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比较3种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NAP)染色方法的阳性率和阳性指数,选择一种染色效果好、技术范围宽的方法用于临床。方法根据NAP活性水平分为低、中、高组,选择61例高阳性组、100例正常阳性组、51例低阳性组;3组患者分别采用钙-钴法、未取代萘酚法、取代萘酚法3种方法染色,记录阳性率和阳性指数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在各组中取代萘酚法阳性率和阳性指数最高,3种方法的阳性率和阳性指数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两两比较3种方法阳性率和阳性指数,除低阳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P0.05),高阳性组和正常阳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取代萘酚法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阳性率和阳性指数均优于其他2种方法,能够充分体现NAP的活性,在低阳性组也表达了低活性的NAP,减少了假阴性和假阳性,应首选在实验室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我厂每年对从事苯作业人员进行职业性体检,在进行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NAP)检查中经常发现中性粒细胞在孵育过程中肿胀、破裂现象,使血片中的中性粒细胞数量减少,且阳性细胞破裂逸出的棕黑色颗粒粘附于阴性细胞表面,使分级计分困难。为此我们对重庆市有关规定中NAP检查方法做了改进。将孵育液pH由9.2~9.8降至9.0~9.2,从  相似文献   

3.
钟玉虹 《医疗装备》2012,25(8):24-26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NAP)在呼吸科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呼吸科收治的369例病人按照发病原因及疾病进程分组,分别检测其NAP水平,然后与对照组NAP进行统计学对比。结果:细菌感染、化疗(使用CSF)后、手术后患者NAP明显升高;病毒感染、终末期患者NAP明显降低;良性肿瘤NAP水平无明显改变。结论:NAP活性检查对于呼吸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和临床治疗效果监测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NAP)在骨科患者感染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6年3月医院骨科进行I类手术的患者6253例,发生感染患者为感染组,在未发生感染的患者中随机选取300例作为非感染组,术后1d,抽取外周静脉血,检测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和NAP,对感染患者进行病原菌检测。结果 6253例患者中共282例发生医院感染,医院感染率为4.5%;感染组NAP阳性率、NAP积分、CRP和PCT均显著高于非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82例感染患者共检出病原菌282株,其中革兰阳性菌126株,占44.68%,革兰阴性菌120株,占42.55%,支原体14株,占4.96%,病毒12株,占4.26%,其他菌株10株,占3.55%;革兰阴性菌感染患者NAP阳性率(99.53±0.15)和积分(452.36±65.28)均显著高于革兰阳性菌感染患者的(86.33±5.17)和(292.15±46.37),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革兰阴性菌和革兰阳性菌感染患者CRP和PCT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革兰阳性菌感染患者CRP(246.18±50.52)mg/L和PCT(1.25±0.26)ug/L显著高于支原体感染患者的(135.35±35.15)mg/L和PCT(1.01±0.33)ug/L,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革兰阳性菌和支原体感染患者NAP阳性率和积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NAP活性检测在骨科患者感染诊断方面具有重要临床价值,对于快速诊断和疗效判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苯对人体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LAP)的影响,有人曾进行过大量的研究。本文探讨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受到苯的影响,对其在慢性苯中毒诊断上的价值作一验证。对象与方法一、研究对象: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骨髓内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NAP)积分的测定在淋巴瘤患者诊断、临床分期及预后判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将我院恶性淋巴瘤骨髓侵犯49例、骨髓未侵犯51例患者的新鲜骨髓片用改良钙钴法做NAP染色,将其结果进行分析并与20例正常人的NAP染色结果比较。结果恶性淋巴瘤患者在骨髓未侵犯时NAP积分〉100分的出现率在正常对照组、恶性淋巴瘤骨髓未侵犯组、骨髓侵犯组分别为0、70.6%、8.2%。随着病情的进展和骨髓侵犯,其NAP积分随之明显减低,积分〈20分的出现率在正常对照组、恶性淋巴瘤骨髓未侵犯组、骨髓侵犯组分别为0%、13.7%、71.4%,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结论随着恶性淋巴瘤的病情进展,其骨髓片NAP活性可由高到低,提示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的降低,可直接反映恶性淋巴瘤病情的进展程度,对恶性淋巴瘤临床分期及预后的判断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NAP)在苯接触和苯中毒工人中增高。但由于NAP受许多生理和病理因素以及操作条件的影响,使正常值的差别较大。尤其在职业性苯中毒普查和诊断过程中,常在短时间内有许多血片标本集中,数量较大,更影响NAP的检测结果。本文从NAP操作过程中的血片和染色基质37℃孵育的时间、血片数和染色液量的比例及血片存放天数三个方面对NAP积分检查的影响,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嗜碱性粒细胞(Basophilic leukocyte,BL)属于血液粒细胞系。1879年由Ehrlich首先发现。由于分离精制的困难,对其功能和其在机体防御机理上的重要性认识较晚。本文就BL的来源与形态、某些生理生化特点,在免疫过程中的作用以及和疾病的关系做一综述。来源与形态人类的BL在骨髓中生成,成熟后进入血循环,在血循环中停留时间不长。Parwaresch认为其来自无特殊颗粒的早幼粒细胞,而刘志洁等则认为来自原粒细胞。最近在BL看到了Ph~1染  相似文献   

9.
目前在诊断慢性苯中毒时,主要依据外周血白细胞减少,但在临床工作中对慢性苯中毒的诊断仍有困难,白细胞减少这一指标它既缺乏特异性,又缺乏早期性,为了寻求其特异和早期性的指标,国内外作了不少的探讨。此次我们对中性  相似文献   

10.
嗜碱粒细胞直接计数,对于变态反应等疾病的诊断和疗效观察是有价值的。我们建立了嗜碱细胞和嗜酸粒细胞同时计数法,现报告如下。1 正常人计数值101名正常人嗜碱粒细胞在末稍血中直接计数法结果见表1。  相似文献   

11.
采用血细胞组织化学方法,对接触煤尘,矽尘工人及尘肺病人血液中性粒细胞(PMN)碱性磷酸酶(AKP)和过氧化物酶(POX)进行测定,结果显示,煤尘和矽尘均可致血液中性粒细胞的AKP升高(P〈0.01)POX降低(P〈0.01),接触煤尘和矽尘工龄与AKP和POX的相关分析表明,接尘工龄与AKP和POX呈负相关关系(煤尘r=-0.3774,r=-0.2699,矽尘r=-0.2401,r=-0.2272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降钙素原(PCT)与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NAP)在急性脑出血患者手术前后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018年3月至2020年2月医院收治的66例急性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术后出现感染的患者纳入感染组(35例),将术后未出现感染的患者纳入非感染组(31例),比较两组PCT水平和NAP积分,并分析感染组PCT水...  相似文献   

13.
焦化厂工人细胞遗传毒性损伤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焦化厂工人细胞遗传毒性损伤观察赵春香张藏春刘会田李晓军刘文秀李振乡近年有报道,焦化厂作业环境下存在的某些毒物可诱发接触人群的细胞遗传学损伤,并且使肺癌的发病率明显高于正常人群。我们对某焦化厂作业工人进行了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检测和统计分析,结果如下。一...  相似文献   

14.
多种创伤均能导致嗜中性粒细胞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在嗜中性粒细胞损伤血管内皮细胞的过程中嗜中性粒细胞释放细胞因子,自由基及损伤性酶类。这些物质相互作用组成一个复杂的效应网络,造成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本文就该过程分子机制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5.
为探索碳素生产工人的外周血液中性粒细胞改变状况,我们对碳素作业职工进行两次末梢血白细胞状况调查,现报告如下。1 调查对象 选择我市某厂从事碳素生产的职工,于1987年5月及1988年6月先后进行两次白细胞计数及分类检查。2 调查结果  相似文献   

16.
应用体内试验将分离制备的日本血吸虫成虫分泌排泄物和浸出液注入健康豚鼠背部皮内,1~48h取其组织观察嗜酸酸性粒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数量。在注射后2~4h,注射部位可见少量嗜性粒细胞,8h细胞数量达高峰,然后减少,24h后只见少量嗜酸性粒细胞。在注射后1h,注射部位中性粒细胞增多,4h细胞数量最多,然后逐渐减少,48h降至最低。结果证明日本血吸虫成虫对嗜酸性粒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有明显的趋化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NAP)是末梢血嗜中性粒细胞胞浆中的一种能分解磷酸脂的水解酶,它的检测临床上主要是用于感染性疾病和血液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本文对120名健康的妊娠妇女的末梢血NAP进行了检测,现报道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对象健康妊娠妇女120...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长期接触氟对工人骨密度和血清碱性磷酸酶、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的影响 ,选择 35名接触氟工人 (A组 )和 30名非接触氟工人 (B组 ) ,对两组观察分析。结果表明 ,A组困乏、多梦症状高于B组 ,差异有显著性 ,其余症状和体征组间差异无显著性。A组血氟、尿氟、尿氟硼酸根含量明显高于B组 ,骨密度两组差异无显著性 ;A组血清碱性磷酸酶、超氧化物歧化酶测定结果均高于B组 (P <0 0 1)。提示 ,接触空气中较低浓度 (0 6 6~ 2 2 3mg/m3 )的氟对接触者骨密度影响较小 ,对血清碱性磷酸酶、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的影响明显  相似文献   

19.
20.
血清(?)性磷酸酶活力增高是软骨症的早期诊断的重要指标之一,其变化与骨骼的病变有一定的相应关系。Kind和King在近年的研究报告中比较群盡地列(?)了以往所用的测定血清(?)性磷酸酶的方法.在所有的测定方法中,应用最应的还是Bo-dansky法及King与Armstrong的方法,在测定时所需血清各为1毫升及0.2毫升。在婴儿、儿童中进行测定时取静脈血比较困难,在做调查工作中困难更大,所以应用微量测定法在诊断软骨症上显得更为重要。Bessy等用0.005毫升血清,以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