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自1991年11月至1992年11月,作者应用双介入栓塞方法治疗了12例肝功能Ⅲ级伴急性食管胃底曲张静脉大出血患者,急性期止血均获成功。10例部分脾栓塞术(PSE),后患者的脾功能亢进均达治愈或改善。双介入栓塞治疗后,患者肝功能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或提高。本文除就双介入栓塞治疗急性食管胃底曲张静脉止血的机理进行讨论外,还就双介入栓塞中的门静脉压力变化,PSE后的脾脏组织病理学、外周血象改变、肝功能及并发症等问题进行了分析与讨论。  相似文献   

2.
经皮肝穿栓塞食管曲张静脉的方法与疗效评价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1991年11月至1994年11月对18例门静脉高压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出血和脾功能亢进患者作了经皮肝穿胃冠状静脉(CV)胃短静脉(SGV)和经皮穿刺股动脉插管行部分脾动脉栓塞(PSAE)术(简称双介入法)的临床应用研究。所有患者急性期止血均获成功,并经2至36个月随访,证实双介入法明显改善了病人的末梢血象和肝功能。文章重点讨论了插管技术,双介入止血效果及并发症等。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估急诊食管胃底曲张静脉栓塞联合Ⅱ期部分脾动脉栓塞术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并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疗效。方法对45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并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行食管胃底曲张静脉栓塞联合Ⅱ期部分脾动脉栓塞术,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43例患者出血完全缓解,1例术后小量出血经药物治疗后缓解,1例行二次食管胃底曲张静脉栓塞后缓解,无明显手术并发症。术后随访1 a,40例未再出血,脾功能亢进有效控制。结论食管胃底曲张静脉栓塞联合Ⅱ期部分脾动脉栓塞术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止血效果确切,对于病情重、体质差、肝功能差不耐受外科手术者不失为一种良好的抢救及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4.
门静脉高压症治疗的50年回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门静脉高压症的外科治疗。方法:我院50年共收治门静脉高压症939例,分别行脾切除236例,脾腔分流术151例,脾切除+肠系膜上静脉上静脉下腔静脉吻合术71例,脾肾静脉吻合术42例,肠系膜下静脉下腔静脉吻合术2例,贲门胃底血管离断术409例,胃底曲张静脉和部分脾介入栓塞术28例。术后随访2年、5年,并行上消化道钡餐透视。结果:比较脾腔分流术、贲门胃底血管离断术及胃底曲张静脉和部分脾介入栓塞术的远期效果:脾腔分流术的2年、5年绝对生存率分别为81.6%、56.1%,再出血率4.3%。贲门周围胃底血管离断术的2年绝对生存率为78.7%,再出血率8.0%;5年绝对生存率为74.8%,再出血率为12.4%。胃底曲张静脉和部分脾介入栓塞术的即时止血效果达到100%,术后2年再出血率为率28.6%,死亡率14.3%,术后5年生存率为14.3%。结论:Child分级B级,特别是已发生过大出血的病人,可选择贲门周围胃底血管离断术。ChildC级、有严重黄疸、腹水,发生大出血不宜手术治疗的病人,可行介入曲张血管栓塞术治疗。  相似文献   

5.
安东均 《腹部外科》1992,5(4):163-164
采用改良胃冠状静脉TH胶栓塞术加脾切除或分流术治疗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大出血21例,无1例发生异位栓塞。随访6个月~4年,再出血率为5.3%。介绍了该术式操作方法,肯定了其止血效果。探讨本术式有效防止异位栓塞的机制在于完全阻断了胃冠状静脉与门体静脉间侧支循环的反常血流。就附加分流手术问题及改良术式的注意事项作了说明。  相似文献   

6.
Liu B  Xu RY  Qiu WS  Lin N  Chen TF  Huang FZ  Liu XY 《中华外科杂志》2003,41(10):721-723
目的 研究内镜下食管曲张静脉结扎联合部分脾栓塞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临床疗效。方法自1999年5月至2003年2月对68例合并食管静脉曲张和脾功能亢进的门静脉高压症患者实施内镜结扎加部分脾栓塞术进行治疗,观察术后食管曲张静脉闭塞和止血效果及并发症和死亡率,门奇静脉侧支循环情况,并与对照组进行对比。结果联合术后患者食管曲张静脉获得根治,脾功能亢进缓解,门静脉血流速度减慢,血流量减少(P<0.05),奇静脉血流量降低(P<0.01),胃左静脉血流速度减慢(P<0.05)。术后随访2-24个月,未出现复发性出血。结论内镜结扎联合部分脾栓塞术能有效地治疗门静脉高压症食管静脉曲张出血和脾功能亢进,减少了闭塞曲张静脉所需重复结扎次数及近期再出血,对于肝功能较差、难以耐受分流及断流手术的患者尤为适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内镜腹腔镜联合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食管胃底曲张静脉出血的可行性。 方法: 23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食管胃底曲张静脉出血患者行食管曲张静脉套扎或胃底曲张静脉组织胶注射后行手助腹腔镜脾切除11例,门奇静脉断流术12例。 结果:21例术后1年内无上消化道出血,2例因出血行再次套扎。1例于2年后患肝癌死亡,1例3年后上消化道出血死亡。 结论:内镜联合腹腔镜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曲张静脉出血创伤小,近期止血效果好,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治疗门静脉高压症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索治疗门静脉高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的最佳止血术式。方法 对 3 0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的患者实施胃底、食管粘膜下曲张静脉梯形环扎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结果 手术平均时间 2 .5h ,手术近期止血率 10 0 % ,术后再出血率 2 % ,肝功能及腹水有不同程度改善。结论 本术式止血针对性强、操作简单、止血彻底、易于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经动脉导管化疗栓塞(TACE)后射频消融联合脾切除加断流术对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高压的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2005年1月—2012年1月46例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高压患者的临床资料,每例肝内病灶数目<3个,病灶直径3~5 cm,合并脾功能亢进、中度以上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且患者因全身状况或肿瘤位置或肝功能情况不能一期手术。全部患者先行TACE治疗,2周后行射频消融联合脾切除加断流术,观察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了解术后血常规、AFP、肝功能变化,复查增强CT了解肿瘤完全缓解率,胃镜评价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缓解情况,随访观察生存率。结果:本组病例病灶完全缓解率达84.7%,术后患者未出现严重并发症,脾功能亢进纠正,肝功能逐步好转,胃底食管下端静脉曲张明显改善。1、2年存活率分别为82.5%、34.4%。结论:TACE治疗后射频消融联合脾切除加断流术是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高压的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经腹食管下段胃底切除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 研究经腹食管下段胃底切除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择期经腹食管下段胃底切除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18例。患者均为肝炎后肝硬化伴有比较严重的食管胃底静脉曲线及1次以上出血史。结果 全部病例均获随访,平均随访46个月。随访中无食管曲张静脉复发出血,无手术近期死亡,效果满意。结论 经腹食管下段胃底切除术能较好地为患者耐受,复发出血率低,止血确切,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比较理想的一种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1.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是肝硬变门静脉高压症的一种危险并发症。曲张静脉一旦破裂出血,半数病例可因此死亡,且不论用何种方法止血。由于肝硬变难以逆转,患者在术后不仅有再出血的危险,另一部分患者还终将死于肝功能衰竭。 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的方法有多种,但就其治疗原则而论不外三类:一类手术是在门静脉系统与体静脉之间作各种分流术,如脾肾、脾腔、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经皮经肝食管胃底静脉栓塞术联合部分脾脏栓塞术对门脉高压性胃病(PHG)的影响.方法 采用经皮经肝TH胶定位栓塞胃冠状静脉(必要时联合栓塞胃短和胃后静脉)联合脾部分栓塞术(PTVE+PSE),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症并上消化道出血病人53例.以48例行脾次全切除腹膜后移位加断流术的病人为对照,进行对比研究.随访2~48个月,平均16个月.结果 (1)成功率:PTVE为92.3%,PSE达100%,PTVE死亡率1.9%,急症止血率100%,再出血率4.2%(对照组5.5%).(2)研究组栓塞2个月、1年与栓塞前相比,PHG无明显变化(P>0.05);对照组术后2个月PHG程度比术前加重(P<0.05),术后1年比术前减轻(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相比,PHG的变化无显著性差异(P>0.05).(3)研究组术后满1年的43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者中,好转27例,消失7例,无变化8例,加重1例,而对照组47例中,好转25例,消失9例,无变化13例,两组疗效相似(P>0.05).(4)两组治疗结束时自由门静脉压力(FPP)均明显下降,研究组FPP平均减少(0.23±0.72)kPa,对照组平均减少(0.24±0.57)kPa.(5)研究组脾亢44例治愈,4例复发,复发者再次行PSE,脾亢消失.结论 联合介入栓塞术疗效明显,止血确切,降低门脉压力显著,没有加重PHG,达到与脾次全切除腹膜后移位加断流术相似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内镜注射硬化疗法(EIS)联合部分脾栓塞(PSE)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的疗效进行评价。方法对我科于2005年2月至2008年11月收治22例食道胃底静脉曲张合并脾功能亢进的门脉高压患者采用内镜硬化剂注射联合部分脾栓塞的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术后定期随访和比较术前术后的消化道出血、肝功能评级及外周血象的变化。结果 EIS平均次数1.8次,所有患者均行1次PSE治疗。术后随访5-30个月,无严重并发症出现,未见有再出血,肝功能部分改善,外周血血小板和白细胞计数明显升高(P<0.05)。结论 EIS联合PSE方法对肝硬化所致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和门脉高压症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价经皮经肝穿刺门静脉行胃底食管曲张静脉栓塞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上消化道大出血的疗效。方法 对37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行经皮经肝穿刺门静脉栓塞胃冠状静脉,至造影复查曲张静脉完全消失为止。结果 37例患者在栓塞术后出血均迅速停止,无1例技术方面的并发症出现。随访37例1~38个月,栓塞3个月后再出血2例,1例术后3周死于心脏功能衰竭,5例6个月后死于肝癌。结论 经皮经肝穿刺门静脉胃底食管曲张静脉栓塞术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本文报告采用闭式胃冠状静脉栓塞术治疗32例门静脉高压症的效果,并对其手术要点进行讨论。该术式在结扎胃冠状静脉主干的同时结扎胃右静脉、胃网膜右静脉及胃后静脉,于贲门上下各5cm以远的食管和胃体以及肝胃韧带夹持无损伤钳,从而使被栓塞的胃冠状静脉区域呈封闭状态,再从胃冠状静脉远肝侧主干推注TH胶,有效地防止了异位栓塞。本组同时行脾切除术31例,其中3例加作了脾肾静脉分流术;1例未作脾切除附加了肠系膜上静脉—下腔静脉分流术。11例急症栓塞后全部即刻止血,治愈10例,1例死于术后肝功能衰竭。择期手术者均好转、痊愈。无1例发生异位栓塞。随访6月~8年,术后远期再出血率10%。  相似文献   

16.
笔者回顾性分析采用门奇静脉断流加XF折叠缝合胃底术治疗28例门静脉高压症患者的治疗效果。28例中术后发生并发症8例(28.6%),均经非手术疗法治愈;全组无手术死亡。27例(96.4%)经 4~49个月随访,结果示胃底食管曲张静脉消失率为81.5%,术后再出血率14.3%,肝功能明显改善,远期并发症少。提示门奇断流加XF折叠缝合胃底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7.
探讨改良sugiura手术治疗门静脉高压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的疗效。对2007年3月—2011年3月行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吻合器食管下端横断吻合术治疗的门静脉高压伴重度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的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20例均择期手术,随访3年肝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改善,无再出血及肝性脑病发生。该手术近期疗效良好,手术操作容易,对于门静脉高压食管胃底静脉反复出血的患者,可在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部分脾栓塞术对脾切除术联合食管胃底静脉断流术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6月至2015年6月期间收治的23例接受部分脾栓塞术后再行脾切除术联合食管胃底静脉断流术的肝硬变门静脉高压合并脾功能亢进患者,以及同期接受脾切除术联合食管胃底静脉断流术的30例肝硬变门静脉高压合并脾功能亢进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量、术后腹腔引流管总引流量、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部分脾栓塞组的手术时间〔(3.56±0.70)h比(1.78±0.28)h〕、术中出血量(900 m L比250 m L)、术中输血量(800 m L比200 m L)、术后腹腔引流管总引流量(450 m L比150 m L)、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43.38±18.68)h比(27.60±12.39)h〕、住院时间(12 d比7 d)及切口感染发生率〔34.8%(8/23)比10.0%(3/30)〕均长于或高于非部分脾栓塞组(P0.05)。2组患者术后均获访,随访时间为6~58个月,中位数为28个月。随访期间2组均无再发消化道大出血病例。结论肝硬变门静脉高压合并脾功能亢进患者接受部分脾栓塞术后再行脾切除术的手术难度大、术中出血多、术后并发症多及术后恢复慢,应当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选择部分脾栓塞术或直接外科脾切除术,以实施个体化治疗,才能使患者最大获益。  相似文献   

19.
联合介入栓塞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摘要:目的:探讨经皮经肝食管胃底静脉栓塞术(PTVE)联合部分脾脏栓塞术(PSE)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经皮经肝TH胶定位栓塞胃冠状静脉(必要时联合栓塞胃短和胃后静脉)联合脾部分栓塞术,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66例,以54例采用断流加脾次全切除腹膜后移位术的患者为对照,进行对比研究。随访2~60个月,平均20个月。结果:(1)研究组急诊止血率100%,再出血率3.3%;对照组急诊止血率100%,再出出血率4.8%。两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均P>0.05)。(2)门静脉高压性胃病(PHG): 研究组栓塞后2个月和1年与栓塞前相比,无明显变化(P>0.05);对照组术后2个月比术前加重(P<0.05),术后1年比术前减轻(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相比,PHG的变化无显著性差异(P>0. 05)。(3)术后1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研究组54中好转59.3%(32/54),消失20.4%(11/54),无变化18.5%(10/54),加重1.8%(1/54);对照组中,好转52%(26/50),消失20%(10/50),无变化28%(14/50),两组疗效相似(P>0.05)。(4)自由门静脉压力(FPP):两组治疗结束时均较术前明显下降(P<0.05),研究组平均减少(2.55±6.93)cmH2O,对照组平均减少(2.46±7.07)cmH2O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联合介入栓塞术止血确切,降低门脉压力显著,再出血率低,能够消除脾亢,保留脾功能,达到与断流加脾次全切除腹膜后移位术相似的疗效;且创伤小,适应证宽。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急症门-奇静脉断流加脾切除术对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急性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30例急症门-奇静脉断流加脾切除术的临床资料;全组男25例,女5例,均为肝炎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食管及胃底静脉曲张急性出血病例,全部均有脾功能亢进表现,肝功能Child A级11例,Child B级19例,前20例施行改良Sugiura式门-奇断流加脾切除术治疗,后10例施行选择性改良Sugiura式门-奇断流加脾切除术治疗.结果 全组术后均检出白血球升高,25例血小板计数超300×109/L,25例术后平稳恢复,5例肝功能明显减退,大量腹水、少尿,2例轻度黄疸,经积极治疗全部康复出院.27例(90%)得到1~3年随访,在17例改良Sugiura手术中3例再出血,1例为食管静脉曲张出血,2例为门脉高压性胃病引起,后10例选择性改良Sugiura手术均无再出血表现.结论 改良Sugiura门-奇静脉断流加脾切除术是治疗门静脉高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急性出血的有效手术,选择性改良Sugiura式门-奇断流加脾切除术治疗更有其优越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