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患者男性,54岁.因发作性胸前区憋闷、气短5年、加重半个月就诊.行平板运动试验,采用Bruce方案.运动前心电图(图1A)示:窦性心律,除aVL导联T波低平外余改变不明显.Q-T间期0.37s.运动前血压114/69mmHg.运动3min时患者感胸闷,5min时胸闷加重伴气短.5min45s时胸部压榨样疼痛,心电图(图1B)示:aVL导联ST段轻度弓背样抬高0.1mV,T波倒置,V1~V4导联R波增高S波减小同时ST段上斜型抬高0.5mV左右,V6导联ST段下移≥0.1mV.立即终止运动舌下含硝酸甘油.  相似文献   

2.
患者,男性,33岁.感冒发烧1周,因突发胸痛、胸闷不适14 h入院.既往体检,无高血压等特殊病史.入院时体检:体温36.2度,血压88/50 mmHg,心率110次/min,律齐,未闻及病理性杂音,两肺呼吸音清,未闻及湿性啰音;肝脾未及.入院心电图(图1、图2):窦性心动过速,频率101次/min,V1、V3R - V5R呈QS型,各肢体导联R+S综合电压之和均小于0.5 mV;STV1 - V3抬高0.25~0.4 mV,V3R、V4R、V4抬高0.15 ~0.2 mV,V7 ~ V9压低0.1 mV.  相似文献   

3.
患者,男,65岁,因反复口干、乏力10年,加重1月,于2011年8月27日入院.查体:血压106/62 mmHg,入院即刻血糖19.8 mmol/L,心电图:心率74次/min,窦性心律,心电轴左偏,完全左束支传导阻滞.血液生化检查:肌钙蛋白Ⅰ 0.02μg/L,CK-MB 1.58 μg/L,诊断:糖尿病;冠心病. 9月1日患者行动态心电图及动态血压监测时突发头晕、恶心、无力、大汗淋漓.查血压192/95mmHg,5min后复测血压204/104 mmHg.即时心电图(图1)示:心率99次/min,窦性心律,心电轴左偏,完全左束支传导阻滞,V1~V3导联ST段抬高,T波高尖;与8月27日心电图(图2)对比:V1 ~ V3导联ST段分别抬高0.15、0.15、0.3 mV,V1~V3导联T波较前分别增高0.15、0.25、0.5 mV,患者当日晨起血糖3.38 mmol/L;血液生化:尿素氮8.67 mmol/L,LDH 253 U/L;肌钙蛋白0.033 μg/L.9月2日动态心电图(图3)又恢复到低血糖反应发生前的图形.  相似文献   

4.
患者男性,41岁。因乏力、少尿、浮肿、眼胀伴气促1d,于2004年2月26日9点步行入院。患者16岁时曾患“肾小球肾炎”。心脏彩超示:左心扩大、心功能不全、心包少量积液和多瓣膜返流。入院心电图示窦性心律,心率88次/min,P R间期0.16s,PtfV1=0.06mm·s,V1、V3R呈rS型,V4R呈QS型,SV1+RV5=4.2mV,SV2+RV6=5.2mV,STV1~V3、V3R~4R上抬0.1~0.25mV。其中STV3R~4R上抬分别为0.25mV和0.20mV,STV5~6下移0.05mV伴T U波倒置。48h后复查心电图(图1)示:STV3R~6R仍然抬高,呈渐低排序,分别为0.3mV、0.2mV、0.15mV和0.1mV,QRS电压及…  相似文献   

5.
患者男,57岁,来院行健康体检。BP18/12kPa(135/90mmHg),心律齐,心率75次/min,无杂音。实验室检查:总胆固醇5.34mmol/L,甘油三酯1.55mmol/L。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描记术检查无异常发现。采用西门子产T-600型活动平板仪作运动试验。运动前心电图(附图A)示:窦性心律,B型预激综合征,ST段无改变。运动后即有ST段压低,11min时Ⅱ、aVF、V_5、V_6呈下斜型压低,最大达0.3—0.5mV(图略)。运动终止即见预激图形消失,QRS波群恢复正常,部分预激图形与正常QRS波群呈1:1或1:2交替出现(附图B)。持续约1min  相似文献   

6.
患者男性,46岁.活动后胸闷、气短3个月来院就诊.体检:BP 115 / 68mmHg.心界不大,心率80次 / min,心律齐,各瓣膜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双肺呼吸音清.实验室检查均未见明显异常.心电图示窦性心律,心电图正常(图略).行平板运动试验,按Bruce分级运动方案,次极限目标心率为149次 / min,运动至Ⅲ级时患者自觉胸闷、气短,当时心率149次 / min,心电监测示T波高大.随即终止运动,记录心电图(图1A)示窦性心律,心率143次 / min,T波Ⅱ、Ⅲ、aVF、V3~V5高耸,ST段Ⅱ、Ⅲ、aVF J点抬高0.1mV(箭头示).观察至6min症状缓解,心电图(图1B)示高耸的T波电压明显下降,V5、V6 ST段呈下斜型压低<0.1mV.平板运动试验结论为阳性.冠状动脉造影显示旋支高度狭窄.  相似文献   

7.
患者男性,24岁.活动后时有胸闷2年,既往曾查心电图为“窦性心动过缓”.临床拟诊:病毒性心肌炎.静息心电图(图1左)示:窦性心动过缓.阿托品1.5mg静脉推注即刻心电图(图1中)示:Ⅱ导联P波极性、时间、P-R间期与图1左一致.P波振幅增高达0.3mV,伴P波上升支切迹,心率110次/min.至20min多次记录心电图心率均超过90次/min,P_(?)均高尖.45min后复查心电图(图1右)示:心率60次/min,P波形态、振幅恢复正常.心电图最后诊断:窦性心动过缓,阿托品试验阴性,阿托品试验揭示3相不完全性结间束传导阻滞.  相似文献   

8.
运动诱发心绞痛伴ST段快速改变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房爱萍  张伟 《心电学杂志》1999,18(4):230-231
患者男性,54岁.因阵发性胸闷痛半月,加重3天就诊.胸闷痛多发生于劳累时,无放射痛,一般持续3~5min,休息后可自行缓解.既往无高血压史,有吸烟史.临床疑诊为冠心病.使用美国美林公司产M-9500型活动平板仪行心电图运动试验,采用Bruce方案作亚极量负荷运动,目标心率141次/min.运动前心电图(图1左)示:窦性心律,心率88次/min,除V_2导联ST段稍抬高0.5mm,其他导联ST-T未见明显异常.运动至2min时,患者胸闷、气促、胸骨后隐痛、脸色苍白,同时STv_1~v_3分别抬高2.3、2.1、1.8mm,ST aVR.抬高1.6mm,ST_1、Ⅱ,aVL、aVF、V_5、V_6分别压低1.9、2.0、0.8、1.0、  相似文献   

9.
患者,女性,43岁.因反复胸痛2个月,黑矇2次人院.患者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发作性胸痛,以心前区为主,有时向背部放射,呈阵发性针刺样疼痛,持续约几秒至3分钟不等,可自行缓解,休息及活动均有发作,3~8d发作1次,未介意.近1月患者自觉疼痛发作次数增加,胸痛程度加重.当地医院就诊,多次静态心电图提示:正常心电图.超声心动图提示:左室顺应性下降.入院后行12导联动态心电图(12-AECG)检查,第2天早上6:53休息时发作心前区疼痛,约10 min自行缓解.回放12-AECG发现,心绞痛发作前约1 min(图1)示:心率90次/min,P-R间期0.12s,QRS波群形态、时间正常,ST段在Ⅲ、aVF导联呈水平型压低0.05 ~0.075 mV,T波无异常;发作时(图1)示:心率65次/min,P-R间期0.12 s,QRS波群形态、时间正常,第2个心搏为房性期前收缩,ST段在Ⅰ、Ⅱ、aVL、aVF、V1~ V3导联呈弓背型抬高0.15 ~0.9 mV;发作后2 min(图1)示:心率53次/min,P-R间期0.12s,QRS波群形态、时间正常,ST段在V1~V3导联呈弓背型抬高0.1 ~0.4 mV,其余ST段回落至基线.  相似文献   

10.
患者男性,78岁.因发作性胸骨上段烧灼感就诊.急查心电图(图1A)示:窦性心律,心率71次/分,QRS波呈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图形,V2、V3导联ST段抬高0.05~0.10 mV,V4~V6导联ST段水平压低0.10 mV,Ⅰ、aVL导联T波电压0.40mV,V2~V6导联T波高尖型,最高1.0 mV,V5导联中出现一提前QRS波群,无相关P波.  相似文献   

11.
患者因“反复胸闷、胸痛1个月,加重2h”入院。入院心电图(入院当天10:00,图1A)示Ⅱ、Ⅲ、aVFST段水平型压低0.1mV,右束支传导阻滞,V3~V6ST段下斜型压低0.2mV。复查心电图(入院当天11:50,图1B)示V1~V4ST段弓背抬高0.3~0.5mV,V2出现9波,V3、V4R波较前降低。肌钙蛋白Ⅰ:0.672ng/ml(0~0.100ng/m1),肌酸激酶同T酶(CK—MB)8U/L(2~16U/L)。  相似文献   

12.
<正>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56岁,因"发作性胸骨后疼痛2周"就诊。患者2周前无明显诱因突然发作胸骨后憋闷样疼痛,发病1小时就诊当地医院。查心电图示:Ⅱ、Ⅲ、aVF导联ST段上抬0.3~0.5 mV、V2~V6导联ST段下移0.1~0.2 mV。原发性高血压史10余年,血压最高达180/100 mmHg(1mmHg=0.133kPa),服硝苯地平缓释片20 mg,2/日,血压130/80 mmHg;吸烟史10年,10支/日;糖尿病史3年,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心前导联ST段压低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方法 对 38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均常规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 ,根据常规心电图心前导联ST段压低≥ 1 0mm分为STV1~ 4 压低组 (17例 )与STV1~ 6压低组 (2 1例 ) ,比较心电图与冠状动脉造影之间的关系。结果 STV1~ 4 段压低是下壁ST段抬高的对应性改变(P <0 0 1) ,STV1~ 6段压低证实合并明显的前降支病变(P <0 0 1) ,其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 86 %、88%、90 %、83%。结论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心电图STV5V6压低是合并前降支病变证据。  相似文献   

14.
患者男性 ,5 2岁。因持续性胸骨后疼痛 3h入院。体查 :R2 3次 /m in,BP2 0 /13kpa,P6 6次 /min,心律齐 ,心音减弱 ,可闻及三音律 ,腹软 ,肝脾未及。临床诊断 :急性心肌梗死。急查心电图 (图 1)示 :心率 6 4次 /min,PR间期 0 .14s,QRS间期 0 .0 9s,STV1 - V4损伤型 ,上抬 1~ 3m m成单向曲线 ,V1 ~V4QRS呈 QS波形。心电图诊断 :窦性心律 ,急性前间壁心肌梗死。病人入院后 12 h胸骨后又持续剧痛 10分钟 ,即查心电图 (图 2 )示 :心率 73次 /m in,PR间期 0 .14s,QRS间期 0 .16 s,V1 呈 SR波形 ,V2 呈 r Sr′s′波形 ,V3、V4波形 ,…  相似文献   

15.
1病历报告 患者,男,19岁.以左前胸钝器伤1h为主诉于2003年1月20日入院.既往健康.查体:BP 115/60mmHg,神志清,左侧第4肋间隙锁骨中线内可见约5cm×3cm皮肤擦伤,触痛( ).入院心电图(图1)示:窦性心律,频率58次/min;心电轴-60°;QRS波终末部增宽,时间0.16s,Ⅱ、Ⅲ、aVF呈RS型,SⅢ>SⅡ,Ⅰ、aVF呈qRs型,V1呈rsR型,V5呈qRs型,V2~4导联QRS波初始可见异常Q波;STV1~V4呈斜上型抬高0.1~0.7mV;TaVL倒置,TV1正负双相,TV3/V4可见切迹.  相似文献   

16.
王慧  金凡 《心电学杂志》1995,14(1):40-41
例1 患者男性,47岁,因反复胸骨后闷痛4月余入院.入院体检:UCG示主动脉硬比.心脏三位片示主动脉型心影扩大.冠脉造影见左冠状动脉前降支近端狭窄90%呈偏心性.平板运动试验(改良Bruce法):运动5min后自觉胸骨后门痛,Ⅱ、Ⅴ_1、Ⅴ_53导联同步心电图示心率115次/min,ST_(I、v_5)呈水平型压低3mm.终止运  相似文献   

17.
患者,男,57岁。缘于患者用力推车时突然感左小腿疼痛,同时出现心前区闷痛,伴头晕、大汗、面色苍白,约5min心前区闷痛自行缓解,当即由家人送入我院急诊治疗,当时血压130/90mmH(1mmHg=0.133kPa),神清,双肺呼吸音清晰,心率78次/min,心音有力。床边心电图示:心率6次/min,STV1~4抬高,其中V2、V3导联ST段抬高超过0.3mV,Tv2~5高尖(图1)。患者既往有高血压史10余年,服药后近期血压控制在120/70mm-Hg左右,冠心病5年。急诊科当即静脉滴注硝酸甘油,于2005年7月31日18:40以“前间壁心肌梗死超急性期”转入病房。入院后体验:血压120/80mmHg,神清,…  相似文献   

18.
心电图 (ECG)ST抬高是诊断急性心肌梗死 (AMI)的早期重要依据之一。但由于ST抬高变异较多 ,使临床上分析ECG时易出现错误的诊断。现将临床鉴别较困难的ST段显著抬高 4例报道如下。1 病例介绍例 1.患者 ,男性 ,5 4岁。因频发心绞痛 1周 ,于 2 0 0 0年 6月 2 0日来院就医 ,体验BP170 / 12 0mmHg ,脉膊 90次 /分 ,心界略向左扩大。于当日 11:2 1首次ECG检查示窦性心律QRSV1 ~V2 呈rS型 ,V4 -V6 呈Rs型 ,RV5=2 .8mv ,STⅠ、Ⅱ、V4 -V6 下移 0 .10~ 0 .15mV ,V1 -V3抬高 0 .1~0 .3mV ,UV4 V6 倒置 ,ECG诊断 :1.左心室肥…  相似文献   

19.
患者男性,28岁。因晨起活动中胸闷、胸痛2月余来我院就诊。常规12导联心电图检查为正常心电图,拟做活动平板运动检查。患者运动至9min时终止运动试验,心率153次/min,心电图表现Ⅱ、Ⅲ、aVF、V3~V6的ST段下移图1>0.1mV,终止运动后观察8min(图1),Ⅱ、Ⅲ、aVF、V3~V6ST段下移在0.1~0.24mV,持续3min以上。临床诊断:冠心病、不稳定心绞痛。讨论运动试验是通过增加运动负荷来加大身体运动器官的血液供应,而间接加大心脏的负荷,使心肌耗氧量加大。当冠状动脉病变时,心肌供血相应减少,出现心肌供血不足。本例ST段下移明显,活动平板试验为…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急性右室心肌梗死(ARVI)的心电图诊断价值。方法对42例确诊ARVI的心电图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V4R导联ST抬高≥0.1mV是ARVI早期诊断的最佳指标;下壁急性心肌梗死(AMI)时,ST抬高幅度STⅢ〉STU、STV2Ⅱ、STV2↓/STaVF↑≥0.5强烈提示合并ARVI;ARVI易伴发缓慢心律失常。结论体表心电图对ARVI早期诊断简便、实用,且有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