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机体的凝血功能紊乱贯穿于急性胰腺炎(AP)发生、发展的整个过程,包括早期胰腺微循环障碍和晚期内脏静脉血栓形成(SVT).胰腺微循环障碍时产生的血管活性物质、内皮细胞活化和损伤标志物,凝血和抗凝指标及SVT可评估AP的严重程度及患者的预后,目前抗凝在AP治疗中的作用已被初步证实.该文主要就AP发生、发展过程中的胰腺微循环... 相似文献
2.
重症急性胰腺炎中肠道免疫功能紊乱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常伴有肠黏膜透性增高,肠黏膜免疫功能异常, 出现肠道菌群、内毒素移位, 引起继发感染, 诱发多脏器功能不全, 死亡率极高. 因此, 肠黏膜通透性增高及免疫功能异常与重症急性胰腺炎病程后期继发感染密切相关. 但肠黏膜免疫功能异常的确切机制尚不明确, 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SAP是临床常见的急腹症之一,病情凶险,病死率高。SAP早期即可出现肠道屏障功能障碍。肠道免疫系统和肠道菌群与肠道屏障功能密切相关,二者在SAP期间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改变,影响病情及预后。基于肠道菌群的肠道免疫疗法治疗SAP备受关注,但其临床应用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仍有待更深层次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是临床上常见的急腹症,起病急,病程快,病情凶险,早期即可发生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病死率高达20%~30%.迄今为止,SAP发病的确切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传统的酶异常激活理论和自身消化学说己不能全面解释SAP的发病机制及其复杂的病理进程.近期研究表明,免疫功能紊乱在SAP病理生理机制中的作用受到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5.
脓毒症凝血反应是一柄“双刃剑”。早期凝血激活有助于感染的局限,但凝血活化与炎症反应相互作用,一旦 超过机体的调控能力甚至转化为失控的弥漫性微血管内血栓形成可导致器官损害。血管内皮细胞在脓毒症时抗凝 及纤溶功能受损,而促凝反应占优势。阻断过度的凝血- 炎症反应可能对脓毒症治疗有益,血小板、中性粒细胞胞 外诱捕网、微粒体和多糖包被在脓毒症凝血- 炎症反应中的作用值得关注。脓毒症抗凝治疗是否改善预后的关键 在于选择合适的治疗对象及恰当的时机。 相似文献
6.
急性胰腺炎血浆凝血功能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急性胰腺炎(AP)患者血浆凝血功能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2001年1月~2003年6月,福建省立医院128例住院AP患者资料。检测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指数(INR)、部分活化凝血酶原时间(APTT)和纤维蛋白原浓度(FIB)。结果 重症急性胰腺炎组(SAP)的PT、APTT、INR和FIB与轻症急性胰腺炎组(MAP)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组与无MODS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合并胆源性病变组和非胆源性AP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出现器官功能衰竭患者中有肝功能衰竭与无肝功能衰竭者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MAP组PT、APTT、FIB值和Ranson积分之间无直线相关关系(P〉0.05);但SAP组和MODS组PT、APTT、FIB值和Ranson积分之间均存在直线相关关系(P〈0.01)。结论 AP患者血浆凝血功能障碍可提示与患者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AP)患者血浆凝血功能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01年1月~ 2003年6月,福建省立医院128例住院AP患者资料.检测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指数(INR)、部分活化凝血酶原时间(APTT)和纤维蛋白原浓度(FIB).结果重症急性胰腺炎组(SAP)的PT、APTT、INR和FIB与轻症急性胰腺炎组(MAP)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 0.01);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组与无MODS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 0.01);合并胆源性病变组和非胆源性AP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 > 0.05);在出现器官功能衰竭患者中有肝功能衰竭与无肝功能衰竭者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 > 0.05).MAP组PT、APTT、FIB值和Ranson积分之间无直线相关关系(P > 0.05);但SAP组和MODS组PT、APTT、FIB值和Ranson积分之间均存在直线相关关系(P < 0.01).结论 AP患者血浆凝血功能障碍可提示与患者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8.
《内科急危重症杂志》2016,(5)
目的:评价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活化凝血酶原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浓度(FIB)和D-二聚体(DD)对急性胰腺炎(AP)病情判断的作用。方法:将62例AP患者分为轻症(MAP)组和重症(SAP)组,同时选健康体检者30例为对照组;按是否伴发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再次分为SIRS阳性组和SIRS阴性组;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并比较各组血PT、APTT、FIB、D-D水平。结果:与健康对照组和MAP组比较,SAP组患者血PT、APTT、FIB和D-D水平均有显著升高(均P0.05),MAP组与对照组比较,PT、APTT值有轻度升高,但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而FIB、D-D值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升高(均P0.05);SIRS阳性组PT、APTT、FIB及D-D值均较SIRS阴性组有显著升高(均P0.05)。结论:SAP患者存在凝血和纤溶系统异常,其对评估AP病情变化及预后有一定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10.
11.
干细胞与重症急性胰腺炎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发病凶险,预后差,临床死亡率高.目前仍以保守治疗为主,缺乏特异有效的治疗方法。据报道旧,干细胞参与了急性胰腺炎的发病过程,动员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可减轻SAP的病情,改善预后。本文重点描述干细胞在SAP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和前景。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急性胰腺炎(AP)患者的凝血功能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检测AP组和正常对照组(NC)的凝血功能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指数(INR)、部分活化凝血酶原时间(APTT)和纤维蛋白原浓度(FIB).结果 重型胰腺炎(SAP)患者与正常对照组、轻型胰腺炎(MAP)患者的凝血功能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MAP患者与N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多器官功能衰竭组与多器官功能衰竭组比较,PT、INR、APTT和FIB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凝血功能的测定在AP患者的疾病进程中,可用于了解患者的微循环障碍情况、判断患者的病情轻重、纠正患者的凝血功能、了解病情的演变和发展,为改善疾病的预后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急性胰腺炎(AP)患者凝血功能变化与病情的关系.方法 选择发病24 h内院的AP患者38例,其中25例轻型患者,13例重型患者,同时选择30例健康体检人员作为对照组,测定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指数(INR)、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bg)、D-二聚体(D-dimmer)和血小板计数(PLT),并计算24 h内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评分),观察并比较各组结果.结果 重型胰腺炎组与对照组、轻型胰腺炎组比较,PT、aPTT时间明显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bg及D-dimmer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LT数明显降低(P<0.05);轻型胰腺炎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型胰腺炎组Fbg、D-dimmer与APACHEⅡ评分均呈正相关(P<0.05);PLT与APACHⅡ评分呈负相关(P<0.05).结论 凝血功能的测定在急性胰腺炎患者的疾病进程中,可用于了解患者的微循环障碍情况,判断患者的病情轻重,纠正患者的凝血功能,了解病情的演变和发展,为改善疾病的预后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
15.
急性胰腺炎(AP)可分为轻症急性胰腺炎(MAP)和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后者常伴有严重并发症,引起多脏器损害,甚至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其中包括患者血液凝血及纤溶系统的改变,而D-二聚体是交联纤维蛋白被纤溶酶水解后产生的一种特异性降解产物,能准确反应体内纤溶功能。有资料证明,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是监测凝血与纤溶系统十分有意义的实验指标。故本文观察了SAP患者早期血浆中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时间及部分活化凝血酶原时间的改变,并对患者进行APACHEⅡ评分,评估病情的严重程度,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急性胰腺炎(AP)可分为轻症急性胰腺炎(MAP)和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后者常伴有严重并发症,引起多脏器损害,甚至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其中包括患者血液凝血及纤溶系统的改变,而D-二聚体是交联纤维蛋白被纤溶酶水解后产生的一种特异性降解产物,能准确反应体内纤溶功能.有资料证明[1,2],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是监测凝血与纤溶系统十分有意义的实验指标.故本文观察了SAP患者早期血浆中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时间及部分活化凝血酶原时间的改变,并对患者进行APACHEⅡ评分,评估病情的严重程度,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常伴有肠屏障功能障碍,正常肠道屏障由机械屏障、化学屏障、免疫屏障与微生物屏障4部分构成.肠屏障功能障碍通常指上述4种屏障功能出现不同程度的破坏,本文就重症急性胰腺炎肠道屏障功能障碍时上述4种屏障的病理生理改变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18.
凝血-抗凝血系统在重症急性胰腺炎中的作用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4年,小川等提出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时多器官功能失调(MODS)发病的“二次攻击学说”,即将急性胰腺炎初期的胰酶激活和胰腺自身消化作为第一次攻击,而将损伤继发的免疫异常和血液循环障碍作为第二次攻击。因此有学者认为“白细胞一内皮细胞相互作用”和“微循环障碍”是SAP发病和病情演变机制中的两个中心环节。而在SAP疾病中,相关研究认为存在血液凝血系统和抗凝血系统的失调,而直接的抗凝血系统的治疗证明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9.
胰腺疾病是近来的研究热点。本次亚太会议关于急性胰腺炎(AP)和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研究内容较多,在发病机制、诊断、治疗等方面有一些新的观点。 相似文献
20.
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病死率高、并发症多.近年来关于促炎症因子在其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成为研究热点~([1-6]).因此利用抗炎症因子治疗SAP日益受到重视.IL-11(interleukin-11,IL-11)是近来报道的一种有效的抗炎症因子~([7]),它在肠道炎症、内毒素血症及辐射导致胸部损伤的动物模型中具有保护性作用.本文仅就目前IL-11在SAP治疗中的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