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急性颅脑损伤的CT诊断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颅脑损伤的CT诊断及其临床意义。方法:67例住院治疗的急性颅脑外伤病人进行常规头颅轴位CT扫描。结果:颅内血肿62例,主要为硬膜外、硬膜下或混合性血肿;软组织损伤5例。颅脑外伤所引起的颅内病变部位最常见于直接受力处,大多数表现为多发性损伤。结论:及时对急性颅脑外伤进行CT检查,做出正确诊断,可为临床医生对症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并进行及时治疗,为治疗赢得宝贵时间,降低病死率和减少后遗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3.
展群岭 《农垦医学》1999,21(1):52-54
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是颅脑损伤中多见且危险的继发性脑损害,占整个颅脑损伤的8~16%.在重型颅脑损伤中高达40~50%。近年来.随着CT的普遍应用,使其早期诊断早期手术成为可能,大大降低了死亡率.吉氏比较了应用CT前后各种血肿的死亡率,急性硬膜外血肿(EDH)由10~15.6%降至刚;急性硬膜下血肿(SDH)由63%~68%降至36%;脑内血肿(IC)由25.4%降至13%L‘。如何依据CT表现来确定手术方案及判断其预后,已成为一个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文对我院1992年9月至1998年9月所收治的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中资料完整的167例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4.
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是颅脑损伤的常见继发性病变,死亡率高,早期诊断、及时手术是降低死亡的关键。随着CT的广泛应用给诊断和手术提供了可靠依据。本文收集我院和同济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近5年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424例。拟就该病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分析如下: 临床资料男339例,女85例,男女之比4:1。年龄最小半岁,最大86岁,以青壮年居多,占78%。致伤原因中交通事故伤最多见,共297例,占70%,其次为跌打伤(占15%),跌落伤(占10%),其它5%。血肿类型及部位:硬膜外血肿最多,其次为脑内…  相似文献   

5.
临床资料    患儿139例,男80例,女59例,其中2岁以下15例,2~6岁67例,7~14岁57例。平均年龄6.8岁。坠落伤95例,跌伤16例,车祸19例,其他原因致伤9例。其中冲击伤102例,对冲伤37例。    139例病例中,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计分(GCS):3~5分8例,6~8分17例,9~12分14例,13~14分28例,15分72例。伤后出现原发昏迷62例,其中伤后持续昏迷10例,出现典型中间清醒期19例。频繁恶心呕吐105例,明显头痛84例,局部或全身肢体抽搐10例,两便失禁7例,出现典型颅内高压生命体征改变表现19例,锥体束征阳性者54例,单侧颞叶沟回疝15例,双侧颞叶沟回疝3例,…  相似文献   

6.
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CT及临床特点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CT及临床特点,以提高对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临床诊断准确率与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2008年40例CT证实的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CT表现及临床表现特点,年龄4~74岁,中位年龄32岁.均有外伤史.结果 本组40例均有如下情况之一者:伤后3~5天内或术后有进行性意识障碍,出现新的局限性神经定位体征和局限性癫痫者13例;颅内血肿成功清除后,或去骨瓣减压后,临床症状无改善或改善后又恶化者10例;颅脑多发复合伤,有内出血、低血压、曾输大量血及液体,血压稳定后意识未见明显好转者3例;伤后经积极有效治疗,病情无改变或进一步恶化;特别有过度换气,脑脊液漏或脑室外引流,强力脱水者4例;有颅骨骨折的病人,首次CT检查未发现颅内病变,但病情无改善者10例.伤后或术后24h、48h、72h复查CT证实均有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结论 有头部外伤史,首次CT检查未发现颅内病变,或颅内血肿成功清除后,但临床症状及体征无改善者.应考虑到有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的可能,应伤后或术后24h、48h、72h复查CT.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MRI及CT在急性闭合型颅脑损伤患者临床诊断中的价值及影像学特点差异。方法选取132例急性闭合型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入院后均接受MRI和CT检查,对比其影像学特点差异。结果 CT和MRI两种检查方案在软组织损伤、原发性出血及原发性神经损伤中的表现特征基本一致;CT较MRI在颅骨骨折表现上更为敏感,粉碎性骨折患者可见游离骨碎片,线样骨折患者可见颅骨板骨质不连续、部分颅缝加宽表现;MRI则多表现为T1、T2加权像低信号影。结论两种影像检查方式在软组织损伤、原发性神经损伤及原发性出血等颅脑损伤类型的影像学特点较为类似,CT在颅骨骨折中的鉴别诊断价值优于MRI,建议临床联合应用以提高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急性颅脑外伤CT分型与临床预后的关系,为临床进一步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325例急性颅脑损伤病人的CT表现进行分型,对临床预后做出评估和判断,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急性颅脑外伤的CT分型与临床预后呈负相关关系,即CT分型越高,临床预后越差。结论:CT分型与临床预后的相关性,对临床诊断及治疗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正>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的临床诊断,随CT扫描的普及日渐增多。我院自1990年6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急性脑膨出的临床特点与预防.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3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60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基本资料、临床特征、治疗方法及预后效果等,并据此分析其预防方法.结果: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的预后良好率分别为76.7%、40.0%,死亡率分别为10.0%和40.0%(P<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手术过程中发生急性膨出的患者多因迟发性/弥漫性颅内血肿脑肿或大面积脑梗死的发生、术中低氧血症所致,要求对术中脑膨出风险的有效判断,积极应对,降低急性脑膨出的发生率,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肝圆韧带在螺旋CT影像的表现。方法总结我院近1年来螺旋CT所检查的肝脏病例(1550例),CT常规扫描:层厚7mm,层间距7mm,部分行增强检查。结果1513例肝圆韧带未见明确显示,35例为结节样稍低密度影,2例门静脉高压时可显示肝圆韧带内左脐静脉重新扩张开放。结论正确认识肝圆韧带的不、同的螺旋CT影像表现,有助于鉴别肝组织的其它病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甲状隙癌的CT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35例甲状腺癌患者的CT表现。结果:肿瘤的大小、肜态不规则,密度为不均匀的低密度。边缘不清晰者31例(88.5%),肿瘤内见沙砾状、斑点状钙化者10例(28.6%).见囊变区者15例(42.9%).其囊壁厚薄不均,有壁结节形成。18例增强扫描肿瘤呈不均匀强化。病变呈浸润性生长10例(28.6%).气管受侵犯3例,食管受侵犯1例,咽喉受侵犯1例,颈部肌肉、血管鞘和皮肤受侵犯4例。颈部淋巴结转移16例(45.7%),其中单侧转移12例,双侧转移4例。结论:甲状腺癌的CT特征性表现对于甲状腺癌术前确诊断和治疗方案的制定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Zhao D  Ma D  Wang W  Wu H  Yuan C  Jia C  He W  Liu C  Chen J 《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2003,116(6):823-826
Objective To study the early X-ray and CT findings of patients with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SARS).Methods Chest radiography and CT were performed in 28 patients with SARS within one to three days after onset of the disease. CT examinations included conventional spiral CT and high-resolution CT (HRCT). The radiographic and CT findings of these patients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Results Abnormal CT findings were noted in all the patients, but abnormal chest radiographic findings in 17 cases (60.7%, 17/28). CT showed single small focal patchy opacities in 23 patients (82.1%, 23/28), including oval ground-glass opacities in 20 patients, Iobular distribution ground-glass opacities in 2 and small patchy consolidation in one. Multi-focal ground-glass opacities were found in 2 patients and extensive opacities in three. In the 28 patients, a total of 31 lesions were found in the upper (7, 22. 6%), middle (3, 9.7%) ,and lower lobes (21, 67. 7%). The diameter of the lesions ranged from 20 to 35 mm.Conclusion The dominant feature of early SARS patients is focal patchy opacity in the lung, and oval small ground-glass opacities are the common morphological findinns an CT.  相似文献   

14.
肾移植术后巨细胞病毒肺炎的CT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肾移植术后巨细胞病毒(CMV)肺炎的CT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肾移植术后CMV肺炎的CT表现,5例行胸部CT平扫,2例行CT平扫以及增强扫描。所有的病例均经临床证实。结果最常见的CT表现为磨玻璃样改变,共6例:4例出现实变影;3例出现多发性小结节样影;4例并发少量胸腔积液,小叶间隔增厚3例,支气管扩张1例。结论肾移植术后CMV肺炎的CT表现有一定特征性,CT检查对该病的诊断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
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诊断颅内动脉瘤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4,自引:5,他引:4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在颅内动脉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83例疑为动脉瘤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急诊行CTA检查,观察其原始图像及VR,MIP、MPR后处理图像,部分病例同DSA、3D TOF MRA或手术所见对照。结果 发现64例动脉瘤患者共69个颅内动脉瘤(5例患者为2处动脉瘤).其中颈内动脉28例,大脑前动脉3例。前交通动脉14例,大脑中动脉6例,大脑后动脉1例,后交通动脉11例.椎基底动脉6例:并发瘤内血栓3例:钙化2例;件脑实质血肿15例,脑室积血11例,脑血管痉挛5例。CTA表现与手术结果、DSA、3D TOF MRA基本一致。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可充分显示颅内动脉瘤的部位、形态,大小、瘤颈大小、与载瘤血管及临近血管、骨结构的关系、有无瘤内血栓及颅内出血等并发症。结论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可获得丰富的影像信息,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案提供重要依据,并可作为术后复诊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6.
64层螺旋CT数字减影CTA诊断脑动脉瘤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目的 探讨64层螺旋CT数字减影CTA诊断脑动脉瘤的价值及局限性。方法 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32例完成64层螺旋CT模板扫描和CTA增强扫描后进行数字减影,将减影和常规CTA原始图像分为2组(DSCTA组和常规CTA组),比较2组后处理时间,图像质量及诊断结果的差异。结果 DSCTA组较常规CTA组后处理时间明显缩短:2组对Willis动脉环及其远段脑动脉的重建图像质量及动脉瘤诊断的特异性和敏感性无显著性差异;而对Willis动脉环近段动脉的重建图像质量及动脉瘤诊断的敏感性,DSCTA明显优于常规CTA;常规CTA对血管外病灶显示清楚.而DSCTA与DSA均未能显示。结论 64层螺旋CT数字减影CTA简单、无创、去骨效果良好,综合常规CTA与数字减影CTA全面分析脑血管情况,效果优于DSA检查,是脑动脉瘤诊断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探讨急性期肺白念珠菌病CT表现与病理学改变的关系。方法:24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实验组(n=21)及对照组(n=3),实验组通过经皮气管穿刺法建立兔肺念珠菌病模型,对照组用同样方法注入生理盐水。于接种后每隔1 d行胸部CT扫描,观察CT表现,并与病理改变进行对照。结果:成功建立13例兔肺念珠菌病模型,首次CT阳性表现出现于接种后2~10 d,包括实变影10例:其中小叶性分布6例,病理表现为肺泡炎性渗出;叶段性分布4例,病理表现为肺组织坏死或出血性渗出。磨玻璃影6例,多与其他征象并发,病理表现为出血或炎性渗出;结节影3例,聚集于支气管血管束周围,病理表现为肉芽肿性炎症。结论:原发性肺白念珠菌病急性期CT表现以实变影最多见,其次为磨玻璃影和结节影,各种征象可并发,不具特征性。  相似文献   

18.
李良山 《安徽医学》2011,32(7):987-988
目的探讨脾外伤的CT诊断及分级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分析12例经手术证实脾外伤患者,术前均行CT检查。结果脾外伤性破裂的常见CT表现有脾周新月形密度异常区、脾内类圆形或斑片状高密度影、脾实质内线状不规则低密度影等;增强扫描脾实质明显强化,而血肿不强化或强化密度明显低于正常脾脏或肝脏密度。结论 CT平扫及增强扫描能显示脾外伤性破裂的部位及范围,并能明确脾脏损伤程度分级。  相似文献   

19.
输卵管积液的CT及MRI表现与病理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输卵管积液的CT及MRI影像学特点,并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以提高对输卵管积液的认识和鉴别诊断能力。方法分析36例经病理证实为输卵管积液患者的CT及MRI资料,观察病灶的形态特征、信号强度,并与病理形态学进行对照。结果其中31例输卵管积液为单侧,5例为双侧,CT及MRI表现为子宫底外侧的囊性肿块,外观呈C形或S形向背侧弯曲,内侧囊壁可见不全间隔影,增强后囊壁及间隔强化。结论C形及S形外观及内侧囊壁不全间隔是输卵管积液CT及MRI特征性表现,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颅内畸胎瘤的X线计算机断层成像(CT)与磁共振成像(MRI)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14年1月至2016年4月经病理证实的6例颅内畸胎瘤的临床与影像学资料.结果 本组患者中成熟型畸胎瘤3例,未成熟型畸胎瘤2例,伴有恶性转化的畸胎瘤1例;位于中线结构的3例,非中线结构3例.6例中4例CT与MRI均表现为囊实性肿块,另2例表现特殊;其中1例CT呈实性肿块,MRI呈混杂信号肿块;另1例CT与MRI均表现为囊性肿块伴壁结节,并见液液平,轻度瘤周水肿.增强扫描肿块实性部分及壁结节呈中重度强化,囊性部分未见强化.6例仅1例表现典型,脂肪与钙化并存.所有病例均无明显占位效应.结论 颅内畸胎瘤的影像表现与肿瘤成分相关,典型者可做出明确诊断,不典型者诊断困难.CT显示钙化敏感,MRI显示脂肪敏感,CT联合MRI可以提高颅内畸胎瘤的定位及定性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