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经158周实验,41只喂黄曲霉毒素B_1(AFB_1)的树鼩中,17只感染了人乙型肝炎病毒(HHBV),24只未感染.它们分别有9例(52.94%)及3例(12.5%)发生原发性肝癌(PLC),P<0.05.9只未接触AFB_1但已感染HHBV的树鼩,在83周  相似文献   

2.
作者用灵长类树鼩,在建立了人乙型肝炎病毒(HHBV)感染的动物模型基础上,研究HHBV感染与原发性肝癌(PLC)发生的病因学关系及其对黄曲霉毒素B_1(AFB_1)诱发PLC的影响. 实验树鼩80只,其中58只先接种HHBV,用血凝法、放免法和分子杂交等技术检测血清HHBV感染标志.6周后将已感染HHBV〔HHBV(+)〕和未感染者〔HHBV(-)〕各分为两个亚组:一组给予口服AFB_1,另一组不给.AFB1剂量为200~400ng/  相似文献   

3.
用生物素标记的HBV DNA探针对经83~158周实验的55只树鼩肝组织的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的切片进行原位杂交研究。有45只树鼩接种过HHBV,在肝细胞检出HBV DNA的有30只,另15只肝内HBV DNA阴性。这55只树鼩,有41只摄入了AFB_1,其中肝HBV DNA阳性的A组22只有10只发生PLC;19只HBV DNA阴性的B组,只发现2例PLC。两组差别显著(P<0.05)。未接触过AFB_1的14只树鼩中,肝内HBVDNA阳性的8只(C组),有1例出现PLC;而HBV DNA阴性的6只(D组)无PLC发生。结果表明:HHBV和AFB_1在PLC发生中起协同作用,支持了HHBV感染与PLC存在病因学关系的观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树鼩和熊猴的乙肝动物模型.方法用含HBV的人血清接种给7批30只熊猴,6批233只树鼩,每周定期采血、定期肝组织活检.用改良赖氏法、ELISA、PCR、原位杂交、免疫组化分别检测血清ALT、HBV标志物、HBV-DNA及肝组织中HBsAg和HBV-DNA.结果树鼩接种人HBV(HHBV)后,90%呈急性感染,56%为可持续1年以上的慢性感染,33%持续2年2月,肝细胞内HBsAg阳性率达80%,熊猴接种HHBV后,血清HBV标志物呈一过性,个别猴肝细胞内HBAg呈弱阳性.结论熊猴对HHBV并不敏感,而树鼩对HHBV感染有较高的敏感性,有望成为HHBV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5.
人乙型肝炎病毒在树鼩中传代感染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人乙型肝炎病毒(HHBV·)感染树鼩(Tree shrews)后,取其HBsAg及(或)HBeAg阳性的树齣血清传代感染另一批树鼩;18只树鼩分四批感染至第四代,经检测发现17只树鼩血清或肝细胞中HBV标志物阳性(94.4%);血清转氨酶(SGPT)升高,肝组织有不同程度的炎症变化。此结果表明HHBV能够在树鼩间连续传代复制,为人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树鼩动物模型的建立提供又一佐证。  相似文献   

6.
迄今为止,只有黑猩猩和长臂猿是对人工型肝炎病毒(HHBV)敏感的动物,但是黑猩猩和长臂猿珍贵稀少,而且它们接触人群后可自然感染HHBV,因而限制了它们的应用,树鼩是最低等的灵长类动物,近年来在单纯疱疹病毒、甲型肝炎病毒、乙型肝炎病毒和轮状病毒感染等疾病的研究中,显示出是一种很有前途的实验动物。本文报告用树鼩进行人工感染HHBV的实验研究。同时用环磷酰胺抑制树鼩的免疫功能,研究树鼩对HHBV的易感性。  相似文献   

7.
作者取两名HBsAg及HBeAg均阳性,电镜观察含Dane颗粒的乙型肝炎患者新鲜血清作感染源,接种于96只健康的成年树鼩.实验观察了137周,每只树鼩采血18-20次,经多种敏感可靠的技术检测,发现87只(占90.6%)的血清和/或肝细胞有HHBV  相似文献   

8.
82只实验树鼩分为四组:A组26只,感染了HBV并同时给予AFB_1;B组34只,未感染HBV但给予AFB_1;C组13只,只感染了HBV;D组9只,既未感染HBV,又未接触AFB_1.实验158周.A组发生LCD16例(61.53%),其中9例发生HCC(56.25%).B组出现LCD18例(52.94%),其中3例发生HCC(16.66%).C组出现LCD 6例(46.15%);D组无LCD产生.82只树鼩有40只出现LCD,其中12只发生HCC(30%).而无LCD的42只,只有1例(C组)产生HCC(2.38%).LCD阳性组发生HCC的相对危险性为LCD阴性组的12.6倍.感染了HBV的树鼩,其LCD发生率显著高于未感染者(P<0.05);而在未感染HBV的动物中,摄入AFB_1的,其LCD发生率也同样比未摄入者高(P<0.05).表明HBV和AFB_1都能诱发LCD;LCD是HCC的癌前病变.  相似文献   

9.
接种乙肝疫苗的10只树鼩,9只血清出现抗-HBs。注射含HBV的人血清后,其中只有1只血清出现短暂的HBsAg,保护率为88.88%;其血清抗-HBc始终阴性。未接种乙肝疫苗的10只对照树鼩注射HBV人血清后,5只血清HBsAg阳性;8只抗-HBc阳性。接种疫苗组HBV感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实验前所有树鼩血清HBsAg、抗-HBs及抗-HBc均阴性。实验结果表明:1)乙肝疫苗能阻断树鼩感染HBV,进一步确证树鼩能感染HBV,是用于研究HBV的有用的动物模型;2)树鼩可能代替黑猩猩进行乙肝疫苗安全性和免疫保护效果鉴定之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人乙肝病毒(HBV)和黄曲霉毒素B,(AFB1)致肝细胞癌(HCC)及协同致HCC作用的机制。方法:将树鼩分为4组:A组:感染HBV加摄入AFB,;B组:只感染HBV;C组:只摄入AFB1;D组:作空白对照。然后定期行肝活检,用免疫组化、分子生物学等技术动态观察一些癌基因(蛋白)和抑癌基因的表达。结果:①A组谷胱苷肽转移酶(GGT)阳性灶个数及面积明显多于、大于B、C组;②A组P21蛋白检出率明显高于B和C组,A组6只P21蛋白阳性的树鼩到120周时全部发生了HCC;③实验后期,A组HBxAg检出率及HBVDNA整合率明显高于B组;④在诱癌过程中,IGF-Ⅱ表达率呈波动形,带癌肝的表达率显著高于无癌肝;⑤105周时,A、B、C组P53蛋白表达率显著高于D组;在A,C组检出P53异常带;⑥第45及105周时,A组c-fos表达率分别为23.1%和20%;C组为38.5%和15.4%,B,D两组均未检出;⑦H-c-myc基因:直到120周,无癌肝组织均未见异常;在肝癌组织中,A组有4例扩增,c组无异常;@CDK4基因:只有A组在第75周有1例扩增,该树鼩在第106周时发生了HCC。在HCC中,A组有25%出现CDK。扩增,C组未见异常。结论:再次证实HBV和AFB。有协同致HCC作用;AFB、有利于HBxAg的表达和HBVDNA的整合;CDK4、Kiras和P53基因的变异参与了HCC的发生和演进;P21和c-fos蛋白的过表达与P^53蛋白的失活,促进了HCC的发生和演进;CDK4和c-myc基因的改变与HBV的感染有一定的关联。  相似文献   

11.
对30份肝癌高发区的花生样品进行化学方法提取和纯化后,用高压液相色谱仪同时进行二甲基亚硝胺和黄曲霉毒素B_1的检测,结果显示:30份样品中检测出二甲基亚硝胺和黄曲霉毒素B_1的各占50.0%(15/30),在同一份样品中同时检测出二甲基亚硝胺和黄曲霉毒素B_1的占30.0%(9/30)。结果表明肝癌高发区的花生除被黄曲霉毒素B_1严重污染外,同时也被二甲基亚硝胺严重污染,提示对花生防霉去毒的必要。  相似文献   

12.
本文总结了1981年秋人轮状病毒对云南成年树鼩(Tupaia belangeri yunalis)的实验性感染结果。12只树鼩于第一传代中被感染,于第2、3传代各3只被感染;其中于1、2、3传代发生肠炎者各为12、2、2只。电镜检查表明:于第1、2、3传代各有12、3、2只树鼩有轮状病毒排出;3只树鼩死于第一传代,镜检发现其肠道不同部位切片均呈粘膜坏死及淋巴细  相似文献   

13.
十多年来,黄曲霉毒素的毒性及致癌作用已受到广泛重视。1960年英国发生了大量火鸡因饲以有毒花生粉而死亡的事件,当时称为火鸡X病(Turkey X disease),后来证明火鸡死亡是由黄曲霉菌(Aspergillus flavus Link)产生的黄曲霉毒素(Aflatoxin)所致。经化学分析,该类毒素有多种不同的分子结构及衍生物,现已报告结构者有十几种(B_1,B_2,B_(2a),G_1,  相似文献   

14.
乙型肝炎动物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建立树Qu和熊猴的乙肝动物模型。方法 用含HBV的人血清接种给7批30只熊猴、6批233只树Qu,每周定期采血、定期肝组织活检。用改良赖氏法、ELISA、PCR、原位杂交、免疫组化分别检测血清ALT、HBV标志物、HBV-DNA及肝组织中HBsAg和HBV-DNA。结果 树Qu接种人HBV(HHBV)后,90%呈急性感染,56%为可持续1年以上的慢性感染,33%持续2年2月,肝细胞内HBsAg阳性率达80%,熊猴接种HHBV后,血清HBV标志物呈一过性,个别猴肝细胞内HBsAg呈弱阳性。结论 熊猴对HHBV并不敏感,而树Qu对HHBV感染有较高的敏感性,有望成为HHBV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5.
<正> 黄曲霉毒素(Aflatoxin)是黄曲霉(Aspergillus flavus Link ex Fries)、寄生曲霉(Aspergillus Parasiticus Speare)中产毒菌株的代谢产物。目前,已分离出黄曲霉毒素B_1、B_2,G_1、G_2,M_1、M_2,B_(2a)和G_2a及P_1等12种。现就黄曲霉毒素对肝脏的毒害及在粮、油中的带染情况以及防毒去毒的方法简要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6.
根据近年来流行病学资料分析表明,在原发性肝癌的致病因素中,以黄曲霉毒素B_1的致癌作用最为重要。有关黄曲霉毒素B_1的毒效测试方法,多采用Ames方法,其诱发突变的浓度为0.06微克/毫升。本文报道用姐妹染色单体互换(简称SCE)法测定黄曲霉毒素B_1对正常人淋巴细胞诱变效应的结果,以提供黄曲霉毒素B_1与肝癌发生的可能关系。方法:取自3例正常成人(男2例,女1例)的血样。参照Kornberg方法制成SCE片。培养液内含有RPMI 1640和小牛血清等成分。每毫升培养液内含30微克分子(或9微克/毫升)6-溴脱氧尿核苷(瑞士产品)。结果:当黄曲霉毒素B_1在培养液内的浓度分别为0.001微克/毫升和0.01微克/毫升时,平均每染色体的SCE值(即染色单体交换数与观察数之比)分别为0.08(61/725)和0.08(108/1276)。浓度为0.02微克/毫升时,各为0.18(160/906)、0.15(222/1520)和0.13(121/957),平均SCE值为0.15。浓度为0.04微克/毫升时各为0.20(130/661)、0.18(190/1062)和0.17(190/1148),平均为0.18。浓度为0.06微克/毫升时各为0.19(208/1096)、0.22(310/1429)和0.23(150/658),平均为0.21。讨论:由于癌变剂和突变剂是密切相关的。即在相当大的范围内两者为同一化学物质,因此测试突变的实验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树鼩肝癌形成过程中红细胞免疫黏附肿瘤细胞功能的变化.方法:将实验树鼩随机分为4组:黄曲霉毒素(AFB1)组(A组)、乙型肝炎病毒(HBV) AFB1组(B组)、HBV组(C组),空白对照组(D组).实验过程中所有动物定期抽血,用自然肿瘤红细胞花环试验(NTERT)检测树鼩的红细胞免疫黏附功能.结果:在实验过程中的不同阶段,各实验组的红细胞免疫黏附肿瘤细胞功能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不同.结论:在树鼩肝癌形成过程中,NTERT所反映的红细胞免疫功能,可灵敏地反映该过程不同时期的变化.  相似文献   

18.
用鼠肝匀浆(S_9)代谢活化黄曲霉毒素B族和G族,研究它们对流感病毒在恒河猴肾细胞(LLC-MK_2)诱导干扰素-α/β的抑制作用。结果显示活化与未活化的黄曲霉毒素对干扰素诱生都有抑制作用。但代谢活化后,抑制作用增强,抑制作用的大小按B_1>G_1>B_2>G_2顺序排列,显示有结构-活性关系。而干扰素赋予细胞的抗病毒能力并不受黄曲霉毒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57只实验树鼩接种HBV后,用分子杂交技术、电镜及肝组织免疫酶标方法检测,有39只证实已获感染.这39只动物血清HBsAg及抗-HBs(PHA)表现有6种形式,与人感染HBV后的表现形式相似.表明树鼩是可用于HBV实验感染研究的较好的动物.  相似文献   

20.
黄曲霉毒素B_1(AFB_1)与肝癌的发生有密切的关系.粮食、食品又很容易被AFB_1污染,对花生的污染尤其严重.为了保护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减少人体对AFB_1的摄人,我们用“去黄曲霉毒素灵”(简称去毒灵)去除植物油中的AFB_1,结果表明,“去毒灵”的去毒效果达97%以上.现报道如下. 1材料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