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探讨新生儿经上下肢行外周静脉导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的实用性差异,对98例置管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在导管异位,静脉炎,留置时间方面进行比较。新生儿经上下肢外周静脉行中心静脉导管使用的差异分析。】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小儿经外周不同部位留置针输注静脉营养液留置失败的原因。方法将72例使用静脉营养液的患儿随机分为腋静脉组和外周浅静脉组,各36例。外周浅静脉组采用常规方法,腋静脉组采用腋静脉穿刺留置方法。观察两组留置针在留置后24h液体外渗、静脉炎、堵管、脱管发生的情况。结果腋静脉组在使用静脉营养液期间共置管留置112例次,置管后24h,17例次终止留置,其中液体外渗13例次,静脉炎3例次,堵管1例次;外周浅静脉组在使用静脉营养液期间共置管324例次,置管后24h,281例次终止留置,其中液体外渗189例次,静脉炎68例次,堵管8例次,脱管16例次。两组液体外渗、静脉炎、脱管发生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堵管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小儿经外周不同部位留置针输注静脉营养液,留置后24h,留置失败的原因为液体外渗、静脉炎、堵管和脱管,且腋静脉组液体外渗、静脉炎、脱管均比外周浅静脉组低。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留置外周动脉短导管行新生儿频繁血气监测的护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地分析使用静脉留置针对30例新生儿行外周动脉置管的临床资料.结果 30例患儿平均留置时间为76 h,共经动脉置管取血标本180次,无护理并发症.结论 留置新生儿动脉短导管可为危重患儿提供简单、安全、有效的采血途径.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留置外周动脉短导管行新生儿频繁血气监测的护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地分析使用静脉留置针对30例新生儿行外周动脉置管的临床资料.结果 30例患儿平均留置时间为76 h,共经动脉置管取血标本180次,无护理并发症.结论 留置新生儿动脉短导管可为危重患儿提供简单、安全、有效的采血途径.  相似文献   

5.
新生儿外周静脉注射由头皮钢针过渡到留置针,不仅减轻了患儿反复穿刺的痛苦,保护了外周静脉,也减少了护士的工作量.但新生儿外周静脉留置针在应用中仍存在较多的问题,如留置时间不长、堵塞、局部皮肤渗出肿胀或坏死等.为了解目前新生儿外周静脉留置针在临床使用中各类问题的发生情况,并探讨相应的护理措施,将200例次患儿的留置情况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经新生儿头皮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分析法,对12例经头皮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置管成功率、平均留置时间、不良事件发生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新生儿经头皮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置管成功率为66.67%,平均留置时间为25.6 d±12.3 d,主要的不良事件为导管末端位于颈静脉而无法送至上腔静脉。[结论]经头皮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安全有效,可作为新生儿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的备选途径。  相似文献   

7.
腋静脉留置针在早产儿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腋静脉留置针在早产儿中的应用。方法68例留置针在早产儿输液对象中的33例采用腋静脉输液,35例采用外周静脉输液,对两组一次穿刺成功率、导管脱出、保留时间进行分析。结果两组留置针在输液时经比较,一次穿刺成功率无明显差异,导管脱出、保留时间上有显著差异。结论使用腋静脉留置针为早产儿进行输液时方法简单、安全,可以在新生儿病房和NICU广泛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腋静脉留置针技术在新生儿病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122例患儿采用腋静脉留置针穿刺,保证了输液的顺利进行.结果 所有患儿穿刺成功,提供了通畅的静脉通道,保证了药物的应用,治疗效果满意.结论 采用腋静脉留置针保留时间长,不用反复多次穿刺,减轻了患儿痛苦,同时提高了护士的工作效率及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9.
经外周置人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是由外周静脉穿刺插管,并使其尖端定位于上腔静脉或下腔静脉内的深静脉导管置入术。如今,PICC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其安全、可靠、耐高渗的特点,解决了新生儿外周静脉置管固定困难,留置时间短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曹红梅 《齐鲁护理杂志》2012,18(28):107-108
目的:比较两种静脉留置针穿刺方法在新生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采用静脉留置针进行静脉穿刺的新生儿835例,其中经腋静脉穿刺379例,经外周静脉穿刺456例。对两种应用方式的穿刺成功率、留置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腋静脉穿刺留置针一次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外周静脉穿刺、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外周静脉穿刺(P<0.05)。结论:在新生儿护理中经腋静脉进行留置针穿刺可有效减少反复穿刺的次数,减少了感染、堵管、针体滑出、静脉炎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s ,PICC)是指外周静脉(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穿刺插管,使导管尖端置于上腔静脉的方法。PICC以其操作方法简单,穿刺成功率高、保护外周静脉、不限制患者臂部活动、留置时间长、并发症少等诸多优势越来越广泛应用与临床[1] 。在无感染的情况下,PICC导管最长时间可留置1年,给肿瘤患者带来了静脉治疗的最佳途径[2]。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索"高举平抬法"在新生儿静脉留置针固定中的应用。[方法]对134例需行外周静脉留置针输液治疗的新生儿按入院顺序单、双号分为对照组66例与实验组68例。对照组患儿采用传统固定方法,实验组患儿采用"高举平抬法"。[结果]两组患儿外周静脉留置时间比较,实验组留置时间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静脉留置针不同固定方法脱管及皮肤压红情况比较,实验组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高举平抬法延长了新生儿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减少了新生儿静脉留置针脱管和皮肤压红情况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静脉留置针在新生儿胸腔闭式引流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运用静脉留置针替代胸管进行胸腔闭式引流,探讨静脉留置针治疗的新方法。本组6例患儿均采用静脉留置针替代胸管进行胸腔闭式引流,引流时间24~96h,经复查胸片,被压缩的肺叶已基本复张,5例临床治愈,1例放弃治疗;无一例术后感染或漏气。因此,使用静脉留置针进行胸腔闭式引流,方法简单易行,安全、损伤小,是治疗新生儿气胸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4.
姜红  赵妹杨  于凤英 《护理研究》2009,(11):3053-3054
低出生体重儿应用经外周静脉置人中心静脉导管(PICC)进行静脉输液,有效保护了外周血管,减少了药液对外周血管的不良刺激,避免了外周静脉药物外渗、静脉炎等并发症,减轻了患儿痛苦,给需长期应用静脉治疗的新生儿提供了良好的途径,有利于安静的治疗和护理。PICC要达到按计划留置,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新生儿外周静脉留置针使用现况,以期为临床新生儿挑选首优部位、合理使用外周静脉留置针提供依据。方法选择上海市某三级甲等专科医院新生儿科需外周静脉留置针输液的282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对穿刺部位、留置时间、穿刺护士进行现况调查。结果新生儿穿刺成功部位中选择四肢穿刺共235例(83.33%),留置时间为(2.08±1.22)d;选择腋下穿刺共27例(9.57%),留置时间为(3.07±1.77)d;选择腹股沟穿刺共13例(4.61%),留置时间为(4.62±3.1)d;选择头部穿刺共7例(2.48%),留置时间为(1.43±0.54)d;首次穿刺成功率为77.66%,两次穿刺成功率为95.39%。结论新生儿最佳穿刺部位、穿刺工具有待进一步研究,护士仍需加强培训,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延长静脉留置时间。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经外周静脉置人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应用于低出生体重儿作为中长期静脉营养通道与外周静脉留置针穿刺时间、留置时闻、完成治疗情况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进行比较.方法 对于2007年1月至2008年10月分别采用PICC或外周静脉留置针共为40例低出生体重儿静脉营养支持进行前瞻性研究,详细记录观察期间NICU应用PICC导管的低出生体重儿临床资料,并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PICC组平均操作时间明显长于外周静脉留置针组,PICC组导管平均留置时间长于外周静脉留置针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ICC导管为低出生体重儿提供了可靠安全的中长期静脉营养通道,降低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避免了反复外周静脉穿刺给低出生体重儿造成的不良刺激.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从脐静脉导管采集血液标本对导管使用情况和相关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80例留置脐静脉导管的早产儿,随机分为采血组和非采血组各40例,比较2组患儿住院天数、导管留置时间和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采血组40例分别经脐静脉导管采血作为实验组、经外周血管常规穿刺采血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采血时间、采血成功率及对患儿的影响。结果采血组和非采血组患儿住院天数、导管留置时间、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差异;实验组和采血对照组采血时间、采血成功率、采血时患儿出现不良反应比较有差异。结论脐静脉导管采血只要方法正确、操作程序规范对导管正常使用无明显影响,并具有无痛苦、成功率高、保护外周血管等优点,可作为危重新生儿采集血标本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从脐静脉导管采集血液标本对导管使用情况和相关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择80例留置脐静脉导管的早产儿,随机分为采血组和非采血组各40例,比较2组患儿住院天数、导管留置时间和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采血组40例分别经脐静脉导管采血作为实验组、经外周血管常规穿刺采血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采血时间、采血成功率及对患儿的影响.结果 采血组和非采血组患儿住院天数、导管留置时间、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差异;实验组和采血对照组采血时间、采血成功率、采血时患儿出现不良反应比较有差异.结论 脐静脉导管采血只要方法正确、操作程序规范对导管正常使用无明显影响,并具有无痛苦、成功率高、保护外周血管等优点,可作为危重新生儿采集血标本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9.
程辉 《齐鲁护理杂志》2011,17(28):50-52
经外周静脉置入的中心静脉导管(PICC)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被应用于临床静脉治疗,因为避免了反复静脉穿刺,减轻了患者的痛苦,提高了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可较长时间留置等优点,目前在临床越来越广泛应用,尤其适合于长期静脉输液、肿瘤化疗、肠外营养、老年患者输液、新生儿加强监护病  相似文献   

20.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为肿瘤化疗患者开辟了安全可靠的输液通道。置管术经过临床近20 a的发展,已成为一种方便、有效、安全的置管技术。其优点是只需外周穿刺,穿刺危险性小、创伤小、成功率高,外周留置感染率低,经济有效,且容易拔管,能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