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目的探讨p73基因蛋白与老年人肺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了65例老年人肺癌组织中抑癌基因p73基因蛋白的表达,并与癌旁组织和正常肺组织对比,同时结合肺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老年人肺癌组织中p73基因蛋白阳性表达率(477%)明显高于癌旁组织(92%)和正常肺组织(46%),P<005;不同年龄组、不同类型和不同分化程度肺癌组织中p73基因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Ⅰ期和Ⅱ期老年人肺癌组织中p73基因蛋白阳性表达率(605%)明显高于Ⅲ期和Ⅳ期(227%),P<005;生存3年或以上的老年人肺癌组织中p73基因蛋白阳性表达率(722%)明显高于生存3年以下者(160%),P<005。结论老年人与非老年人肺癌在p73基因蛋白免疫组化染色表达中有共同性,与正常肺组织或癌旁组织相比明显增加,对于进一步探讨p73基因蛋白在肺癌发生发展中的表达及调节有参考价值;p73基因蛋白表达在各型肺癌发生、发展中可能具有普遍意义,可作为判断老年人肺癌生物学行为和预后的一个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2.
p73基因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p73基因是新发现的一种抑癌基因,其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尚不明确.目的:探讨p73基因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突变程度及其与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35例肝细胞癌和配对癌旁组织,以及10例转移淋巴结和10例正常淋巴结组织中p73基因的表达;采用内含子PCR产物StyⅠ酶切分析法调查标本的杂合性;采用PCR-单链构象多态性(SSCP)检测p73基因的突变情况.结果:35例肝细胞癌组织中有26例p73 mRNA呈高表达,癌旁组织则呈低表达,两者表达率有显著差异(P<0.01);20例中高分化癌组织中有13例p73 mRNA呈中高表达,15例低分化癌组织中有13例p73 mRNA呈中高表达,两者阳性率之间有显著差异(P<0.01);18例Ⅰ~Ⅱ期肝细胞癌标本中有9例p73 mRNA呈中高表达,17例Ⅲ~Ⅳ期肝细胞癌标本中p73 mRNA均呈中高表达,两者阳性率之间有显著差异(P<0.05).10例转移淋巴结组织中p73 mRNA均呈高表达,而10例正常淋巴结组织中均呈低表达,两者之间有显著差异(P<0.01).12例杂合性肝细胞癌组织标本中,有10例p73基因存在G/C:A/T双等位基因表达,在癌旁组织中则均为G/C表达,未见A/T表达.肝细胞癌和癌旁组织中未见p73基因突变.结论:p73基因的表达与肝细胞癌的分化程度、临床分期和预后有关,突变可能不是p73基因起作用的主要方式. 相似文献
3.
大肠癌及癌旁组织中p73基因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大肠癌是常见的消化道肿瘤,是多因素、多阶段、多基因共同作用的结果。目前已证实关系密切的有K-ras,C-myc,p53,APC,DCC等。p73是新近发现的基因,与大肠癌关系尚不明确,我们通过检测大肠癌及癌旁组织中的P73表达,以期探讨p73基因在大肠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大肠癌组织40例及相应远离癌灶5cm的非癌组织 相似文献
4.
肺癌患者外周血癌胚抗原、细胞角蛋白19mRNA表达水平与肿瘤分期、近期疗效及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蛋白19(CK19)mRNA的表达水平及其与肿瘤分期、近期疗效、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TaqMan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78例肺癌患者(鳞癌28例、腺癌40例、小细胞肺癌9例、大细胞肺癌1例)治疗前后、30例肺部良性疾病患者及30名健康对照者外周血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蛋白19(CK19)mRNA的水平;同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肺癌患者治疗前血清CEA和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水平。患者随访2年。结果肺癌患者外周血CEA、CK19mRNA阳性率分别为69.2%(54/78)、62.8%(49/78),显著高于肺部良性疾病患者及健康对照者,三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37.65、41.54;27.41、30.84,P均〈0.01)。鳞癌组CK19mRNA阳性率最高,腺癌组CEAmRNA阳性率最高。不同分期肿瘤患者间CEA、CK19mRNA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3.63、3.81,P〉0.05)。肺癌患者外周血CEA、CK19mRNA的阳性率显著高于CEA、CYFRA21-1蛋白水平;手术后CEA、CK19mRNA阳性率显著下降;化疗后阳性率下降不明显。化疗前CEAmRNA阳性患者的中位生存期明显低于阴性患者(分别为8.5、11.7个月),化疗前CK19mRNA阳性患者的中位生存期明显低于阴性患者(分别为8.9、12.3个月);术前CEAmRNA阳性患者肿瘤复发或转移率(29.4%)高于术前阴性患者(7.7%),术前CK19mRNA阳性患者肿瘤复发或转移率(18.8%)高于术前阴性患者(7.1%)。结论检测肿瘤患者外周血CEA、CK19mRNA水平对于预测肿瘤细胞微转移有一定的临床意义,有助于评估手术疗效及预测预后。CEA、CK19mRNA表达水平与肿瘤分期无关。CEA、CK19基因检测的敏感性优于蛋白水平的检测,有助于肺癌的辅助诊断。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P53基因突变与人肺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复发转移之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PCR-SSCP)检测155例原发肺癌手术标本中P53基因5-8外显子的突变。结果 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P53基因突变率为53.8%(78/145),小细胞肺癌(SCLC)为80%(8/10)。近一半的临床早期NSCLC患者有P53基因突变(42.5%),晚期P53基因突变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蛋向19(CKl9)mRNA的表达水平.及其与肿瘤分期、近期疗效、监测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Taq Man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78例肺癌患者(鳞癌28例、腺癌40例、小细胞肺癌9例、大细胞肺癌1例)治疗前后、30例肺部良性疾病患者及30例健康对照者外周血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蛋白19(CK19)mRNA的水平;同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肺癌患者治疗前血清CEA和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水平。患者随访2年。结果肺癌患者外周血CEA、CK19mRNA阳性率分别为69.2%(54/78)、62.8%(49/78).显著高于肺部良性疾病患者及健康对照者,3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37.65、41.54;27.41、30.84,p〈0.01)。鳞癌组CK19mRNA阳性率最高,腺癌组CEAmRNA阳性率晟高。不同分期患者问CEA、CK19mRNA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3.63、3.81)。肺癌患者外周血CEA、CK19mRNA的阳性率显著高于血清CEA、CYFRA21—1水平;手术后CEA、CK19mRNA阳性率显著下降;化疗后阳性率下降不明显。化疗前CEAmRNA阳性患者的中位生存期明湿低于阴性患者(分别为8.5月、11.7月)、化疗前CK19mRNA阳性患者的中位生存期明显低于阴性患者(分别为8,9月、12.3月):术前CEAmR—NA阳性患者肿瘤复发或转移率(29.4%)高于术前阴性患者(7.7%),术前CK19mRNA阳性患者肿瘤复发或转移率(18.8%)高于术前阴性患者(7.1%)。结论CEA、CK19mRNA对于检测肺癌患者肿瘤细胞微转移有一定的临床意义.有助于评估手术疗效及预测预后;CEA、CK19mRNA表达水平与肿瘤分期无关;CEA、CK19基因的检测敏感性优于蛋白水平的检测.可有助于肺癌的辅助诊断。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探讨抑癌基因p73、FHIT和PTEN与中老年人肺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抑癌基因p73、FHIT和PTEN蛋白在65例中老年人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并与癌旁组织和正常肺组织对比,同时结合肺癌的分期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肺癌组织中p73蛋白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肺组织和癌旁组织(P<0.05),而正常肺组织和癌旁组织中FHIT和PTEN蛋白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肺癌组织(P<0.05);Ⅰ期和Ⅱ期肺癌组织中p73、FHIT和PTEN蛋白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Ⅲ期和Ⅳ期(P<0.05);生存3年以上者肺癌组织中p73、FHIT和PTEN蛋白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生存3年以下者(P<0.05)。结论p73基因表达可能参与了调控肺癌的发生过程,其存在并未阻止肺癌的进展,在肺癌中可能没有担当起主要的抑癌基因;肺癌组织中存在着FHIT和PTEN基因蛋白表达的显著缺失,FHIT和PTEN基因可能参与了调控肺癌的发生过程,在肺癌发生、发展中二者可能担当着重要抑癌基因的作用。p73、FHIT和PTEN基因蛋白表达缺失在中老年人肺癌的发生、发展中可能存在着普遍意义,三者可作为判断肺癌生物学行为和患者预后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p53基因突变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选择118例PTC患者(PTC组)、38例淋巴结转移甲状腺癌患者(转移组)及122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均抽取空腹静脉血,采用PCR一单链构象多态方法检测p53基因(第5.8外显因子)表达情况。结果PTC组和转移组血液p53基因表达阳性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其中转移组显著高于PTC组,PTC组Ⅲ-Ⅳ期者显著高于Ⅰ-Ⅱ期者(P均〈0.05)。结论p53基因突变可促进PTC的发生和转移;可为PTC的诊治及预后判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肺癌患者痰液及外周血中黑色素瘤抗原基因(MAGE)A1-A6亚型 mRNA的表达及其对早期肺癌的诊断意义.方法应用巢式RT-PCR技术,对23例肺癌病人、8例肺良性病变者和10例健康人的痰液及外周血中MAGE A1-A6亚型基因的 mRNA表达进行检测.结果 23例肺癌病人中7例检测到痰液脱落细胞中有MAGE A1-A6亚型基因mRNA表达,检出率30.4%(7/23);9例检测到外周血有表达,检出率39.1%(9/23);痰液和外周血肺癌细胞联合检出率为47.8%(11/23),大于痰液细胞学检查检出率17.4%(4/23)(P<0.05).而肺良性病变者和健康人中均未检测到MAGE A1-A6亚型基因mRNA的表达.结论 MAGE A1-A6亚型基因的 mRNA可作为检测肺癌患者痰液和外周血癌细胞的标记物,两者联合检测有助于提高肺癌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中国人扩张型心肌病患者中δ肌聚糖基因的突变情况。方法通过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结合脱氧核糖核酸测序,对扩张型心肌病患者60例和对照者60例进行δ肌聚糖基因所有9个外显子的分析。结果该基因外显子3发现3种类型单链构象多态性图谱;脱氧核糖核酸测序证实为T84C单核苷酸多态性,所编码氨基酸未发生改变;其等位基因频率在扩张型心肌病组和对照组中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在亚组分析中,扩张型心肌病伴传导阻滞亚组T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中国人群中存在δ肌聚糖基因T84C单核苷酸多态性;该多态性T等位基因是扩张型心肌病伴传导阻滞的易患基因或与心脏传导系统疾病有关。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探讨中国特发性扩张型心肌病是否与δ-肌聚糖基因(SGCD)的突变相关。方法用人工合成的寡核苷酸引物,通过聚合酶链反应(PCR)-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SSCP)-DNA测序法对70名特发性心肌病患者和70例健康对照SGCD基因的全部9个外显子进行分析。结果在病例组和对照组外显子2,3,6,9m,9p的单链构象多态性图谱均呈相同形态,DNA测序发现两组的核苷酸序列没有差异;经反复改变电泳条件仍未能分离出外显子4,5,7,8的SSCP电泳条带。结论未证实δ-肌聚糖基因(SGCD)是特发性心肌病患者的致病基因。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燃煤型砷中毒患者外周血中p53基因5~8外显子突变情况及意义.方法采用PCRSSCP和银染技术对60例砷中毒患者外周血中p53基因5~8外显子的突变情况进行检测.结果癌变组突变率为30%(3/10);癌前组突变率为16.67%(2/12);一般病变组未发现p53基因突变.差异具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燃煤型砷中毒患者外周血中p53基因突变的检出,为砷性肿瘤患者的基因诊断及其易感个体的筛选和监控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对分析砷致癌作用机理及开辟砷性肿瘤治疗新方法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肺癌组织中Atrogin-1基因mRNA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 用PCR技术和免疫组化技术检测60例肺癌患者癌组织和癌旁正常肺组织的Atrogin-1基因mRNA及其蛋白表达.结果 肺癌组织中Atrogin-1基因mRNA表达及Atrogin-1蛋白表达观显高于癌旁正常肺组织(P均<0.01).临床病理参数分析显示,Atrogin-1基因mRNA表达与结核病史、淋巴结转移、肿瘤体积、肿瘤分期、体质量下降和血清白蛋白有关(P均<0.05);Atrogin-1蛋白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家族史、肿瘤体积、肿瘤分期、体质量下降和血清白蛋白有关(P均<0.05).结论 Atrogin-1基因在肺癌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其对监测患者病情进展、转移潜能及估计预后有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应用基因芯片技术分析人高、低转移肺巨细胞癌细胞株的基因差异表达谱,筛选与肺癌转移相关基因。方法提取人高转移肺巨细胞株95D和人低转移肺巨细胞株95C的mRNA,通过逆转录,制备分别用cy5-dUTP和cy3-dUTP进行标记的cDNA探针,并与芯片杂交。经过ScanArray3000扫描仪扫描,获取图象及对杂交信号进行数据分析,筛选出95D和95C细胞表达差异的基因谱,并对其中部分基因进行RT—PCR分析、验证。结果在所检测95C和95D细胞中,466条基因有表达差异,其中具有同-Genebank量的有108对,上调基因47对,下调基因61对。对其中KIAA1108、PGR1、JWA、S182、Jab1部分差异表达基因,经RT-PCR技术验证,结果与基因芯片基本符合。结论肺癌转移过程与多种基因作用有关,基因芯片技术可为肺癌转移相关基因的筛选,提供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吉非替尼对EGFR基因突变型晚期肺癌患者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技术检测晚期肺癌患者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的敏感性,观察靶向性药物吉非替尼对EGFR基因突变型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从54例晚期肺癌患者的肿瘤组织中提取DNA,用PCR—SSCP技术检测其EGFR基因突变情况;并对EGFR基因突变患者进行吉非替尼靶向治疗。结果肺癌组织中检出EGFR基因突变28例,突变率为51.9%;EGFR基因突变多见于女性和肺腺癌患者。28例EGFR基因突变型患者行吉非替尼治疗后的客观有效率为53.6%,病情控制率为92.9%;其生存率1a以上57.1%,2a以上28.6%,3a以上14.3%。结论PCR-SSCP检测肺癌EGFR基因突变具有高度敏感性,以其EGFR基因突变结果为依据对晚期肺癌患者选用靶向治疗,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鼻咽癌组织中p73基因甲基化水平与鼻咽癌放射敏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Pyrosequencing法检测51例鼻咽癌组织中p73基因甲基化水平。放疗后随访其总生存率及无瘤生存率,用Kaplan-Meier法分析p73基因甲基化与鼻咽癌患者放疗后无瘤生存率和总生存率的关系。结果51例中p73基因无甲基化者21例,3a总生存率为83.98%,3a无瘤生存率为73.89%;有甲基化者30例,3a总生存率及无瘤生存率分别为73.49%和60.65%。p73甲基化者比无甲基化者总生存率低(P〈0.05),无瘤生存率也低于无甲基化者,但P〉0.05。结论鼻咽癌组织中p73基因甲基化与鼻咽癌放疗疗效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乙酰肝素酶(HPSE)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C mRNA的表达是否与肺癌的侵袭性生长和淋巴结转移有关。方法应用RT-PCR技术检测HPSE和VEGF-C mRNA在65例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并与癌旁组织和正常肺组织对比,同时结合肺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肺癌组织中HPSE和VEGF-C mRNA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肺组织和癌旁组织(P<0.05);不同病理类型肺癌组织中HPSE和VEGF-C蛋白阳性表达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不同分化程度肺癌组织中HPSE和VEGF-C蛋白阳性表达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Ⅲ期和Ⅳ期肺癌组织中HPSE和VEGF-C蛋白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Ⅰ期和Ⅱ期(P<0.05);生存3年以下的肺癌组织中HPSE和VEGF-C蛋白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生存3年以上者(P<0.05)。结论肺癌的发生、发展可能与HPSE促血管生成和VEGF-C促淋巴管生成的协同作用有关;HPSE和VEGF-C基因表达可作为判断肺癌生物学行为和患者预后的一个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20.
p53基因分析与大肠癌临床指标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p53基因分析与大肠癌临床指标相关性仇生龙黄锦湫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普外科200080Subjectheadingsp53geneColorectalneoplasms主题词p53基因结肠直肠肿瘤聚合酶链反应中国图书资料分类号R735341对象和...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