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0 毫秒
1.
目的探讨在抗结核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拉米夫定治疗肺结核合并乙型肝炎病毒(HBV)携带者肝损伤发生情况,及拉米夫定使用的疗程和疗效。方法将江西省胸科医院治疗前肝功能正常的初治肺结核合并慢性HBV携带者142例,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拉米夫定治疗组73例(失访4例,69例获得随访)和对照组69例(失访6例,63例获得随访)。对照组抗结核治疗至满疗程后停药,拉米夫定治疗组在使用抗结核治疗的同时,应用拉米夫定治疗至18个月后停药,两组患者均随访24个月,定期检测肝功能,对两组患者不同时期肝损伤率、总肝损伤率、死亡率、HBV-DNA阴转率、结核病治愈率及失败率进行分析。使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以7。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对计数资料进行统计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拉米夫定治疗组患者4周内肝损伤率、总肝损伤率、死亡率分别为4.3%(3/69)、20.3%(14/69)、0.0%(0/69),均低于对照组[19.0%(12/63)、49.2%(31/63)、7.9%(5/6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7.064,P=0.007;X2=15.176,P=0.0001;Fisher确切概率法,P=0.023)。抗结核治疗结束时和随访结束时,拉米夫定治疗组患者HBVDNA阴转率E24.6%(17/69)、21.7%(15/69)]均高于对照组[3.2%(2/63)、3.2%(2/6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12.311,P=0.0005;X2=10.115,P=0.001)。拉米夫定治疗组患者结核病治愈率(89.9%,62/69)高于对照组(73.0%,46/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277,P=0.012);治疗失败率(4.3%,3/69)低于对照组(17.5%,11/63),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X2=5.972,P=0.015)。结论应用拉米夫定可降低慢性HBV携带者眼用抗结核药物所导致的肝损伤,使用18个月后停用相对安全,可为肺结核合并慢性HBV携带者应用拉米夫定治疗提供一定的临床依据。  相似文献   

2.
陈小松  邱丰  张明  刘炜  应亮  周智华  夏强  张建军  凌建煜 《肝脏》2007,12(6):448-450
目的探讨肾移植后肝衰竭的病因,观察拉米夫定对乙型肝炎病毒(HBV)标志物阳性者肾移植后肝衰竭的防治作用。方法分析未应用拉米夫定治疗的21例HBV感染肾移植受者和应用拉米夫定治疗的18例HBV感染肾移植受者的临床资料,比较肝衰竭的发生率和病死率。结果对照组21例,经保肝及降低基础免疫抑制治疗后肝功能恢复正常11例,因肝功能衰竭死亡者5例。治疗组18例,应用拉米夫定后16例肝功能恢复正常,无一例发生肝功能衰竭和死亡。结论肝炎病毒感染与肾移植后肝衰竭密切相关,有效的抗病毒治疗能降低肾移植后肝衰竭的发生率和病死率。  相似文献   

3.
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病人的长期疗效   总被引:270,自引:7,他引:270  
通过多中心,承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临床试验,研究拉米夫定(lamivudine)对慢性乙型肝炎(乙肝)病人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随机选择322例慢性乙肝病拉米夫定治疗(100mg/d),107例病人服用安慰剂作对照,共治疗12周,在12周治疗结束后,拉米夫定组和安慰剂组病人均继续服用拉米夫定100mg治疗至52周。疗效评估包括临床症状和体征,肝功能和HBV复制指标。结果治疗12周,拉米夫定组HBV  相似文献   

4.
拉米夫定治疗乙型肝炎病毒B、C基因型疗效比较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目的 研究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型对拉米夫定抗病毒疗效的影响。 方法 回顾调查235例拉米夫定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 135例患者接受拉米夫定抗病毒治疗,对照组100例。HBV优势基因型是B型和C型,拉米夫定治疗组有效率分别为92.9%和75.9%(x2=6.628,P<0.05),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9.8%和8.5%(P>0.05);YMDD变异发生率治疗组为3.6%和16.5%(x2=5.508.P<0.01)。结果发现,B基因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HBV DNA低水平是抗病毒应答预测因素。 结论B基因氆HBV对拉米夫定的应答率优于C型,YMDD变异发生率低于C型,基因型是影响拉米夫定疗效和决定变异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5.
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停药后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探讨拉米夫定药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临床变化的意义。对34例停用拉米夫定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在停药1月、3月、6月时检测血清ALT、HBeAg、抗-HBe、HBVDNA,观察其转变情况。拉米夫定治疗前、后出现HBeAg至抗-HBe转变者为另一组(A组),未出现ABeAg至抗-HBe转变者为一组(B组),对比两组患者停药1月、3月、6月时ALT、HBV标志的变化。结果显示停药1月、3月、6月时ALT异常经累加后A、B两组分别0%和18.52%(P>0.05)、0%和33.33%(P>0.05)、14.29%和59.26%(P<0.05);HBVDNA阳转率分别为0%和25.93%(P>0.05)、0%和44.44%(P<0.05)、28.57%和77.78%(P<0.05)。表明随着停药时间的延长。病情复发者增加。血清HBeAg至抗-HBe转变可作为拉米夫定停药的一个标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的疗效。方法按治疗前血清 ALT 水平将 CHB 患者分为二组:A 组26例 ALT>200IU,B 组34例 ALT<200IU。C 组为30例 HBV 携带者。所有受试对象均接受拉米夫定治疗一年,并加中西药辅助治疗。采用荧光定量 PCR 法检测血清 HBVDNA 含量,采用 ELISA 法检测血清乙肝五项指标。结果治疗后 A 组血清 HBV DNA 含量2.96±0.74,显著低了 C 组(P<0.01),血清 HBV DNA 阴转率84.6%、HBeAg 阴转率 69.2%、HBeAb 转换率61.5%,均显著高于 C 组(P<0.05,P<0.01)。治疗后 B 组血清 HBV DNA 含量3.33±1.20,显著低于 C 组(P<0.05),血清HBeAg 阴转率58.8%、HBeAb 转换率50.0%,均显著高于 C 组(P<0.05)。治疗后 C 组血清 HBV DNA 含量4.22±1.81,HBV DNA 阴转率56.7%,HBeAg 阴转率33.3%,HBeAb 转换率23.3%。结论拉米夫定对CHB 患者治疗效果好,对 HBV 携带者也有一定疗效;治疗前 ALT 水平高的 CHB 患者对拉米夫定治疗更为敏感。  相似文献   

7.
拉米夫定耐药患者乙型肝炎病毒的基因突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在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过程中出现拉米夫定耐药患者的HBV YMDD突变模式及其特性。方法回顾性分析444例在拉米夫定治疗过程中出现耐药突变的慢性乙型肝炎病例,用基因芯片法检测YMDD突变类型,并分析不同突变类型的特点。结果444例拉米夫定耐药患者的YMDD突变类型分别为:YVDD突变185例,其中合并L180M突变94例;YIDD突变216例.其中合并L180M突变34例;YVDD突变+YIDD突变43例,其中合并L180M突变18例。相对于YVDD突变株,YIDD突变株检出率高,较易出现于相对年长患者,发生突变时间晚,病毒复制水平高,肝炎复发程度相对较重。合并L180M突变较单纯YMDD突变发生早,病毒复制水平高。结论拉米夫定耐药的YMDD突变模式主要为点突变和联合突变两种,点突变以YIDD突变为主,联合突变以YVDD突变合并L180M突变为主,YMDD突变模式不同者的临床表现不同,YMDD突变模式可能与预后及治疗的应答相关。  相似文献   

8.
涂燕云  丘海先 《中华肝脏病杂志》2005,13(12):933-933,936
拉米夫定在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HBV)治疗上的广泛应用,是近年来乙型肝炎治疗上的重大进展,已成为慢性乙型肝炎的基础用药,但每年约有20%的患者出现HBVP基因YMDD变异。而中药通过调整机体免疫功能来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在临床上有一定的疗效。本研究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通过观察拉米夫定联合中药复方胶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及对YMDD变异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定量检测及监测乙肝病毒DNA的rtM204I/V(YMDD)及rtL180M变异的方法.方法:以克隆、测序鉴定及构建乙肝病毒DNA YMDD及变异(YIDD和YVDD)质粒作为标准,4例接受拉米夫定治疗(100 mg/d,疗程48 wk以上)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标本为对象,用焦磷酸测序的方法检测变异位点核苷酸的频率,并计算变异株的含量比例,通过检测不同变异株类型的标准质粒,确定测序峰图的背景信号.结果:通过检测标准质粒后,确定背景信号为5%,变异位点调整后的核苷酸频率转化为变异病毒株的比例后,4例患者治疗前均检测出变异的病毒株(4.5%-33%),并且随治疗时间延长呈增多的趋势.病毒载量及ALT分析提示基因型耐药发生后,将发生病毒学反跳及临床耐药.结论:焦磷酸测序可以定量检测及动态监测变异病毒株的含量.拉米夫定耐药突变株在拉米夫定治疗前已存在,并随治疗时间的增加而增长,出现病毒学反弹及临床耐药.  相似文献   

10.
拉米夫定治疗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观察拉米夫定治疗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的疗效和安全性。98例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6例,给予常规的综合治疗;治疗组62例,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拉米夫定100mg,每日1次口服。分别观察2组治疗前后肝功能和凝血酶原活动度(PTA)、血清HBV DNA水平变化及疗效情况。结果表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79.0%,对照组为52.8%,(P<0.01)。治疗后4周,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存活患者的总胆红素(TBil)降低(P<0.001)、凝血酶原活动度(PTA)升高(P<0.001)、血清HBV DNA水平降低得更明显(P<0.001)。拉米夫定治疗期间未发现明显的毒副作用,治疗安全性良好。拉米夫定治疗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有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1.
拉米夫定对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的影响及安全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妊娠中期应用拉米夫定对HBV传播的影响及安全性,寻求最佳预防宫内传播的方法.方法 拉米夫定组57例孕妇于孕20~26周开始服用拉米夫定100 mg/d至分娩后,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BIG)组66例孕妇于孕28周开始使用HBIG 200 IU行宫内阻断治疗,2组新生儿出生均予主、被动联合免疫,观察新生儿宫内感染发生情况、抗病毒疗效及母婴异常情况,随访到婴儿1岁并分别在0、1、7、12个月龄时监测其血清HBV DNA、HBsAg和抗-HBs定量变化.数据行f检验和χ~2检验.结果 拉米夫定组孕妇于分娩前HBV DNA显著下降(t=18.72,P<0.05),转阴率为33.3%,肝功能异常者全部恢复正常.该组57例新生儿随访至1月龄时HBsAg或HBVDNA均阴性,宫内感染率为0,与HBIG组宫内感染率(15.2%)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40,P<0.05).2组婴儿1岁时的血清抗-HBS水平无差异(t=0.71,P>0.05),拉米夫定组HBV慢性感染为0,HBIG组10例宫内感染婴儿均为HBsAg、HBeAg、抗-HBc、HBV DNA阳性,2组孕妇及婴儿均未发现不良反应.结论 对于HBV水平较高孕妇,妊娠中期采用拉米夫定降低病毒含量,阻断HBV母婴垂直传播(宫内传播及产时传播)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拉米夫定对复发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7例其他方法抗病毒治疗失败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给予拉米夫定100mg口服,每日一次,连续服用12个月。结果治疗后12个月时ALT和血清总胆红素平均值(分别为52.7±26.5U/L和19.7±21.1μmol/L),与治疗前平均值(211.3±182.4U/L和54.6±28.8μmol/L)相比显著下降(P<0.01);其ALT复常率为88.9%(24/27),HBV DNA阴转率77.8%(21/27),HBeAg阴转率29.6%(8/27),HBeAg/抗-HBe血清转换率18.5%(5/27)。停药后6个月内有7例复发。治疗全程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拉米夫定治疗其他方法抗病毒治疗失败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也能够迅速抑制病毒的复制,使肝功能复常,而且安全、方便。  相似文献   

13.
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三年疗效观察   总被引:144,自引:1,他引:144  
目的 评估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 3年的长期疗效和安全性 ,以及病毒变异的发生率和影响。方法 采用多中心双盲、随机、安慰剂、对照临床试验及开放试验。 4 2 9例HBsAg、HBeAg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病人 ,先按 3∶1随机分成拉米夫定组和安慰剂组 ,治疗 12周 ,以后所有病人均服拉米夫定 10 0mg/d ,共 3年。结果 治疗 12周 ,拉米夫定组HBVDNA累计阴转率 (<1 6pg/ml)为 92 2 % ,安慰剂组仅为 14 1% (P <0 0 1)。服药 3年后 ,血清HBVDNA仍持续降低 ,非变异组病人其中位值 ,低于可检测水平 ,变异组则可有轻度或中度回升 ,中位值为 86mEq/ml (bDNA法 ,相当于液相杂交法的 10pg/ml)。第 3年结束时 ,HBeAg阴转率为 2 0 3% ,HBeAg/抗 HBe血清转换率为17 3%。此与治疗前ALT水平有显著关系。治疗前ALT基础值 >2倍正常值上限 (2ULN)和 >5ULN者 ,3年时HBeAg阴转率分别为 4 2 2 %和 6 6 7% ,血清转换率分别为 34 4 %和 6 1 1%。治疗前ALT增高的病人 ,3年治疗后 ,ALT的复常率为 5 8 8%。第 1、2和 3年的YMDD变异率分别为 12 1%、4 9 7%和 70 5 %。发生变异后 ,继续服药 ,HBVDNA大多仍抑制 ,少数可回升 ,中位值为 86mEq/ml,仍继续有HBeAg阴转和血清转换 ,分别为 2 0 0 %和 15 1% ,低于非变异组病人。ALT增  相似文献   

14.
拉米夫定治疗过程中乙型肝炎病毒多聚酶变异的检测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建立拉米夫定治疗过程中乙型肝炎病毒多聚酶变异的检测方法,对该部位变异类型、发生率及其与病毒滴度的关系进行初步分析。方法拉米夫定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64例,在其中治疗64周时HBVDNA阳性的101份血清中,选择9份血清进行分析。设计台成一对引物SI、A1,采用聚台酶链反应法扩增得到包括YMDD基序(motif)的部分P区基因,片断长926bp,对扩增片断的部分校苷酸(约500bp)进行序列分析。HBVDNA定量用分枝DNA信号扩增祛。结果在9例患者中,发现YMDD(酪氨酸-蛋氨酸-天门冬氨酸-天门冬氨酸)基序变异的5例,占56%,其中M(蛋氨酸)-I(异亮氨酸)3例,M(蛋氨酸)-V(缬氨酸)2例,后者合并D(天门冬氨酸)→G(甘氨酸)变异1例。在2例血清HBVDNA低滴度(<100MEq/ml)患者中未发现YMDD基序变异,7例中、高滴度(>300ME/ml)患者中5例发现YMDD基序变异,占71%。结论拉米夫定是一种新的治疗慢性乙肝较有潜力的抗病毒药物,若能在治疗过程中对HBVDNA滴度变化及病毒变异发生进行监测,可指导临床的合理用药及联台用药。  相似文献   

15.
重叠感染SEN病毒影响拉米夫定抗乙型肝炎病毒疗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通过检测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在拉米夫定治疗过程中SEN病毒(SENV)感染情况,了解SENV感染对拉米夫定抗乙型肝炎病毒(HBV)疗效的影响。 方法 采用套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45例CHB患者经拉米夫定治疗12个月时血清中的SENV DNA,并采用基因芯片技术对HBV DNA阳性的患者进行拉米夫定耐药相关基因YMDD基序(酪氨酸-蛋氨酸-天冬氨酸-天冬氨酸)变异检测。 结果SENV在拉米夫定治疗12个月时CHB患者中的感染率为11.1%(5/45),5例SENV DNA阳性的CHB中4例为HBV DNA阳性,其中2例出现YMDD变异,1例为HBV DNA阴性;40例SENV DNA阴性患者中10例HBV DNA为阳性,30例为阴性,SENV感染组与无感染组之间HBV DNA对拉米夫定的应答率差异有显著性,x2-3.97,P<0.05。 结论 CHB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重叠SENV感染可能会使HBV DNA对拉米夫定的应答率下降。  相似文献   

16.
泛昔洛书加拉米夫定联合治疗的HBV清除动力学比较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 比较单用拉米大定和泛昔洛韦加拉米在定联合治疗对HBV清除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21例HBc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分二组分别接爱核苷类似物治疗,9例单用拉米大定150mg,每日一次,共12周,12例洛昔韦加拉米与夫定联合治疗,其中拉米夫定150mg,每日一次,稼昔洛韦500mg,每日三次,共12周,每一病例均有治疗前中后系列血清标本检测HBV DNA。按照蒋氏数学模型分析二种治疗方案对HBV动力学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临床观察拉米夫定治疗妊娠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对拉米夫定治疗过程中发现早孕而继续治疗的3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临床观察其抗病毒疗效、母婴并发症(流产、早产、新生儿窒息、死胎与胎儿畸形)、婴幼儿带毒与发育异常的发生率。结果 38例继续接受拉米夫定抗病毒治疗的妊娠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无一例发生母婴并发症,婴儿带毒发生率为零,有效阻断了乙型肝炎的母婴传播,也未发现婴幼儿发育异常情况。结论 拉米夫定有助于阻断乙型肝炎的母婴传播,也有助于降低乙型肝炎妊娠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