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一期前路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effect of primary anterior debridement, interbody autografting, and anterior internal fixation on the surgical management of thoracolumbar spinal tuberculosis. METHODS: Ninety-one cases of thoracolumbar spinal tuberculosis were treated with primary anterior debridement, interbody autografting, and anterior internal fixation. RESULTS: All cases were treated without any recurrence after follow-up for an average of 13 months. Spinal fusion occurred in 3.7 months on average with 20 degree of kyphosis correction achieved after surgery and 95.5% of the patients obtained good results. CONCLUSION: Primary anterior debridement, interbody autografting, and anterior internal fixation for the surgical management of thoracolumbar spinal tuberculosis are safe and effective and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reconstruction of spinal stability.  相似文献   

2.
前路病灶清除后路椎弓根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崔宏勋  马珑  郑怀亮 《中国全科医学》2009,12(14):1325-1326
目的 总结前路病灶清除后路椎弓根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5年3月-2007年8月共手术治疗胸腰椎结核31例,均采用前路病灶清除后路椎弓根固定术.根据术前、术后X线平片分析植骨融合及脊柱后凸畸形矫正效果.结果 术后随访14~43个月,平均24个月.患者手术切口均Ⅰ期愈合,结核无复发,均获骨性融合,融合时间3~7个月,平均4.5个月.无内固定松动、脱出及断裂.术前Cobb角30.6°,术后Cobb角17.6°,平均矫正13.0°.结论 对胸腰椎结核患者行前路病灶清除后路椎弓根固定治疗可有效矫正脊柱后凸畸形,重建脊柱稳定性,获得良好的骨性融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胸腰椎结核前路一期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采用前路一期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患者22例,并观察术后和随访时神经功能恢复、畸形纠正、结核治愈率、植骨愈合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术后11月内有16例患者骨性愈合(72.7%),18月内有21例患者骨性愈合(95.5%)。1例患者术后仅服抗结核药3月,半年后复发,有窦道形成,经再次病灶清除后愈合,随访18个月无复发。本组病例术后脊柱后凸角度为(10±4)度,平均矫正角度为12.5度。本组病例愈合率与病灶破坏的程度有关,单节段较多节段好。结论:脊椎前路一期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具有能矫正后凸成角畸形、预防畸形复发、术后患者能早期离床活动等优点,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4.
目的 总结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的临床效果.方法 自2001年1月~2006年2月采用一期前路痛灶清除、椎问自体髂骨或钛茏植入、前路或后路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68例.随访观察植骨融合、脊柱后凸畸形的矫正效果以及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随访1.5~5年,平均36个月.3例患者术后出现窦道,经换药后伤口均愈合.术后平均3.2个月红细胞沉降率(ESK)下降到正常.全部28例不全性截瘫患者中有27例于术后24h~3个月感觉、肌力及括约肌功能逐渐恢复,末次随访时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分级提高;仅1例术后神经功能无明显改善,末次随访时ASIA分级无变化.植骨均获骨性融合,愈合时间3-15个月,平均4.8个月.内固定物无松动、脱出及断裂.术前平均Cobb角为41.2°,术后1周平均Cobb角为13.60°,平均矫正27.6°;末次随访平均Cobb角为15.8°,平均丢失2.20°.无1例脊柱结核复发.结论 一期前路或后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可以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5.
一期前路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胸腰段脊柱结核外科治疗中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椎体间自体植骨并前路内固定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 91例胸腰椎结核患者行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椎体间自体植骨并前路内固定治疗。结果 :91例脊柱结核患者平均随访 13月均治愈 ,无局部复发 ,植骨全部骨性融合 ,融合时间平均 3.7月 ,后突矫正角度 2 0°,治疗优良率达 95 .5 %。结论 :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椎体间自体植骨并前路内固定是安全和有效的 ,并在重建脊柱稳定性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一期后路椎弓根内固定加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治疗胸腰椎结核的临床效果。方法总结采用经后路椎弓根内固定加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治疗胸腰段至腰骶段结核32例的临床资料,包括植骨融合、截瘫恢复和后凸畸形矫正情况。结果随访9月~2.5年(平均1.5年),32例腰痛症状均消失,植骨区都骨性融合;27例合并截瘫患者中,症状改善26例;术后后凸畸形角度平均矫正30.2°,至植骨完全融合后,矫正角度平均丢失3.1°。结论通过一期后路椎弓根内固定联合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治疗胸腰椎结核能有效清除病灶、稳定脊柱及使神经减压。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胸腰椎结核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手术治疗是其重要治疗手段之一。随着手术方式的不断改进,已从单纯病灶清除发展到在病灶清除的同时维护、重建脊柱稳定性,而脊柱稳定性维护、重建的方法又已从单纯椎体间植骨融合发展到植骨的同时作内固定。我科自2004年1月-2008年1月采用一期后路钉棒系统固定联合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这一术式,共治疗胸腰段结核58例,疗效满意,现汇报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35例,女23例;年龄18~55岁,平均32岁。病程10~20个月,平均13个月。胸椎14例,胸腰椎(T11~L1)26例,腰椎18例,以胸腰段较常见。影像学检查提示病变累及单节段2例,双节段40例,三节段11例,四节段5例;后凸角5°~90,°平均35°。1例伴有活动性肺结核;20例有不同程度的神经受压症状;26例术中证实有椎旁脓肿形成。对于血沉偏快或限期手术患者,术前给予四联(异烟肼、链霉素、利福平、吡嗪酰胺)抗结核治疗2周,于结核中毒症状减轻、Hb>100 g/L时手术。根据术中所见和病理检查,渗出期18例,增殖期23例,干酪期14例。1.2手术方法麻醉采用气管内插管静脉吸入复合全麻。俯卧位,取后入路,根据病变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腰椎结核病灶清除、前路椎间植骨后路内固定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分析我院21例腰椎结核一期病灶清除、前路椎间植骨后路内固定,术后观察植骨融合、后凸畸形矫正、脊髓功能恢复、并发症发生等情况。结果:本组随访,平均27个月,复查X线片,椎间植骨融合,无复发。11例后凸畸形部分矫正19,°内固定无断钉及螺钉拔出。结论:对有适应证的腰椎结核行病灶清除、椎间植骨后路内固定术对于重建脊柱的稳定性、促进脊髓神经功能恢复,部分矫正畸形,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一期前路植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椎椎体结核的疗效。方法 对54例患者行一期前路植骨内固定。结果 对54例胸腰椎结核患者行4~24个月随访,术后复查示脊柱生理曲度、高度恢复满意,内固定可靠,无内固定物断裂、松动、脱出,植骨融合满意。结论 利用钛网植骨行胸腰椎椎体重建,可充分保证固定节段的稳定性,植骨融合好。  相似文献   

10.
脊柱结核致残率极高,近10年来新发病人有增多趋势,其中胸、腰椎结核最常见。有些学者主张对有手术适应证的患者尽早手术治疗,以利预防或矫正脊柱畸形,重建脊柱的稳定。我科于1999年3月至2004年3月应用一期后路椎弓根内固定加前路病灶清除植骨治疗胸腰椎结核14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微创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创伤性骨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Chen Z  Zhao JQ  Fu JW  Yang XM  Chen Q 《中华医学杂志》2010,90(21):1491-1493
目的 对比微创椎弓根钉内固定手术技术与传统切开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方法 自2005年10月至2007年10月,浙江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浙江省金华市中医院骨科2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在C型臂X线机引导下,作棘突旁微创皮肤切口骶脊肌剥离,置入GSSⅡ型椎弓根钉内固定系统并与同期收治20例行传统切开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患者就嗣手术期参数与影像学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微创组与传统组在手术时间[(68.0±6.4 min)比(76.0±9.5)]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切口长度[(8.1±2.0)cm比(14.2±2.5)cm]、手术出血量[(70.0±8.6)ml比(350.0±30.2)ml]、术中骶脊肌剥离长度[(5.4±0.8)cm比(16.5±2.1)cm]、术后引流量[0 ml比(110.0±20.5)ml]、术后住院时间[(5.6±1.2)d比(10.4±1.5)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术后影像学观察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慢性腰痛发生率微创组明显低于传统组.结论 微创椎弓根钉技术操作简便安全,具有创伤小、出血少、疼痛轻、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及慢性腰痛发生率低等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Yu FY  Ma YZ  Chen X  Li HW 《中华医学杂志》2010,90(27):1877-1881
目的 探讨胸椎及胸腰段脊柱结核的外科治疗原则及手术入路选择.方法 回顾分析2001至2008年收治并外科处理的胸椎及胸腰段脊柱结核初治病例232例,术前后凸角度(Cobb 角)<30°者65例,30~60°者147例,>60°者20例.术前Frankel B级13例,C级12例,D级41例,E级166例.手术方法 :48例行单切口双入路手术;184例行经胸或经胸腹一期前入路手术.术中清除病灶组织送病理检测和结核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术后根据药物敏感试验实行个体化的化疗方案治疗1~1.5年.随访内容包括复发率、植骨融合率、截瘫恢复和后凸畸形矫正状况.结果 232例患者均安全度过围手术期,48例行单切口双入路手术治疗的患者,2例术后伤口不愈,形成窦道,经局部换药治疗后治愈.其余患者术后伤口均一期愈合.手术并发症包括肋间神经疼痛或麻木135例,气胸或胸腔积液13例,均无需特殊处理.随访时间1.0~4.5年,平均2.6年,术后随访时间内结核未见复发,所有66例出现神经损害的患者,神经症状得到改善或完全恢复,所有患者均显示骨性融合,术后后凸畸形平均矫正27.5°,末次随访,后凸角度平均丢失4.2°.所有病例病理检测确诊脊柱结核,107例培养出结核杆菌,阳性率46.1%,40例结核杆菌耐药,耐药率37.4%,其中8例结核杆菌耐多药,耐多药率7.5%.结论 对胸椎或胸腰段脊柱结核,首选的手术方式是经胸或经胸腹一期前方入路病灶清除、肋骨或钛笼植骨、钢板内固定术;完善的术前准备、针对性的抗痨治疗是脊柱结核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微创与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与传统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无神经症状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6年4月~2010年4月,收治28例无神经系统症状的胸腰椎骨折患者,其中12例行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16例行传统开放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比较两组的围手术期相关指标、影像学指标、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结果微创组与开放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手术切口长度、术后VAS疼痛评分相比,微创组明显低于开放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的术中X线透视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的Cobb's角、椎体前缘高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术后的Cobb's角、椎体前缘高度与同组术前比较,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均P〈0.01)。术后1年,两组的Cobb's角、椎体前缘高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半年两组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操作简便、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复位效果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一期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矫形加前路病灶清除、钛网植骨支撑融合治疗胸腰椎结核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0年6月我院一期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矫形加前路病灶清除、钛网植骨支撑融合治疗胸腰椎结核32例,患者术前术后均行VAS疼痛评分,按照Frankel分级评定患者的神经功能,根据影像学检查结果评价植骨融合时间、术后及随访期内矫正角度及椎体高度变化情况。结果 32例患者术后随访时间14-40个月(平均24个月)。全部患者均获骨性融合,平均时间为4.8个月,无局部复发;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均有不同程度恢复,术前A级1例,B级5例,C级4例,D级16例,其余均为E级。术前、术后Cobb角平均为30.4°、19.4°(比术前纠正11°)椎体高度平均恢复10.1 mm,平均丢失2.3 mm。腰背疼痛症状明显改善,VAS评分为2.6分;神经功能改善情况,Frankel分级除1例A级、3例D级外,其余均为E级,复查血沉正常。结论一期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矫形加前路病灶清除、钛网植骨支撑融合治疗胸腰段结核可有效缓解患者疼痛、改善神经功能、清除病灶、恢复和保持椎体高度、矫正后凸畸形。  相似文献   

15.
微创入路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治疗单纯腰椎椎间孔狭窄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勇刚  田伟  李勤  袁强  孙宇庆  袁宁  肖斌 《中华医学杂志》2009,89(33):2342-2345
示内固定位置良好,JOA平均改善率为31.1% .结论 使用微创人路经椎间孔腰椎间融合足治疗单纯椎间孔狭窄有效的方法,近期临床效果满意,且避免了手术对腰椎椎旁肌、后方韧带结构、硬膜和健侧神经根的副损伤.  相似文献   

16.
Lin HB  Wu XW  Li RY  Chen XH 《中华医学杂志》2011,91(19):1331-1334
目的 观察三维可调微创拉钩手术系统(3D-Viewer)辅助进行直视下腰椎后路微创手术的方法和初期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取莆田学院附属医院骨科2008年9月至2009年9月腰椎疾患患者84例,随机分为两组:微创组(3D-Viewer系统下手术)与传统组各42例.采用腰椎椎旁肌手术入路,借助三维可调微创拉钩手术系统,直视下手术.记录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第1、7天肌酸激酶水平、术后12个月MRI多裂肌横截面积萎缩比;术后12个月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进行疗效评估,并进行临床疗效评定.结果 两组相比,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第1、7天肌酸激酶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相比,术后12个月MRI多裂肌横截面积萎缩比术后1年OD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后微创组临床疗效优于传统组(P<0.05).结论 3D-Viewer技术操作使腰椎后路手术微创化,适应证较广,临床治疗效果较为满意,是临床上一种比较理想的微创方法.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methods and preliminary clinical efficacy of posterior lumbar 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 assisted by 3D-Viewer system under a direct vision and provide rationales for further clinical applications.Methods From September 2008 to September 2009,a total of 84 lumbar degeneraftve disease patients were enroll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2 groups(n=42 each).One group was treated operatively by 3D-Viewer system under a direct vision while another treated with conventional operations.The lumbar paraspinal muscle approach was employed.Surgery was assisted by 3D-Viewer system under a direct vision.The operative duration,intra-operative blood loss volume,CK(creatine kinase)levels at Days 1 & 7 post-operation,atrophic rates of cross-sectional areas of bilateral muhifidus muscles on MRI(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at 12 months post-operation were recorded.At Month 12 post-operation,the themrapeutic efficacy was evaluated by 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and the post-operative clinical effects post-operation were statistically different(P<0.05);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atrophic rates of cross-sectional areas of bilateral multifidus muscles on MRI and the improvement rates of ODI(P<0.001);the therapeutic efficacy of the invasivc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group treated with traditional operations(P<0.05).Conclusion The 3D-Viewer technique reduces the risk of damage. As an ideal minimally invasive procedure,it may achieve satisfactory outcomes for spinal diseases.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后路经皮弓根钉固定前后联合入路治疗腰段脊柱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1年3月至2013年12月我院骨一科采用后路经皮弓根钉固定前后联合入路治疗腰段脊柱结核患者16例,其中持续性腰痛13例,伴有下肢放射痛2例,下肢肌力、感觉减退者4例,术前均给予HREZ四联抗结核药治疗两周.术后继续给予抗结核药物治疗,方案为3HREZ/9HRE.结果 手术时间为150~240 min,平均210 min;术中出血为300~1000 mL,平均700 mL.Cobb角矫正率为75%.一例术后出现腰丛神经症状,6个月后恢复.一例出现前路切口窦道,行结核杆菌耐药基因检测提示利福平耐药,更换敏感抗结核药后窦道延期愈合.术后随访时间8~24个月,平均14个月.所有患者术后腰痛及下肢放射痛症状明显缓解,下肢肌力、感觉减退者均恢复.至末次随访,均获得骨性融合,未见内固定松动、断裂、结核复发等情况.结论 后路经皮弓根钉固定前椎后联合入路具有创伤小、病灶清除彻底、高融合率等优点,是治疗腰段脊柱结核的一种创新、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前路一期结核病灶清除植骨融合、钉棒系统内固定术治疗腰骶椎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6年1月至2009年11月手术治疗腰骶椎结核17例,均采用前路结核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单侧钉棒系统内固定术,术前术后规范抗痨治疗,并定期随访,复查血沉,X线片。结果随访1年至3年,平均18个月,结核病灶区无复发、植骨块融合满意、内固定无松动及无并发其他症状。结论前路结核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单侧钉棒系统内固定术是治疗腰骶椎结核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跳跃型胸腰椎结核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2006年5月~2011年11月收治的脊柱结核患者5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手术前、后检查X线片测量椎间隙高度、畸形矫正等情况。术后所有病例均常规佩戴腰围严格限制腰椎活动3个月、抗结核治疗9~18个月。观察临床疗效及椎间融合情况。结果术后随访12~32个月,平均18个月。患者手术切口一期愈合44例,4例术后1~3个月结核窦道形成,2例复发,术前平均后凸角11.8°,术后平均后凸角2.4°,平均矫正8.4°。除1例窦道形成继续换药、2例复发行侧前路病灶清除术外,其余47例6个月内均达结核愈合标准,治愈率为94%。结论一期后路病灶清除联合单节段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疗效明确,是治疗下腰椎结核可行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20.
复治胸椎及胸腰段脊柱结核外科治疗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复治胸椎及胸腰段脊柱结核的外科治疗原则.方法 回顾分析复治胸椎及胸腰段脊柱结核病例30例.患者因椎管减压不充分、结核中毒症状、或切口窦道形成就诊.病程9个月~4年,平均13个月.离最近一次手术1~24个月,平均6个月.经调整抗结核用药2~8周后,10例行前路病灶清除术;6例再次行标准前路手术(经胸或经胸腹入路病灶清除、钛笼植骨、钢板内固定);4例一期取出椎弓根内固定,同时行前路手术,1例70岁以上患者未取出椎弓根内固定,直接行前路病灶清除、钛笼植骨术;9例先行窦道切除、病灶清除、椎弓根内固定取出术,伤口愈合2~3周后再行前路手术.术中清除病灶组织送病理检测、细菌和结核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术后根据药敏结果 进行个体化的化疗1~1.5年.随访包括复发率、植骨融合率、神经症状恢复等.结果 30例患者均顺利康复,切口均一期愈合,随访3~32个月,平均18个月,14例出现神经损害的患者,神经症状均得到改善或完全恢复,随访时间内结核未见复发.病理均确诊脊柱结核,16例培养出结核杆菌(53.3%),9株耐药(56.3%),其中4株耐多药(25.0%).结论 对复治胸椎或胸腰段脊柱结核,有针对性地化疗,彻底的病灶清除和合理的术式选择,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