET,该项不仅含神经母细胞瘤和节细胞神经母细胞瘤两个亚型,而两个亚型原来归在胚胎性肿瘤项下。囊肿、瘤样病变及垂体腺瘤不列入这次分型内,颗粒细胞瘤列入鞍区肿瘤。  相似文献   

2.
值得关注的脑肿瘤新类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几种新的脑肿瘤病理类型,包括:脊索样胶质瘤、乳头状胶质神经元肿瘤、菊形团结构的胶质神经元肿瘤、毛状黏液样星形细胞瘤、大细胞/分化不良髓母细胞瘤、同型性星形细胞瘤、透明细胞脑膜瘤、脑膜孤立的纤维性肿瘤。这些新类型是在WHO(2000)神经系统肿瘤病理学和遗传学分类发表之后又提出的,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3.
髓母细胞瘤是儿童最常见的脑肿瘤.占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10%~20%.在过去的几年中,人们对该肿瘤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并且发现了一些常见的分子遗传学改变,包括17p、8p、6q、10q、11、16号染色体的丢失和17q、7q、14q的获得以及某些与患者预后相关的基因,如c-myc、erbB-2等.随着人们对髓母细胞瘤相关基因功能的不断探索,该肿瘤的发病机制将会更加明确.其临床治疗也会得到进一步的改善.本文对髓母细胞瘤近年来分子遗传学研究结果和不同亚型髓母细胞瘤的遗传学特点及与该亚型肿瘤患者预后的关系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4.
髓母细胞瘤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6,6(12):2423-2423
髓母细胞瘤是颅内恶性肿瘤的一种,多发于儿童,儿童发病率约占小儿所有脑肿瘤的15%~20%,发病年龄75%为15岁以下。此肿瘤生长活跃,呈浸润性生长,且有沿脑脊液广泛播散、种植性转移的特点。常规的治疗是外科手术加全脑和脊髓放疗,但该肿瘤多生长于小脑蚓部或位于第四脑室顶部,部分肿瘤侵及脑干,手术难以完全切除病灶。即使术后放疗,多数患者仍可复发,再次手术更加困难,预后不好。髓母细胞瘤是起源于残余原始髓上皮的肿瘤,因肿瘤部位关系,早期可有拾物不准和走路不稳的症状。肿瘤长大到一定程度会引起脑积水、颅内压增高,出现头痛、视力障碍、呕…  相似文献   

5.
腹膜后结节型节细胞神经母细胞瘤1例报道及文献复习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结节型节细胞神经母细胞瘤(GNBn)的病理形态特征、组织分型、预后及诊断要点。方法对1例GNBn进行病理组织学观察和免疫组化检测,并复习文献。结果肿瘤含有肉眼可见并伴有出血的神经母细胞瘤性结节和神经节细胞及成熟神经鞘细胞构成的间质成分。神经母细胞瘤性结节NSE和CgA( ),GFAP、LCA和CK(-)。结论GNBn是一种罕见的混合性肿瘤,仔细的大体检查及广泛取材是诊断的关键;根据肿瘤内结节性质进行组织分型对治疗和预后评估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survivin蛋白在髓母细胞瘤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检测髓母细胞瘤(Medulloblastoma)中凋亡抑制蛋白(survivin)的表达情况,探讨它的临床意义,为髓母细胞瘤的治疗寻求新的思路。方法:对50例髓母细胞瘤及10例正常脑组织石蜡切片行免疫组化检测,通过对survivin蛋白在髓母细胞瘤患者与正常脑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并运用相关统计分析方法分析它在不同性别、年龄段、肿瘤大小、病理类型、临床分期的表达差异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结果:(1)髓母细胞瘤中survivin蛋白阳性表达率为72%,明显高于正常脑组织的阳性表达率0%,二者表达差异明显(P〈0.01);亚组分析发现在survivin蛋白阳性组(n=36)和阴性组(n=14)病例中,性别分布、肿瘤部位、肿瘤大小、病理分型等因素在两者间无明显差别(P〉0.05),而年龄及TM临床分期在两组间差异显著(P分别为0.044和0.027)。(2)survivin阳性患者预后与和阴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01)。结论:survivin可能参与了对髓母细胞瘤细胞凋亡的调控,并对髓母细胞瘤的发生发展可能起着重要作用。由于survivin蛋白表达与髓母细胞瘤患者年龄、临床分期及预后等也密切相关,可作为判断病情和评价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7.
髓母细胞瘤是一种高度恶性而预后较差的胚胎性肿瘤,好发于儿童。及早诊断并选择正确治疗方案对患儿的预后至关重要,对我们所遇髓母细胞瘤误诊10例,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男7例。女3例,年龄2-5岁,平均3岁。因头痛、呕吐、步态不稳、复视和视力减退等症状而就诊。肿块最小2.0cm,最大5.3cm,平均3.8cm。位于小脑中线,即小脑蚓部6例;中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肾脏后肾腺瘤的临床表现、病理、免疫组化、核型、治疗方案和预后。方法对2例肾脏后肾腺瘤患者临床资料、手术切除后标本行病理检查、免疫组化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并就其核型特点、治疗方案和预后进行文献复习。结果镜下该肿瘤由大小不一的细胞排列成密集小管状、腺样结构,细胞无明显异型性、无核分裂相;免疫组化染色有助于鉴别诊断;后肾腺瘤预后较好。结论后肾腺瘤是一种罕见的肾脏胚胎性上皮源性良性肿瘤,常被误诊为恶性肿瘤,应与肾母细胞瘤、乳头状肾细胞癌等鉴别。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性腺母细胞瘤的临床病理特点、鉴别诊断及治疗与预后。方法对2例性腺母细胞瘤的临床资料、病理形态进行分析。结果 2例患者体表特征均为女性,主要症状为无月经来潮,检查发现性腺发育不良。例1肿块直径0.4 cm,例2为1.0 cm×0.8 cm×0.5 cm大小。光镜下性腺母细胞瘤由两种细胞构成,大的生殖细胞周围散在小的性索细胞,其周边可见大量无定形的透明Call-Exner小体样结构围绕,可见散在钙化点。结论性腺母细胞瘤具有特定的临床和组织学特征,但合并其他生殖细胞肿瘤时容易漏诊,也可能误诊为其他生殖细胞肿瘤而治疗不当。  相似文献   

10.
大剂量化疗和干细胞解救治疗髓母细胞瘤的基本原理,是脑部肿瘤对化疗敏感,以及化疗具有剂量限制性的造血毒性。通过干细胞移植增加化疗耐受性,髓母细胞瘤剂量依赖的化疗敏感性被很好地利用[1]。根据国外文献报道,我科2003-2004年对2例髓母细胞瘤进行了大剂量化疗联合自体干细胞移植,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病例介绍例1:患者,女,38岁,入院前曾施行过手术治疗,全脑、脊髓放射治疗,22个月后,经MRI检查提示:双髂骨、股骨、腰骶骨、骨髓弥漫性病变,骨穿检查提示:髓母细胞瘤。骨转移髓母细胞瘤通常是骨髂轴性,大多数包括骨盆和脊椎,在最近的病历…  相似文献   

11.
性母细胞瘤3例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性母细胞瘤的临床病理特征、肿瘤的性质和生物学行为.方法 采用光镜、免疫组化对3例性母细胞瘤进行观察,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3例患者分别表现为停经及不规则阴道出血、原发性闭经和盆腔包块.组织学上主要由两种细胞组成,一种为类似于无性细胞瘤及精原细胞瘤的生殖细胞,另一种为与未成熟的睾丸支持细胞或颗粒细胞相似的性索间质细胞.肿瘤细胞呈巢状分布,分为冠状结构及微滤泡结构.3例均表现为无性细胞过度生长形成无性细胞瘤伴钙化.1例检测到Y染色体.结论 性母细胞瘤是一种罕见的混合性生殖-性索间质肿瘤,具有独特的病理形态特征.它属于原位生殖细胞肿瘤,具有恶性转化的潜能.  相似文献   

12.
儿童母细胞瘤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儿童的7种母细胞瘤各有其特点,也有共同的特征,即在未分化阶段形态都为小圆形细胞。因母细胞具多极分化功能,故肿瘤间质多属于肿瘤成分。1髓母细胞瘤(简称髓母)原发于小儿后颅窝的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发病年龄在生后数周至14岁之间。80%病例发生在5~9岁阶段...  相似文献   

13.
髓母细胞瘤(MB)的预后与该肿瘤的分子分型和危险分层密切相关.根据术前影像学检查和术后病理学及基因检测结果可以明确MB的分子病理,进一步确定分型,并依据危险分层制定个体化的治疗策略,同时判断预后.本文从MB的遗传(分子)群入手,根据MB发生发展中的细胞、基因、分子变化,综述MB的分子分型、危险分层及预后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伴髓上皮瘤和间叶分化大脑内含有神经毡和菊形团的胚胎性肿瘤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对1例发生在左侧颞顶叶的含有神经毡和菊形团的胚胎性肿瘤伴髓上皮瘤和间叶分化进行组织学、免疫组化观察,并结合文献复习。结果患儿男性,5岁。头颅CT示左侧颞顶叶肿瘤性病变伴钙化,左侧颞骨骨质破坏,考虑左颞顶叶占位。光镜下瘤组织由疏密相间区域构成,致密区域见原始小圆核或短梭形瘤细胞呈片状密集分布,核染色质深,异型性明显,见核分裂象伴多灶性坏死,可见横纹肌样细胞,部分区域见柱状上皮构成的原始神经管样结构或Homer-Wright菊形团形成伴结缔组织增生;稀疏区见分化良好的胶质神经毡样基质内有小型神经元样瘤细胞或节细胞样瘤细胞散在分布。免疫组化:原始神经管样结构基底部vimentin(+),原始瘤细胞和横纹肌样细胞nestin、INI-1和p53(+),横纹肌样细胞NF、Syn、MAP2和Cg A(+),Ki-67为局灶20%,原始神经管样结构CK和EMA(-),横纹肌样细胞SMA(-),横纹肌样细胞GFAP和NSE灶(+),小型神经元样瘤细胞S-100和Neu N(+),Olig2(-/+),β-catenin和desmin(-)。结论大脑内含有多量神经毡和真性菊形团的胚胎性肿瘤伴髓上皮瘤和间叶分化确诊依赖于影像、组织学和免疫组化,需要与髓母细胞瘤、非典型畸胎样/横纹肌样瘤、室管膜母细胞瘤和脉络丛乳头状癌鉴别。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免疫组织化学标记在儿童髓母细胞瘤分子分型中应用的可行性,分析分子分型相关蛋白的表达与肿瘤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组织芯片技术及免疫组织化学Elivision法检测β-catenin,Gli-1,NPR3及KCNA1在40例儿童髓母细胞瘤中的表达,分析根据表达结果行分子分型的可行性及蛋白表达与年龄、性别、肿瘤部位、病理分型及预后的关系。结果:40例肿瘤组织中β-catenin,Gli-1,NPR3及KCNA1的阳性率分别为10%,55%,50%及30%,Gli-1阳性表达与患儿年龄及病理类型相关(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提示3岁年龄组及Gli-1阳性组患儿预后较差(P0.05)。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显示患儿年龄、病理分型、Gli-1蛋白及NPR3蛋白表达是儿童髓母细胞瘤的独立预后因子(P0.05)。22例髓母细胞瘤(medulloblastoma,MB)行分子分型,其中WNT型4例,SHH型10例,3型6例,4型2例,Kaplan-Meier生存分析提示分子分型与预后无关(P0.05)。结论:β-catenin核阳或核浆阳可作为WNT型髓母细胞瘤的蛋白标志物,Gli-1表达与患儿年龄及病理学类型密切相关,阳性表达提示患儿预后较差,是独立的预后因子之一,但其表达与NPR3及KCNA1的表达有部分重叠,因此尚需结合SHH型、3型及4型髓母细胞瘤的其它分子检测方法进行准确的分子分型。  相似文献   

16.
王凯  张姝  施露  王鑫  艾林  戴建平 《磁共振成像》2016,7(12):881-896
2016版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肿瘤分类相对于2007版是一个概念和实践上的进步,首次在组织学的基础上使用分子学的特征来进行肿瘤分类,从而为分子时代CNS肿瘤诊断构建了一个新的概念。2016版CNS WHO分类主要是对弥漫性胶质瘤、髓母细胞瘤和其他胚胎性肿瘤进行了重新分类,纳入了用组织学和分子学特点定义的一些新的分类,包括胶质母细胞瘤IDH-野生型和胶质母细胞瘤IDH-突变型;弥漫型中线胶质瘤H3 K27M–突变型;室管膜瘤RELA融合-阳性;髓母细胞瘤-WNT激活型和髓母细胞瘤-SHH激活型;多层菊形团样胚胎性肿瘤C19MC-改变。2016版新增加了最近公认的肿瘤,同时删除了一些不具有诊断和/或生物关联性的种类、变异型和形式。另外一些显著的变化包括将对脑组织的侵袭性作为不典型脑膜瘤的一个诊断标准,以及为孤立性纤维肿瘤/血管上皮肿瘤联合体引入了与其他CNS肿瘤的分级方式不同的软组织类型分级系统。总之,2016年CNS WHO分类会使临床、实验及流行病学的研究更加便利,并且改善脑肿瘤患者的生存。  相似文献   

17.
大剂量化疗和干细胞解救治疗髓母细胞瘤的基本原理,是脑部肿瘤对化疗敏感,以及化疗具有剂量限制性的造血毒性。通过干细胞移植增加化疗耐受性,髓母细胞瘤剂量依赖的化疗敏感性被很好地利用。根据国外文献报道,我科2003-2004年对2例髓母细胞瘤进行了大剂量化疗联合自体干细胞移植,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中枢神经系统的胚胎性肿瘤常见于儿童,呈进展的临床病程。肿瘤大部分由未分化细胞构成,这些细胞具有分化成胶质、神经元和少数分化成间叶成分的潜能。根据WHO(2007)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可以分成3类:髓母细胞瘤、中枢神经系统原始神经外胚叶肿瘤(PNET)和非典型畸胎样/横纹肌样瘤(AT/RT)。  相似文献   

19.
<正>ALK基因重排在多种癌症中都能检测到,包括神经母细胞瘤,并且在神经母细胞瘤中ALK表达提示预后较差。最近有报道,在小儿脑髓母细胞瘤中发现了ALK突变,微阵列数据表明ALK在该亚型肿瘤中高表达。基于这些发现,本研究探讨ALK表达是否与髓母细胞瘤的转录谱及临床特征相关。作者应用Nano String技术在RNA水平和免疫组化技术D5F3抗体在蛋白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儿童后颅窝髓母细胞瘤和室管膜瘤的MRI影像表现,总结其MRI影像特点,提高对二者的诊断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经我院手术及病理证实的儿童后颅窝髓母细胞瘤或室管膜瘤患儿的MRI表现及临床资料,其中髓母细胞瘤12例,室管膜瘤8例。结果:肿瘤位于小脑半球者5例,位于四脑室内者8例,位于小脑蚓部者7例。MRI所示肿瘤的生长部位与手术完全相符,MRI准确诊断髓母细胞瘤11例,误诊1例,准确诊断室管膜瘤8例,误诊0例。结论:MRI能准确显示儿童后颅窝髓母细胞瘤和室管膜瘤的部位、大小、形态及其与周围组织结构关系,能准确显示肿瘤内部在MRI各个序列的信号,对鉴别儿童后颅窝髓母细胞瘤和室管膜瘤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