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讨感染性休克时大鼠肺组织内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和核因子-κB(NF-κB)活性变化的相关性,揭示其在感染性休克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术制备大鼠感染性休克模型,分别在术后1、6、12、24 h活杀大鼠取肺组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肺组织中膜NF-κB的活性,用RT-PCR和western-blot法检测肺组织中iNOS的表达。结果:感染性休克大鼠肺组织中膜NF-κB活性及iNOS mRNA和蛋白的表达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NF-κB活性及iNOS mRNA和蛋白的表达呈时间依从性,术后1 h到达高峰,随后缓慢下降。结论:NF-κB是感染性休克发病机制上游的重要调控因子,其激活下游效应因子iNOS的表达是其参与感染性休克发病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已酮可可碱(PTX)对重度失血性休克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后氧自由基的影响。方法 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n=12):对照组(C组)、单纯休克组(NR组)、乳酸林格液复苏组(LR组)及乳酸林格液联合PTX(25mg/kg)复苏组(LRPTX组)。采用改良Wiggers法制备失血性休克动物模型,分别于休克前(Ts)、处死前(Td)取静脉血检测谷丙转氨酶(ALT)及谷草转氨酶(AST)含量。NR组在休克后即刻、其余组在复苏后4h处死大鼠取肝组织测定过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及NF-κB蛋白表达情况。电镜及光镜下观察各组大鼠肝组织病理变化。结果与C组比较,NR组、LR组和LRPTX组Td时间点静脉血中AST及ALT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肝组织MDAi、NOS含量明显升高,NF-κB蛋白表达增加,SOD活性降低(P<0.05)。肝组织病理学损伤明显。与LR组比较,LRPTX组静脉血中AST、ALT、MDAi、NOS含量均明显下降,NF-κB蛋白表达减少,SOD活性升高(P<0.05),肝组织病理学损伤减轻。结论 PTX可减少肝脏iNOS生成,抑制NF-κB活化,减少肝脏氧自由基生成,提高SOD活性,降低肝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赤芍对大鼠内毒素性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p38MAPK)/NF-κB/诱导型-氧化氮合酶(iNOS)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其防治作用的分子机制. 方法采用大鼠内毒素ALI模型,40只Wistar大鼠完全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A组)、内毒素组(B组)、赤芍治疗组(C组)、赤芍预防组(D组)和SB203580组(E组),每组8只大鼠.观察赤芍对肺组织中p38MAPK、NF-κB和iNOS表达的影响,肺泡灌洗液中性粒细胞比和蛋白含量、肺组织丙二醛(MDA)含量及血清NO含量的变化,于LPS滴注后6 h行血气分析,并进行病理学观察. 结果与A组比较,B、C、D和E组p38MAPK、NF-κB和iNOS表达显著增强,肺泡灌洗液中性粒细胞比和蛋白含量、肺组织MDA含量和血清NO含量显著增加,PaO2和HCO3-明显降低(P<0.05或0.01);与B组比较,C、D组和E组p38MAPK、NF-κB和iNOS表达明显降低(P<0.05);肺泡灌洗液中性粒细胞比和蛋白含量、肺组织MDA显著减少,PaO2和HCO3-明显升高(P<0.05或<0.01).病理学显示C、D组和E组肺组织损伤程度较B组明显减轻;c、D、E组之间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赤芍对内毒素性ALI的防治作用可能与抑制p38MAPK/NF-κB/iNOS信号通路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沙漠干热环境下猪腹部肠管火器伤后肝脏组织中核因子-κB(NF-κB)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表达及其与肝损伤的关系。方法健康长白仔猪42头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伤后1、2、4、8、12 h和24 h组,在沙漠干热环境下建立腹部肠管火器伤模型后,用免疫组化及图像分析法测定各组肝脏组织内NF-κB和TNF-α的表达,同时测定血清中ALT水平,在光镜下观察各组肝脏组织学变化。结果伤后各组肝内NF-κB、TNF-α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NF-κB于伤后1 h和4 h出现2个高峰(P<0.05);TNF-α于伤后1h和8 h出现2个高峰(P<0.05);血清ALT水平在伤后明显升高,也于伤后1 h和8 h出现2个高峰(P<0.05);伤后1、2 h组出现逐渐加重的肝细胞水肿、变性,伤后4 h组开始出现逐渐加重的肝细胞点状坏死、灶状坏死和炎细胞浸润,对照组光镜下未见明显的损伤性变化;NF-κB与TNF-α的表达在2 h组和4 h组均有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沙漠干热环境下腹部肠管火器伤后肝内NF-κB、TNF-α表达一致性升高,二者在伤后早期表达密切相关,并与肝脏结构和功能损伤变化基本一致,提示NF-κB和TNF-α在沙漠干热环境下腹部肠管火器伤后肝损伤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摘要】 目的 探讨创疡再生医疗技术 (MEBT/MEBO) 对慢性难愈合创面组织中核因子 κB (NF-κB) p65?NF-κB 抑制蛋白(IκB)、IκB激酶(IKK) 及其磷酸化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 方法 选取 SPF 级雄性 Wistar 大鼠90 只适应性饲养1周后,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随机分为空白组、对照组、模型组、MEBO组和贝复新组,每组18 只。空白组大鼠仅做备皮处理,对照组大鼠建立急性创面模型,模型组、MEBO组、贝复新组大鼠建立慢性难愈合创面模型?空白组大鼠备皮处皮肤及对照组、模型组大鼠创面采用生理盐水纱布换药处理,MEBO 组大鼠创面采用湿润烧伤膏 (MEBO) 药纱换药处理,贝复新组大鼠创面采用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换药处理,对比各组大鼠干预第3、7、14天创面愈合率、组织病理学变化,以及皮肤/ 创面组织中NF-κB p65、IκBα、IKK及 p-NF-κB p65、p-IκBα、p-IKK 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1)干预第 3、7 天,各组大鼠创面愈合率均无明显差异(P均>0. 05);干预第 14 天,模型组大鼠创面愈合率明显低于对照组、MEBO组(P均<0.05),其余各组间创面愈合率均无明显差异 (P均>0.05)。(2)干预第 7 天,MEBO 组、贝复新组大鼠创面组织中胶原纤维量均明显增加,可见大量成纤维细胞和新生毛细血管及少量毛囊结构生成; 干预第14天,MEBO 组、贝复新组大鼠创面组织中胶原纤维量明显多于模型组,可见整齐排列的毛细血管及成熟的毛囊、皮脂腺等组织,而模型组大鼠创面组织中仍可见少量炎症细胞浸润,但已有大量成纤维细胞生成。(3) 干预第7、14天,空白组、对照组、MEBO组大鼠创面组织中 NF-κB p65、IKK、p-NF-κB p65、p-IKK、p-IκBα 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均<0.05);干预第 7 天,MEBO 组大鼠创面组织中 NF-κB p65、IκBα 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贝复新组 (P均<0.05),IKK、p-NF-κB p65、p-IKK、p-IκBα 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贝复新组 (P 均<0.05); 干预第 14天,MEBO 组大鼠创面组织中 IKK、IκBα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贝复新组 (P 均<0.05)。结论 MEBT/ MEBO促进慢性难愈合创面愈合的机制可能与创面组织中 NF-κB p65、IκBα、IKK 及其磷酸化蛋白的表达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分析核因子-κB(nucler factor-κB,NF-κB)蛋白表达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了解NF-κB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方法 收集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沿海地区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62例作为研究组,应用改良的Gensini冠状动脉病变积分方法和冠脉病变支数评价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所有患者均于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取一块升主动脉壁全层组织,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NF-κB蛋白表达;选取40例肾脏移植供体者的正常腹主动脉壁组织作为对照组,同样行免疫组织化学测定NF-κB蛋白表达。结果 研究组标本均可见NF-κB在细胞核中的表达,表达量为(42.20+2.75)%,对照组标本无NF-κB表达或仅在细胞浆内有少量的NF-κB蛋白表达,表达量为(1.03+0.2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冠状动脉病变积分、冠脉病变支数与NF-κB蛋白表达量呈正相关(P<0.05)。结论 研究组所有标本的阳性结果证实,在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中有NF-κB蛋白表达;NF-κB蛋白表达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有显著相关性(P<0.05)。  相似文献   

7.
目的检测胎盘组织中HIF-1α和NF-κB的表达,探讨其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的关系。方法选择2006年12月—2007年12月在我院住院分娩的孕妇50例,分为妊娠期高血压组、轻度子痫前期组、重度子痫前期组、子痫组、正常妊娠组,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50例胎盘标本绒毛上皮组织中HIF-1α和NF-κB的表达。结果(1)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HIF-1α与NF-κB表达较正常妊娠组明显升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胎盘HIF-1α与NF-κB的表达呈正相关(P<0.01),而正常妊娠组相关性不明显(P>0.05)。结论胎盘组织中HIF-1α与NF-κB的表达升高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力竭运动对大鼠下丘脑室旁核内NF-κB、Bcl-2、Bax表达的影响。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力竭运动组,对照组10只,不进行游泳运动。力竭运动组30只,每天大鼠尾部负重(2%体重的重物)游泳1次至力竭,连续7 d,分别于最后一次运动后即刻(0 h)、4 h、8 h、12 h、16 h、24 h等不同时间点取材,采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大鼠下丘脑室旁核内NF-κB、Bcl-2、Bax蛋白含量,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析NF-κB、Bcl-2、Bax免疫阳性神经元的定位和表达。结果:(1)Western blot结果:对照组与力竭运动0 h组NF-κB表达较低,力竭运动组运动后4 h NF-κB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8 h达到峰值,而后下降,24 h时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力竭运动后即刻、4 h、8 h、12 h、16 h、24 h,Bcl-2表达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运动后12 h达到峰值。Bax表达与Bcl-2相似,力竭运动后即刻、4 h、8 h、12 h、16 h、24 h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运动后12 h达到峰值。(2)免疫组化染色结果:NF-κB与Bax阳性神经元数目表达与West-ern blot结果一致。对照组可见一定数量Bcl-2阳性神经元,力竭运动后Bcl-2阳性神经元数量有所增加,但各时间点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力竭游泳运动中下丘脑室旁核内NF-κB的活化可能参与中枢神经系统的细胞凋亡的诱发,表现为促凋亡蛋白Bax表达增高,而抑凋亡蛋白Bcl-2表达不明显。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力竭运动对大鼠下丘脑室旁核内NF-κB、Bcl-2、Bax表达的影响。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力竭运动组,对照组10只,不进行游泳运动。力竭运动组30只,每天大鼠尾部负重(2%体重的重物)游泳1次至力竭,连续7 d,分别于最后一次运动后即刻(0 h)、4 h、8 h、12 h、16 h、24 h等不同时间点取材,采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大鼠下丘脑室旁核内NF-κB、Bcl-2、Bax蛋白含量,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析NF-κB、Bcl-2、Bax免疫阳性神经元的定位和表达。结果:(1)Western blot结果:对照组与力竭运动0 h组NF-κB表达较低,力竭运动组运动后4 h NF-κB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8 h达到峰值,而后下降,24 h时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力竭运动后即刻、4 h、8 h、12 h、16 h、24 h,Bcl-2表达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运动后12 h达到峰值。Bax表达与Bcl-2相似,力竭运动后即刻、4 h、8 h、12 h、16 h、24 h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运动后12 h达到峰值。(2)免疫组化染色结果:NF-κB与Bax阳性神经元数目表达与West-ern blot结果一致。对照组可见一定数量Bcl-2阳性神经元,力竭运动后Bcl-2阳性神经元数量有所增加,但各时间点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力竭游泳运动中下丘脑室旁核内NF-κB的活化可能参与中枢神经系统的细胞凋亡的诱发,表现为促凋亡蛋白Bax表达增高,而抑凋亡蛋白Bcl-2表达不明显。  相似文献   

10.
高啸  沈莹 《转化医学杂志》2020,9(6):331-334
目的探究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受体(RAGE)/Toll样受体(TLRs)-核转录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中关键蛋白的表达与糖尿病肾病的关系。方法C57BL/6雄性小鼠注射链脲菌素(STZ)建立糖尿病肾病(DN)模型列为DN组,生理盐水替代列为对照组,在DN组基础上给予胰岛素治疗列为治疗组,对比3组小鼠体质量、血糖、尿白蛋白定量和HMGB1-RAGE/TLRs-NF-κB信号通路中关键蛋白水平差异。另外给予DN组小鼠HMGB1拮抗剂A Box注射,观察注射前后小鼠尿白蛋白和肾组织切片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DN组和治疗组小鼠体质量、血糖和尿白蛋白定量均明显增加(P<0.01);与DN组相比,治疗组上述各指标均明显下降(P<0.05)。建模完成后各时间段,DN组HMGB1、RAGE、TLR4,NF-κB蛋白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治疗组小鼠HMGB1、RAGE、TLR2、TLR4和NF-κB蛋白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DN组和治疗组HMGB1、RAGE、TLR2、TLR4和NF-κB mRNA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与DN组小鼠相比,治疗组小鼠各时间段上述几种蛋白和mRNA水平均明显偏低(P<0.05)。给予A Box后,生理盐水处理小鼠组织学染色无明显变化(P=0.933),DN模型小鼠肾小管间质胶原蛋白沉淀明显减少(P=0.013)。结论HMGB1-RAGE/TLRs-NF-κB信号通路关键蛋白HMGB1、RAGE、TLR2、TLR4和NF-κB在糖尿病肾病小鼠中表达增高,阻断HMGB1和RAGE、TLRs结合能够阻止糖尿病肾病发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吸入硫化氢( hydrogen sulfide , H2 S)干预大鼠棉花烟雾吸入性肺损伤的氧化应激反应机制。方法2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H2 S组、烟雾组、烟雾+H2 S组,每组6只。复制大鼠棉花烟雾吸入性损伤模型,在烟雾吸入或模拟烟雾吸入后,H2 S组、烟雾+H2 S组大鼠予以持续吸入H2 S 80 ppm+30%氧气6 h,对照组、烟雾组予以吸入30%氧气6 h,ELISA法检测肺组织匀浆中MDA、NO、iNOS、NF-κB p65浓度,免疫组化检测肺组织NF-κB p65并进行半定量分析,荧光定量PCR法行肺组织iNOS mRNA定量。结果烟雾组大鼠肺组织匀浆中MDA、NO、iNOS、NF-κB p65浓度和肺组织中NF-κB p65的累积光密度、iNOS mRNA的相对表达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烟雾+H2 S组的上述指标较烟雾组均明显降低,如肺组织匀浆中NF-κB p65浓度(8123.51±2095.33) pg/ml vs (13803.19±2196.37) pg/ml,P<0.001;肺组织中iNOS mRNA的相对表达量(1.04±0.24) vs (2.20±0.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H2S组iNOS浓度、iNOS mRNA的相对表达量、NF-κB p65的累积光密度高于对照组,但MDA、NO、iNOS、NF-κB p65浓度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别。结论吸入H2 S的干预机制可能是吸入H2 S可抑制NF-κB p65的激活,使iNOS mRNA的转录合成减少,从而减少iNOS、NO生成,减轻氧化应激反应和减轻大鼠肺损伤。  相似文献   

12.
13.
NF-κB和Stat3信号途径在胃癌组织和细胞系中的活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NF-κB和Stat3信号通路在胃癌组织中的活化状态及其与胃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RT-PCR和W estern蛋白印迹等方法,在胃癌组织和细胞系中检测NF-κB和Stat3的活化状态。结果NF-κB和Stat3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癌前病变组织(P<0.01);并在胃癌细胞系中处于活化状态。结论NF-κB和Stat3信号通路在胃癌组织中呈活化状态,与胃癌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放射性脑损伤发生过程中核转录因子-κB(NF-κB)的表达变化。方法 健康SD大鼠82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健康对照组(32只,给予相同的麻醉但不照射)和照射组(50只,单次全脑照射20 Gy建立放射性脑损伤模型),分别于照射后1、3、7、14、28 d处死,断头取脑。通过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NF-κB mRNA表达变化,用ELISA及Western blot检测NF-κB蛋白质表达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NF-κB蛋白在海马区域的定位表达情况。结果 照射组NF-κB mRNA水平在照后开始升高,第3天达到表达高峰,其中第3、7天表达量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79、35.30,P<0.05)。NF-κB蛋白的表达在照后第1天即达最高峰,随后开始逐渐下降,至照后第28天恢复正常水平。ELISA结果显示,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受照后第1、3、7、14天蛋白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94、14.87、27.17、13.27,P<0.05)。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在受照后第1、3、7天海马区域的NF-κB染色强度增强,阳性表达细胞数量增多,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49、-4.47、-3.46,P<0.05)。结论 NF-κB的基因及蛋白水平表达趋势均先升高后降低,促进了放射性脑损伤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NF-κB在腹部火器伤肠管穿透后心脏中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健康长白仔猪42头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伤后1、2、4、8、12 h和24 h组,实验组建立腹部火器伤肠管穿透模型后,用免疫组化图像分析法测定各组心肌组织NF-κB活性,同时测定血清中LDH、CK-MB水平,在光镜下观察各组心脏组织学变化,电镜下观察心脏超微结构改变。结果伤后各组心脏NF-κB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伤后各组血清LDH、CK-MB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伤后8、12、24 h组光镜下出现逐渐加重的心肌细胞水肿、变性;电镜下4、8、12、24 h组出现逐渐的线粒体肿胀、溶解;对照组光、电镜下未见明显的损伤性变化。相关分析表明,伤后心肌组织NF-κB表达与血清LDH、CK-MB水平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968、0.957,P<0.05)。结论腹部火器伤肠管穿透后心肌组织内NF-κB活性增强;NF-κB在腹部火器伤肠管穿透后继发性心脏损伤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N-乙酰半胱氨酸(NAC)对大鼠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AOSC)时内毒素介导的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健康Wistar大鼠96只,随机均分为3组(n=32):急性胆管炎组(AOC组),结扎大鼠胆总管,于胆总管内注入大肠埃希菌O111:B4(菌落浓度5×1012cfu/L),建立急性AOSC动物模型;NAC预处理组(AOC+NAC组),建模前2h给予300mg/kg NAC预处理;胆总管结扎组(BDL组),仅结扎胆总管。3组动物分别于术后0、4、8、16h活杀取材(每组每时间点8只),检测肝组织中脂多糖(LPS)受体CD14及NF-κB蛋白水平,测定血浆LPS、TNF-α、丙氨酸转氨酶(ALT)和总胆红素(TB)水平,光镜观察肝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随病程延长,AOC组血浆LPS、TNF-α、ALT、TB水平逐渐增高,肝细胞变性、坏死等病理改变逐渐加重,而肝组织中CD14和NF-κB蛋白表达显著增加。AOC+NAC组各时间点肝组织中CD14和NF-κB蛋白表达,血浆LPS、TNF-α、ALT、TB水平及肝组织病理学改变均低于AOC组(P<0.01)。结论 AOSC时内毒素介导的急性肝损伤与肝组织CD14、NF-κB表达上调有关。NAC预处理可通过抑制CD14表达及NF-κB活化而减轻AOSC时内毒素介导的急性肝损伤。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正常和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胎盘组织中核因子-κB(NF-κB)表达的意义。方法:采用组织微阵列技术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正常胎盘(30例)和ICP胎盘(轻度28例,重度19例)组织中NF-κB p65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NF-κB p65在正常胎盘和ICP胎盘绒毛表面合体滋养细胞胞浆和胞核内呈阳性表达,绒毛间质的血管平滑肌和内皮细胞内表达较少;ICP重度组单位胎盘面积IOD最高(95.69±13.49),ICP轻度组次之(71.37±7.74),正常胎盘最低(57.54±4.13),三组间差异显著(P<0.01)。结论:ICP胎盘组织NF-κB表达明显增高,且与ICP的疾病程度有关,NF-κB激活与ICP发生发展过程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皮肌炎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减少与视黄酸诱导基因-I(RIG-I)路径联系。方法 选取2020年8月—2023年8月收治的60例皮肌炎(皮肌炎组)及60例正常健康者(对照组)。检测分析2组外周血液中T淋巴细胞及RIG-I路径核因子-κB(NF-κB)、干扰素调节因子-3(IRF-3)、干扰素调节因子-7(IRF-7)蛋白表达水平及相关性。外周血T淋巴细胞与RIG-I路径相关蛋白相关性应用Pearson分析。结果 皮肌炎组CD4+T细胞、CD8+T细胞、CD4+/CD8+低于对照组,NF-κB蛋白、IRF-3蛋白、IRF-7蛋白、RIG-I蛋白高于对照组(P<0.01);活动期患者CD4+T细胞、CD8+T细胞、CD4+/CD8+低于非活动期患者,NF-κB蛋白、IRF-3蛋白、IRF-7蛋白、RIG-I蛋白高于非活动期患者(P<0.01);皮肌炎组、活动期患者CD4+T细胞、CD8+T细胞、CD4+/CD8+与NF-κB蛋白、IRF-3蛋白、IRF-7蛋白、RIG-I蛋白呈负相关(P<0.01);对照组、非活动期患者CD4+T细胞、CD8+T细胞、CD4+/C...  相似文献   

19.
目的:检测核转录因子(NF-κB)及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在子宫内膜异位症(EM)中的表达,探讨其与EM发病机制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分别检测NF-κB及MMP-1在35例正常子宫内膜、48例EM在位内膜及76例EM异位内膜中的表达,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NF-κB和MMP-1主要定位于3 组内膜腺上皮细胞的胞质中,其中异位内膜表达强度最强,正常子宫内膜的表达强度最弱(P <0.05).在位内膜和正常子宫内膜NF-κB和MMP-1的表达强度随月经周期发生一定的变化,分泌期高于增殖期,差异有显著性(P <0.05).NF-κB与 MMP-1之间在正常子宫内膜、异位内膜和在位内膜中的表达具有正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819,0.884和0.914(P <0.01).结论:NF-κB和MMP-1在EM患者的在位及异位内膜的高表达及二者之间的正相关性提示其在EM发病机制中起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核转录因子κB(nuclear factor-kappa B,NF-κB)和环氧化酶-2(cyclooxygenase-2,COX-2)在口腔癌中的表达及其与分化程度和淋巴转移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重庆市大足区人民医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50例经病理诊断为口腔癌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取50例患者口腔癌癌变组织和正常口腔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法分别检测NF-κB和COX-2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分化程度与淋巴转移的关系。结果正常口腔组织未见NF-κB和COX-2表达,而口腔癌组织中NF-κB和COX-2呈现高表达(P<0.05)。中低分化口腔癌中NF-κB和COX-2阳性表达率均明显高于高分化口腔癌(P<0.05)。有淋巴转移口腔癌中NF-κB和COX-2阳性表达率均明显高于无淋巴转移口腔癌(P<0.05)。NF-κB和COX-2的表达与口腔癌呈正相关。结论NF-κB和COX-22种蛋白的表达与口腔癌的发生、组织分化和淋巴转移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