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任超学  张永乐 《肝脏》2010,15(6):439-440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是目前较为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HBV感染后,病毒进入肝脏在体内大量复制引起机体产生应答,部分应答对肝细胞形成杀伤引起肝损伤。目前对HBV复制的检测主要依靠HBVDNA和血清HBeAg检测,近几年乙型肝炎病毒外膜大蛋白(L-HBs)的研究有了很大的进展,本研究对大蛋白的表达与血清HBVDNA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2.
徐爱芳  陈刚  张永乐  王妙婵 《肝脏》2009,14(6):505-506
目前临床上慢性乙型肝炎(CHB)的诊疗和预后判断的常规项目有血清HBV DNA、血清免疫指标、肝功能生化指标。特殊检测项目有肝组织活检、肝组织cccDNA检测等。血清乙型肝炎病毒(HBV)表面大蛋白(LHBs)的检测是近年来研究较多的一个新的诊疗指标。  相似文献   

3.
乙型肝炎病毒外膜大蛋白血清学检测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HBV的外膜蛋白主要包括主蛋白、中蛋白和大蛋白。大蛋白存在于感染性颗粒(Dane颗粒)和亚病毒管状颗粒上,是病毒形成完整外膜的重要标志,与病毒复制密切相关,对HBV复制过程具有反式激活作用,并与病毒颗粒从细胞内释放有关,过量乙肝病毒外膜大蛋白(HBV—LP)在肝细胞内质网积聚是导致内质网应激的关键因素,并与肝细胞毒性甚至肝癌相关。有研究表明,HBV—LP具有双重跨膜拓扑结构,这是HBV—LP发挥多种功能作用的依赖性结构,针对HBV—LP特殊构象制备的单克隆抗体,  相似文献   

4.
HBV感染者在不同感染期血清HBV DNA含量变化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乙型肝炎高发地区,感染乙型肝炎病毒(简称HBV)后的临床表现轻重不一,急性感染者大多可清除病毒,慢性感染者反复发作,部分演变成重型化、肝硬化。血清HBV DNA的复制水平变化可以反映其病变活动及不同临床演变过程。本文收集了272份HBV感染者在不同感染期血清标本,检测HBV DNA含量,并分为HBeAg阳性组和HBeAg阴性组,探讨不同感染状态下的HBV复制水平。  相似文献   

5.
慢性乙型肝炎是危害人民生命健康的常见疾病之一,目前治疗仍缺乏较满意的特效药物。积极寻找有效的治疗方法和认识影响抗病毒疗效相关因素,是提高疗效的两个重要方面。我们对53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采用拉米夫定联合左旋咪唑搽剂治疗,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抗原表达类型及病理改变与抗病毒疗效之间的关系,旨在为临床合理选择病例、指导治疗、预测疗效提供可靠的评估依据。  相似文献   

6.
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中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慢性乙型肝炎合理的抗病毒治疗可以通过抑制乙型肝炎病毒(HBV)复制,促进HBV抗原的血清学转换,改善肝功能,缓解肝组织炎症和纤维化,减少或阻止肝硬化和肝癌的发生。但并非所有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均需抗病毒治疗,不同患者所适用的抗病毒方案及治疗终点也有差别。因此,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避免抗病毒药物的滥用。  相似文献   

7.
李敏  耿全林 《肝脏》2012,17(6):407-408
目的 检测乙型肝炎病毒大蛋白( HBV-LP)对抗-HBe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病毒复制状况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抗-HBe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308例,分别进行HBV-LP、HBV DNA、PreS1及PreS2检测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308例抗-HBe阳性患者中,HBV LP、HBV DNA、HBV PreS1和HBV PreS2阳性率分别为58.12%、28.90%、41.88%和40.91%;HBV-LP阳性者与阴性者比较,HBV DNA、PreS、PerS2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分别为17.19、37.12、54.42,P<0.05); HBV-LP与HBV PreS1、HBV PreS2有82例共同阳性,93例共同阴性.结论 HBV-LP在抗-HBe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检测率较高,可以作为临床抗病毒治疗监测的一个良好指标.  相似文献   

8.
HBeAg水平与下降速率在抗病毒治疗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HBeAg水平在抗病毒治疗中的意义。方法从2004年10月-2006年5月在门诊接受抗病毒治疗的11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选择治疗12个月内HBVDNA下降至检测下限的70例,分别用增强化学发光法检测HBeAg/HBeAb,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BVDNA。观察HBeAg/HBeAb与HBVDNA水平。结果HBeAg水平与HBVDNA水平无明显相关性(P〉0.05);治疗前HBeAg水平较低者,治疗后HBeAg消失者较多(P〈0.01);HBVDNA水平达到检测下线后HBeAg消失得越快者,发生血清转换者越多,HBVDNA越能持续保持应答。结论HBeAg水平是HBeAg阳性患者抗病毒治疗中有重要意义的监测指标,抗病毒药物的疗效与治疗前HBeAg水平及下降速率有关,应重视对HBeAg水平的检测。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外膜大蛋白(HBV LP)用于临床乙型肝炎诊断的价值及与乙型肝炎病毒(HBV)DNA定量的相关性.方法 分别采用ELISA法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305例HBV感染者血清HBV LP、HBeAg和HBV DNA.结果 (1)305例HBV感染者血清中HBV LP和HBV DNA的阳性率分别73.44%和70.16%,两者的检出一致率为71.25%,两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 HBV LP含量与HBV DNA拷贝数之间呈正相关(r=0.354,P<0.05).(3)HBeAg阳性156例中,HBV LP和HBV DNA阳性检出率分别是90.38%和86.54%:HBeAg阴性149例中HBV LP和HBV DNA阳性检出率分别是55.70%和53.02%,两者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HBV DNA阳性214例中,HBV LP的阳性率明显高于HBeAg的阳性率,分别是83.18%和49.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HBV LP是一个操作简便的可用于判断HBV感染者体内病毒复制程度的敏感指标,并且HBV LP与HBV DNA两者之间有很好的相关性,是反映HBeAg阴性HBV感染者体内病毒复制情况新的敏感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10.
HBV Dane颗粒外壳(S区)由前S1、S2、S蛋白组成,其中前S1蛋白具有强免疫原性,在判断HBV的复制和病情活动中有重要作用。2006年7~12月,我们检测了984例HB—SAg阳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eAg、preS1-Ag、HBV-DNA水平,旨在探讨preS1-Ag检测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1.
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流行病学和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俊人  高嘉宏 《肝脏》2006,11(1):39-42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估计,全世界约有20亿人感染过乙型肝炎病毒(HBV),其中的3亿5千万人成为病毒携带者.依据郭霍氏原则(Koch's postulate),微生物本身是造成疾病的一个决定因素;从遗传学而言,基因本身又决定了微生物的众多生物行为.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变异对慢性乙型肝炎(慢乙肝)患者病情发展、严重程度以及对抗病毒治疗疗效的影响。方法 采用基因芯片技术,对选取的部分乙型肝炎患者进行HBV基因变异位点的检测。结果 α-干扰素治疗24周以上,HBeAg不发生血清转化,或出现HBeAg(-)/抗-HBe( ),但HBV—DNA定量检测仍持续阳性患者与nt1896、nt1814、nt1762、nt1764位点突变有关;拉米夫定治疗后,HBV—DNA先下降或转阴,后又再度反弹患者与aa528、aa552变异(即YMDD变异)造成拉米夫定耐药有关;拉米夫定治疗52周以上的部分患者易发生YMDD变异(26.4%);在慢性乙肝患者中nt1896位点变异较普遍(68.5%);慢性重症肝炎、肝硬化失代偿、原发性肝癌与nt1896、nt1762、nt1764位点突变亦有关。结论 HBV基因变异可加重患者病情,影响抗病毒治疗效果。临床上通过对乙肝患者进行HBV常见变异位点进行检测,对判断疾病预后,调整抗病毒治疗方案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商陆抗病毒蛋白(pokeweed antiviral protein,PAP)是从美洲商陆种子或叶子中提取的一种碱性蛋白,具有抑制流感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疱疹病毒、巨细胞病毒、HIV等多种病毒复制的作用。我们先前的研究发现:天然PAP种子体外直接作用于HepG2.2.15细胞,显示有较强的抗HBV作用,但在高剂量时对细胞有一定毒性。本研究旨在探讨PAP真核表达质粒体外对HBV的抑制作用。[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抗乙型肝炎病毒分子治疗新策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乙型肝炎病毒(HBV)复制受到病毒与病毒之间以及病毒与宿主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1],对病毒成分的物理性破坏、功能的损伤或阻止其相互作用,都可能影响病毒的增殖。根据近年来对HBV包装、逆转录及成熟过程的认识,下面将讨论一些有潜力的抗HBV策略。一、物理或功能性破坏病毒成分HBV的每一基因产物对HBV的复制都十分重要,因此,每一个转录或翻译产物都可作为潜在的靶作用对象。1. 细胞内抗体抑制HBV蛋白的功能:针对病毒蛋白,抗体与之结合最为特异,抗体在细胞外能与抗原特异性作用,在细胞内也同样能形成抗原与抗体复合物发挥作…  相似文献   

15.
吴锦瑜  谭英 《肝脏》2006,11(5):337-338
乙型肝炎病毒(HBV)复制活跃的慢性乙型肝炎应用拉米夫定治疗疗效较好,但一部分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HBVDNA阴性,而病情长期活动,常规治疗效果差,为寻求有效治疗方法,我们应用拉米夫定治疗取得了一定的临床疗效,现回顾性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血清HBsAg或HBeAg定量检测在CHB患者对治疗应答有预测作用,因而可以指导和调整治疗方案。本文阐述了CHB患者血清HBsAg和HBeAg变化与HBV复制指标如血清HBV DNA、肝内HBV cccDNA和HBV DNA的关系,以便对CHB患者血清HBsAg或HBeAg水平在判定抗病毒疗效方面有一个相对清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孕前抗病毒治疗阻断乙型肝炎病毒垂直传播的作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乙型肝炎病毒(HBV)可以垂直传播,乙肝疫苗或加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BIG)对新生儿进行双重免疫大大降低了的携带率,但有5%~16%的新生儿免疫失败,与宫内感染有关。对此,国内不少学者提出了HBV感染者孕前治疗的建议,现就这方面的问题做了一些观察,结果如下。对象与方法一、病例来源2000年1月至2002年8月天津市传染病医院妇产科门诊治疗后并由病房收治的、HBsAg阳性的产妇36例,同期收治未经孕前治疗的HBV感染产妇42例,年龄21~38岁,平均24.6岁。二、诊断标准HBsAg阳性的HBV携带者和慢性乙型肝炎诊断符合2000年10月西安全国病毒性肝炎…  相似文献   

18.
重视抗乙型肝炎病毒药物耐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乙型肝炎(CHB)抗病毒治疗的地位和作用已经得到了确立,未来几年这一领域的发展方向就是新型核苷(酸)类似物(NA)的研发。随着对CHB抗病毒治疗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在NA抗乙型肝炎病毒(HBV)治疗临床研究中发现HBV的耐药是一个普遍和突出的问题,只有充分重视HBV耐药的研究,才能更有效地贯彻长期抗病毒治疗的方针。一、乙型肝炎病毒耐药的一些基本概念HBV的基因耐药(genetic resistance)是指CHB患者血中的HBV基因序列出现了耐药相关的基因突变。如果检测到了HBV DNA耐药相关的基因序列,那么这种基因耐药肯定是存在的;如果检测…  相似文献   

19.
乙型肝炎病毒(HBV)在慢性感染过程中具有适应性和变异性的倾向,在内源性(宿主免疫清除)和外源性(疫苗、抗病毒药物)选择压力下更易产生免疫逃逸的变异株.HBV变异常出现某些特定位点,如前核心区(前C区nt1896)及启动子(BCP,nt1762/1764)变异.在HBeAg阳性患者极大多数是野生株,而HBeAg阴性患者极大多数是变异株.我们采用微流基因芯片检测28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前C区nt1896及BCP变异,其中94患者予干扰素α2b抗病毒治疗,进一步探讨其对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乙型肝炎病毒负荷和肝超微结构损伤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伟  赵伟  罗婵 《中华消化杂志》2005,25(2):111-112
近年来定量PCR方法和超微病理学技术的建立,使我们能够定量观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乙型肝炎病毒(HBV)DNA水平和肝组织超微结构损伤。现我们采用这两种方法,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 DNA负荷及其肝组织超微结构损伤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