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患者乳腺癌耐药蛋白(BCRP)及多药耐药相关蛋白1(MRP1)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RT-PCR法检测66例NHL患者新鲜淋巴组织标本BCRP及MDR1的表达。结果66例NHL患者BCRP阳性率45.5%,MDR1阳性率59.1%,BCRP^+MDR1^+、BCRP^+MDR1^-、BCRP^-MDR1^+、BCRP^-MDR1^-四组化疗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CRP及MDR1表达率高,是化疗敏感性差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MDR1、BCRP、CXCR4在耐药白血病中的表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博 《当代医学》2011,17(4):13-14
目的本研究选择与白血病耐药密切相关的MDR1、BCRP及CXCR4为研究对象,在临床病例中进行检测,为指导治疗和判断预后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采用荧光定量RT-PCR方法检测白血病化疗耐药、白血病化疗敏感患者及正常人MDR1、BCRP及CXCR4的表达。结果 MDR1、BCRP、CXCR4基因的表达量在耐药组、敏感组及正常对照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CXCR4与MDR1基因的表达量有显著正相关性,R值为0.366;BCRP基因的表达量在ALL患者中高于AML患者,P〈0.05;MDR1基因的表达量在老年组高于儿童少年组,P〈0.05。结论联合检测MDR1、BCRP、CXCR4对于指导白血病治疗和判断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急性髓性白血病(AML)患者乳腺癌耐药蛋白(BCRP)的表达与临床耐药的关系。方法应用半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以MCF7乳腺癌细胞株、HL60白血病细胞株分别作为BCRP及MDR1 mRNA表达的参照标准,以β肌动蛋白(-βactin)为内对照,检测了54例AML患者BCRP mRNA的表达,其中8例患者测定MDR1 mRNA的表达,初步探讨BCRP表达在AML中的临床意义。结果AML中BCRP mRNA表达水平差异较大,BCRP表达由低到高依次为对照组、完全缓解组、初治敏感组和临床耐药组。其中临床耐药组BCRP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及完全缓解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及P〈0.05),BCRP表达与MDR1表达无相关性(P〉0.05)。结论BCRP在AML中表达水平差异较大,与MDR1的表达无关,可能是AML患者临床耐药的一个独立的重要原因,是预后的不利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乳腺癌组织中P-糖蛋白(P-gp)、乳腺癌耐药蛋白(BCRP)、肺耐药蛋白(LRP)的表达与病理特征、雌激素(ER)、孕激素(PR)、原癌基因C-erbB2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126例乳腺癌组织及42例相应癌旁组织中P-gp、BCRP、LRP蛋白的表达,与乳腺癌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应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曲线。结果①乳腺癌组织中P-gp、BCRP及LRP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1.26%、38.89%和65.87%,明显高于癌旁组织中的表达(14.28%1,6.67%和19.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RP阳性表达高于P-gp和BCRP阳性表达率(χ2分别为21.3和28.6,P均〈0.01);②P-gp阳性表达率与临床分期及腋窝淋巴结呈正相关(r=0.298、0.283,均P〈0.01),BCRP阳性表达率与腋窝淋巴结转移正相关(r=0.369,P〈0.01);LRP阳性表达率与临床分期有关(r=0.264,P〈0.01);③P-gp、BCRP和LRP阳性表达率与C-erbB-2表达呈正相关(r=0.2825、.9422、.42,P〈0.01或P〈0.05);BCRP阳性表达率与ER和PR呈明显负相关(r=-0.354、-0.252,P〈0.01)。④P-gp和BCRP阴性表达者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9.74%及48.98%,明显高于阳性表达者35.14%及29.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P-gp、BCRP、LRP这3种耐药蛋白均参与了乳腺癌多药耐药的形成,P-gp和BCRP的表达可预测乳腺癌的预后,LRP不能作为评估乳腺癌生物学行为的指标。  相似文献   

5.
徐彬 《现代实用医学》2011,23(2):128-130,133
目的观察卵巢上皮性癌化疗耐药基因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拓扑异构酶(TopoⅡ)和多药耐药基因1(MDR1)mRNA水平表达及其与化疗疗效的关系。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60例卵巢上皮性癌和60例正常卵巢组织GST-、TopoⅡ和MDR1 mRNA的表达。结果正常组织中GST-及MDR1mRNA为阴性表达,TopoⅡmRNA为阳性表达。卵巢癌中GST-mRNA阳性表达为51.67%,各病理类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肿瘤分化程度阳性表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晚期患者阳性表达率高于早期(P〈0.05)。TopoⅡmRNA阳性表达率为55%,各病理类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肿瘤分化程度阳性表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患者阳性表达率高于晚期(P〈0.01)。MDR1 mRNA阳性表达率为35%,各病理类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中分化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低分化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低分化组间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临床分期间阳性表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检测GST-、TopoⅡ和MDR1对卵巢癌化疗药物的选择具有指导意义,在一定程度上能预测化疗疗效。  相似文献   

6.
Yang X  Jia L  Wei L  Zuo W  Song S 《中华医学杂志》2002,82(17):1177-1179
目的探讨恶性淋巴瘤mdr1、MRP mRNA和P-gp表达水平与化疗疗效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半定量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技术和流式细胞术(FCM)方法,以8例人正常淋巴结为正常对照,对46例淋巴瘤患者[23例初治(HD1例,NHL22例)及23例复发(HD5例,NHL18例)]的mdr1 mRNA、MRP mRNA和P-gp表达水平与化疗疗效间的关系进行了前瞻性研究.结果复发患者mdr1基因和P-gp表达水平及阳性率均高于初治患者(P<0.001),而MRP基因表达水平及阳性率在复发与初治患者间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mdr1基因及P-gp表达阳性患者的化疗有效(CR+PR)率(33.33%和26.67%)明显低于mdr1基因及P-gp表达阴性患者(85.71%和83.87%,P<0.001),而MRP基因表达阳性患者与阴性患者的化疗有效率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相关分析显示,mdr1基因和P-gp表达水平之间有明显相关性(r=0.296 3,P<0.05),而mdr1和MRP之间、MRP与P-gp之间均无明显相关性(r=0.072 3,P>0.05;r=0.081 8,P>0.05).结论 mdr1基因及P-gp表达是恶性淋巴瘤患者多药耐药的主要机制,而MRP基因不是产生耐药的主要机制.mdr1基因及P-gp表达水平的高低与恶性淋巴瘤化疗疗效密切相关,而MRP基因的表达与化疗疗效未见相关.  相似文献   

7.
急性白血病多药耐药基因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多药耐药基因(MDR1)在急性白血病(AL)中的表达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链亲和素-胶体金原位杂交(ISH-SAG)方法对59例不同病期的AL患者进行MDR1检测.结果(1)ANLLMDR1阳性表达率(50.0%)虽高于ALL阳性表达率(37.5%),但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2)MDR1在复发难治组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缓解组(P<0.05).(3)MDR1阳性表达与临床缓解密切相关,MDR1阳性表达者的完全缓解(CR)率(22.2%)明显低于MDR1阴性者的CR率(80.0%)(P<0.05).(4)MDR1阳性表达作为耐药标准的评价,其敏感率、特异率、准确率分别为77.8%、80.0%、79.0%.结论MDR1阳性表达与临床耐药相关,是影响AL患者预后的一个重要的因素.且其敏感性、特异性均较高.  相似文献   

8.
胃癌病人外周血及肿瘤组织中多药耐药基因表达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多药耐药基因(MDR1)在胃癌病人外周血中的表达,并观察与肿瘤组织中多药耐药基因(MDR1)表达的相关性。方法 荧光定量RT-PCR法检测胃癌病人外周血及肿瘤组织中MDR1表达水平。结果 病理证实的初治胃癌病人31例,外周血中MDR1阳性率38.7%,肿瘤组织中MDR1阳性率77.4%.肿瘤组织中MDR1阳性者中50%外周血MDR1阳性,而肿瘤组织中MDR1阴性者中外周血MDR1无阳性表达,二者有相关性(P〈0.05)。结论 外周血中MDR1表达与肿瘤组织中MDR1表达具有一致性,前者可作为后者的补充。  相似文献   

9.
曾爱华  何蕴韶 《中国热带医学》2013,13(4):496-497,500
目的全面了解乳腺癌内源性耐药情况,实现肿瘤病人个体化化疗。方法应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51例术前未经化疗的乳腺癌和癌旁组织中mdr1、MRP、LRP、GST-π、TOPOⅡα、BCRP基因表达。结果这6个多药耐药基因在乳腺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mdr1、LRP、GST-π、TOPOⅡα在乳腺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之间的表达水平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MRP和BCRP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其在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RP和BCRP可能与乳腺癌的内源性耐药有关,mdr1、LRP、GST-π、TOPOⅡα的表达可能与乳腺癌的内源性耐药无关,乳腺癌患者进行术前的新辅助化疗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师卫华  尹莉 《宁夏医学杂志》2011,33(11):1029-1031,1028
目的探讨多药耐药基因1(Multidrug-resistance Gene1,MDR1)C3435T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及其相应的蛋白产物-多药耐药蛋白(P-gp)在乳腺癌患者中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宁夏医科大学附属医院154例乳腺癌患者的术后石蜡包块及相关临床及病理资料,应用免疫组化方法(IHC)检测乳腺癌组织中P-gp的表达状态,评估P-gp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并随机抽取其中60例石蜡标本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分析(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striction FragmentLength Polymorphism,PCR-RFLP)各基因型,评估MDR1基因C3435T位点多态性与P-gp表达的关系。结果①P-gp阳性组化疗后白细胞和血红蛋白的Ⅰ-Ⅳ度下降率分别为79.44%和43.93%,均低于P-gp阴性组化疗后白细胞和血红蛋白的Ⅰ-Ⅳ度的下降率95.74%及63.8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MDR1C3435T位点野生纯合子TT基因型的P-gp阳性表达率4%明显低于突变后的CC+TC基因型的P-gp阳性表达率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gp有望成为化疗用药的指南及预测化疗后出现血液毒性的指标;MDR1C3435T位点突变后的基因型可能更易导致其蛋白产物P-gp表达水平的变化。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乳腺癌耐药蛋白(BCRP)、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ElivisionTM plus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75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及15例癌旁正常组织中BCRP、HIF-1α、HER-2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1)75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BCRP、HIF-1α、HER-2阳性表达分别为41.3%(31/75)、61.3%(46/75)和26.7%(20/75);除了BCRP在癌旁正常组织中有一定程度的表达外13.3%(2/15),HIF-1α、HER-2未见表达。(2)BCRP与HIF-1α之间(r=0.205,P=0.011),HIF-1α与HER-2之间(r=0.349,P=0.000)有相关性;BCRP与HER-2之间(r=0.155,P=0.059)无相关性。(3)BCRP表达与年龄、TNM分期、肿瘤大小、腋淋巴结转移状况及激素受体状况均无关;HIF-1α、HER-2的表达与TNM分期及腋淋巴结转移状况有关,而与年龄、肿瘤大小及激素受体表达状况无关。结论BCRP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原发多药耐药(MDR)的发生有关,HIF-1α可能参与了BCRP基因的调节机制,HER-2在某种程度上也可能参与了MDR,化疗前对它们进行联合检测可为化疗药物的选择及预后判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刘新兰  崔洁  陈萍 《陕西医学杂志》2010,39(12):1592-1595
目的:检测乳腺癌组织中耐药蛋白P-gp、BCRP及LRP的表达,探讨其在乳腺癌复发转移及预后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126例乳腺癌组织、42例癌旁组织中P-gp、BCRP及LRP的表达。结果:①乳腺癌组织中P-gp、BCRP及LRP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1.26%、38.89%和65.87%,明显高于癌旁组织中的表达(14.28%,16.67%和19.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乳腺癌组织中有2个耐药蛋白共表达率为54.50%;2个或3个耐药蛋白共表达率为65.17%,明显高于单独耐药蛋白阳性表达率23.59%,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41.38%及41.67%低于单个或三者均阴性耐药蛋白表达者(84.62%、88.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P-gp阳性表达者5年复发转移率为58.97%,高于P-gp阴性表达者(P<0.01)。结论:乳腺癌组织中耐药是单个耐药蛋白和多个耐药蛋白协同作用,以多个耐药蛋白共表达为主,联合检测耐药蛋白可预测乳腺癌的复发转移及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CyclinB1在良、恶性淋巴疾病表达差异以及在恶性淋巴瘤中表达与多种预后因素的相互关系,并分析其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检测CyclinB1在83例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组织及20例淋巴结反应性增生(RH)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CyclinB1在NHL中的表达显著高于RH组织中的表达(P<0.01);NHL中CyclinB1在Ⅲ+Ⅳ期的表达显著高于Ⅰ+Ⅱ期(P<0.05),在有结外受侵的NHL患者中明显高于无结外受侵的患者(P<0.05),在侵袭性NHL显著高于惰性NHL(P<0.05)。结论:CyclinB1可能参与NHL的进展。检测CyclinB1的表达情况,有助于NHL和RH的鉴别诊断,对判断NHL的恶性程度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原发性鼻腔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s lymphomas,NHL)和慢性鼻-鼻窦炎中Epstein-Bar(EB)病毒缺失型潜伏膜蛋白1(latent membrane protein 1,LMP1)基因的表达,探讨原发性鼻腔非霍奇金淋巴瘤LMP1缺失型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55例原发性鼻腔NHL和25例慢性鼻-鼻窦炎LMP1,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sechain reaction,PCR)检测LMP1基因,结合随访资料分析LMP1缺失型鼻腔NHL与预后的关系。结果鼻腔NHL中免疫组化LMP1蛋白阳性率为29/55(53%),LMP1基因阳性率为33/55(60%),其中缺失型LMP1基因者26/33(78.8%);慢性鼻-鼻窦炎中LMP1基因阳性率为14/25(56%),其中缺失型LMP1基因者5/14(35.7%)。鼻腔NHL患者和慢性鼻—鼻窦炎患者缺失型LMP1基因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MP1基因阳性的鼻腔NHL患者5年总生存率为52.4%,其中LMP1缺失型和LMP1野生型鼻腔NHL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36.0%和85.7%,二者生存曲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为0.04(log-rank检验)。结论提示缺失型LMP1在原发性鼻腔NHL的发病和病情进展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乳腺癌组织中环加氧化物酶-2(COX-2)、抑癌基因P53及多药耐药基因MDR-1/P-gP的表达及其相互关系。方法应用Envision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半定量检测66例未经放、化疗的乳腺癌手术切除标本中COX-2、抑癌基因P53和MDR-1/P-gp的表达。结果1.乳腺癌组织中COX-2、抑癌基因P53和MDR-1/P-gP的阳性表达率各为62.1%(41/66)、50%(33/66)和40.9%(27/66)。2.乳腺癌中COX-2的阳性表达与抑癌基因P53、多药耐药基因MDR-1/P-gP的阳性表达呈正相关(r分别为0.281和0.332,P〈0.006)。3.抑癌基因P53的阳性表达与多药耐药基因MDR-1/P-gP的阳性表达呈正相关(r=0.277,P=0.024)。结论在乳腺癌组织中联合检测COX-2、P53和MDR-1/P-gP可以更好的指导临床乳腺癌的预后,可作为评估乳腺癌进展和判断预后的重要指标,寻找治疗乳腺癌新的作用靶点,同时对这些指标及其相关性的研究为其抑制剂在临床的应用或联合应用提供一定的分子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