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江西省景德镇市为山丘型血吸虫病流行区,全市于1958年达到基本消灭血吸虫病标准;1983年达到消灭血吸虫病标准。同年,因行政区划变更,鄱阳县血吸虫病疫区徐湾村划入景德镇市昌江区鱼山镇。1996年对该村全面查螺,发现钉螺面积7.07hm^2,对全部有螺田地实施水改旱灭螺措施。1999年10月景德镇市血吸虫病防治站对历史有螺区监测时.  相似文献   

2.
锡山市(原无锡县)位于太湖之滨,环抱无锡市,全市35个流行乡(镇),累计有螺面积3831万余m~2,累计血吸虫病人17万余例.1970年达到基本消灭血吸虫病标准.1993年经省、市考核达到消灭血吸虫病技术指标.为系统地研究残存钉螺的分布规律,并为螺情监测提供依据,现将1976年以来124处螺点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3.
江阴市血吸虫病非流行村发现钉螺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阴市自 1978年最后一次发现钉螺至今已连续 2 0多年 ,无大的螺情反复 ,已进入远期监测 ,本着防外地输入、防内部残存钉螺复现 ,我们开展了长期的螺情监测工作。1 基本情况江阴市历史上系水网型血吸虫病流行区 ,全市有 16个乡 (镇 ) 10 5个村流行血吸虫病 ,累计有螺面积 2 0 3.4万 m2 ,病人 1.1万人。通过多年的积极防治 ,于 1976年达到基本消灭血吸虫病标准 ,1981年达到消灭血吸虫病标准 ,1982年进入监测阶段。2 方法2 .1 时间  2 0 0 0年 4月 10~ 2 0日 ,各村抽调查螺人员 ,组织自查 ;4月 2 1~ 30日 ,由市组织专业队伍对各流行镇进…  相似文献   

4.
休宁县原属山丘型血吸虫病严重流行区,1986年基本消灭血吸虫病后,于1987~1988年仍发现4个残存螺点,活螺密度达52~102只/0.11m~2,压片镜检均为阴性。螺点分布在中小沟石磅、竹园、菜地等处,分布隐蔽,极易查漏和漏查。1992年经省、市联合考核、专家评议,虽达消灭血吸虫病标准,但疫情隐患不容忽视。 1993年转入监测后,每年以学校为单位,开展低龄人群传染源监测,现将监测情况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霞浦县位于福建省的东北沿海,全县辖14个乡(镇、街道办事处),305个行政村,总人口52万人。1966年发现血吸虫病流行,是我省最迟发现的山丘型重疫区之一。疫区分布7个乡(镇、街道办事处),42个行政村,2个林场,历史有螺面积1015.57hm2,1975年基本消灭血吸虫病,1986年实现消灭血吸虫病,1987年起转入监测巩固。为了今后开展螺情监测提供参考,巩固血防成果,现将消灭血吸虫病20年后的2004年~2005年6月螺情监测情况分析如下。材料与方法螺情监测资料来源于霞浦县血防站资料室。根据《福建省血吸虫病监测方案》要求,组织血防干部和不脱产血防员在部分…  相似文献   

6.
百色地区血吸虫病流行于平果、德保、靖西3个县18个乡(镇)71个行政村,疫区人口91564人,全地区历史有螺面积4436658m2,累计历史病人12520人,病牛155头。经过近30年的积极防治,平果县于1982年、德保和靖西县于1985年达到消灭血吸虫病标准,尔后全面转入监测巩固工作,现将监测结果分析如下:1 螺情监测血防监测巩固工作按照《广西消灭血吸虫病监测试行方案》要求实施,根据疫区县原来流行程度、螺区环境的复杂性、钉螺孳生环境改变情况及近年来发现残存钉螺的环境等因素进行分类排队,重点监测原有螺区比较复杂且尚未改造的钉螺孳生环境的地段,采…  相似文献   

7.
歙县富堨镇历史上属重疫区,历史累计有螺面积6117750m~3,历史累计血吸虫病人3943人,其中晚血329人,于1993年经省考核达到消灭血吸虫病标准,1994年转入全面监测阶段。回顾本镇血防史,主要采取以消灭钉螺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达到上述目标的,而消灭钉螺又以药物灭螺为主,环改为  相似文献   

8.
居巢区于1985年达到消灭血吸虫病标准,高林镇笑泉行政村系原血吸虫病流行村之一,与无为县血吸虫病流行区相毗邻。1965年该行政村首次发现钉螺,末次发现活螺为1979年。根据消灭血吸虫病后的监测巩固方案,2000年春季我们按计划对该行政村用系统抽样结合环境抽样法查螺,在其南汪自然村的南山山坡上发现大片新有螺环境,调查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9.
我区19个血吸虫病流行县(市)于1981—1988年先后达到消灭血吸虫病标准,并转入监测阶段.为了检验我区监测措施和效果,巩固血防成果,由自治区人民政府地方病防治办公室组织考核组,于1993年12月分别对宾阳、靖西及宜州等县(市)进行了血吸虫病监测工作质量抽查考核.被考核县(市)概况被考核的3个县(市)均系我区原血吸虫病的重流行区.宾阳县属孤峰溶蚀平原,靖西县属峰丛洼地,宜州市属峰林谷地.其中宾阳县血吸虫病流行于7个乡(镇)、17个村,历史有螺面积为362.2万m~2,病人7148人,病牛209头,于1984年12月达到消灭血吸虫病标准.靖西县血吸虫病流行于16个乡  相似文献   

10.
什邡县位于成都平原,曾是血吸虫病重度流行区,有15个乡(镇)的189个行政村流行血吸虫病,累计血吸虫病人78 941人、有螺面积582.6万m~2.经过30多年的不懈努力,于1986年达到基本消灭血吸虫病标准.之后有13个乡(镇)相继达到“消灭”标准.为巩固防治成果,我们于1991—1993年对其中已达标的云西、灵杰和方亭3镇开展了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11.
我县于1992年达到消灭血吸虫病标准后,1993年转入疫情监测一现将3年来的监测结果小结如下: 1 内容及方法 1.1 螺情监测 1.1.1 原有螺区监测:根据无螺年限.>20年,≤20年和≤10年,分为轻、中、重三类地区。重度地区每年春秋季选择最适宜时间调查一次钉螺;  相似文献   

12.
我区于1984年达到消灭血吸虫病标准后,1985年转入疫情监测,现将12年来的监测结果小结如下。内容及方法 1、螺情监测原有螺区监测对历史有螺地区采用系统抽样结合环境抽查法,系统抽样按每10~20m距离设框调查,于每年春秋选择最适宜时间进行一次。  相似文献   

13.
鄞县原有血吸虫病流行乡镇19个,流行村86个,属山丘型轻流行区。1956年首次发现钉螺,1972年达到基本消灭血吸虫病标准,末次查到钉螺为1983年,1985年达到消灭血吸虫病标准,1986年开始监测工作。全县累计历史有螺点(条、块)1080个,有螺面积711863m~2。为掌握历史有螺环境的变动情况,我们于1989年9~11月,对全县的历史有螺环境进行了现状调查。 1 调查方法 1.1 制定历史有螺环境现状的三个标准: 1.1.1 未改变 指历史有螺环境虽经过反复  相似文献   

14.
休宁县于1992年达到消灭血吸虫病标准。多年来已无新感染病人发生,近年的多次螺情调查均未发现螺点。为配合阻断血吸虫病传播后的巩固监测工作,我县于1996、1997年对血防知识、卫生行为进行了健康教育试点,并对效果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5.
祁门县位于安徽南端皖南山区,西北与本省池州市东至、石台县为邻,南面与江西省接壤,全县有2个镇(撤乡并镇前为4个)、9个行政村流行血吸虫病,属山丘型血吸虫病流行区,历史有螺面积127.8hm2\血吸虫病人1 003人.1992年达到消灭血吸虫病标准,进入监测巩固阶段.16年来,未发现血吸虫病人和病牛;近8年,局部出现螺情回升.现将16年来监测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宜昌市城区位于长江三峡西陵峡口 ,城区有 5个区 ,1 9个乡镇。血吸虫病流行于长江南岸点军区点军乡的紫阳村 (葛洲坝库区右岸 ) ,有螺面积 2 7万 m2 ;及长江北岸伍家区的共联村 ,有螺面积 32万 m2。两处疫区人口数为4 0 0 0余人 ,血吸虫病人数为 2 94人 ,急性感染 2 6人 ,病牛1 85头 ,无晚期病人 ,钉螺分布以长江小支流为主 ,1 972年达到基本消灭血吸虫病标准。 1 984年省考核验收合格达到消灭血吸虫病标准 ,为了巩固防治成果 ,从 1 985年开始对原疫区和输入性钉螺进行了系统监测 ,现将监测结果与分析报告如下 :1 方法与结果1 .1 原疫区螺…  相似文献   

17.
根据江苏省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所《消灭血吸虫病后远期监测试点研究实施方案》精神,我市于1992-1994年,在平原水网地区的西石桥镇进行了试点.1 内容1.l 螺情监测1.1.1设螺情监测点 根据历史螺情资料及近期监测工作开展情况,每年以村为单位设立5—10个流动点,每点50m~2左右,春季组织专业队采用全面细查方法查螺.定点依据:a目前尚未改变或部分改变的历史有螺环境;b有钉螺可能孽生的复杂环境;c有外来钉螺输入可能的环境.  相似文献   

18.
江阴市历史上系血吸虫病水网型流行区,全市有16个乡(镇)105个村流行血吸虫病。累计有螺面积203.4万m2,病人1.1万人。通过多年的积极防治,于1976年达到基本消灭血吸虫病标准,1981年达到消灭血吸虫病标准。1982年进入监测阶段。现将17年来的监测结果及有关对策报道如下。1螺情监测方法及结果1.1重点查螺对16个流行乡(镇)以轮变为主,每4年查1次,采用村自查、市专业队复查及联防互查等形式,对历史有螺环境、可疑复杂环境、县市交界地区进行查螺。1982~1998年共投入696141日,调查面积1748.6万m2,结果1991年在石庄镇大坎村查到…  相似文献   

19.
广西消灭血吸虫病后螺情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广西全区19个血吸虫病流行县分别于1984年(12个)、1985年(5个)和1988年(2个)先后达到消灭血吸虫病标准(以下简称“达标”),转入监测巩固阶段。本文报道螺情监测结果,并对残存钉螺的分布进行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20.
广东省基本消灭血吸虫病后疫情动态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东省原有血吸虫病疫区11个县、3个农场,有钉螺面积1.0078亿m2,84859个病人,7700头病牛,1974年基本消灭血吸虫病,1985年达到了消灭血吸虫病标准,1986年转入监测巩固阶段。为了总结经验,加深对消灭血吸虫病的认识,现将1974-1994年疫情动态观察结果报道如下。疫情动态1螺情1974年达到基本消灭时有螺面积为558979m2;1980年下降为31956m2;1984年仅发现2个螺点,面积为1568m2;1985-1991年末发现钉螺;1992年发现1个螺点,有螺面积2000m2;1993-1994年未查到活钉螺。2病情2.11974、1980、1984年粪检阳性率分别为2.20%(1167/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