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系统梳理《伤寒论》三承气汤证条文,分析各证候、病机,认为用痞、满、燥、实、坚区分三承气汤证有一定局限性。三承气汤证反映了阳明腑实证病机演变的三个阶段:调胃承气汤证为阳明腑实初期,燥热初结,胃气不和证;小承气汤证为阳明腑实中期,小热小实证;大承气汤证为阳明腑实极期,大热大实证。调胃承气汤的功效为泻胃中无形之结热,用芒硝的目的不是软化大便,而是解胃中无形热结。  相似文献   

2.
大承气汤出自《伤寒论》,为阳明腑实证下法代表方,主治阳明里热燥结实证。临床应用本方能治疗实热内结所致多种病证,虽所治病证表现千变万化,但只要切中病机,明了方义,随证加减,定能获桴鼓之效。  相似文献   

3.
吴锦发 《辽宁中医杂志》1995,22(12):538-538
瘀热证治略论吴锦发福建省厦门中山医院中医科(厦门361000)热或毒与血瘀互见、搏结之证,即为瘀热,瘀毒证。如《伤寒论》:“太阳病不解,热结膀胱其人如狂,……但少腹急结者,乃可攻之,宜桃仁承气汤。”所述即下焦蓄血,热结血瘀之证治。此症临床常可见到,但...  相似文献   

4.
探讨《伤寒论》结胸证与阳明腑实证的异同,指导临床辨证及治疗。通过查阅相关中医古籍及文献,从病位、证候特点、临床应用等方面对结胸证与阳明腑实证进行辨析,探讨二者的异同。结胸证的病位更加广泛,可上达胸、旁及两胁、连贯膈、下延至腹,基本病机是"热入"和"水结在胸胁",证候特点是以胸脘硬满胀痛拒按为主,治法则以泻热逐水为要;阳明腑实证病位以中焦胃、肠为主;基本病机是阳明津亏及邪热入里,热与燥屎相结,腑气不通;证候特点是以痞、满、燥、实、坚为主;治法则以通腑泄热为重。结胸证与阳明腑实证有较多相似之处,但病位、病机、证候特点及治法却有不同,临床当详审病机、谨慎辨别,区别用之。  相似文献   

5.
当今一些研究《伤寒论》的学者,包括中医院校使用的《伤寒论》教材在内,皆认为阳明病当概括为两大类型的实证:“一为燥热亢盛,肠胃无燥屎阻结的热证,二为燥热之邪与肠中糟粕相搏结而成燥屎”。可又说:“以热证实证为主,但也有寒证,如阳明中寒证。”笔者以为这种说...  相似文献   

6.
大承气汤了自东汉末年张仲景的《伤寒论》,主治阳明腑实证,由大黄、芒硝、枳实、厚朴四味药组成,具有峻下热结的功效,有通腑泻热,荡涤肠胃、逐邪外出的作用。对于燥屎内结、停痰蓄饮、瘀血内蓄、寒实积滞等证均可用之。根据以上特点,且许多脑病常兼夹腑实之证,因此大承气汤在治疗脑病中的应用很多。  相似文献   

7.
浅谈《伤寒论》之结胸证吕金柱,王振德包头铝厂职工医院(014046)结胸,是以胸膈胃脘硬痛为主证。笔者试系统地论述之。1.结胸之病因病机热与痰水互结而为热实结胸;寒与痰水互结而为寒实结胸。胃阳素盛者感受寒热之邪无论误下与否,若内陷之,则从热化,胃阳不...  相似文献   

8.
大柴胡汤临床应用举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柴胡汤为仲景方,是治疗少阳、阳明二经并病实证的主方。由于太阳病过经之邪传入少阳,少阳病邪不解,枢机不利,并见阳明胃肠燥实之证。故证见热结在里,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郁郁微烦,腹部拘急不适或疼痛,呕恶或呕吐不止,大便秘结或热结旁流。口苦、咽干、目眩,脉...  相似文献   

9.
浅析大柴胡汤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大柴胡汤证的古今歧见 ,认为大柴胡汤功能和解少阳 ,通脏泻热 ,其主治证候应是少阳热结胆腑 ,腑气壅滞不通的少阳腑实证。又因其亦具攻下燥结之效 ,故也可用治少阳与阳明腑实同病的证候 ,但临证时要具体辨证 ,合理化裁  相似文献   

10.
论阳明病热证与实证之兼夹与转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伤寒论》相关原文为依据 ,围绕阳明胃肠燥热“充斥”与“结聚”是形成热证与实证之关键病机 ,结合病史、治疗及其他内外因素 ,从疾病动态发展角度探究阳明病篇存在的某些不典型证候。结论 :阳明病热证与实证之兼夹证候确实存在 ,且证候间可动态转化。由于患者燥热程度、就诊迟早、津液耗损等诸多因素的差异 ,临证所见又可有热证初转实之偏热型、热证转实之并重型、热证转实之偏实型、典型热证转实型等  相似文献   

11.
大承气汤,原载于《伤寒论》,具有峻下热结,清除痞、满、燥、实之功效.主治阳明腑实.热厥,抽搐,发狂属里热实证的名方。为了适合临床急证,快用药,治疗速效的需要.现将大承气汤改为大承气汤袋泡剂,制剂工艺报告如下:1处方组成生大黄500g,厚朴400g,枳实400g,芒硝30  相似文献   

12.
杨俊龙  杨远文 《新中医》1999,31(5):54-54
大承气汤出自《伤寒论》,由大黄、厚朴、枳实、芒硝组成。主治伤寒邪传阳明之腑,入里化热,与肠中燥屎相结而成里热实证。笔者据此方有峻下热结之功效,临证用治于肝昏迷、流行性出血热、急性肾功能衰竭等症,常获良效,现举验案如下。1肝昏迷童某,男,16岁,19...  相似文献   

13.
大承气汤在消化系统疾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虹  葛来安  龚蔚 《江西中医药》2005,36(11):59-59
大承气汤出自《伤寒论》,用于治疗阳明腑实证、热结旁流和里热实证之热厥、痉病或发狂。这些病证的共同病机为实热积滞内结肠腑,热盛津伤。治宜急下实热燥结,以存阴救阴,即“釜底抽薪,急下存阴”之法,方中大黄为君,泻热通便,荡涤肠胃;芒硝为臣,助大黄泻热通便,并能软坚散结;厚朴、枳实共为佐使,行气散结,消痞除满,并助硝、黄推荡积滞以加速热结之排泄。该方配伍简洁得法,在消化系统疾病中有广泛的应用,笔者临床用之,屡获良效,兹举例如下:  相似文献   

14.
《新中医》1983,(12)
伤寒部分第五节太阳变证(续)(2)小结胸证:即小陷胸汤证。其病机为邪热与痰相搏结,又称痰热结胸。其性质属热属实。主要表现为心下硬满,按之疼痛,脉浮滑。由于邪浅热轻,故其证仅心下硬满,按之疼痛,不按则不痛,其脉浮滑为痰热之候。本证与大结胸证虽然性质相同,但有轻重之别,大结胸病位范围可较大;小结胸病局限于心下。大结胸硬满疼痛拒按;小结胸硬满按之则疼。  相似文献   

15.
高热多为实证发热,起病急骤,热势较重。《景岳全书》曰:“治热之法,凡微热之气,宜凉以和之;火热之气,宜寒以制之;郁热在经络者,宜疏之发之;结热在脏腑者,宜通之利之。”笔者临证常采用宣郁透邪法为主治疗高热,每获良效。现举例如下:  相似文献   

16.
《伤寒论》阳明腑证成因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伤寒论》阳明腑证成因,历代医家认识皆一.仅燥热之邪与肠中糟粕相结而已。笔者重温《伤寒论》后,觉得此释有违仲景之旨.不仅燥热之邪可致.且水热、痰热、寒实以及瘀热之邪皆可致腑证形成。1虽名三结胸,实为三结肠原文131条:“病发于阳而反下之,热入困作结胸……所以成结胸者.以下之太早放也。”134条:“太阳病.脉浮而动数……头痛发热,微盗汗出,而反恶寒者,表未解也。医反下之,动数变迟,隔内拒痛,胃中空虚……阳气内陷,心下因鞭,则为结胸.大陷胸汤主之。”由此个难看出,邪在太阳之表,当从汗解,即使兼有可下之证候…  相似文献   

17.
猪苓汤为治疗水热互结证的方剂,全方以渗利为主,清热养阴为辅,共奏清热利水养阴之功效。纵观现行教材,对本方病机与病机之阐发出入甚多。就其病机中与水互结之热而言,有人认为是阳明余热,有人认为是虚热。笔者认为,猪苓汤证病机中与水互结之热应为虚热。本文通过分析诸多参考文献对猪苓汤证的认识,以探讨猪苓汤证病机与病位之所在。  相似文献   

18.
<正> 温病学派诸家对下法的运用论说甚详。特别是吴鞠通之论下,既宗仲景之法,师仲景之方,又有独到之处,辨证详备,用药情当,后世医家成以为善。笔者就《温病条辨》下法试作总结如次。下法分类吴鞠通说:“温病之不大便,不出热结、液干二者之外,其偏于阳邪炽盛热结之实证,则从承气法矣,其偏于阴亏液涸之半虚实证,则不可施承气。”于此,吴氏在“存得一分津液,便有一分生机”和“急下存阴”的理论指导下,对阳邪炽盛热结实证  相似文献   

19.
小儿肺炎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之一,临床以痰、喘、潮热、便秘之肺有痰热壅阻,大肠有腑实热结之证为辨证特点,故笔者运用清代温病学家吴鞠通创制之五承气汤之宣白承气汤加味治疗本病。以清热宣肺、通腑泄热。凡肺有痰热壅阻,大肠腑实热结一类的肺炎,运用本方加味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导如下,以飧同道。  相似文献   

20.
大承气汤是仲景《伤寒论》中的著名方剂,由大黄、枳实、厚朴、芒硝四味药物组成,主治阳明腑实证之燥、实、痞、满诸证,具有峻下热结之功。仲景《伤寒论》、《金匮要略》用此方共二十九条,经历代医家不断充实,应用更加广泛。笔者在临床实践中,根据方义广而用之,治疗多种急危重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部分典型病例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