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铅中毒性肾病与痛风及高血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地酸钙二钠(EDTA)铅动员试验揭示了铅是职业性铅中毒性肾病及其痛风和原发性高血压的致病原因。尽管现代工业防护及环境保护标准已广泛建立和实施,但低浓度铅接触所致的铅中毒性肾病依然存在。肾功能和肾活检研究发现,铅中毒性肾病是一种慢性肾小管间质性肾脏疾病,并可伴发常在高尿酸血症,痛风和高血压时出现的中度蛋白尿。只有通过EDTA铅动员试验或者X线荧光检查的方法,测定体内铅含量,才有助于对铅中毒性肾病的诊断。尽管螯合剂治疗是安全的,并对早期铅中毒性肾病有一定的疗效,但本病的最好治疗则是预防。需要指出的是,慢性环境铅中毒以及与之相关的肾脏疾病和高血压,可能远较预想的更为广泛和严重。  相似文献   

2.
9801环境和职业性接触铅的肾脏效应[英]/MahmoundLoghman-Adham//EnvironHealthPerspectives,1997,105(9):928儿童和成人环境及职业性铅接③红乃是主要的公共卫生问题。急性接触高浓度铅可导致近曲小管损害伴有特征性组织学改变,并表现为葡萄糖尿和氨基酸尿。慢性职刊【胜接触铅也与肾功能障碍的高发生率有关,其特征为肾小球和肾小管间质改变,它们可导致慢性肾功能衰竭、高血压、血内尿酸过多和痛风。在本世纪早期,澳大利亚等曾报道有一些人在J[童期有铅中毒史的患者肾病的发生率高,但在美国对铅中毒的儿童的3个队列的…  相似文献   

3.
乙二胺四乙酸二钠钙(CaNa_2EDTA)用于铅中毒的诊断和治疗已有多年,有人报道该药对人体肾功能有不良作用。为了证实CaNa_2EDTA 驱铅对人体肾功能是否有害,作者对122名退伍军人作了研究,以血清肌酐浓度作为肾小球渗透率的指标来检查肾功能。方法与结果:受试者平均年龄为54岁,其中有74名已出现肾功能不良(血清肌酐浓度为1.6mg/100ml 或更高),初步诊断49名为痛风,33名为原发性高血压,14名为已知病因的肾病(非痛风),其余26名为怀疑有  相似文献   

4.
慢性肾功能衰竭(慢性肾衰)可源于多种疾病,比较常见的如慢性肾小球性肾炎,特别是近年有增多趋势的糖尿病性肾病。另外,间质性肾炎、肾小管肾炎、药源性肾炎、中毒性肾障碍、慢性肾盂肾炎、肾硬化、肾性高血压、痛风肾、肾结核、肾结石以及波及肾脏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等也可引起慢性肾衰。由于慢性肾衰一般治疗比较困难,常呈不可逆性的向  相似文献   

5.
铅是环境中广泛存在的一种有毒重金属。流行病学调查显示长期慢性低剂量铅接触在高血压形成的病理生理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血管反应性升高在铅诱导的高血压形成过程中是一个重要因素。Pirkle等已报道了内皮细胞在慢性铅中毒中的作用,并提出阻断一氧化氮的产生能减弱铅诱导的高血压。而且,铅能阻断脑血管内皮细胞、巨噬细胞和主动脉内皮细胞的一氧化氮的生成。因此,本研究以慢性铅中毒动物为模型,观察L-精氨酸对铅再分布及血压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铅是一种古老的毒物,许多研究认为铅不仅具有神经毒性、肾毒性,而且对造血系统有一定的影响,铅可以影响卟啉代谢,抑制血红素合成酶的生成,从而引起铅性贫血。本实验对牛磺酸对铅中毒大鼠部分血液指标的影响进行了探讨,以期找到一种拮抗铅中毒的药物。  相似文献   

7.
中毒性肾病各论铅1.急性铅中毒性肾病急性铅中毒时肾脏可以受累,但临床症状可能并不明显,病变有三:①肾小管上皮细胞核包涵体形成,这是反映铅毒性的明显的组织学改变,常见于近曲小管直部。光镜下见包涵体为致密的球形嗜酸性小体。电镜下包涵体中央有一致密的核,周围  相似文献   

8.
碘化钾和硫胺素抗铅性肾损害效果观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碘化钾和硫胺素抗铅性肾损害效果观察蒋云生1夏运成1徐锡萍2罗季安1现用的驱铅药大多只能静脉给药,且副作用大。口服驱铅药,简便而符合人体习惯,有可能成为药物预防铅中毒的首选措施。我们选用了口服驱铅药中的碘化钾和硫胺素(VitB1),从驱铅效果、肾细胞结...  相似文献   

9.
前人在铅中毒动物肾近曲小管上皮细胞内发现有核内包涵体。这种包涵体曾被认为含有铅.本实验用含铅饲料饲养大鼠一个月后取肾皮质,进行超微结构和X射线显微分析研究。在超薄切片中观察到,肾近曲小管上皮细胞核内有包涵体形成,管腔中可见电子致密斑块。X射线显微分析结果指出,于包涵体的中心区和周边区以及溶酶体和胞质基质中都不产生pb元素峰。只在管腔中的致密斑块中,能产生PbLa峰和CaKa峰。表明致密斑块是铅中毒动物肾内铅沉积部位。而其核内包涵体中并未见铅的沉积,它可能是细胞对铅中毒性作用的反应产物。  相似文献   

10.
对236例血铅(PhB)≥400μg/L和/或尿铅(Phu)≥70μg/L的某钢铁厂铅作业工人收住院,实施诊断性驱铅试验及驱铅治疗,依据《职业性慢性铅中毒诊断标准》(GBZ37-2002)进行诊断,发现依据PbB或PbU加ZPP诊断慢性轻度铅中毒的诊断率明显低于诊断性驱铅试验。强调铅作业工人应尽可能采用诊断性驱铅试验进行铅中毒的诊断,在驱铅试验受限时,适当降低ZPP诊断值对提高慢性轻度铅中毒的诊断率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铅性肾病防治研究概况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铅性肾病防治研究概况湖南医科大学(长沙市北站路,410078)熊敏如进入体内的铅大部分经肾脏排泄。部分经肾小球滤过的铅在肾小管液中可被重吸收。肾铅排泄先快后缓,且有一最大排铅限值,超过此限值肾内铅含量就会急剧增高。肾内的铅主要分布于近曲肾小管,肾皮质...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长期饮用高铅水的大鼠铅中毒模型,了解慢性铅中毒肾组织病理学改变。方法 72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低、中、高铅剂量组,采用自由饮水染毒30、90和180 d后建立动物模型,动态观察大鼠的一般毒性,通过Mallory-Parker染色法观察各组大鼠肾组织及其他主要脏器的病理改变。结果染毒组大鼠尤其是高铅暴露组自主活动减少。染毒组尤其是高铅组大鼠肾组织的病理改变是肾小管损伤明显,管腔可见深灰蓝色铅颗粒沉积。脑、心、肝、肺等脏器随着醋酸铅的剂量加大,作用时间延长,出现不同程度受损,损伤程度与染毒时间和剂量有关。结论大鼠铅中毒模型建立和铅暴露可引起大鼠肾组织及主要脏器受损,为进一步探讨铅致肾组织损害的分子毒理学机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分析螯合剂二巯丁二酸对42例慢性铅中毒患者进行3个疗程的驱铅治疗结果,并与CaNa2-EDTA进行比较,发现两者排铅效果、临床症状体征改善、Hb的提高等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副作用二巯丁二酸较CaNa2-EDTA轻,对铅性肾损害有一定保护作用;建议对慢性铅中毒患者采用二巯丁二酸代替CaNa2-EDTA进行驱铅治疗,特别对肾等软组织性慢性铅中毒患者更有好处。  相似文献   

14.
铅中毒自然恢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铅中毒自然恢复的实验研究安飞云,梁维君急、慢性铅接触所致卟啉代谢障碍和肾功能损害在停止铅接触后,其自然恢复的动态变化以及与血铅和肾铅之间的关系仍有待进一步研究。我们通过铅中毒大鼠模型,观察停止染毒后卟啉代谢和肾脏损害的某些指标的变化,并探讨这些变化与...  相似文献   

15.
痛风为嘌呤代谢紊乱和(或)尿酸排泄障碍所致血尿酸增高的一组异质性疾病。其临床特点是高尿酸血症、痛风性急性关节炎反复发作、痛风石沉积、特征性慢性关节炎和关节畸形,常累及肾脏引起慢性问质性肾炎和肾尿酸结石形成。痛风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前者常与肥胖、糖脂代谢紊乱、高血压、动脉硬化和冠心病等聚集发生。高尿酸血症是引起痛风重要的生化基础,但是痛风的患病率远低于高尿酸血症。  相似文献   

16.
绿豆和大青叶对铅毒性的拮抗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铅中毒是一种常见的重金属中毒,但是目前临床上常用的驱铅药物多为金属螯合剂,主要用于有症状的铅中毒患者,且有一定的毒副作用,在驱铅的同时也将其它的常量和微量金属元素排除体外。因此。探索新的具有拮抗铅毒性和驱铅效果的功能性物质具有实际意义。本实验选用绿豆和大青叶为受试物。研究其对铅中毒小鼠的驱铅解毒作用。  相似文献   

17.
王晓峰  李开莲 《职业与健康》2006,22(17):1344-1345
目的探讨福建省龙岩市慢性铅中毒的患病特点及分布规律,为今后控制铅中毒发生提供依据。方法对龙岩市职业病防治院1990—2003年毒检室体检资料和门诊记录、病历档案等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共对1605人次进行尿铅检查,铅异常278例(慢性轻度铅中毒146例,慢性中度铅中毒58例,慢性重度铅中毒1例,观察病例73例),其中男性铅异常268例,异常率为18.75%;女性铅异常10例,异常率为5.68%,男性明显多于女性。冶炼行业明显高于生活性接触、蓄电池业和印刷业。蓄电池行业明显高于印刷业。冶炼作业工人铅异常中31—35岁组明显高于26—30岁组,36—40岁组明显高于41-45岁组,男性多于女性。石油行业工人尿铅未检出。结论饮用含铅的酒是生活性铅异常的主要原因,冶炼、蓄电池行业是今后铅中毒防治的重点。  相似文献   

18.
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重金属,对血液、神经、肾、肝等均具有毒性,在人体内无任何生理功用,其理想的血浓度为0。儿童由于代谢和发育方面的特点,对铅毒性特别敏感。研究表明,铅中毒正在威胁广大儿童健康,其普遍性和严重性远远超过我们的预料,治疗和预防儿童铅中毒的工作迫在眉睫。本文就治疗儿童铅中毒的常用药物介绍如下。1依地酸二钠钙依地酸二钠钙(CaNa2EDTA)是儿童铅中毒最常用的治疗药物。该药用以治疗铅中毒和其他重金属中毒已有50年的历史。1·1药理学CaNa2EDTA络合铅后从肾脏排除,可使尿铅水平较未用药时上升20~50倍。该药…  相似文献   

19.
方弘 《职业与健康》1993,(2):52-59,64
一、铅中毒的治疗一、一般治疗目前治疗铅中毒,多采用依地酸钠钙。它可以改善症状,使腹绞痛、高血压迅速减轻,铅线消退,贫血与肝炎逐渐得到康复。铅中毒性脑病患者及时应用依地酸二钠钙络合剂并给予对症治疗,可迅速缓解病情,还可使慢性铅中毒所致神经衰弱症候群和消化不良日趋好转,尿粪卟啉、尿-ALA迅速下降而转为阴性,点彩红细胞降至正常。采用小剂量、短疗程依地酸二钠钙治疗铅  相似文献   

20.
铅染毒大鼠肾组织病理学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铅染毒大鼠肾组织病理学观察白银公司劳动卫生研究所(730900)魏肖莹本项研究的目的是通过观察不同剂量染毒后,急、慢性铅中毒所造成的实验动物肾组织病理学改变,探讨铅毒性肾损害的剂量效应关系。1材料和方法1.1化学纯醋酸铅[Pb(CH3COO)2],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