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熊做事不专心,拖拖拉拉,丢三落四,伙伴们都叫他忘忘熊。这天,是忘忘熊的生日。忘忘熊给伙伴们打电话,请伙伴们来吃生日晚餐。打完电话,忘忘熊带上钱出了门,他要去买菜、水果和饮料。到了市场,忘忘熊买了两条鱼、两斤肉。从市场出来,走不远,路旁大树下河马和大象在下棋。忘忘熊被吸引住了,放下鱼和肉,蹲在一旁看。  相似文献   

2.
胡子民 《家庭保健》2014,(11):29-29
人到老年,许多事情已成定局,不可更改,比如年龄,比如衰老,比如疾病,比如力不从心。与其忧心忡忡,倒不如干脆忘了它,就当一切没有发生,顺其自然,这就是“忘心”。“忘心”不是没有心,没心没肺的人叫二百五,这不是我们需要的状态。忘心,是要做到该忘的忘,该记的记,甚至在某些关键事情上还得“专心”。  相似文献   

3.
人到老年希望健康长寿。但如何做到养生又养心,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有奇招。我的观点是:养生不如养心,养心不如忘心,忘心不如专心。围绕心气做文章,才能延年益寿,健体强身。养心不如忘心养生不如养心的道理大家都知道,而养心的关键是"忘心"。  相似文献   

4.
王荣华 《现代养生》2012,(17):29-30
《列子·周穆王》里有这么一则记载:宋国有个叫华子的人患了遗忘症,"朝取而夕忘,夕取而朝忘;在途则忘行,在室则忘坐;今不识先,后不识今。""荡荡然不觉天地之有无"。后经一高明医生治好了病,使其把平生数十年的存亡得失、哀乐好恶都记忆起来,回到了现实的人生。但他又记得太牢,  相似文献   

5.
《jkrs》2010,(4)
<正> 忘年尽量少想自己的年龄,始终保持一颗"不老心"。"年轻化"的心态可以促使免疫功能"年轻化"。忘病忘病不等于不积极治病,而是不要被疾病压倒,更不能丧失战胜疾  相似文献   

6.
人生最痛苦的,莫过于该忘的事忘不了。对于历经沧桑的老年人,不该记得的,最好还是忘掉为好。老人应忘掉些什么为好呢? 一忘钱财。不要把金钱看得太重,要抱着‘钱财系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观  相似文献   

7.
<正>中国传统养生格言忘足,履之适也;忘腰,带之适也;知忘是非,心之适也;不内变,不外从,事会之适也;始乎适而未尝不适者,忘适之适也。有一种理论说,女人比男人长寿是因为女人爱唠叨,这使得她们能够把心中的怨气发泄出来;而男人不爱唠叨,有怨气只能憋在心里。  相似文献   

8.
历史有一记载:宋国有个叫华子的人患了遗忘症,"朝取而夕忘,夕取而朝忘,在途则忘行,在室则忘坐,今不识先,后不识今","荡荡然不觉天地之有无"。后经一高明医生治好了病,使其把平生数十年的存亡得失、哀乐好恶都记忆起来,回到了现实。但他又"忧忧万绪,须臾不忘,以致怒而黜妻罚子,操戈逐人,弄得鸡犬不宁,四邻皆  相似文献   

9.
《列子·周穆王》里有这么一则记载:宋国有个叫华子的人患了遗忘症,“朝取而夕忘,夕取而朝忘;在途则忘行,在室则忘坐;今不识先,后不识今。”“荡荡然不觉天地之有无”。后经一高明医生治好了病,使其把平生数十年的存亡得失、哀乐好恶都记忆起来,回到了现实的人生。但他又记得太牢,  相似文献   

10.
转眼就忘、顾前忘后,这些记忆力减退的现象往往让人容易和老年人联系在一起,然而有些年纪轻轻的人也会有这种情况。  相似文献   

11.
许多人常常有这样的情况:做事丢三落四;刚刚答应别人的事,转身即忘;出门前刚计划好要做的事,一出门忘得一干二净;这类事实在教人啼笑皆非。  相似文献   

12.
善于忘却     
人到老年期,记忆力会自然衰退,眼前事物,瞬息之间便不复记忆。老年人确实有善忘的特点。而老人的善忘,只是容易忘记现阶段的经历,对往事旧情,却记忆弥深。 然而,一味地沉湎于过去,以古论今,是否有助于现实生活,有益于身心呢?答案是否定的。老年人应该把该忘的事忘掉。笔者奉上四条忠告,即忘年、忘形、忘机和忘怀。  相似文献   

13.
王建华 《健康世界》2014,(10):38-40
许多糖尿病患者都会偶尔出现漏服降糖药或忘打胰岛素的情况,而且往往会纠结于如何处理这个问题。“亡羊补牢”到底晚不晚?这就要根据不同情况区别对待,处理时需要考虑几个因素:①漏服/忘打降糖药物的药效特点。②漏服/忘打的时间以及当时的血糖水平等。⑨所用降糖药物的种类,这是决定不同补救方法的关键,下面分别就口服降糖药及胰岛素来谈谈对此类问题的处理。  相似文献   

14.
金慰鄂 《保健医苑》2010,(11):30-31
<正>六忘忘年平时尽量少想自己的年龄,这种心态使人感到总是年轻,始终保持一颗"不老心"。"年轻化"的心态会促使免疫功能"年轻化",保障人体各器官功能协调稳定。不必为年老而伤感,应  相似文献   

15.
忘年     
近日看了《健康福音报》所载一文,文述“四忘”有益于老者,即“忘年”、“忘形”、“忘怀”、“忘机”,如此可以延年益寿。其中“忘年”这一则,使我回忆起一个人,在我认识她四十年的日子里,确实应证了这个道理。她是我的启蒙老师,那时候,她已是几个孩子的母亲,可人们很难看得出她有多少当妈妈的做  相似文献   

16.
《长寿》2005,(7):40-40
江西省读者张书槐来信问:老伴患上老年痴呆后给我们全家蒙上了一层阴影,他时常忘东忘西。请问:患者和我们家属应该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哪些方面的事呢?  相似文献   

17.
建华 《药物与人》2012,(6):22-23
糖尿病是一种终身性疾病。在长期的治疗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糖尿病友难免会发生漏服降糖药或忘打胰岛素的情况,如果不及时处置,势必会引起血糖的显著波动,进而影响对患者血糖的平稳控制。也许患者要问,临床遇到这种情况,应该如何补救呢?这要根据不同情况区别对待,处理时需要参考以下几个因素:漏服(或忘打)降糖药物的种类、漏服(或忘打)的时间以及当时的血糖水平等等,而所用降糖药物的种类是决定不同补救方法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正近来总是忘东忘西,眼前刚发生的事情转瞬即忘,过去的某件事却念念不忘;刚锁上门出去,没走几步又怀疑自己没锁门;见到熟悉的老朋友,半天叫不出名字;上街买东西,算不清该给多少钱……如果年迈的父母亲出现这些情况,说明他们可能要患上阿尔茨海默病,俗称"老年性痴呆"了。对此,解放军第95医院神经内科主任黄金武主任医师做了相关解读,希望有助于早期发现痴呆病人。"三个苗头"揪住疾病的迹象  相似文献   

19.
正六《化书》以《道化》一篇最为重要。称"忘形以养炁,忘炁以养神,忘神以养虚"三步工夫,以一"忘"字贯摄。丹书中绝无而仅有。忘,即定之境界也。忘愈纯,则定愈久。定愈久,则凡息愈化。凡息愈化,则神愈圆。神愈圆,则定中胎圆出神。故《大洞经》曰:"大定全真。"修道始终,不过去此一口呼吸耳。无呼吸,则性命全在我掌握之中,不由虚空作主,由我不由天。然此一口呼吸,甚不易去。所以行大小周天等法者,亦不过用以去此一口呼吸之权法耳。盖非如此,  相似文献   

20.
《保健医苑》2013,(6):44-45
<正>为了养生保健、健康长寿,有12个字,即"四个得",老年朋友应做到做好,那就是要"拿得起,想得开,放得下,忘得快",即对责任义务——拿得起;对世间万事——想得开;对功名利禄——放得下;对烦心琐事——忘得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