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糖代谢因素对老年人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临床进展的影响。方法:117例老年BPH患者将年龄≥62岁、PSA≥1.6ng/m L、PV≥31m L分为高进展性组(60人),其余为低进展性组(57人),分析比较两组间空腹血糖(FBS)、餐后2小时血糖(2h PB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等代谢性因素及BPH患者PV、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下尿路症状(LUTS)出现时间;用Logistic回归分析BPH临床进展性的危险因素。结果:BPH高进展性组与BPH低进展性组的FBS、2h PBG、Hb A1c、FINS相比有差异;且BPH高进展性组患者的PV明显大于BPH低进展性组患者,PSA值升高、IPSS分值增加;用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方法筛查BPH进展性危险因素,显示FBS、FINS为BPH患者临床进展的危险因素。结论:FBS、FINS可促使老年BPH患者的临床进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良性前列腺增生与代谢综合征的临床相关性。方法根据诊断标准将230例BPH患者分为BPH合并MS组118例,单纯BPH组112例。测量身高、体重、腰围,计算体质指数BMI=体重/身高(Kg/m2);清晨空腹测量血压、空腹抽血查: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空腹血糖(FP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测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经直肠彩超测量前列腺体积PV(PV=前列腺纵径X横径X前后径);进行前列腺症状指数IPSS评分评估下尿路症状(LUTS)程度,询问LUTS出现的时间及是否有急性尿潴留病史。结果 BPH合并MS组PV、PSA、LUTS出现时间、IPSS评分及尿潴留发生率均高于单纯BP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V与FBG、TG呈正相关(r=0.30,0.46,P<0.01),IPSS评分与FBG、TG亦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38,0.22,P<0.01)。结论 MS与BPH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不同糖耐量的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的危险因素。方法2013年12月至2015年6月选取99例年龄≥50岁的BPH患者,根据口服75 g葡萄糖耐量试验(OGTI)结果分为糖调节受损(IGR)组(n=53)和糖尿病(DM)组(n=46),并选取20例糖耐量正常且无BPH患者为正常对照组。比较各组人群基线资料、生化指标、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前列腺体积(PV)。结果 DM组的体重指数(BMI)、空腹血糖(FPG)、糖负荷后2 h血糖(2 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胰岛素(FINS)、2 h胰岛素(2 h 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均高于IGR组、正常对照组(α'<0.017);IGR组2 hPG、2 h INS均高于对照组(α'<0.017);DM组甘油三酯(TG)高于IGR组(P<0.05);从对照组到IGR到DM组,PV、IPSS呈逐渐增高趋势,且DM组、IGR组的PV、IPSS均高于对照组(α'<0.017);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PV与年龄(r=0.897,P<0.05)、BMI (r=1.488,P<0.05)呈正相关,IPSS与年龄呈正相关(r=0.427,P<0.05)。结论 BPH患者常合并血糖、血脂代谢紊乱,而年龄、BMI是前列腺增生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PSA)与前列腺增生症(BPH)之间的临床相关性,探讨PSA水平升高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12例BPH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对血清PSA、fPSA与BPH患者的年龄、前列腺体积(PV)、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分(QOL)等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PSA〈4μg/L 48例(42.9%),PSA 4~10μg/L 41例(36.6%),PSA〉10μg/L 23例(20.5%),血清PSA、fPSA水平与年龄、PV、IPSS均呈正相关关系(r=0.31、0.57、0.20;0.36、0.63、0.22,均P〈0.05),并且与血清PSA相比,fPSA与PV的相关性更强。血清PSA、fPSA水平与QOL评分无相关性(r=0.14、0.17,均P〉0.05)。结论前列腺体积增大、高龄和高IPSS评分是接受手术治疗BPH患者血清PSA、fPSA升高的主要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5.
良性前列腺增生合并前列腺炎患者临床特点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分析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合并慢性前列腺炎(CP)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意义.方法 BPH患者92例,按是否合并CP分为单纯组(24例)和合并组(68例),比较两组患者年龄、前列腺体积、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密度(PSAD)、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分(QOL)的差异.结果 合并组患者年龄、前列腺体积、PSA、PSAD、IPSS评分及QOL评分较单纯组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PH患者多伴CP,炎症会加重BPH患者的下尿路症状,而增生前列腺易并发感染,两者相互诱导.  相似文献   

6.
李莺  杨军 《现代实用医学》2013,25(5):525-527
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MS)各因素对老年人良性前列腺增生(BPH)临床病程进展指标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155例BPH患者,根据不同的分组标准分为不同的组别,分析各组的代谢性指标对BPH患者的前列腺体积(TPV)、残余尿量、最大尿流率(Qmax)、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前列腺年增长率影响及其相关性。结果单纯BPH组与合并MS组BPH患者的病程进展观察指标TPV、Qmax、IPSS、PSA、前列腺年增长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0.05);FBG异常与正常组TPV、Qmax、IPSS、PSA、前列腺年增长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0.05);高密度脂蛋白异常与正常组Qmax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BMI异常与正常组TPV、IPSS、PSA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0.05);HOMA-IR异常与正常组TPV、Qmax、IPS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0.05)。结论 MS对BPH的病程进展有明显影响,各因素中FBG、BMI及HOMO-IR对BPH的各临床指标影响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检测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合并前列腺炎(CP)患者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蛋白的表达,结合临床特点,探讨MMP-9在BPH中的作用与意义.方法 选择BPH患者68例,根据是否合并CP将其分为,单纯组(21例)和合并组(47例).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年龄、前列腺体积、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和生活质量评分(QOL);ELISA检测患者血清中前列腺特异抗原(PSA)浓度;ELISA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前列腺组织中MMP-9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单纯组患者年龄、前列腺体积、IPSS和QOL均明显低于合并组(P<0.05).ELISA结果显示血清中PSA与组织中MMP-9浓度成正相关,合并组高于单纯组为(P<0.05).Western blot结果表明合并组中MMP-9蛋白表达水平较高(P<0.05).结论 BPH合并CP患者MMP-9蛋白表达水平与各项临床指标呈正相关,有利于BPH患者和BPH合并CP患者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合并组织学前列腺炎(HP)对前列腺增生患者的尿动力学参数及尿潴留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98例接受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术治疗的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资料,根据病理诊断分为单纯BPH组和BPH合并HP组,比较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前列腺体积(PV)、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最大尿流率、最大膀胱容量(MBC)、最大逼尿肌收缩力和膀胱出口梗阻指数(BOOI)等尿动力学指标及膀胱逼尿肌过度活动、尿潴留发生率间的差异。结果与单纯BPH组比较,BPH合并HP组具有更高的IPSS评分(P=0.020)和PSA值(P=0.009),更高的BOOI指数(P=0.003),较小的最大膀胱容量(P=0.004),更高的膀胱逼尿肌过度活动的发生率(P=0.041)和尿潴留发生率(P=0.010)。结论合并HP的BPH患者下尿路症状更重,血清PSA升高,导致MBC降低、膀胱出口梗阻加重和逼尿肌过度活动的发生等尿动力学参数改变,更易发生尿潴留。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与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发生与进展的相关性。方法对临床明确诊断BPH的19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95例BPH合并高血压组,100例为单纯BPH患者组。对两组的IPSS评分、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前列腺体积、残余尿量及最大尿流率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BPH合并高血压组患者的IPSS评分、PSA和前列腺体积明显大于单纯BPH组(P<0.05)。舒张压≥90 mmHg组患者的前列腺体积大于舒张压<90 mmHg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收缩压≥140 mmHg组与收缩压<140 mmHg组患者各指标比较均无明显差异。与单纯BPH组的各项临床指标相比,BPH合并高血压组中10年以上高血压病史患者的BPH前列腺体积明显增大(P<0.05)。结论 BPH同时合并高血压多见,长期高血压尤其是高舒张压状态能够促进BPH的发生以及临床进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合并慢性前列腺炎症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 BPH患者80例。按术后病理学检查是否合并有前列腺炎分组,分为单纯组(31例)和合并组(49例)。比较其比较两组患者年龄、前列腺体积、PSA与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的差异。结果单纯组患者年龄为(65.5±6.1)岁、合并组为(68.6±7.2)岁;单纯组平均前列腺体积为(49.2±16.7)ml、合并组为(68.4±29.3)ml。单纯组患者PSA为(3.6±2.8)ng/ml,合并组为(7.1±2.7)ng/ml;单纯组患者平均IPSS为(15.8±7.8),合并组为(25.6±7.2)。两组患者平均年龄、前列腺体积、PSA值及IPS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PH患者多伴前列腺炎,合并前列腺炎的患者临床检测指标明显高于单纯BPH患者。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胰岛素强化血糖控制对初发2型糖尿病(T2DM)患者β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90例初发T2DM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饮食控制与运动疗法,观察组给予胰岛素强化治疗,对照组给予口服降糖药物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时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lc)、空腹胰岛素(FINS)、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胰岛素分泌指数(△I30/△G30)变化.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FBG、HbAlc、FINS、HOMA-β、△I30/△G3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FBG、HbAlc、FINS、HOMA-β、△I30/△G30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均<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FBG与HbA1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FINS、HOMA-β、△I30/△G30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胰岛素强化治疗可在一定程度上延缓初发T2DM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的减退,有效控制血糖,延缓病情发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有下尿路症状(LUTS)的前列腺增生(BPH)人群年龄、前列腺体积、残余尿、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最大尿流率对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值的影响,寻找影响血清PSA值的最主要因素。方法:应用酶联免疫法测定了191例51~81岁有LUTS的BPH人群血清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PSA)值。应用直线相关统计学方法分析年龄、前列腺体积、残余尿、IPSS评分、最大尿流率与血清PSA值的相关性。结果:年龄与TPSA、FPSA、前列腺特异抗原密度(PSAD)成正相关关系(P<0.05);与FPSA/TPSA无相关性(P>0.05)。前列腺体积与TPSA、FPSA呈强正相关关系(P<0.01);与FPSA/TPSA值呈弱负相关关系(P<0.05)。残余尿量、IPSS评分与血清TPSA值呈弱正相关关系(P<0.05)。最大尿流率和血清TPSA值有弱负相关关系(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得出只有前列腺体积与血清PSA值有相关性(P<0.01),其他因素与血清PSA值之间均没有相关性(P>0.05)。结论:前列腺体积是导致血清PSA值变化的最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MS)在老年人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病程中的作用。方法182例确诊BPH患者分为单纯BPH组98例与合并MS的BPH组84例,分析体质指数(BMI)、腰围、收缩压、空腹血糖(FB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等代谢因素对BPH患者前列腺体积(PV)、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最大尿流率(Qmax)、前列腺体积年均增长率的影响。结果合并MS的BPH组患者表现为较高BMI、高血压、高血糖、高甘油三酯、高低密度脂蛋白和高IPSS评分、前列腺体积、前列腺年均增长率,但Qmax则明显低于BPH组(P〈0.05)。Pearson’s相关分析显示前列腺体积与年龄、BMI、腰围、收缩压、空腹血糖、低密度脂蛋白呈正相关,与高密度脂蛋白呈负相关。IPSS评分与年龄、BMI、腰围、空腹血糖、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呈正相关,与高密度脂蛋白呈负相关。Qmax与年龄、腰围、空腹血糖、总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呈负相关。前列腺年均增长率与年龄、BMI、收缩压、空腹血糖及低密度脂蛋白呈正相关。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提示血糖与前列腺各指标关系最密切。结论MS对BPH的病程及发展具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腹腔镜可调控性胃束带(LAGB)治疗2型糖尿病(T2DM)的相关机制。方法肥胖伴T2DM患者20例、单纯性肥胖患者20例行LAGB手术。检测术前、术后第1、3、6、12个月空腹血清Leptin水平,空腹血清胰岛素(FINS)、C肽、糖化血红蛋白(HbAlc)水平,空腹血糖(FBG)水平及体质量并计算体质量指数(BMI)。结果40例受试者LAGB术后6个月和12个月BMI由术前平均(38±5)kg/m2分别降至(30±4)kg/m2和(28±7)kg/m2(P〈0.05)。术前糖尿病组FBG、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FINS(mU/L)×FBG(mmol/L)/22.5]、HbAlc和C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术后6个月、12个月FBG由术前(8.5±3.0)mmol/L分别降至(6.5±1.0)mmol/L和(5.9±0.5)mmol/L,FINS和HbAlc术后3个月后降至正常范围。两组患者术后12个月内血清Leptin指标逐渐下降,糖尿病组血清Leptin与FBG、FINS、HbAlc、C肽及HOMA—IR呈正相关。结论LAGB能有效治疗肥胖症及T2DM,通过降低血清Leptin水平,减轻瘦素抵抗,进而减轻胰岛素抵抗,达到降低血糖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 C)在不同血糖水平老年糖尿病患者中的表达以及对老年糖尿病早期肾损害的预测意义。方法:150例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根据血糖控制情况分为A(FBG〈7.0mmol/L,PBG〈10mmol/L,HbAlc〈7%)、B(FBG〈7.0mmol/L,PBG≥10mmol/L,HbAlc〈7%)、C(FBG≥7.0 mmol/L,PBG〈10 mmol/L,HbAlc≥7%)、D(FBG〈7.0 mmol/L,PBG≥10mmol/L,HbAlc≥7%)4组,并选取同期健康体检的正常人4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对比5组人群血清Cys C水平,分析老年T2DM患者血糖水平与血清Cys C水平的相关性;并根据老年T2DM患者尿蛋白排泄率(UAER)将其分为早期糖尿病肾病组(EDN组)与非早期糖尿病肾病组(非EDN组),对比两组血清Cys C水平,并分析老年T2DM患者UAER与血清Cys C水平的相关性。结果:4组老年T2DM患者血清Cys C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A、B、C组明显低于D组,A、B组低于C组,A组低于B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Cys C与血糖水平呈正相关(r=0.724,P〈0.01);EDN组UAER及血清Cys C均高于非EDN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Cys C与UAER呈正相关(r=0.337,P〈0.05)。结论:随着老年T2DM患者血糖水平的增高,血清Cys C的表达逐渐增加,同时通过血清Cys C的检测,能够对患者发生EDN的风险或可能性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影响非那雄胺预防老年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并发急性尿潴留(AUR)的因素。方法收集2004年1月至2009年1月解放军421医院的178例老年BPH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给予非那雄胺治疗,按照是否并发AUR分为AUR组和非AUR组,对可能影响疗效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在年龄、糖尿病、吸烟、高血脂及嗜酒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病程、药物疗程、高血压、IPSS评分、最大尿流率、PSA、PV、BMI等方面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发现PV、病程及药物疗程与非那雄胺的疗效相关。结论非那雄胺预防老年BPH患者并发AUR的疗效受PV、病程及疗程影响,早期、长时间服用非那雄胺的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血尿酸水平与老年人前列腺体积(PV)的相关性.方法 纳入在笔者医院干部保健门诊体检的老年男性156例.收集病史,测量血压、身高、体重,计算体质指数(BMI),并检测血尿酸、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空腹血糖、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超声测量及计算前列腺体积(PV).计算血尿酸四分位数,将研究对象分为4组,比较各组PV大小,并对PV与血尿酸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MS患者的血尿酸水平明显高于无MS者(402.5±76.9 vs 345.8±85.1μmol/L,P=0.000),PV亦明显大于后者(36.4±15.7 vs 26.2±13.0ml,P=0.000).血尿酸四分位分组间PV大小分别为22.9±8.7、25.0±10.9、29.2±15.6、39.2±16.2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经线性相关分析,PV大小与血尿酸水平呈正相关.4组间MS的发生率分别为12.8%、17.9%、35.9%和4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3).结论 血尿酸水平与老年人PV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