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三部九候"遍诊法到"独取寸口"脉法,标志着中医脉诊进入了一个全新时代,是古代医家千百年临床脉诊实践的科学总结。溯源独取寸口的形成、发展以及完善,为现代中医诊断学研究脉诊的内在客观规律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独取寸口"脉法的形成原因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韦永红  郭遂 《四川中医》2004,22(12):26-28
中医脉诊形成过程最主要的变化是《内经》遍身三部九候诊法到《脉经》“独取寸口”脉法的过渡。通过研究认为,这种过渡和“独取寸口”脉法形成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整体观念及其与脏腑功能的关系,二是古代元气论和道德观。前者是“独取寸口”脉法存在与发展的内在依托和动力,而后者是“独取寸口”脉法形成的外部条件。  相似文献   

3.
略析中医"独取寸口"脉法形成的原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医脉诊形成过程最主要的变化是《内经》“遍身诊法”到《脉经》“独取寸口”脉法的过渡。通过研究认为 ,这种过渡和“独取寸口”脉法形成的主要原因有两个 :一是元气论 ,二是道德观。前者是“独取寸口”脉法形成的内在依托和动力 ;而后者则是其形成的外部制约条件。  相似文献   

4.
"独取寸口"是近2000年来中医诊脉一直沿用的主流脉法.多年来各医家均将其作为审阴阳、辨脏腑、论虚实、断病机与定治则的主要依据,是古代医家千百年临床脉诊实践的科学总结,亦是独具优势、值得进一步发掘的中医最重要的诊断技法.文章拟从"独取寸口"脉法形成、定位的传统认识以及生理、病理现代研究等方面进行探讨分析,以期依靠现代科...  相似文献   

5.
<难经>是中医的四大经典之一,在脉学中的地 位,无可厚非,其在<黄帝内经>的基础上推崇"独取 寸口"这一沿用至今的诊脉方式,及其在"独取寸 口"诊脉方面的独辟蹊径的创新阐述,使此诊脉方 式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切脉法的先驱.考究其原理是 五脏六腑之气变现于气口,通过切寸口脉可辨知五 脏六腑之气.此法类同于全息理论中整体各不同限 级的、不同层次的全息元与整体的联系,亦即寸口 这一局部全息元及十二经脉与五脏六腑这一整体 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独取寸口脉法是中医学流行的诊脉方法,寸口脉分候脏腑是脉学的重要理论。对于独取寸口脉的起源,文章在质疑目前流行理论的基础上对《内经》《难经》进行研究,重现早期脉诊体系面貌,分析不同脉诊方法演变过程及其在临床诊疗中对人体疾病诊断的思维方法,进而还原独取寸口的形成过程,对进一步研究独取寸口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7.
中医脉法主要有古遍诊脉法、独取寸口脉法和太素脉法,并相应形成不同的脉学流派。以秦越人、淳于意为核心的齐派医家倡立、西晋王叔和发展并完善的"独取寸口"诊脉法,对中医脉学产生了巨大影响,成为中医学的主要脉学流派。  相似文献   

8.
<伤寒论>非常重视脉诊,全书脉诊法以寸口诊法为主,兼论趺阳脉,还有少量关于少阴脉诊论述.通过对<伤寒论>中脉诊法的研究,发现其寸口诊法与<难经><脉经>等医籍中脉诊法均不同,<伤寒论>中的脉诊法自成体系,主要体现在四大方面:①以阴阳为总纲;②以尺寸脉合诊判断病在何经;③多论脉象,少谈脉位;④多言"尺寸",少语"关"部.趺阳诊法与少阴诊法常常相提并论,可见张仲景对胃气、脉根的重视.  相似文献   

9.
《难经》的功绩之一,是发展了中医脉学理论,创立了完整的寸口脉诊系统。其中某些问题,历代争论很大,迄无定论。近读《难经》,颇有心得,今就这些问题谈谈我们的看法,就正于同道。一、独取寸口一般认为,“独取寸口”为《难经》所首创。但《内经》也曾提出“气口独为五脏主”、“气口成寸,以决死生”,是否也可理解为“独取寸口”?若是,则“独取寸口”非《难经》之首创。考《内经》脉法,除三部九候遍诊法、人迎寸口对比法外,还有寸口、人迎、手少阴以及太溪、神门、趺阳等单一脉位法。而后者可能是某些医家对遍诊法中某一脉位单独运用,并加以发挥的结果。如偏用寸口者,根据“中部天,手太阴也”以  相似文献   

10.
《难经》是否为传世本《黄帝内经》的解经之作在学术界存有争议。为厘清《难经》与传世本《黄帝内经》的关系,本文试从经脉学说形成与演变过程的角度切入,通过比较分析《难经》与《素问》“三部九候”概念和“独取寸口”诊断技术的差异,发现:《难经》中“三部九候”是在“寸口”一处动脉搏动部位进行分区和分层后形成的示意概念,与《素问》中的实体概念外延不同;《难经》“独取寸口”脉象的解析是基于血脉理论中的“循环说”与横向分布理论,“独取寸口”脉法通过诊察“寸口”一部,映射出全身内外上下气血异常部位以知病之所在,通过诊察“寸口脉”与“肾间动气”共同决其死生,补充了《素问》中“独取寸口”脉法以定死生之功;《难经》与《素问》在脉诊理论与技术差异背后的由来可能与扁鹊医学在两汉时期的演变有关系。  相似文献   

11.
《黄帝内经》脉诊法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帝内经》中的脉诊丰富多样,虽然后世未对其脉诊分类达成共识,但笔者通过综合分析,将其归纳为6种脉法,即三部九候诊法、人迎寸口对比诊法、独取寸口诊法、尺肤诊法、虚里诊法及手少阴脉诊法。在临证中,每一脉法所主疾病不尽相同,各具特色,依据不同疾病性质和部位灵活运用,多种脉法并存,丰富了祖国医学脉学理论。为促进脉法从多元性向一元性转化、由遍身诊法向独取寸口诊法过渡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黄帝内经》中的脉诊方法丰富多样,虽然后世尚未对其脉诊种类达成共识,但笔者通过综合分析,将其归纳为6种脉法,即三部九候诊法、人迎寸口对比诊法、独取寸口诊法、尺肤诊法、虚里诊法及手少阴脉诊法等。在临证中,每一脉法所主疾病不尽相同、各具特色,依据不同疾病性质和部位灵活运用,多种脉法并存,丰富了中医学脉学理论,为使脉法从多元性向一元性转化、由遍身诊法向独取寸口诊法过渡,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脉诊初探     
《黄帝内经》较全面的提出脉诊的内容、部位、作用。根据体征,提出了"十二经遍诊法";"寸口脉诊";"三部九候脉诊";"人迎寸口比较脉诊法"。自《难经》提出"独取寸口"后,历代医家偶有提倡多部位诊脉,脉诊部位逐渐统一到"寸口",其脉理解释从《黄帝内经》的实证向心证转变,出现"心中了了,指下难明"。近现代的研究提示多部位脉诊仍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通过对脉诊的扬弃,完善中医体征的内容,推动中医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西晋·王叔和总结前人经验,参照并引用《内径》、《难经》、《针灸甲乙经》及张仲景等有关脉诊的论述,并通过自己的实践和发挥,著成《脉经》一书.这是中医典籍中第一部脉诊专著.该书完成了“独取寸口”脉法,明确提出寸口三关的划分及其分主脏腑,规范了二十四脉及其脉象,开创脉象鉴别之先例,进一步继承和丰富了脉证联系等.《脉经》一方面集汉以前脉学之大成,另一方面系统地规范和完善脉诊体系,成为脉诊史上承前启后的里程碑,它不但对中医学起到推动作用,后来传及海外,对世界医学亦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5.
脉诊是中医四诊中最精细、技术含量最高者.《难经》确立了“独取寸口”三部九候的诊脉方法,在脉学发展史中处于承前启后的地位,奠定了中医脉学的理论基础,确立了中医诊病的方法和特色,指导现代临床辨证,对于当代脉学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独取寸口”渊源于《内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童瑶 《浙江中医杂志》1997,32(8):363-364
寸口,亦称气口或脉口,是中医最常用的切脉部位。关于切脉的部位,中医历来有多种说法,主要有遍诊全身上(头)、中(手)、下(足)三部有关动脉以分峰天、地、人的三部九候诊法,人迎、寸口、跌阳三部诊法,以及独取寸口诊法。然而后世何以取“寸口”为诊脉之主要部位?历代医家大多认为渊源于《难经》“独取寸口”之说。笔者通过系统整理《内经》中有关脉法的论述,发现《内经》论诊脉部位虽有三部九候,然独以“寸口”为重,其中明确论及寸口(气口、脉口)条文达SO多处,早已阐明了寸口脉对于诊病和判断疾病预后的重要意义,由此认…  相似文献   

17.
阐述概括了脉诊技术的起源及发展,总结了脉诊从复杂繁琐的全身遍诊法逐渐发展完善为"独取寸口"的演变过程,是众多脉法的初步总结,为临床应用和研究脉诊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张仲景将辨脉寓于辨证之中,提高脉诊在临床诊疗的作用,王叔和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地补充扩展仲景脉学思想,可归纳为以下5个方面:①诊脉部位,独取寸口;②寸口分候,脏腑对应;③规定脉象,分门别类;④脉象主病,一一对应;⑤妇儿脉象,脉法大成,最终使独具特色的中医脉诊雏形初定.  相似文献   

19.
中医脉诊与人体血液循环血流动力学理论密切相关,本文旨在将物理学、生物力学融入到脉学研究中,探讨脉象的形成机制.应用生物流体力学血液流速参数分析"诊脉独取寸口"的依据;对脉象的物理学相关参数的相互关系以及反馈调节进行探讨,从而探究"脉形""脉势";用中医弦脉结合血液参数加上数学计算,应用现代物理学进行说明,并结合临床论述...  相似文献   

20.
<正>寸口脉诊始于《内经》,得《难经》之充则体系终成,又经千年锤炼,实为中医特色诊法中的一颗璀璨明珠。然古人云:"不知常,何以达变?"寸口脉诊固然神验,临证仍需知其常,乃可衡其变。因此,笔者将《内经》《难经》中寸口平脉理论互参,整理成文,略陈管见,不当之处,望批评指正!1诊脉"独取寸口"原委通读《内经》,其脉诊法不单寸口脉诊而已,尚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