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2.
孙贻平 《国外医学:心血管疾病分册》1987,(5)
例1,48岁男性,心电图有下壁透壁心肌梗塞表现至少3个月但无任何症状.活动平板试验至第4min(Bruce方案Ⅱ级),出现广泛的ST段压低2mm,此时心率为125bpm.造影示:左前降支近端及其对角支和左回旋支及其一支边缘支狭窄≥70%;右冠状动脉完全闭塞.连续48h动态心电图记录,凡ST段水平型或下垂型压低≥1mm且持续 相似文献
3.
心肌梗塞后出现心肌缺血与预后不良有关。近年来,一些研究集中在Ho1ter监测时ST段变化的预后意义上,但均系研究经选择的人群。本文旨在对第一次梗塞后连续病人的出院前Holter监测,评价心肌缺血的存在,证实哪种临床和超声心动图变数,与心肌缺血的发生有最好相关,以其评价其它临床变数对缺血性ST段变化的预后意义。对270例连续心肌梗塞后病人(男214、女56,平均年龄59.7±1岁)作了研究。结果,270例中64例(24%)有缺血性ST段变化,均为无症状性并伴有ST段下移,在非波Q型梗塞中有较高发生率(P<0.01)。大多数ST段变化的病人有室性早搏,在 相似文献
4.
患者女,41岁,因阵发性上腹胀痛2月、加重2天,突然过度换气、胸闷,意识障碍5小时就诊。7个月前诊断为糖尿病。体验:T36℃,P130次/min,R36次/min,Bp14.7/10.7kPa,意识不清。化验:血糖33.3mmol/L,尿糖(++),酮体(+),血白细胞总数23.8×10~6/L,中性0.9,淋巴 相似文献
5.
近十年来,冠心病的病死率已有显著下降,但AMI存活者的死亡率仍无明显降低。资料表明,心肌梗塞存活者死于再次急性冠状动脉意外者为非冠状动脉疾病的4~8倍。因而,心肌梗塞存活者的猝死和再梗塞的预防则成为当今临床研究的重要课题。 1965年Snow报告心得安可降低心肌梗塞存活者的死亡率,但当时观察病例较少,且无对照。自1974年以来,许多资料表明,AMI存活者给予β受体阻滞剂治疗后,可望降低猝 相似文献
6.
作者通过对177例急性心肌梗塞的前瞻性研究,探讨了梗塞期间心电图出现陡峭上升支的负性T波和休息时反复发作的心绞痛,对再度梗塞的预测价值。全体患者住院期间,每天记录心绞痛的形式(劳力性或休息时发生),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急性下壁心肌梗塞(下称下壁心梗)约半数患者有并发症,直接影响其预后,此属下壁心梗的高危组。本文重点讨论高危组的发病机理、识别方法和处理原则。一、房室传导阻滞(AVB) 下壁心梗并发Ⅱ°和Ⅲ°AVB占19%,逐渐发生和突然发生者各占半数;就诊时发生者占8%,入院后24小时发生者占2/3,其余发生在3天内。其病死率为23%,单纯Ⅲ°AVB的病死率为29%。但直接死于AVB者罕见。由心肌酶学、门电路血池扫描和超声心动图等 相似文献
8.
作者通过对325例第一次心肌梗塞恢复后1—6年的随访,运用多种指标,探讨再梗塞,猝死发生的有关因素。病例与结果:男性325例第一次心肌梗塞的病人,年龄均<60(21—59)岁。315例于梗塞后第四周作运动试验,325例作左室造影和冠状动脉造影,10例因梗塞后胸痛或心衰未作运动试 相似文献
9.
孙贻平 《国外医学:心血管疾病分册》1988,(4)
动态心电图监测表明,即使在积极内科治疗下,仍有半数以上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存在隐匿性心肌缺血;隐匿性心肌缺血及其程度则同近期(1个月内)预后不良(包括死亡、心肌梗塞和须作冠脉重建术)相关。具有可能引起ST段移位的其它原因的患者已经除外,7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收入冠心病监护病房后联合应用长效硝酸酯、普萘洛尔(160mg/d)和硝苯啶(80mg/d),随即连续记录48hr动态心电图,作为分组的依据。A组37例出现心肌缺血(J点后0.08s处ST段压低或抬高≥1mm持续至少1min),48hr内平均5.5次,每次平均持续(中位数)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的目的是观察心肌梗塞演变期患者静脉应用链激酶,同时口服或不口服阿斯匹林,能否降低电生理检查时室性心动过速的诱发率、因而减少梗塞存活者猝死的危险。随机收治于Westmead医院的患心肌梗塞使用链激酶和阿斯匹林后的159例患者参加多中心第二次梗塞存活国际研究(ISIS-2),为确定其梗塞后发生室性心律失常的危险,87例患者进行了电生理检查(其中链激酶治疗20例;阿斯匹林治疗25例;联合使用链激酶、阿斯匹林21例;用两种安慰剂者21例),检查于梗塞后6~28天进行。进行电生理检查的患者与未进行者有相 相似文献
11.
<正> 检出、确诊和治疗高血压的控制要从检查开始,并需要持续的监测。卫生保健人员在病人每次就诊时都要测量血压。让多数人知道自己的血压数值或测量过血压。除了积极检出高血压外,还需要经常进行人群普查。然而,力量应主 相似文献
12.
《中华内科杂志》2003,42(6):372-372
据《美国医学会杂志》2 0 0 3年第 2 89卷第 19期报道 ,美国国家预防、检测、评估和治疗高血压联合委员会 (JNC)公布了第七次报告 ,为高血压预防和控制提供了新的指南 ,以下是关键信息 :(1)年龄≥ 5 0岁 ,收缩压≥ 14 0mmHg(1kPa =7.5mmHg)是最重要的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 (2 ) 5 5岁正常人 ,血压开始为 115 / 75mmHg,以后血压每增长 2 0 / 10mmHg ,90 %的人最终可能发展为高血压。 (3)收缩期血压 12 0~ 139mmHg或舒张期血压为 80~ 89mmHg的个体 ,应该被认为可能有高血压先兆 ,要提倡健康生活方式以预防心血管疾病。 (4 )对于多数单… 相似文献
13.
14.
15.
美国国家联合委员会高血压预防、检测、评价和治疗的第 7次报告 (JNC7) ,提供了一个高血压预防和处理的新指南。其要点如下 :(1) 5 0岁以上的人收缩压超过 14 0mmHg(1mmHg =0 .1333kPa) ,是比舒张压更为重要得多的心血管病(CVD)危险因素 ;(2 )从 115 / 75mmHg开始 ,血压每增加 2 0 /10mmHg ,CVD危险成倍增加 ;5 5岁正常血压者 ,有 90 %在一生中有发生高血压的危险 ;(3)收缩压 12 0 139mmHg ,或舒张压 80 89mmHg ,应考虑为高血压前期 ,并须要促进健康的生活方式的改变以预防CVD ;(4)噻嗪类利尿剂应用于大多数无并发症高血压患者 ,… 相似文献
16.
朱惠 《国外医学:内科学分册》1993,(5)
Hamsten 等人测量62例急性心肌梗塞(AMI)的年轻幸存者的抗心脂抗体(aCL),发现有13例 aCL 增高,且其中8例在定期观察中发生心血管意外。故建议将 aCL 作为年轻 AMI 患者再次发生心血管意外的高度危险标志。本文试图发现对 AMI 患者能否将抗脑磷脂抗体(aCEPHA)或 aCL 抗体作为判断死亡率、再梗塞及非出血性中风的一种独立的危险标志。病人和方法 AMI 病人597例,男女之比为3.3:1,平均年龄61.6岁。平均观察时间为1172天。对照组为158名健康供血者及老年白内障门诊病人,平均年龄47.3岁。在梗塞后平均27.6天检测血中的 aCEPHA 及 aCL。 相似文献
17.
心肌梗塞后综合征(PMIS)是Dressler在1955年首先提出,该综合征是指在心肌梗塞后数周或数月出现胸膜心包性疼痛、发热和血沉增速等现象。文献报告PMIS在心肌梗塞患者的发生率为0—4.6%不等。作者从非选择的大系列心肌梗塞患者中,对比分析研究了PMIS的一些规律性。1968—1977年十年共登记在册的心肌梗塞1,809例,其中60例(3.3%)以后发生PMIS。PMIS的诊断标准为心肌梗塞后>1周出现:1.胸膜心包性疼痛;2.发热(>37.5℃);3. 相似文献
18.
张维 《国外医学:心血管疾病分册》1998,(2)
急性心肌梗塞后成功的溶栓治疗能阻止左心室扩张,但仍有30%的患者易发生再梗塞,再梗塞后短期(3个月)内会影响心功能,并使收缩末期容积增加,但长期影响心功能及心室容积的随访资料并不多,该文主要报道再梗塞对于首次心肌梗塞5年后的左心室容积和心功能的影响。 方法 包括有左前降支动脉梗塞的56例病例,所有病例按再梗塞和未再梗塞分为两组,并均于首次心肌梗塞后行溶栓治疗,随机合并服用抗凝药(阿斯匹林,双香豆素)。在溶栓治疗后48小时内及3个月内分别行冠状动脉造影术,以评估阻塞动脉的狭窄程 相似文献
19.
曾昭瑞 《国外医学:心血管疾病分册》1986,(5)
普遍认为急性前壁心肌梗塞的住院死亡率高于下壁梗塞;心力衰竭、室壁瘤形成和心脏破裂的累计发病率和死亡率使前壁梗塞比下壁更为严重。但由于过去所观察的病组有很大差异,故对此尚难下结论。为此,作者研究了两组年龄、性别、过去心肌梗塞或心力衰竭史等方面没有差别且血清肌酸激酶(CK)峰值也相似的病例,评价心肌梗塞部位对出院后一年存活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